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江南风物,听“醉里吴音”——浅读《醉里吴音》
品 江 南 风 物, 听 “ 醉 里 吴 音 ”
——浅读《醉里吴音》
石 舌
诗人写散文,屈起多才华。一篇好散文就是一首好诗,无论从情感、语言,乃至行文构造,总能给读者带来虹销雨霁般的空灵。诗人、鲁奖得主荣荣的散文集《醉里吴音》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自2020年起,中旅出版社就专门策划、编辑出版系列旅游丛书,从而来助推旅游业。丛书由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撰写,荣荣的《醉里吴音》被列入其中。中旅出版社是这样评价的:“《醉里吴音》是关于吴地的花朵、风物、传奇和记忆之作。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荣荣将江南文脉凝聚成笔端灵气,细细述说着吴地的种种花事、酒事、情事、文事,并对之进行诗意的、文化的、历史的、当下的种种鉴别,让知识性、趣味性在书写中兼具,将自然事物进行文化认同,将相关的历史人文故事作当下的现实解读,如暗香浮动,如团扇馒摇,充满了人文关杯和缱绻深情,读之令人如品佳酿。”
文学是人学,是最高的语言艺术。人类的语言是一张画着藏宝地点的传说中的地图,本性使得人类执着于语言,并试图证服语言,文学亦如此。社会是各种语言的垃圾场,它们嚷嚷着,挥舞着各种污秽的、横行不法的与现代化的嗜好、废话叠合在一起,滔滔不绝,这就要求作家以辨证唯物主义的高度对其进行捶打与提炼。因此,作家对待语言的策略就像是一次精神起义。语言从狂乱开始,到陶醉结束。阿斯图里亚斯曾说,他要把每一部小说打造成“一桩语言的壮举”。《醉里吴音》写的是吴越之地随处可见的花、寺、壶、洒、扇的记忆与传说,语言紧凑、有力,或讽物喻人,或以人喻物,娓娓道来,没有“白发三千丈”的豪迈,也没有“三千越兵可吞吴”的壮烈,恰如在温婉阡陌的田埂上品江南风物,听“醉里吴音”。全书语言紧凑、有力,没有一丝赘肉。
《醉里吴音》的当家花旦当然是花,蜡梅花、油菜花、桃花、昙花、栀子花、月季花、彼岸花,以及海棠、榆树、樱花,应有尽有。作家用笔凝眉惆怅,波谲云诡,是天涯,是绝境,是野象,精进浅出,以传奇手法让人熟记花的芬芳与美丽,决不像那些空洞繁缀的文学假声。花与人一样,有魂,有神,俗称花神。每一朵花绽放时都有花神在一旁护佑,倘若此时适好被你逼视,花神瞬间就会摄走你的魂魄,终生难离。作家以沉思者的姿态在花丛中漫游,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清晰地描画着她绮丽神妙的审美追问之心迹。当年桃花岛主黄药师在桃花岛以奇门盾甲之术困住周伯通,原来是要讨回《九阴真经》,而《九阴真经》恰恰是黄药师的花神冯蘅抄写的。那时,要不是黄蓉(冯蘅与黄药师的女儿)出来解围,痴癫的周伯通差点连欧阳峰也打不过。原来周伯通也是逼视了瑛姑这朵花神才又癫又狂的。一个逃,一个追,穷其一生。木讷的郭靖对黄蓉不离不弃,还不是因为逼视过黄蓉这朵花神给害的?母亲的思想与金庸先生完全一致,她认为,看花只能“走马观花”,而不能逼视,否则会害己害花。母亲的教诲让我自小到大都不敢看姑娘的眼,更不敢直视对方,终致今日落得个孤苦零丁。
“梅花香自苦寒来”,《醉里吴音》的开篇之作就是人见人爱的梅花。作家在梅花“冷冽与热烈”的叠加之中,深入到花的骨髓,这是否也与她孤傲耿直的梅花秉性和人生成长历程有关?她先是对“蜡梅”与“腊梅”进行了一番辨析,之后对“好花还须绿叶配”作了衬托:“如果同样生机盎然的一朵花与一片绿叶放在我面前,由我任选其一,下意识中我肯定会选那片绿叶……”在纯洁的花与叶之下,她把自己也当作梅花了,“花的美丽是无法否认、无法不喜欢的,”她这样描写梅花:“蜡梅花太美了,花开晶莹小巧,颜色也喜人,很长时间里,一直都是女子装饰头面时佩戴的花朵……在所有花语里,蜡梅花的花语应该是最多的,有慈爱之心,高尚的心灵,忠实、独立、坚毅、忠贞、刚强、坚贞……估计有话语权和有命名权的人,一高兴了,就将自己喜欢的品格,往蜡梅身上招呼。