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五则)
一、烧鸡蛋
小时候,农村非常贫困落后,而我家里更穷,一天三顿都成问题,从来没什么零食吃的。然而,好吃是小孩的天性,特别是那个饥饿笼罩的年代,我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往嘴里填东西。
那时,除了生红薯、萝卜等可以随便吃外,其它好一点的就很难吃到了。要想规规矩矩吃到鸡蛋,简直不可能。鸡蛋都是要用来换油盐钱的。只有在生病了,不想吃东西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吃上一碗蛋花。
我在家中排行老幺,白天父母和哥哥姐姐们都在队里劳动,留我在家烧火做饭。家里没人时,我便打起了鸡蛋的主意。一般是在大人不知道鸡子生了几个蛋的情况下,从鸡窝里捡出一枚鸡蛋来烧着吃。
烧鸡蛋很简单,也很有趣。拿一张废纸,用水浸湿,将鸡蛋层层包裹起来,一般要包三五层以上。然后把它放进灶中的火灰里,靠火灰的热度将它煨熟。一般情况下,半个小时就熟了。这时把它掏出来,外面的纸可能已经烧成炭灰,但里面的纸还是好的。剥开纸,将鸡蛋放到冷水里浸一会儿,待它冷却后,就可以剥开蛋壳慢慢享用了。
有时做蒸蛋羹时,打开的蛋壳舍不得丢,就将它放在火钳上,送到灶里的火上烤。一会儿,里面残留的蛋清就烤熟了,再用手指刮下来,或直接用嘴去舔着吃。这里火候很重要,稍不注意就会烧焦,愿望就落空了。
现在的孩子估计都没吃过这样的美食。一来现在生活条件好,吃的东西多,鸡蛋不是稀罕之物,许多小孩对它看都不看;二来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小皇帝,在家从不烧火做饭;三是农村的人都进了城里,村里也没有多少小孩子了;四是现在农村烧土灶的也不多,做饭大多用煤气或电饭煲,没有烧柴了,自然也就没有火灰来煨鸡蛋了啊。但对于我来说,却是永生难忘的事情。
二、沉鱼
故乡村子前有一口面积30余亩的大水塘。水塘承担了太多的功能:洗衣、洗菜、灌溉、养鱼等等。尤其是养鱼,不但保证了全村四五百人过年的年鱼,还给我们小孩子带来了许多乐趣。其中较为简单又很有趣的就是沉鱼(不知这样说对不对,我们的土话这么叫)。
春夏时节,几场大雨过后,塘里涨满了水,水里的小鱼欢快地四处游玩。这时非常容易沉到鱼。
沉鱼的工具和方法都极为简单。取一只箢箕或做饭沥米用的烧箕,在其边沿系上三股细绳,吊在一根小棍或竹条上,烧箕里放一些米饭或者螺蛳肉之类的东西,再放一块小石头压上,将烧箕慢慢沉入水中,待沉其到水底后,静静地放置几分钟;如果水太深,不能沉到底,也可用手提着烧箕悬在水里,但也应保持一动不动的姿势。几分钟后,再将烧箕慢慢提出水面。这时,你就看见一些小鱼小虾在里面活蹦乱跳。
抓起这些小鱼小虾后,放进随身带着的小水桶或盆中,放一次鱼食再换个地方重新来过,一样有效。放一次鱼食,可以重复使用十多次。
当然,这种捕鱼法,主要是对小鱼有效,大鱼很警觉,稍微一动它就跑了。小鱼拿回家后,一般都给家中养的猫儿,尤其是下崽之后需哺乳的猫儿当美食了。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沉鱼不在于能否吃到鱼,而是在享受沉鱼带来的乐趣。
三、捉泥鳅
“池塘里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
