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游记——春登府君山 (二) 雄关峻秀
2020-09-24抒情散文水击三千
春登府君山(二)雄关峻秀时光荏苒,我每天登山不辍转瞬已是阳春三月,艳阳高照,风和日暖。连日来,趁着大好春光,,已有二十余天。这一来锻炼身体自不必说,二是我打小就有登高望远的爱好,这麽多年了,走到哪都是逢高必登,登高必瞎发感慨。顺着山路,一步
春登府君山
(二)雄关峻秀
时光荏苒,我每天登山不辍转瞬已是阳春三月,艳阳高照,风和日暖。连日来,趁着大好春光,,已有二十余天。这一来锻炼身体自不必说,二是我打小就有登高望远的爱好,这麽多年了,走到哪都是逢高必登,登高必瞎发感慨。顺着山路,一步一步往上丈量,到得山顶,约莫有五六里地,我已有些气喘,额头冒汗,却乐此不疲。站在钻石塔下,耳边山风飒飒,松涛阵阵,脚下石坚如磐,更无比高。俯瞰小城春色,眺望关山苍莽,发思古之幽情,感沧海而桑田。蓝天白云,山川秀色,使人顿觉天之也高,地之也厚,顶天立地之情油然而生。
登顶之人,不免环顾四望。北望,山连山,岭套岭,绵延不绝。近处,山村环绕,农家瓦舍,似闻鸡犬之声。村前村后,山上松柏苍翠,山坡柿、梨、桃、杏展枝。远山茫茫,蜿蜒逶迤,极目所致,横亘一脉,那是蓟县最北端的古长城关口——黄崖关。出了关一道大岭,名青灰梁,当年电影《青松岭》即拍摄于此,至今仍有黄华手书“青松岭”三个大字镌刻在崖壁上。翻过青灰梁就到了兴隆县城,再而直指承德市。南面,山脚下就是蓟县城,此地西距北京90公里,自古堪称拱卫京师的门户,城中鼓楼上的匾额“古渔阳”和“畿东锁钥”当为明证。向西,山势起伏,宛若一条巨龙欲腾空而起,龙头就是号称“京东第一山”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盘山,山顶的舍利塔尖隐约可见。东指,令人眼前发亮,一片宽阔的水域,在阳光下愈发显得碧蓝如玉,像一颗翡翠明珠镶嵌在蓟州大地上,那是烟波浩渺的翠屏湖。翠屏湖原名于桥水库,修建于1960年,建成后储水量1.2亿立方米。80年代,这里成了引滦入津最大的蓄水池,储水量自是比当年大了几倍,水边的度假村、农家院最受欢迎。
物华天宝,自然人杰地灵。府君山上山下,一峰一石,一堂一舍,一池一水,多有灵性。府君山,明代以前叫崆峒山。追溯历史,5000年前,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不远千里来此求贤,问道于广成子,这在明嘉靖、清康熙道光、民国时期的《蓟州志》和《钦定盘山志》等,都有记述,道光年间的《蓟州志》里还有一幅《崆峒山图》,清晰地标明了广成子殿的位置。明代以后,山上建有崔府君庙,故改称府君山,沿用至今,因而此山乃道教文化之古山。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灭商,封召公奭于燕,召公仍留镐京辅佐成王,使其子克率宗族来此,以燕山为名,建立了燕国。此后春秋中期的无终子国、秦汉之交韩广的辽东国、汉霍光的博陆侯国、隋末农民起义领袖高开道的燕国,均定都在此,故有五定国都的历史。这里还是不少名人的故里。宋朝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开国宰相赵普在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生于蓟州。《三字经》中五代时的窦燕山在此结庐育子,因教子有方,致五子登科,扬名天下。
燕山脚下的蓟州,还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蓟州西连北京,东通遵化清东陵,再东而至山海关,地处交通要冲。清代自康乾以后,每年都要几次去东陵祭祖,蓟县则是必经站脚休息之地,为此乾隆特地在县城独乐寺和盘山修建了行宫,独乐寺中至今仍藏有乾隆御笔题诗和书帖碑刻,盘山寺庙中甚至有为乾隆替身出家的和尚。盘山景色之美令乾隆慨叹“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因地势重要,蓟州自古为兵家所必争。