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河郊区花篮台
花篮台的人并不姓花,而主要姓王。跟婆子台的人不姓婆一样,比较怪。所以,一般不以姓氏聚居而命名的地名,都颇为费解,颇有名气----都有故事。
花篮台在岑河镇东南边上,相当于小镇郊区,有区位优势,但土地极少。
岑河是个分水岭。以岑河为界划分:西边沙市,东边湖里,南边乡里。岑河东边河湖港汊,一片汪洋,是天然的鱼米之乡。人们捞鱼方法颇多:网撒,网拦,缯赶,叉捅,齿砍,钩钓,竹罩,还有一样花篮施。
这花篮,不是献出立于门前表示庆贺的;而是处处网眼的封闭式两个半头,合成圆滚篮,窍门全在于两头的口。圆形,竹蔑向里;口,外大,内小,呈漏斗形,又叫倒须。加之竹蔑有弹性,鱼进去时,顺顺当当,光光溜溜,一溜就进去了,可再也出不来了。
那个小尖口已经随时合拢了,口上的任何一根竹蔑,虽然细,软,无力,可谁都不可能让路,都既软又硬地向前戳着,都像尖刀共同组成了难得触碰,且牢不可破的防线。这就是虽然弱小,一旦团结,就力量无比吧?
这实际也是军事上的一种机关;放到水里,就是一种军事阵法,让你自己往里面钻。钻进去了,这鱼儿不可能用自己的嘴鼻眼头去撞,拭探一次,被戳刺以后,决不敢再尝试,且避而远之,就在里面悠游无畏,不知死亡之将至也……
有人放在流水处,水草丰茂处; 还有人用长竹竿放在水中间,第二天早晨再用长竹竿收回,或者是划船去收。这种收获是最省力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普遍的生存法则。湖乡人捞鱼,花篮台人,就编造花篮为生,制造渔具。一根长竹竿穿上数十个花篮,扛在肩上,晃晃悠悠,去街上卖,成为一道风景。有时无需挑去卖,人家找上门去买。去哪里买?去编造花篮的台子买。花篮台,渐渐出名。
花篮台人智慧谋生,向上,特别向善。他们编造花篮,而不编造细长的毫子、笼子;因为花篮有眼,捕大,不捕小。
花篮台,有诗意呀,咋听,多美的名字啊。
花篮台编造的花篮,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目前长江、大海、湖泊,都有休渔期,避免恶性捕捞,竭泽而渔。若捕鱼工具,或其他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都像花篮一样,人与自然则相安无事,繁衍生息,生生不息。
前些年,开始行政村合并。花篮台所在的叫桂花村。我不知道桂花村来历,可能与这花篮台的“花”也有丁点儿关系吧?奇妙的是,王渊村居然合并到了桂花村,保留了桂花村名,而消失了王渊村。
当时,我在岑河,参与乡土文化活动。因为大势所趋,大义所在,王渊村人、已退休的原镇纪委书记黄绪金,都顺着镇委政府的意见,大公无私;感谢好朋友的提醒、劝说、点子和激将,却没作半点“努力”,大概也因为喜欢这花篮台的文化和诗意吧?
因为岑河人都知道,湖北江陵,这里是岑参故里,一岑三宰相的发源地。从花篮台,出岑河镇,向东,是东湖、西湖、定向寺,是飞机场、荆州火车东站,是古地名屈儿垴。农民企业家屈士进,50岁,略有赢余时,曾自费组织一班人认祖归宗,拜访,考察,研讨,比较几处屈姓人口数量,请屈复阳等人编纂族谱,论证,并坚信:是屈原诞生地……
花篮台有诗意大环境。难怪花篮台有诗意,难怪岑河人追诗意,难怪文化干部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