反正怎么招呼都错不了。”错不了的是梅花有骨、有魂,香从苦寒来,世人皆怜爱。古人有“室无梅不雅”之说,用以励志。在苦寒中绽放是一种品性,在一旁观赏其品性又是另一种心境,如滔天之浪涌动于胸。作家赏梅还制梅:“做蜡梅往往是在过年前后,我想给家里添点热闹和喜气。材料不费什么功夫就能取到,就是去树上折些曲折的裸枝杈,再准备红的白的蜡烛、少量的棉花和棉纱线、小铁碗或铝碗,就可以上手了……如此这般,一枝“疏影横斜水清浅”的瘦梅就完成了。”然后,她又联想到爱情:“这最容易让我联想到的自然还是人间爱情。先花后叶,就像先有爱,才有其他。而不是带着结婚生子、传宗接代的世俗目的,与人交往。”这是作家的透悟,富含禅意。然而在势利的当下,世事唯难,凛冽的梅花也难免遭人掳掠,又怎能分得清花是花,叶是叶呢。
花事就情事,优美的花事总会被人千古传颂,不管这花事是甜蜜的还是忧伤的。“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几百年过去了,泪沾血巾,花魂依旧,林黛玉如今还在大观园里葬花。《行走的桃花》是全书诸多花事中的一篇,直接写爱情。桂花、杏花、桃花,一家三代人,桂花生杏花,杏花复生桃花。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前说桃花,喝桃花酿,人面桃花三映红。桂花最惨,早年伤夫,中年伤子,伤痛之余,捻起佛珠皈依佛门。杏花中年伤夫,人已麻木。最凄楚的还是桃花,婚后不到两年,遭遇离家的丈夫抛弃,“短信、微信如石沉大海”,好在有桃园,她在桃园里种桃、修桃、做桃花酿。犹如林黛玉在大观园葬花。真是桃花劫呵。人间到底有多艰难,爱情到到底有多凄苦?作家给出的的答案是:“要么爱,要么走开。或者爱过了,就该走开了。长久在一起,许多东西会挤进来,会被岁月玩坏了。像少女会老,变得面目全非。”然而我却不敢苟同,爱是缠绵的,哪能说走开就能走得开的?
《醉里吴音》诸多花事中,最缠绵悱恻的还要数《昙花刹那》:“传说中的昙花原本是花神,四季都花开美丽,无忧无虑……但有一天爱情降临了,快乐的生活就在那一刹那被彻底颠覆。”她爱上了一个每天为她浇水的年青人。这怎么行,一个是天上的神,一个是地下的凡,这不是对等级制度的冲撞吗?孙悟空因冲撞天庭被压在五指山下,谁又能说大观园里的林黛玉不也是因冲撞了贾府而断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刀霜剑严相逼。”一朵弱不禁风的昙花怎能与天斗?于是玉帝出现了,“你不是四季都要开花吗?那我就贬你每年只开一次”,并且只能花开一瞬间,“你不是想见情郎吗?那我就将你那个愣头青远远地送走,不对,送走还不能断他的念,就送他到灵鹥山出家,赐名韦驮,然后让他忘记前尘,忘记他的花神。”现实果真如此,韦驮忘了昙花,潜心习佛,可花神却忘不了曾经照顾她的情人。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你心中还有他,他却早将你忘记。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从此,昙花陷入肝肠寸断的长相思,读来心碎:“(昙花)心中还是有着念想:说不定他什么时侯就会想起我来了呢?于是,她趁每年暮春时分,韦驮下山来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时,让自己聚集整整一年的精气在那一瞬间绽放,只希望韦驮能回头看她一眼,能记起她。千百年过去了,韦驮一年年地下山来采集朝露。昙花一年年地默默绽放,韦驮始终没有记起她。”读到这里我觉得,韦驮是被冤枉的。他不是神,他只不过是一个为花浇水的老实本份人,即便后来玉帝让其出了家,也未作研习佛法以外的任何妄想,又没逼视过花神,他怎知昙花对他的痴情!
