早餐食记
在北方,早点大多以面食为主,比如馒头、包子、饺子、馄饨、烙饼、面条等。我比较喜欢吃北京的炸酱面。吃时,讲究冷天吃“锅儿挑”热面,热天吃过水凉面,并且根据季节再佐以时令小菜,做“面码儿”。初春,是掐头去尾的豆芽菜、小水萝卜缨;春末是青蒜、香椿芽、青豆嘴等;初夏则是新蒜、黄瓜丝、韭菜段等。
年少时因为在北京待过一年多,住在北大西门附近,我记得那个地方的煎饼馃子也挺好吃,吃起来也很方便,早晨起来,在路边摊就可以买到,由绿豆面薄饼,鸡蛋,还有油条或者薄脆的“馃篦儿”组成,配以面酱,葱末,腐乳,辣椒酱作为佐料,口感咸香,味道比较厚重。
如今的煎饼馃子原料已经不仅限于绿豆面摊成的薄饼,还有黄豆面,黑豆面等等多种选择。但是,北京人依旧坚持着传统的吃法,正宗煎饼果子中选用的食材只有绿豆面、油条以及葱花及其他佐料。北京之外的省份多有在煎饼里夹火腿、香肠甚至豆腐丝、肉松等原料的,虽被冠以煎饼果子之名,却有名无实,早已与正宗相去甚远。
南方的早点,相对于我这个出生在南方的人来说,则更为可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里先说一下我待过的广西桂林,桂林米粉可以说是桂林人生活中最熟悉的食物了,早中晚三餐都可以用桂林米粉代替,桂林米粉是属于这个城市的味道。可能有些人会不习惯酸笋和酸豆角的味道,但是却有很多人都他们爱的不能再爱了。
在我的母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对面,有一家做桂林米粉比较出名,每天早上,我都会一个人吃上三两米粉,加上牛腩也只需9元钱。桂林米粉的鲜美可口,不尽在米粉本身,而在于精制卤水上。说到桂林米粉的卤水,其用料也不尽相同。米粉本身就可以列出原汤米粉、冒热米粉、生菜米粉、牛腩米粉、马肉米粉等十数种。
在桂林,无论清晨,还是深夜,当你漫步桂林大街小巷,一阵阵米粉清香会扑鼻而来。无论是桂林人,还是在桂林工作、生活、出差的人,都会被丝丝缕缕的米粉缠绕,产生“米粉情结”。桂林的男女老幼,几乎不可一日不吃米粉,哪怕是到外地出差,回家后,首先要吃桂林米粉。白崇禧之子、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几年前回到桂林故乡,也是特别喜欢吃米粉,当他即将离开桂林时,一餐竟连吃了三碗。
而在我现在居住的城市宁波,早点大多小笼包、饭团、稀饭,路边摊倒是有些北方人做的煎饼、大饼,则空有其形,单调乏味且不能引发我的任何食欲,这可能跟江浙人的口味略清淡有关,也有可能是我没找到地方。宁波靠海,海鲜比较多,据说是钱塘江水和海水混养的缘故,其海鲜非常鲜美,早餐吃一碗海鲜面是我比较喜欢的。
宁波当地比较有特色的是生煎包,一开口二喝汤三吃肉,皮薄馅多,汤汁十足,生煎底部煎的金黄焦脆很香很好吃。宁波汤圆全国有名,糯米粉小团子里面裹上了香浓的芝麻馅儿,一口下去,香甜的馅儿流出来,油香四溢,糯而不黏。灰汁团也是宁波的特色早点小吃,有一股特有的清香芬芳味道,圆圆的一个,吃起来清凉爽滑,也不会觉得粘牙。宁波早餐的经典搭配不外乎豆浆加油条、红豆圆子加蒸馄饨、白粥加小笼包等等。
对于早点比较讲究的我只知道两个地方,一是广东的“吃早茶”,二是湖北武汉的“过早”。广东早茶重在吃,而且多在酒店,品种非常丰富,一般在早上5、6点开档,直到11点结束。起初,广式早茶的点心一般由肩上搭着白毛巾的“点心仔”推车出来,一边走动,一边高声呼喊点心种类。每个顾客手里都有点心卡,分成“小、中、大、特、顶、超、美七个级别”。后经过改良,主要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粉果、包子、酥点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花等等,从头盘到甜品,一应俱全。