公元207年,曹操为统一北方,举兵征讨乌桓也就是今天的蓟辽一带,因路径不熟,寻到当地名士田畴为其向导并最终打败乌桓,挥鞭东海,勒铭碣石。曹为谢田畴,请其出山做官,而田畴无心仕途,归隐无终山间。曹无奈,只好把这片山封给田畴。此山因田畴盘踞,后人遂称作田盘山,再而简化称盘山。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李世民率军亲征高丽,大军路过蓟州。因兵多粮草辎重也多,作为中转站,后勤补给由蓟运河水路至渤海湾海运,沿途留下了不少地名如上仓(原名上米仓)、下仓(原下米仓)、北仓廒(在蓟县城中北城墙下)。从北京方向进入蓟县的第一个大镇原名商君,是商代留下的,李世民嫌这名不吉利,恐伤其军,遂将其改成“邦君”,后逐渐演化为“邦均”。其他还有像验甲宫、东二营、西二营、东兵马、西兵马、擂鼓台、马伸桥等等。之后天宝年间,安禄山叛唐在此誓师起兵,欲南面称尊而独乐不与民乐,其驻兵之寺就有了“独乐”之名。李白52岁时巡游至此,见寺壮伟端严,观音像高大慈祥,乘酒兴题写了方形大字匾额“观音之阁”,并落款太白。杜甫亦有留迹,其《后出塞》云: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最为蓟州人熟知、景仰和纪念的莫过于抗倭名将戚继光了。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戚继光挟东南平倭之威,奉调入京。他遍察边防兵事,上表《请兵破虏四事疏》,在蓟辽总兵谭纶推荐下,被朝廷任命为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之军务,不久就任总兵,坐镇蓟州。当时,北方鞑靼诸部经常犯边劫掠,戚继光根据敌我情势,整顿边备,重划防区,整修长城,。他把零落分散的敌台连成一线,将旧城墙加高加厚,并修筑了大量空心敌台,即可御敌,又能囤积粮草。他设立车营,创制车、骑、步三军协同战法,又以原戚家军为样板,整肃军纪,使防务可守可攻,矛锐盾坚。在戚继光指挥下,新的戚家军每战必克,打得来犯的俺达汗、朵颜、董狐狸等部人仰马翻,望风披靡。戚继光镇守蓟州一十六年,鞑虏诸部不敢再扰,蓟辽一带,人民安居乐业,争相称颂。将军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诗《马上作》)。然而,这却遂了他平生之愿,“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诗《韬铃深处》)。如今,戚继光雕像屹立在黄崖关前,依然注视着蓟州的大好河山。
长城虽固,却没能挡住日寇的铁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大举南侵,整个华北,烽火遍地,惨遭蹂躏。然而,中华民族不可侮,华北各地人民奋起抗日,蓟州大地也涌现了无数抗日英雄。李子光,蓟县城东南翠屏山下的西山北头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蓟县党的早期领导人,1930年10月蓟县县委在他家所在的村正式成立,李子光任县委书记。之后,李子光在县城鲁班庙(现蓟县一中所在地)前的一间屋开了个“一分利文具店”,以此作为联络活动地点。“七七事变”后,党中央提出在河北东部敌占区建立抗日根据地,李子光在冀东特委领导下,参与领导了冀东西部抗日大暴动,仅蓟县就有上万人参加。抗日武装在八路军宋时轮挺进纵队的支持下,组建了冀东军分区十三团,抗日名将包森任团长兼军分区副司令员,李子光任政委和冀东西部地分委书记,建立了以盘山地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取得了盘山西麓白草洼战斗全歼日军武岛骑兵中队等一系列胜利,活捉了日军宪兵司令、日本天皇表弟赤本大佐。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借枪》中根据地和十三团等情节指的就是这段。解放后李子光任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然文革中却惨遭迫害,被诬陷企图谋反,并在独乐寺内藏有枪支。我当时亲眼见唐山和当地红卫兵在观音像下挖洞搜寻所谓的枪支,如今破坏痕迹犹在。李子光被唐山最大的两个红卫兵组织“矿总”和“铁道红旗”关押在矿院办公大楼受审,最终不甘忍受侮辱跳楼自杀以证清白。这又扯远了,不过足见蓟州先贤英烈义薄云天、浩气长存。