于旁人,这个故事到此就结束了,香消玉殒的事又不是没有过。可聪慧如兰的作家又岂肯就此罢休!她得至善至美,于是作家找来了能让昙花实现愿望的好人聿明氏。聿明氏是“夏代占卜者和巫医的合称,能未卜先知,有理想、有信仰,且还是个甘愿受天诛地罚的角色。”到这里故事就又有看头和说头了,但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就解决。聿明氏问昙花:“你为什么哀伤?”同一个问题,三次问话,却是相隔四十年的等待,在这三个四十年共计一百二十年的凄风苦雨中,又将经历怎样的一番不平静。当昙花从奄奄一息的聿明氏口里说出韦驮时,她相信了,激动了,当即就随聿明氏一起圆寂,并一起奔赴天庭佛祖前理论。此时的佛祖比玉帝要开明多了,他让韦驮下凡了断与昙花的情缘。可惜聿明氏却从此“灵魂飘泊无依,永无轮回。”此时,拥有玻璃心的作家还在责问佛祖,“为什么好心的聿明氏要万劫不复,难道就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吗?”而我则自私地想着,这昙花要是能连续绽放,而不再是一刹那就好了。我知道我这样的拷问毫无意义,在佛界,时间都是按大小“劫”来计算的,“具体的分小劫、中劫、大劫、无量劫、尘点劫等,大致是一小劫等于人间时间一千六百八十万年,而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等于一个大劫。……而在娑婆世界的一劫,于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才一昼夜。”这样想来,一个小小的昙花不要说四季都开,就算一辈子都开着,那又能怎样?若换做是我,就算她“初开即败”,我也必当视宝护之。
也有不写花的花事。菖蒲,水生植物,翠绿,它“先百草于寒冬刚尽时觉醒,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则生机盎然,富有而滋润,着厅堂则亭亭玉立,飘逸而俊秀”。但作家在《菖蒲、端午与复仇之剑》一文中,菖蒲却是复仇之剑,把菖蒲写成复仇之剑是有由头的,宁波人过端午的由头是很杂的,有纪念屈原说,有纪念伍子胥说,有纪念孝女曹娥说,也有与更久远的与南方气候特点相关联的“恶日”说,祭龙说……因此历代流传下来许多端午习俗,都有关驱邪、消毒和避疫。因此家家户户每到端午“门上要播菖蒲,人要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纵然如此,作家认为,“所有的复仇之剑,一走在复仇的路上,便会一去不返……只有昌蒲留了下来,在每年的端午节,准时出现在百姓家的门前。现在,我眼里的菖蒲就是一把神之剑,人间的恩怨和是非与它无关干,它的使命就是在天地之间握紧自己,为百姓辟邪守正,同时守住自己所有的锋芒与剑气。”吴越之地历代富庶,这是否也与挂昌蒲有关?
