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泉见青山
山水有情,万物有灵。稼轩乡,全国唯一一个以名人字号命名的乡镇,从区域分构到流传故事,一山一景皆与稼轩居士有关,暗含深意。
远处的钟声回荡在雨里,我们在屋檐底下侧耳听,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听过这句歌词,但我肯定,这次雨水节气,追寻辛公遗迹,在瓢泉驿道的竹林里山谷上,必定听见了金鼓铮铮。辛弃疾,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晚年寓居铅山。2008年,初中语文中考测试模拟卷见一则古言阅读,讲得是辛弃疾豪侠气概,智勇双全,活捉叛徒张安国的故事,当时一西洋村学生惊喜大嚷:我家边上有个瓢泉,就是辛阁老家的,老师您一定要去看看,我陪您去。其实我来过稼轩乡多次,自己和朋友们也因诗词慕名拜访过瓢泉遗迹,县里考证辛词写在铅山有几许与稼轩乡改名时都曾来过,辛公的纵横才气自不消感慨,他的雄发英姿,他的壮志豪情,人物形象在一次次史料品读中丰满起来。但这一次重走瓢泉古驿道,望见两座山,一虎形山,一龙袍山,还是多了不一样的感触。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绍熙五年(1194年)一度被起用为福建安抚使的辛弃疾,又遭落职,庆元二年(1196年)带湖居失火,辛弃疾不得不迁居,来到了稼轩府堂。后来人已不见当时的雕梁画栋,只见一堵断壁残垣,内墙里一片隆起的土丘,可以想象华堂落成时高处揽胜之意。烟雨蒙蒙,我没有随大部队走泥泞的小路细赏古墙,而是发现了前院一片倒伏的茅草,踩在晃晃悠悠的草丛里,感受茅店社林边的诗意。堂后余一株银杏树,相传为八百年前辛公所栽,但老树已断不可考,新树从主根拔出新枝长成,盘虬卧龙粗壮到需三人合围才能怀抱。四处回望,府堂建于古驿道的路边,离瓢泉仅1里路程,辛公他在筹建府堂时已有所愿所想,在期盼朝廷的召见,第一时间可飞奔上马,一偿“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夙愿,遗憾的是岁月覆盖的过往,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十几年前一位酷爱辛词的老者对我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文人志士钟爱泉。我以前是直奔泉眼所在,很是怕人们误解辛公,只见他“孤负平生弄泉手”得泉寄情山水的惬意,却忘了他平生未展意,未舒情的惆怅愤慨。填词《西江月》:一泉碧绕藓滋,欲饮更添愁肠。结实松柏寂寞长,何时扬鞭跃马?古驿道一边竹林幽幽,为虎形山,卧虎时刻等待着,巧合的是几百年后,陈仁洪将军也在山下狙击过敌军,确为兵家必争之地。辛公在府堂景词《水调歌头》里写道“ 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如?”在泉边的古驿道上安家,在虎形山下视望,你听,历史的天空中从不会暗淡鼓角争鸣。
湖村畈龙袍山是稼轩乡最低点,海拔96.5米。传说不知在哪一年,村里来了一位力大无穷的勇士,别人几人抬不动的大木他一只手臂就能举起,而且控制不好自己的力量,撞到石头石头散碎,有摧城拔寨之势,一切挡在前面的事物挨着就飞得无影无踪。他三下两下拔出树撞倒移出空地,造屋居住,当时湖村畈为泉湖涌起,冲刷出来宜居的田园宝地,土地肥沃,稻粮丰收,人们安居乐业。这位勇士打破了小乡村的宁静,村里人传说勇士曾进了军队当过官,他是蛟龙转世,家中藏有三株玉笋,埋在床底下,等钟灵孕育破土而出时,他就能一飞冲天。大家敬畏勇士,也不敢多探看,只知道他赋闲在家,经常出门访友。终有一天,朝廷敲锣打鼓,送来旌表公文,也送来了官帽官服,准备起用他。送到了湖村畈这个地方,哪知那位勇士已经病入膏肓,不久英雄殁了。一阵风吹来,官服覆在他休憩的居所,隆起了一座小山。小民尊称官袍为龙袍,遂得名龙袍山,当地人又叫龙某山,也是一遇风云便化龙的美好祝愿。这个传说是不是看着莫名熟悉,辛公当年为了避仇,后代也曾改名换姓一段时间,府堂不远处还有隐湖塬这个地方。
几年前我访景误转进入龙袍山,在山中心位置发现一根约两米高的方形石柱矗立,上面四面依稀印刻着东南西北星宿名,不知是什么时候又是何人留下来的遗物了,又或者是那当年的三块玉笋变化而成。
辛公说:“我见青山皆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他在稼轩乡度过了生命最后的时光,青山清泉抚慰了他的心,八百年后,青山依旧在,泉水细细流,后来人访泉也见到了自己心目中的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