世事沧桑,唯有青山不老。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和蓟县政府大力提倡环境保护和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级地质地层保护区建立后,府君山更是日新月异,一改昔日山顶光秃,无路可走的境况,山下辟出广场,供广大群众娱乐健身;山上年年植树,修路添景,建立地质博物馆,安设电视转播钻石塔,使人踏进府君山就感到步移景换,满目清新。为了这蓝天绿水,青山常在,蓟州的老百姓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牺牲。当年为修建公园募集资金,很多人和单位都捐了款项,参加义务劳动,现在山半腰的功德亭内矗立的就是记录此事的功德碑。进入新世纪后,环保力度愈大,可持续和低碳经济成为发展的主流,为保持府君山的自然面貌,山前一线的国有工业企业如我所在的两个水泥厂(廊坊市盘山水泥厂和蓟县飞雁水泥有限公司)均已停产关闭,大量的工人下岗失业另寻他途。府君山焕然一新,白天游人不断,打球、跳舞、扭秧歌的人成群结队,夜晚钻石塔蓝色荧光熠熠生辉,山路弯弯,路灯一线相连,直达山顶,像一条闪光的彩龙翻腾飞舞。
站在山顶,望着雄关漫道和春满小城,注目自己以血汗拼搏过的、已成废墟的厂房旧址,那里曾是机器隆隆、热气腾腾;那走过每个角落的矿山,曾是人影车流,络绎不绝,如今都已归于沉寂。此时的心境,非个中人难以深解。然而,我没有感伤,我很欣慰,和众多的人一样,我也为府君山的建设出过一把力,今天,我和所有来此的人们还有后来的人们,不是正在和继续享受着努力和艰辛换来的成果吗?拆掉厂房的废墟,明天将是一片新的乐园,废弃的矿山,明天将会郁郁葱葱。让我们张开双臂,尽情地拥抱大自然,拥抱府君山吧,她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 [ 本帖最后由 zfx875206 于 2011-4-12 22:09 编辑 ]
(二)雄关峻秀
时光荏苒,我每天登山不辍转瞬已是阳春三月,艳阳高照,风和日暖。连日来,趁着大好春光,,已有二十余天。这一来锻炼身体自不必说,二是我打小就有登高望远的爱好,这麽多年了,走到哪都是逢高必登,登高必瞎发感慨。顺着山路,一步一步往上丈量,到得山顶,约莫有五六里地,我已有些气喘,额头冒汗,却乐此不疲。站在钻石塔下,耳边山风飒飒,松涛阵阵,脚下石坚如磐,更无比高。俯瞰小城春色,眺望关山苍莽,发思古之幽情,感沧海而桑田。蓝天白云,山川秀色,使人顿觉天之也高,地之也厚,顶天立地之情油然而生。
登顶之人,不免环顾四望。北望,山连山,岭套岭,绵延不绝。近处,山村环绕,农家瓦舍,似闻鸡犬之声。村前村后,山上松柏苍翠,山坡柿、梨、桃、杏展枝。远山茫茫,蜿蜒逶迤,极目所致,横亘一脉,那是蓟县最北端的古长城关口——黄崖关。出了关一道大岭,名青灰梁,当年电影《青松岭》即拍摄于此,至今仍有黄华手书“青松岭”三个大字镌刻在崖壁上。翻过青灰梁就到了兴隆县城,再而直指承德市。南面,山脚下就是蓟县城,此地西距北京90公里,自古堪称拱卫京师的门户,城中鼓楼上的匾额“古渔阳”和“畿东锁钥”当为明证。向西,山势起伏,宛若一条巨龙欲腾空而起,龙头就是号称“京东第一山”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盘山,山顶的舍利塔尖隐约可见。东指,令人眼前发亮,一片宽阔的水域,在阳光下愈发显得碧蓝如玉,像一颗翡翠明珠镶嵌在蓟州大地上,那是烟波浩渺的翠屏湖。翠屏湖原名于桥水库,修建于1960年,建成后储水量1.2亿立方米。80年代,这里成了引滦入津最大的蓄水池,储水量自是比当年大了几倍,水边的度假村、农家院最受欢迎。
