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今昔
日前,从未上过学堂,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七旬老母从家中打来电话,告诉我放在家里的孩子---她的孙子身体很好,让我不要担心。听着母亲从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我一时百感交集。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儿时,经常听到长辈们念叨着这么一句话。他们都感叹地说,这样的日子只怕这辈子都难以看到了。
八十年代以前,我们村里近百户人家,几乎家家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十家有九家年终结算是为“超支户”。那时,全湾没有一间像样的青砖屋,往往是一家几代十几口人挤住在一间低矮的土坯房中。十二三岁的小子、姑娘,因家里穷,念不起书---尽管当时学费只要几毛钱,相当低廉,大群大群地回到生产队放牛,或回家干家务、带弟妹,文盲半文盲一大堆。人们未见过电视、冰箱、洗衣机,也从未目睹电话这一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的风采。记得村中王老太过世时,哥哥为了通知她远在洪湖的儿子,深更半夜走了近三十里路,赶到公社的邮电所挂电话。由于当时摇把式电话三个弯四个转,效果极差。哥哥喊破了嗓子才使对方明白其事。挂完电话返回后,哥哥双腿发软浑身无力。
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父辈们这一观念又开始动摇了起来。先是有人拆老房子,盖青砖大瓦房;随之是楼房一幢幢地如雨后春笋般直往上冒。继黑白电视机、收录机后,彩电、影碟、音响等,又逐渐步入了寻常百姓家。
富裕后的乡邻们,舍得投资教育、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30年里,湾里先后有80多人考上了大学、中专,平均每户差不多就有一名大中专生;以前的泥泞小路、坑洼不平的机耕道,也一条条地被柏油路、水泥路所取代,大小车辆无论晴雨均畅通无阻。现在,光是从村里到县城的客车就有两台,乡亲们到县城办完事可以回家吃午饭,方便得很呢。
前些年,随着电话热的兴起,乡亲们又钟情起这个现代科技的产物了。尽管家乡离集镇有二三十里,费用较大,但村人仍自发筹资,将话线放到了家中。许多人出售农副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只需在电话上一按,对方的车辆就开到了家门口。如今,家家都装了电话,身处两地的亲人朋友联系起来别提多方便了,连我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也会用电话与我们通话了。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原载《江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