我的家乡在梁子湖边。那里水网稠密,水系纵横,塘堰库坝星罗棋布,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人们从小就喜欢捉鱼、善于捉鱼。捞鱼摸虾是我们每个人小时候的必修课。
家乡民谚有云:打雷落雨,鲇爬(鲇鱼)上水。每年春天一到,雨水多了起来,蛰伏一冬的鱼儿,也恢复了生机,随着河沟港汊里的水流欢快地溯源而上,使劲摆动着尾巴,将流水打得劈啪作响。从这时开始,大人、小孩就又有了一番捞鱼摸虾的乐趣。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学捉鱼是从村前门口塘下的一条小水沟捉泥鳅开始的。这条水沟上接门口塘的排水口,下连塘下一垅田。春夏时节,这条沟里的水流从没断过。出水口处,正好有几片叠成一个小洞的石块,成为鱼儿们栖身的天然洞穴。从农田里逆水而上的小泥鳅们,游到出水口就再没地方可去,一般都聚集在这个小洞里。
水沟里水流不大,流速缓慢,水质清澈,小泥鳅在水里的一举一动,包括它们的小嘴一开一合,吐出一个个小水泡,薄薄的小鳍一张一歙等,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带一个箢箕,一个小搪瓷缸,光着膀子,打着赤脚下到水里,将箢箕拦在洞口,将小手伸进洞里一搅动,受惊的小泥鳅们便争相往洞外跑,落入我们早就布置好的“罗网”里。提起箢箕,将里面的小泥鳅、小鱼虾倒进搪瓷缸里,灌上半缸清水,这就够我们玩上个三四天了。
徒手抓泥鳅更有趣。有时从外面游玩回家,手里没工具,发现洞里有泥鳅时,只能空手捕捉了。对两三寸长的小泥鳅,只需张开双掌,由外而里,轻轻伸进洞里,到泥鳅聚集处时,猛一合拢,就能将它们捧在手中。如果是大泥鳅,则需要眼疾手快,使出武林中所谓的“空手入白刃”功夫:张开五指,从前往后,轻轻伸到泥鳅头部上方,认准它的颈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食、中两指使劲掐住其颈部;与此同时,五指并拢,紧紧握住泥鳅头部,以拇指关节处抵住泥鳅头,防止它向前滑脱,这样它就再也挣不脱你的手掌心了。千万不能由后向前去抓,因为泥鳅体表布满粘液,异常滑溜,如果不在前面抓住它的的头部,阻住它向前滑动,光靠手指是掐不住它的,它随便一摆动,就会从你手中滑脱。抓其它的鱼,也都应该这样由前往后抓头部,才能保证抓得住。如果能抓到成人大拇指粗的泥鳅,往往会兴奋上好一阵子,但这样的机会不是很多。
我们抓泥鳅纯粹是好玩,大多数时候是在放在缸里、盆里养上两三天后,就成为犒劳家里小猫、小狗的美味。当然,如果一次能抓到一碗大泥鳅,也会或煎、或煮或晒干,作为一家人饭桌上的美味佳肴。
四、钓黄鳝
钓黄鳝是儿时一项很有趣的事情。
我们村子门口水塘,四周都是用青石砌筑的堤岸。石块之间,总有许多缝隙,里面往往藏着肥大的黄鳝。
那时,黄鳝多,也很容易钓到。
钓具很简单。用一根两尺长的铁丝,一头磨尖,弯成钩钩;另一头弯成一个圆圈,便于手握。在铁钩上穿上蚯蚓,将钩尖藏在蚯蚓肉内,然后将钩子放进石头缝里(如果事先知道哪里有黄鳝出没更好),静静地等待黄鳝上钩。
黄鳝是比较好吃的,它在试探两三次后,见没有危险,就会狂吞钩上的美食。所以,刚开始看到鱼钩轻微摆动时,不能去提钩。等它摆动两三次后,钩子摆动幅度较大时,你就迅速提出钩子,一条肥肥的尾巴乱扭的鳝鱼就挂在钩子上, 被你钓了上来。