物华天宝,自然人杰地灵。府君山上山下,一峰一石,一堂一舍,一池一水,多有灵性。府君山,明代以前叫崆峒山。追溯历史,5000年前,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不远千里来此求贤,问道于广成子,这在明嘉靖、清康熙道光、民国时期的《蓟州志》和《钦定盘山志》等,都有记述,道光年间的《蓟州志》里还有一幅《崆峒山图》,清晰地标明了广成子殿的位置。明代以后,山上建有崔府君庙,故改称府君山,沿用至今,因而此山乃道教文化之古山。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灭商,封召公奭于燕,召公仍留镐京辅佐成王,使其子克率宗族来此,以燕山为名,建立了燕国。此后春秋中期的无终子国、秦汉之交韩广的辽东国、汉霍光的博陆侯国、隋末农民起义领袖高开道的燕国,均定都在此,故有五定国都的历史。这里还是不少名人的故里。宋朝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开国宰相赵普在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生于蓟州。《三字经》中五代时的窦燕山在此结庐育子,因教子有方,致五子登科,扬名天下。
燕山脚下的蓟州,还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蓟州西连北京,东通遵化清东陵,再东而至山海关,地处交通要冲。清代自康乾以后,每年都要几次去东陵祭祖,蓟县则是必经站脚休息之地,为此乾隆特地在县城独乐寺和盘山修建了行宫,独乐寺中至今仍藏有乾隆御笔题诗和书帖碑刻,盘山寺庙中甚至有为乾隆替身出家的和尚。盘山景色之美令乾隆慨叹“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因地势重要,蓟州自古为兵家所必争。公元207年,曹操为统一北方,举兵征讨乌桓也就是今天的蓟辽一带,因路径不熟,寻到当地名士田畴为其向导并最终打败乌桓,挥鞭东海,勒铭碣石。曹为谢田畴,请其出山做官,而田畴无心仕途,归隐无终山间。曹无奈,只好把这片山封给田畴。此山因田畴盘踞,后人遂称作田盘山,再而简化称盘山。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李世民率军亲征高丽,大军路过蓟州。因兵多粮草辎重也多,作为中转站,后勤补给由蓟运河水路至渤海湾海运,沿途留下了不少地名如上仓(原名上米仓)、下仓(原下米仓)、北仓廒(在蓟县城中北城墙下)。从北京方向进入蓟县的第一个大镇原名商君,是商代留下的,李世民嫌这名不吉利,恐伤其军,遂将其改成“邦君”,后逐渐演化为“邦均”。其他还有像验甲宫、东二营、西二营、东兵马、西兵马、擂鼓台、马伸桥等等。之后天宝年间,安禄山叛唐在此誓师起兵,欲南面称尊而独乐不与民乐,其驻兵之寺就有了“独乐”之名。李白52岁时巡游至此,见寺壮伟端严,观音像高大慈祥,乘酒兴题写了方形大字匾额“观音之阁”,并落款太白。杜甫亦有留迹,其《后出塞》云: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最为蓟州人熟知、景仰和纪念的莫过于抗倭名将戚继光了。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戚继光挟东南平倭之威,奉调入京。他遍察边防兵事,上表《请兵破虏四事疏》,在蓟辽总兵谭纶推荐下,被朝廷任命为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之军务,不久就任总兵,坐镇蓟州。当时,北方鞑靼诸部经常犯边劫掠,戚继光根据敌我情势,整顿边备,重划防区,整修长城,。他把零落分散的敌台连成一线,将旧城墙加高加厚,并修筑了大量空心敌台,即可御敌,又能囤积粮草。他设立车营,创制车、骑、步三军协同战法,又以原戚家军为样板,整肃军纪,使防务可守可攻,矛锐盾坚。在戚继光指挥下,新的戚家军每战必克,打得来犯的俺达汗、朵颜、董狐狸等部人仰马翻,望风披靡。戚继光镇守蓟州一十六年,鞑虏诸部不敢再扰,蓟辽一带,人民安居乐业,争相称颂。将军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诗《马上作》)。然而,这却遂了他平生之愿,“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诗《韬铃深处》)。如今,戚继光雕像屹立在黄崖关前,依然注视着蓟州的大好河山。
