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大唐永兴坊

2023-07-01抒情散文郑凡涛
在古城西安的城墙根下,有一个叫作永兴坊的地方。这是一个你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地方。这里是冠绝陕西的民间美食汇聚地,这里更是陕西民俗文化的大观园。我喜欢来永兴坊……

在古城西安的城墙根下,有一个叫作永兴坊的地方。这是一个你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地方。这里是冠绝陕西的民间美食汇聚地,这里更是陕西民俗文化的大观园。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我喜欢来永兴坊,不仅仅是为了享受这里的美味,更重要的是为了感受这里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作为唐长安城108坊之一的永兴坊紧邻皇城,是长安外郭城的一个坊里。它四面各开一个坊门,中有十字大街。西门正对皇城,而北门正对大明宫的丹凤门。这里不但是唐代十六卫之一的左金吾卫驻地,还是皇亲高官的府宅区和部分州府的进奏院所在之地。进奏院相当于现在省级单位的驻京办事处。唐代有名的大臣魏征就住在这里。现在的永兴坊,就是在魏征的府邸旧址上修建而成的休闲旅游景点。其面积不过15亩,只有原来的七十分之一大小。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走进了永兴坊,就走进了古香古色的唐代“坊、肆”建筑群。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整个建筑群古香古色,秉承陕西民间建筑传统风格,形成唐代里坊式布局,进出有序,错落有致,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传统民俗的生活空间。无论是高大华美的牌坊、雕梁画栋的楼宇,还是青砖黛顶红门花窗的大小房屋及其外墙上的仿古装饰,都呈现出古长安城的街坊式形态,散发着浓郁的历史生活气息。其中青砖雕刻而成的座山照壁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作。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照壁也称影壁,照墙,是古代房屋建筑中庭院的一种附属建筑物。照壁最早源于陕西,始于商周时期,它也是陕西很有特色的建筑风俗。常见的照壁有三种,其中座山照壁是从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来的。这种照壁在外形上与山墙有机地融为一体。正中的砖雕刻是传统的“葡萄照门庭”花纹样式,象征着家族人丁兴旺,生活富裕美满。左右两侧的砖雕外框都是竹节形状的雕饰,四角全部以兰花为饰,中心以荷花为主图。整个图案寓意清正廉洁和品行高尚。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站在永兴坊的南门广场上,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群青灰的主色调,和近在咫尺的古城墙相得益彰,高度和谐,表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永兴坊南门外历史文化广场上的雕塑可以说是对陕西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最好诠释。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古铜色的“纳谏台”雕塑,表现的是李世民听取魏征谏言的场景。这一对君臣,肝胆相照,演绎了一段千古佳话,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当得知魏征突然逝世后,李世民大哭而言:“世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其情之悲恸,其言之至理,至今让人为之动容。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为表现这个历史典故,在高大华美的永兴坊门牌楼内,建造了一面巨大的铜镜,取名“镜鉴”。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射着过去,警示着现在,指引着未来。面对眼前这面铜镜,我们需要思考的东西还很多。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百家缘石凳景观是由一张石桌和45张石凳高低错落摆放而成。石桌是陕西省目前最长的石桌,全长22米,高0.7米,由8块重达3吨的花岗岩切割打磨而成。每一张石凳的侧面雕刻着百家姓中的一个姓氏,有起源于陕西的周、邵、毕、毛、郭、梁、郑、杜等姓氏,也有欧阳、尉迟、公孙等复姓。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取材于秦腔戏剧《贵妃醉酒》中杨玉环形象的巨幅皮影,堪称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皮影了。皮影戏起源于陕西,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因为皮影戏是借着灯光把皮影照在白布上进行表演,所以陕西人又把皮影戏叫做“亮子戏”。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陕西的皮影造型质朴,做工精巧。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同时适当留实,可以说繁简相宜、虚实结合,图案优美,有型有韵。陕西皮影也叫“灰皮皮影”。制作时先把上等的黄牛皮用石灰腐蚀成灰色,再用专门的工具反复刮磨成薄片,接下来用刻刀仔细地雕刻成各种人、动物、兵器和其它物件的形状。那些皮影人,成型后高不过一尺五,像是玉石雕成,透着一层淡淡的光。不着浓妆,轻描淡画,俊的清爽,丑的滑稽,老的稳重,小的灵光。