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给母亲添“麻烦”
来城里前,父母一直在老家务农,农家活,一年到头忙不完。
相对来说,冬季属于农闲时节,可母亲仍然闲不下来,拿起针线,缝缝补补,拆拆改改,家里的被褥、衣服,都要整理的井井有条,有边有样。
我毕业后在城里工作,几次邀请父母来,都是住上一两天就要走。惦记着家里的鸡、仓里粮食。我深知这些都是理由,更多的是住不习惯,邻里不熟悉,说话不方便,家里也没有什么活干,一天到晚看电视,实在无聊。也就不勉强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后来我添了孩子,不管是否住的惯,都得常住。卖了家里的鸡,仓里的粮食,地也租了出去,两口子正式离开农村,到城市跟我们生活。
爱人是城里人,从事医务工作,生活上讲究多,为了保持良好婆媳关系,来之前我们就商定,不在一起住,保持不远也不近的距离。早上到上班前,父母赶到我和爱人的小家,带一天孩子,晚上我们下班,两口子再回到自己的住所。起初几年,还蛮适应,毕竟孩子小,一天到晚陪着玩,洗洗刷刷,日子也非常充实。
孩子读幼儿园后,问题出现。早上送过去,晚上才可以接,这样一来,白天时间都是闲着。城里都是高楼,邻里家家都是进屋关门,除了电梯里见面的寒暄,日常交流很少。我和爱人平时工作也忙,中午都不回家吃饭,偶尔的晚上在一起吃饭,明显感觉到父母的变化。
父母陆续提出要出去找个工作,打扫卫生、做个门卫,可幼儿园的孩子,下午接的时间比较早,时间上很难保证。为此,我和爱人也很苦恼,于是决定让父亲找个力所能及的工作,母亲留在家里接送孩子。
这样一来,母亲早上吃过饭到我们家接孩子,送到学校,下午接到孩子,陪着孩子玩,等到我们下班,再把孩子给我们送去,也算占用了一部分时间。
起初,母亲还挺充实,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家打扫一下卫生,买菜做饭。慢慢的,平时闲不下来的母亲又有了新变化,上班时间给我们打电话多了,问我们几点下班,问想吃什么饭,这两天有点腰疼、这一段有些头晕等,再次感受到母亲的孤独。于是我便和爱人商量,不能让母亲闲下来,得给她添些麻烦。
两边家里的水费、电费、天然气费、物业费,便交给母亲来打理。前几年,这些费用都是去营业厅交,后来手机小程序可以缴纳,我们仍然不采用,继续让母亲到营业厅缴纳。
我厨房里有个净水机,烧开水完全无水垢,母亲也想装一个,说一天一桶水,一个月下来,喝水一项几十元,正当我准备给母亲装一个,爱人提醒了我,打水又不费劲,妈还能常下楼锻炼锻炼。净水机的事,便一直没给母亲装。
楼下守着超市,买菜很方便,为了让母亲能够多跑路,我和爱人给母亲介绍了周边几个菜市场、早市、集会的地点,营业时间,并反复说想吃上菜农种的新鲜蔬菜,价格便宜,这样一来,母亲倒很乐意,每天跑去很远的地方买菜。
母亲爱做针线活,一大家人的衣服缝缝补补,不太方便,常念叨家里的缝纫机。为此,我专门回了趟老家,把母亲的缝纫机拉了过来。衣服哪里不合适,请母亲改一改,凳子坐着凉,请母亲做些坐垫,爱人单位装中药材偶尔会用到一些药包,爱人便主动跟领导说,让母亲帮忙缝制。
常在家里也不行,去年城市书房招志愿者,没有经过母亲同意,我又给她报了名,一开始母亲有些不愿意,怕给人干不好,给我们脸上抹黑。在我和爱人的支持下,母亲硬是去做了志愿者,负责三个书房,每天过去转转,遇到不文明现象及时纠正,遇到力所能及的,主动帮助,干的不亦乐乎。
我和爱人都爱读书,围绕图书馆,我又做了不少动作。想看的书,平时都是自己去借,如今改为查好要读的书在哪个书房,然后把地址、书名交给母亲,让母亲带着借书证,辗转乘车帮我们借书。需要还书时,也是看完一本交给母亲一本,这样,一本一本的借,一本一本的还。
爱人在医院上班,单位生产的膏药效果不错,远近闻名。这种药在外边买不到,只能在医院挂号买。同事们都知道,常让我帮忙,本来这事爱人轻松就能完成,我们也把这个“麻烦”添给母亲,跑到医院,挂号、开单、缴费、取药,一系列流程下来,占用了不少时间,如今母亲又成了医药代表。
孩子放学距我们下班,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母亲早早坐上一桌子菜,都用碗扣着,等我们回家吃饭。有时我们回去的晚,她便要等的很晚。我们晚上想在外边吃,又生怕陪不了母亲,不想吃太多,可剩下太多,着实屈了母亲的心。于是,我又给报了乒乓球训练班,孩子放学后去练,路程还挺远,骑车要半个小时,打上一个小时的乒乓球,再到家,已经快七点。母亲也顾不上给我们做太多的饭菜,她省心了,我们不必纠结晚饭回不回家吃,吃多吃少的负担。遇上周末孩子不练球,父亲也回来,母亲做上一桌菜,偶尔吃一顿大餐,更觉得美味十足。
在我和爱人这样不断制造“麻烦”中,母亲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精神状态也保持的非常好,腰也不困、头也不晕,对市区的道路,也是相当熟悉。哪的菜便宜,哪个超市有活动,附近的便民生活圈,母亲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俨然一个老洛阳。一天到晚,连电视都很少打开。这两年,流行抖音,我又帮助母亲开了抖音号,母亲忙碌之余,把生活中的片段,做成抖音短视频,发出来,大家都来点赞,如今母亲的粉丝量已经过万。附近几个小区,都有母亲的朋友,这几年,给人牵桥搭线,介绍成功好几对新人。去年,图书馆年底表彰,母亲还被评为优秀管理员。
常听朋友讲,如今生活条件好,有钱了,要孝顺父母,什么都不让老人干,让他们享享清福。其实不然,每天坐在家里看电视,反而不好,倒是常让父母亲动动,偶尔给他们添些力所能及的小“麻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