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儿时游戏
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总会在不经意间在头脑中萦绕。
回忆是一种追溯,能让同龄人产生共鸣。我的回忆也许会让大家重温儿时的快乐。
说起有着共同感受的,那儿时的各种游戏是必不可少的。
上世纪60年代,小学生有很多可以娱乐的游戏。有文一点的,有武一点的。文的包括:挑小棍、用两个或者三个球或者沙包倒子儿和歘牌(chua)等;武一点的则五花八门,跳房子、跳猴皮筋儿、踢毽子、砍沙包、跳绳、老鹰抓小鸡等。
这些游戏对孩子们来说充满着吸引力。我几乎每天回家的时候都是大汗淋漓、头上冒着热气。一双球鞋,几个月就能让鞋底穿个窟窿。
挑小棍的游戏规则是:手里攥着一把小棍,一松手,小棍东倒西歪,随意散落,需要在这一堆东倒西歪的小棍中抽出一根而不能影响其它的小棍。需要的是手要稳、气要匀,眼睛紧盯着目标小棍,当你要把它取出来时,一定要屏住呼吸,轻轻地、慢慢地,绝对不能着急。在空中楼阁中,抽出悬在空中的小棍儿,不具备这两点肯定会以失败告终。谁最后剩的最少,谁就是赢家。
而倒子儿需要的是两只手要协调,不断地把抛到空中的球落下来的球接住,把手中的球抛向空中。循环往复,就像杂技中的空中抛球,但是肯定没有那么多,最多三、四个球。这种游戏是锻炼孩子们的协调能力,要求速度要和手往上扔的劲儿协调一致,不协调就接不住马上下来的球,当然手中的球也扔不出去。不协调的后果,是手忙脚乱,接不住、扔不出。谁做的时间越长,谁就是赢家。
歘牌,也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游戏,遇到家里买了猪肉,要赶紧看看有没有猪的膝盖骨,有的话一定要拿出来,洗干净,作为游戏的道具。也有的用四张麻将牌来替代。游戏时,手上拿一个沙包,要在将手上的沙包扔出去以后的几秒钟内,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四个膝盖骨的反正面的翻转和立起等各种动作,总之是要做到稳、准,手眼配合,协调一致。把四张牌四面都翻过来,手中的沙包还没掉为赢,掉了就为输。一套动作下来,沙包还在手中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幸运的是,我做这些游戏总是得心应手,属于一流的赢家,因此,这些小小的游戏锻炼了我的协调性,也让我在小伙伴们中间很有威信,从小就让我自信满满。
跳房子、跳猴皮筋儿、踢毽子、跳绳、砍沙包、老鹰抓小鸡等这些武的游戏,更是我的强项了。每次玩儿的时候,都有两个人用"锤子、剪子、布”的胜负,来"批要人",胜者先选人,只要是胜的一方,第一个要的肯定就是我了。而我所在的那一队就是不可战胜的。
跳房子时,要准确地把脚下的沙包或者其它可以在地上滑动的东西,在单脚跳起来时,从第一间房子使其准确地落在某一间"房子内"不能压线,压线为输,需要的是对房子大小的判断,多大的房子使多大的劲儿,劲太大出去了不行,劲小没到房子里也不行。这游戏要掌握的是脚下的功夫。
跳皮筋儿是借着皮筋儿的弹性,恰到好处地把腿抬到一定的高度。不管多高实际上都要借助于皮筋的弹性,和抬腿的时间差,如果配合不好,就够不着一定高度的猴皮筋了。跳皮筋儿的规则是,皮筋儿可以在架树上,也可以由人来架,架的高度从脚腕、膝盖后面、腰部、脖子上,甚至是两只手高举皮筋儿,分别是分小举,中举、大举和特大举等。嘴里唱着特定的歌谣,一边唱一边跳。跳的人要脚踩皮筋儿或者用腿勾住皮筋儿做各种动作,完不成当然就是输了。很少有人能调到特大举,而我则轻而易举地完成着各种高难度动作,总是以胜利者的资格占据着常胜将军的位置。
踢毽子更是我的强项了,比赛规则是比赛者在一个圆圈内连续踢毽的成绩为最终成绩。那一年我参加天津市小学生的踢毽比赛,以一次踢了423个毽子不落地的好成绩获得了小学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回想起这些,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展现在我眼前。无论是文的,还是武的,这些带着童趣和年代感的游戏,是我从小建立自信的基础。我对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的偏爱和掌控能力,让至今六十多岁的我,还坚持每天游泳近二十年。今年疫情特殊情况,国庆节还能在海河畅游,练得一副好身体。自豪感、幸福感和那种不服输的性格可能至今还留在我的性格中。
60年代儿时的游戏不仅使孩子们从小锻炼了协调性,对身体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些带着中国特色的游戏,谁说不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呢?它记录着一个时代一代人的欢乐,给这代人留下的永远是美好的回忆。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游戏已经销声匿迹,孩子们的业余时间很少,即便有也被昂贵的玩具、各种网络游戏所替代。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面对现在孩子们那数不清的玩具,不由增加了一丝担忧。他们的玩具和兴趣课增加了,但是,是家长们用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换来的。无论是文的如:画画、唱歌、书法、编程、弹琴还是武的如:跳舞、跆拳道、踢球、滑冰、游泳……等等,看起来他们是在提高各种艺术修养和体能,提高智商,但是他们所学的课程是被动的,是家长们强加在他们头上的。一句“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们承受着太多的负担,而唯独少了儿时的欢乐。真的很担心这些用钱堆起来的课程和艺术训练,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会产生哪些积极的因素?对身体会有哪些体能的提高?对心智的成长会有哪些指导?
时代在更迭,不知道是否还能让儿时那种无忧无虑的欢乐重新回到孩子们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