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春韵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王之涣《凉州词》中对边疆春天的抱怨。其实,不是春风不度玉门关,而是春风度玉门关的时间比内地稍晚而已。
天山的春风很像西北的汉子,威武雄壮。天山南麓的春风,尤其是和静县的春风,一般是夜间降临人间,天明则走;白天,处处风和日丽。这不, 昨夜刮了一夜的风,刮得门窗嘎嘎作响,风透过门缝窗缝吹进来的尖哨之声,像是唤醒沉睡大地的呼号,又像是驱赶冬季残冷的呐喊。春风从天山而来,带着大山的狂野,带着扑面而来的激情,尽管我们身裹冬衣,但依然感到了春天的温暖,看到了春的明媚。白天,蔚蓝的天空是悠悠白云的幕布,暖洋洋的日光像花生油般的透明清亮。这大约就是古人所追求的“春和景明”的境界吧。
天山的春水,是天山的第一滴融冰。我们到天山去,四处白茫茫一片,太阳的光芒映照雪山群峰,让人眼花缭乱。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说:“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可惜那指的是冬天的“北国风光”。天山的春韵中却是“雪”的世界,你说稀奇不稀释?数千皑皑雪峰,在太阳光的照耀下,升腾起缕缕雾气,连接了天地广宇。虚无缥缈的仙境乐园可以成就人间任何奇幻的想象。走在这仙境般的世界,你可以把自己当成九天玄女;也可以是白雪公主;还可以是仗剑天涯的白衣侠士。当然,如果你穿一袭红纱行走在这仙气缭绕的银色世界,肯定能够点燃天山春韵的激情,犹如素色的缎面上绣上了一朵娇羞的玫瑰,或者端庄大气的牡丹。
天山的春草,是天山春韵的先锋。它永远藏在枯黄的衰草之间。你如果走在阡陌野外,高山陡坡,抬眼望去,四处都是枯枝、枯草;树木都是干干巴巴的,寂寂寞寞,往日里洋洋洒洒的风采一点也看不见,更看不到春的任何气息;整个环宇似乎依然被“冬”笼罩着。但是,如果你看到了成群的羊在悠闲地寻觅青草,我们就嗅到了“春”的消息。苏轼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同样,天山的春消息就在羊群的“唇齿间”,我们可以称其为“舌尖上的春意”。羊群不是在寻觅青草,而是在寻觅春意。它们是春韵的生命的律动,是最先感知春意的信使。随后,热爱大自然的人们,就会在衰草间寻觅绿意的春。一家人携老带小到田野里“采薇”——摘苜蓿。《采薇》中说:“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当时“挖野菜”是为了补充军粮;并且时间跨度很长,从“野菜”初生到“野菜”秸秆变成硬棒。而现在天山的人民“挖野菜”是为了享受自然的馈赠,是为了享受春天祥和的阳光,是为了庆贺脱贫奔小康的似水流年。这些可是天山春韵中的精彩画卷。
春突然来到人间,刹那芳华,是天山春韵的点睛之笔。偶然抬头,树枝上出现了点点鹅黄,过几天又变成浅绿;榆叶梅、梨花也都含苞待放,释放出浓浓的甜蜜的春意;桃花已经迫不及待地绽放了,每一个花苞都开出最美的花,那姿态正如一个个翩翩起舞的粉衣少女,婀娜多姿,鲜嫩的如同一掐就能出水的水蜜桃;鸟儿在树枝间筑巢抚育鸟宝宝,并向人们展现它美妙的歌喉;路上的行人有说有笑地走在着,灿烂的余晖照耀着幸福的脸庞,连笑容都能诠释春天的惬意!
天山的春,在冬的外衣下,依然坚持生命的律动,时刻积蓄着力量,一旦登临舞台,便刹那芳华。人也应如天山之春一样,时刻积攒正能力量,一旦迎来挑战,便可“刹那芳华”。
这就是天山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