还有一种钓具,不是用钩子。取一段两三寸长的细铁丝,弯成圆圈,一边固定在细竹棍或木棍上,另一边可以开口,将蚯蚓从开口处装上,然后用细索将这边也绑定在竹棍上,把他放进石缝里。等黄鳝死死咬住铁丝圈后,迅速提出水面。这一种要求速度要更快一点,但失手的时候也不多。
现在,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黄鳝身价不菲,大规模的诱捕、毒杀手段的应用,荒野水面的鳝鱼已很难见到踪迹,再想钓到黄鳝已很难了。人们餐桌上的鳝鱼,大部分都是人工养殖的,味道和营养自然不能与野生鳝鱼相提并论,价格也相差甚远。虽然现在也常常吃鳝鱼,但我仍然怀念过去钓鳝鱼的时光,怀念那时野生鳝鱼的滋味。
五、罩鱼及其它捕鱼方法
各种捕鱼的方法中,最简单、最原始的应该是竭泽而渔了。在水流不急、水量不多的一段河沟或水体不深的池塘里,用泥巴围起一片水域,阻断来水,形成一个水凼子,以小桶或脸盆不停地将水凼里的水往外舀,直至将水舀干。这种笨方法虽然很负累,体力消耗大,但效果最好。这时,里面的鱼一个都跑不了,想怎么抓就怎么抓,一条一条往桶里拣就是。擦去额头上的汗水、泥浆,望着桶里不停地跳跃、翻动的鱼儿,你的劳累顿时一扫而光,心里充满了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
罩鱼也是很有趣的一种捕鱼法。罩鱼的工具是笊篱。笊篱一般用细竹条编成,形状像一口上小下大的瓮坛,上口一般只有碗口大小,下口直径有一米左右。上口缠有布条,手握笊篱罩鱼时不伤手;外侧系一根细绳,走路时背在身上,免得用手拎着不方便。罩鱼主要适用于水域面积较大,水深不超过半米的池塘或湖汊。如果水太深了就看不到哪里有鱼,罩起来没有目标。罩鱼时,捕鱼人往往先在水里走来走去,将水搅浑,惊动鱼儿,使它们四处乱窜。罩鱼的人根据鱼儿游动时激起的水花,确定下罩的部位。一旦盯准了,就迅速罩下去。鱼儿被罩住后,为了逃生,在里面四处乱撞,将水打得啪啪作响,凭着水响或鱼儿撞击罩子的震动感,罩鱼人就知道鱼的大小。确定里面有鱼后,一只手从罩子上面的小口里伸进去一捞,就像人们常说的瓮中捉鳖一样,十拿九稳。
以上两种方法,一般只在夏季气温高时使用。因为需要人脱下衣服鞋袜,打赤脚光膀子下到水里去。冬天,以长竹篙绑上虾笼子捞虾子较为有趣。冬天水冷,虾子一般都聚集到水深的地方,如机站沟、深水凼子等,一篙子下去很容易就捞到了。站在凌冰还未化开的沟渠上,不停地举着竹篙捞,一个上午,就可以捞到半桶(篓)或一桶(篓)。捞回的虾子,可以新鲜吃,也可以摊在簸箕上晒干,留着以后慢慢吃。冬天,虾子煮萝卜的味道非常鲜美。过去,农村的土萝卜滋味醇厚,如果再与虾子同炖,闻着那冒出的香气,就令人垂涎三尺;通红的虾米,肥厚的萝卜,浓酽的汤汁,让你食欲大开,吃起饭来不知饱足,吃了一碗又一碗,直吃得实在撑得不行了才作罢。
其他的还有摸鲫鱼、踩鲫鱼等。摸鲫鱼一般是把手伸进鲫鱼藏身的石缝里,鲫鱼无处可逃,成功率也很大。摸到鲫鱼的感觉,用以前看过的一个作者写的话说,就像“摸着孩子他娘的奶子一样”,舒爽极了。踩鲫鱼的要求则要高些,完全凭感觉和技巧,一般人很难做得到。
如果是在水面宽广、水体较深的水域,则只能下网、下笼子了。要是时间不紧,一般是在头天晚上下好丝网,第二天一大早去起网。如果时间紧,就用旋网,一撒下去当时收网。以前在水面不大的精养鱼塘,一些偷鱼的往往就是用这种方法,速战速决。还有其它种种方式方法,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