宁波之前宁波称越,越往前是河姆渡。河姆渡不简单,一双无形的大手,攥着人类文明史前推至七千年前的“有巢氏”时代(新石器时代)。巢者,穴也。穴之前?是无边,是荒芜。在无边荒芜的洞穴里,我仿佛看见泛黄的历史尺牍正从遥远的地宫向我走来。从此,地上的和地下的吴越子民就有了自己清晰来时的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是辛弃疾笔下对吴越之地田园的描写,有形,有声,有生活。而《醉里吴音》更像是一部超越了田园之上的文化法脉在传承,书中除了花,对酒、壶、寺、扇等诸多风物的记忆也是一样地笔墨饱蘸,用情至深。
江南之地皆老酒。老酒即黄酒,或曰甜酒、米酒,低度,纯粮,色如琥珀,甘如琼桨,是小桥流水人家千般柔情的相思之物,本地人千杯不倒、外来者一喝就醉。“宁可家中无肉,不可桌上无酒。”这是宁波老话,家中大人小孩都会来几口。当年孔乙己穿着长衫站在鲁镇曲尺形柜台上喝的就是黄酒,与三碗不过岗的打虎英雄武松喝的高梁酒其是不同。荣荣是宁波人,巾帼不让须眉,对老酒也是不陌生,早在大学时代她就抱着酒瓶子写诗、歌咏《酒干倘卖无》,到现在还一念未绝,时时邀一二酒友“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酒与壶配,陆树铭唱道:“喝一壶老酒,醉上我心头……回头啊望见妈妈的泪在流。”醇厚的乡愁哪个游子不泪流?但我想壶的标配还是茶,茶壶,茶壶,有壶的茶喝起来倍感芬芳馥郁,首推的当然是《宜兴紫砂壶》了。宜兴的紫沙壶天下独尊,烹饮者视之如命。荣荣是这样写紫砂壶的:“宜兴在国内有大名,首先得归功于紫砂壶。紫砂壶人人不陌生,透气不透水,壶体会藏香,隔夜茶不会馊。同样的茶叶,塘瓷缸泡出来的与紫砂壶泡出来的味道就是不可相提并论。所以凡是爱茶的,不管绿茶、红茶,都喜欢认一把紫砂壸。紫砂壶当然是宜兴的,别处即使生产,也被认作是宜兴的。没办法,老百姓就认宜兴的紫砂壶。就像火腿就认金华的,宝剑就认龙泉的,粽子就认嘉兴的。”前两年,我出差济南,偶得一宜兴紫砂老壶,盈手可握,日日喂以茶浆,视之为宝。“我特别相信,物之于人跟人之于人一样,也是有一个缘字在其中纵横……虽然眼下的情形是当年景象的大逆转,名利两字几乎成了门面,手握一把壶,必定说是多少多少市价,更有将好壶藏起来视同文物,远离茶水的浸润,与物我所用之理已相去甚远。”物以稀为贵,贵即是宝,宝必深藏,这也是对文化的尊重。昔年,我曾到过不少藏家的“雅室”,乍一看,墙上、桌上均是珍宝,实是“仿品”矣,非得有诚者再三,主人方可从一侧的库房内请出“真品”示人。这与做人同理,诚信赢天下。一只壶、一方砚,实用是当下,珍藏是千秋,不可同日而语。
这里,扇子最是让人放手不下。“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扇子种类何其多,有折扇、羽扇、绢扇、团扇、纨扇、麦秆扇、芭蕉扇及舞蹈扇、火画扇、仪仗扇、工艺扇,直至《桃花扇》和吊扇台扇等。在《扇语》一文,作家认为我国制扇历史最悠久:“远古时老祖宗们已开始用扇,他们心思机巧,对扇子的制作自然也十分上心,扇柄常用玉、象牙、骨头、紫檀之类比较贵重的东西做成,扇面则大量使用绢、罗、绸、纱、绫等丝织品为原料。”旧时,扇子是必备,走亲访友,茶房会客、清淡,总少不了人手一扇,书生、纨绔子弟、师爷、帐房、管家,乃至权贵巨贾,扇子是门面,是排场,乾隆皇七下江南唯一不缺的就是扇子。用扇之广之盛犹同一曰三餐,此等情形一直延续至上世纪中叶。”据载,唐时长安人丁缓,曾经制造过一种“七轮扇”,稍加用力便可运转,使人感到凉爽,这种扇子或许就是现今吊扇、台扇的鼻祖了。从“羽扇纶巾”到“轻罗小扇”,其品类何止千种。