长城虽固,却没能挡住日寇的铁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大举南侵,整个华北,烽火遍地,惨遭蹂躏。然而,中华民族不可侮,华北各地人民奋起抗日,蓟州大地也涌现了无数抗日英雄。李子光,蓟县城东南翠屏山下的西山北头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蓟县党的早期领导人,1930年10月蓟县县委在他家所在的村正式成立,李子光任县委书记。之后,李子光在县城鲁班庙(现蓟县一中所在地)前的一间屋开了个“一分利文具店”,以此作为联络活动地点。“七七事变”后,党中央提出在河北东部敌占区建立抗日根据地,李子光在冀东特委领导下,参与领导了冀东西部抗日大暴动,仅蓟县就有上万人参加。抗日武装在八路军宋时轮挺进纵队的支持下,组建了冀东军分区十三团,抗日名将包森任团长兼军分区副司令员,李子光任政委和冀东西部地分委书记,建立了以盘山地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取得了盘山西麓白草洼战斗全歼日军武岛骑兵中队等一系列胜利,活捉了日军宪兵司令、日本天皇表弟赤本大佐。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借枪》中根据地和十三团等情节指的就是这段。解放后李子光任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然文革中却惨遭迫害,被诬陷企图谋反,并在独乐寺内藏有枪支。我当时亲眼见唐山和当地红卫兵在观音像下挖洞搜寻所谓的枪支,如今破坏痕迹犹在。李子光被唐山最大的两个红卫兵组织“矿总”和“铁道红旗”关押在矿院办公大楼受审,最终不甘忍受侮辱跳楼自杀以证清白。这又扯远了,不过足见蓟州先贤英烈义薄云天、浩气长存。
世事沧桑,唯有青山不老。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和蓟县政府大力提倡环境保护和文化建设,特别是国家级地质地层保护区建立后,府君山更是日新月异,一改昔日山顶光秃,无路可走的境况,山下辟出广场,供广大群众娱乐健身;山上年年植树,修路添景,建立地质博物馆,安设电视转播钻石塔,使人踏进府君山就感到步移景换,满目清新。为了这蓝天绿水,青山常在,蓟州的老百姓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牺牲。当年为修建公园募集资金,很多人和单位都捐了款项,参加义务劳动,现在山半腰的功德亭内矗立的就是记录此事的功德碑。进入新世纪后,环保力度愈大,可持续和低碳经济成为发展的主流,为保持府君山的自然面貌,山前一线的国有工业企业如我所在的两个水泥厂(廊坊市盘山水泥厂和蓟县飞雁水泥有限公司)均已停产关闭,大量的工人下岗失业另寻他途。府君山焕然一新,白天游人不断,打球、跳舞、扭秧歌的人成群结队,夜晚钻石塔蓝色荧光熠熠生辉,山路弯弯,路灯一线相连,直达山顶,像一条闪光的彩龙翻腾飞舞。
站在山顶,望着雄关漫道和春满小城,注目自己以血汗拼搏过的、已成废墟的厂房旧址,那里曾是机器隆隆、热气腾腾;那走过每个角落的矿山,曾是人影车流,络绎不绝,如今都已归于沉寂。此时的心境,非个中人难以深解。然而,我没有感伤,我很欣慰,和众多的人一样,我也为府君山的建设出过一把力,今天,我和所有来此的人们还有后来的人们,不是正在和继续享受着努力和艰辛换来的成果吗?拆掉厂房的废墟,明天将是一片新的乐园,废弃的矿山,明天将会郁郁葱葱。让我们张开双臂,尽情地拥抱大自然,拥抱府君山吧,她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 [ 本帖最后由 zfx875206 于 2011-4-12 22:09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