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演出时,这些皮影在艺人的手中,随着优美的曲调和唱腔演绎出千百故事。有道是:“一口唱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戏,把美术造型艺术和戏剧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散发着无穷的魅力。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陕西八大怪的铁艺剪纸画风景墙可以说是别具特色。典型的中国红既喜庆又引人瞩目。八大怪是对陕西关中人衣、食、住、行特点的高度概括:“凳子不坐蹲起来;家家房子半边盖;本地姑娘不对外;妇女帕帕头上戴;面条宽得像腰带;锅盔大得似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秦腔不唱吼起来。”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望着它,一股浓浓的秦风秦韵便扑面而来了!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说起秦风秦韵,就不能不说秦腔。作为一种地方戏曲,秦腔唱、念的语言以陕西关中方言为基础,又融合了一些汉唐时期的诗、词、曲的语言,形成了独特的声腔艺术风格。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高亢激扬,也有婉转缠绵。秦腔起源于西周,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堪称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它虽然是地方戏曲,但是对全国各地的戏曲影响很大。当年,鲁迅先生在易俗社观看演出后,大为震撼,为它题词:“古调独弹”。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永兴坊不但汇聚了传统秦腔、华阴老腔、华县皮影戏、合阳提线木偶戏、韩城秧歌等关中非遗项目,还有陕北说书、陕北民歌、府谷二人台、安康小场子、柞水渔鼓等陕南陕北的非遗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永兴坊非遗剧场内每隔一个小时就进行一场非遗文化节目表演。各种演出一个接着一个,十分火爆。尤其是华阴老腔这个秦腔里的摇滚曲,在一帮子老农的表演下,极富震撼力。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出场时,他们手拿传统民乐器,吵吵嚷嚷散漫的样子,就像是刚从田间劳作归来。可当领头人高喊一声:“伙计,抄家伙!”后,他们马上像是变了一个人,或立或坐,专心地投入演出了。在胡琴、月琴、梆子和钟铃的合奏曲中,高亢激昂、跌宕起伏的唱腔,刚劲有力、干净利落的动作,还有那舍我其谁、甚至是杀气腾腾的气势,把关中人粗狂豪放和刚强勇敢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唱到尽兴处,一位老汉忽地走到前台,用枣木块使劲地敲打着长条凳,顿时让观众和演员都热血沸腾起来,大有掀桌子砸板凳的架势。难怪乎华阴老腔又叫“好汉戏”。现场气氛之高涨,似乎要把屋顶掀开一样。那真是:陕西愣娃一出手,穷山恶水都得走。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高大恢宏的关中楼是永兴坊最大的建筑物。楼前广场的东边建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大戏台,每天定时进行着陶埙演奏、陕北说书等各种民俗非遗演艺。温暖的春光下,坐在广场的茶桌边,喝一壶泾阳茯茶,听一曲古乐新奏,身在长安,梦回汉唐,心也就醉了。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民以食为天。走进永兴坊,就走进了陕西地方特色美食的博览会。永兴坊汇聚了陕北、关中、陕南三地107个区县的各种传统特色小吃。其品种之大全,放眼三秦大地,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因此,它不但是西安本地人常去的地方,也是来西安旅游、出差的人趋之若鹜的地方。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每逢节假日,无论是走在关中巷、陕北里、陕南街,还是走在手工作坊、107街,家家店铺都是人满为患。琳琅满目、诱人口舌的美食既有省级、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还有现场进行手工民俗加工技艺表演的各地传统小吃。许多店铺都是网红打卡地。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在众多网红打卡地中,要特别说说永兴坊里的摔碗酒。当年一经推出就火爆异常,以致全国各地景点争相模仿。敲一声铜锣,喝一碗米酒,再用力一摔,摔出精气神,摔走烦恼忧愁,带来鸿运相伴。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宁强县的千锤酥、兴平的石磨碾辣子、乾县麻花、关中手工腐竹、子长煎饼、延安老闫家绿豆凉粉、汉阴的火白石汆汤等等,都是现场传统手工非遗作坊式的店铺。游人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可以目睹整个的制作过程,感受民间非遗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漫步永兴坊的街街巷巷,目光所及的大小建筑都充满了传统民俗韵味,家家商铺里散发出来的香味都是悠长的乡愁。不管你是来自那里的陕西人,在这里都能遇上你心里的那个期盼。不管你是来自祖国的何方,在这里都能一站式地吃遍陕西,一站式地看遍陕西,感受陕西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永兴坊,属于大唐,也属于今天。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XnY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