我一直不敢苟同灵魂不灭,人类从初始文明至今已上下五千年,若都“同在”,小小一个地球还能有人类的立锥之地?当年,佛祖在西天灵山讲法,天、地、人三界菩萨都列入聆听,成万佛朝宗之势。当你来到纳金山,那里的人因佛生,困佛死,灵魂却都被系挂在高高的纳金山顶上飘荡着,不由得不让人相信并虔诚膜拜。这是极西之地,佛祖的道场,极乐世界由此进。回看万里之遥的极东之地是东海观世音的道场,手持拂尘端坐莲花宝座于宁波普陀岛上,化身千手保万世安宁。而随遇而安、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弥勒佛)的道场,则在宁波的溪口,与观音菩萨两相呼应。由此来看,宁波不但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还是有着与纳金山一样古老的佛国宝地。除了普陀与溪口,宁波还有天童李、阿育王寺、七塔寺和观宗寺四大浙东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僧侶们依旧青灯黄卷,高举佛门灯盏枵腹而行。《醉里吴音》连续四篇用来写祠与寺,足见作家对我国文化法脉用情之深。《鹿亭的宗祠》是写作家自身褚姓的来由,这顶重要,不忘来时路,才会不悲明日事嘛。宁波四大佛教丛林中,芦山禅寺最悠久,它就建在河姆渡的边上,有河姆渡陪衬自丝就悠久,就“最了不起”。作家在《芦山禅寺》中这样写道:“我认为芦山禅寺最了不起,自然还在于它悠久深远的历史。据了解,在宁波,甚至在全国,这样古老的寺院真的为数不多,对于一座拥有一千二百三十多年的历史的古老寺院,自然免不了自身的兴兴衰衰……”人要缘,佛也要缘,布袋和尚的缘在溪口雪窦寺,观音菩萨的缘在普陀岛,任谁也无法改变。相传,“唐咸通年间,有个叫慧锷的日本和尚,他想将一尊檀香木雕成的观音佛像带回到日本去建寺供养。但就是没法将船驶离普陀山,只待他的船一出海,风浪就来了……等慧锷将船驶回普陀山的山岙里,抛锚落帆,风浪就立马平息。如是者再三。好不容易在第四天风浪平静,没驶出多远,船却像在海水里生了根,原来是帆船被一朵朵铁莲花团团围在中间了。慧锷大谅,难道是观音大士不愿去日本?”他回到船舱里,跪在观音佛像前祷告说:“如若日本众生无缘纪佛,我一定遵照大士所指方向,另建寺院,供养我佛。”话音未落,忽听得“轰隆”一声,从海底钻出一头铁牛。铁牛一边往前游,一边大口吞嚼铁莲。一会儿功夫,洋面上就出现了一条航道,帆船跟在铁牛后面,沿着这条航道前进。不久,又是“轰隆”一声响,铁牛沉入海底,海洋的铁莲也无影无踪了。慧锷定神一看,原来帆船又回到了普陀山的一个山岙里。 “他手捧观音像,爬上普陀山,放眼一看,但见金光闪闪的沙滩上,海潮时退时涨,郁郁怱怱的山峰周围,是一片茫茫无际的海洋。晨观日出,夜听潮声,真是另有一派风光。慧锷心想,既然观音菩萨不愿去日本,就在这里建造寺院,让观音菩萨定居在普陀山吧!没多久,一座小庵堂造好了……那座小庵堂,就叫不肯去观音院。”(《普陀圣地不肯去之只言片语》)。人即佛,佛即人,心安见性,人人是佛。佛祖曾尼泊尔释迦族的一个王子,为普渡众生,他二十九岁出家,布道四十五年创立佛教。观世音菩萨成佛前想必就是宁波海边一渔家女,像金门的妈祖,成佛后,为保一方安宁,她始终就在台湾福建一带活动而不恳远离本土。观世音菩萨亦如此,终不愿随慧锷和尚飘洋外域定居。
《醉里吴音》是一首歌,纷芳、落寞、悠长,似无边的雨。但在油纸伞、花旗袍、深巷的江南之地,这雨也是温馨的,乡愁的。亲情、友情、爱情、人间情都如临其境,让人过往而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