记得那几年在深圳打工,因了工作的关系,经常约请采访对象或者友人一起,到蛇口、南头等酒楼吃早茶,对于其中琳琅满目的各色点心记忆犹新。我最爱广东的肠粉了,肠粉在广东是最为普遍的早餐,粉粉嫩嫩、晶莹剔透的感觉实在美不可言!广东肠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布拉肠粉,另一种是抽屉式肠粉,由于使用的制作工具不同,所以导致做出的肠粉都不相同,布拉肠粉是以品尝馅料为主,而抽屉式肠粉主要品尝肠粉粉质和酱汁调料!现在肠粉是广东茶楼、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备之品。
我最为熟悉的则是武汉的“过早”,因家庭原因,我在十多年前申请工作关系调回湖北老家,因老家离武汉只有不到100公里,就选择在武汉定居,从2003年到现在有16年。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中特别喜爱的大众化食品,它便宜实惠,与山西的刀削面、两广的伊府面、四川的担担面、北方的炸酱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是武汉乃至湖北省内的传统早点小吃之一。
热干面的特点是爽口中透出一股嚼劲,既不沾牙也不夹生坚硬,用筷子挑面,芝麻酱滑爽而不缠,香气扑鼻。面条里面没有任何汤水,被烫过以后,就着热劲完全膨胀开来,还把酱完全吸了进去。涨开的热干面放在嘴里的感觉是糯糯的,原汁原味的面香和酱里的芝麻香。尤其是芝麻磨碎了掺在酱里,特别诱人,三两口,没什么感觉一碗面就进到肚子里了,记得初到武汉的那几年,我每天早上要吃两碗热干面。
除此以外,武汉的早点品种也极为丰富,琳琅满目,比较有名的有豆皮、豆丝、糊汤粉、烧麦、汤包等等。武汉三镇因为是“九省通衢”之地,故而南北方的饮食文化会在这里充分融合,以致演变出了还多包含大江南北饮食特性的美食,豆皮就是其中的典型。豆皮底层是金黄色的蛋皮,中间是油亮洁白的糯米,上面镶嵌着满满一层的肉丁、香菇、香干、笋丁和胡萝卜丁,蛋皮香脆,糯米黏软,配菜中笋丁的口感最爽,用料十足,口味正宗。
豆丝是武汉市黄陂区三大汉族传统小吃之一(其他还有黄陂三鲜、黄陂糍粑)。除了武汉市,湖北大多地区也有各自的豆丝品种,用料稍有不同。用大米、绿豆等按一定比例打浆摊成饼并切成条状此时为软的湿豆丝,当然为了便于保存可切丝晾干成为干豆丝。一般吃饭湿豆丝可以炒食或煮食,最好吃的是与牛肉或腊肉一并炒或煮,干豆丝就只能够煮食了。在湖北豆丝是必不可少的年货,每年腊月,家家户户都做豆丝。我母亲做的豆丝最好吃,绿豆、大米都是自己种的,每年腊月,她都要做上几十斤,晾干后给我们兄妹三人带到城里吃。
糊汤粉也是著名武汉早点小吃,是与油条相配的小吃品种,可以说是标配,凡卖糊汤粉,必卖油条。被誉为"武汉一绝"的鲜鱼糊汤粉泡油条,是经典的汉味早点名吃。它是武汉人的“羊肉泡馍”,其传统意义、历史内涵,丝毫不比“羊肉泡馍”逊色。一碗飘着鲜美鱼香味儿的糊汤粉,扑面而来的是水乡泽国、鱼米之乡的气息和味道。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美好的清晨,吃上一份美味的早点,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享受美好生活、热爱美好生活的一种体现。
——刊于《婺江文学》及江西理工大学《清江》杂志201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