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日
2020-09-24叙事散文曹国魂
紫日文·曹国魂她总是没事的时候腋下夹一个马扎,步履蹒跚的走到南墙根下,暖烘烘的太阳光是她唯一的炉火,晴朗的冬天打发着她的日月。南墙根下有一摞从废墟里翻出来的砖头瓦片汲取着阳光,是一堵很好的遮风墙,适合她眯着眼睛,像一头老牛,幸福的时候就开始
紫日
文·曹国魂 她总是没事的时候腋下夹一个马扎,步履蹒跚的走到南墙根下,暖烘烘的太阳光是她唯一的炉火,晴朗的冬天打发着她的日月。南墙根下有一摞从废墟里翻出来的砖头瓦片汲取着阳光,是一堵很好的遮风墙,适合她眯着眼睛,像一头老牛,幸福的时候就开始反刍,出出进进,把一天揽进胃里粗糙的草料再次咀嚼细磨。
她坐在那里不说话,目光呆滞,一头白发凌乱不堪,比堆积在墙角里的枯草更加杂乱。太阳渐渐升起来,她也随着转动坐式,即便有风吹来,她也不在意,依旧拽着衣襟,想抱紧自己,生怕自己身子里的暖被冬天抽走。她知道,自己的这把老骨头除了依稀记得往事,别的都让时光吸吮光了,包括现在塌陷的双乳,有时候肋骨下传来隐隐的疼痛,她知道,那是埋在土地下的子女用嘴在拱,一股麻酥酥的感觉使她坐立不安,浑身就如钻进了一窝发疯的蚂蚁,咬着她、吞噬着她。
我过去的时候,老人慢慢从怀里抽出头来,用眼睛睨了我一下,从目光里看出,她没认出我,很是诧异。她的一双布鞋没有一丝尘埃,黑色的条纹思路清晰,细细的光线顺着条纹的沟壑爬上去,贴着她的小腿。一双脚是年轻时候裹过的,娇小玲珑。干净的布鞋通匀,几乎看不出脚的形状。
她的大儿子躺在里屋发出干咳声,半天才拉上气来。她习惯了儿子的干咳,她也不做声,尽管屋子里儿媳指桑骂槐的声音不绝于耳,比透过墙角的风更为凛冽,她大不了再往远处挪挪马扎,竭力避过儿媳嘴里的寒风。
天上的云越来越重,厚厚的,村庄里传来孩子熙熙攘攘的嬉闹声。她抬起头来,往院子里望了一眼,知道中午了,重孙子一定放学回来了。冬天的太阳多好,她舍不得起来,她不愿意一个人蹲在潮湿冰冷的土炕上,这样美好的阳光简直就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她偶尔动动身子,许是脚压麻了,但她还是不愿进屋。院子原本是老式的四合院。院门向东,她住在上方。北偏房大儿子住着,大门两侧的屋子是库房和伙房。前些年儿子和孙子分家,四间房子归他们使用。南面的房子住着孙子孙媳。儿媳和孙媳妇动不动就吵架,分开过了矛盾愈加激烈,不是儿媳怀疑孙媳偷了她的香油,就是孙媳大骂儿媳不是人,炉子里烧的明明是她的新疆煤。这不,去年儿子和孙子两从中起了一堵墙,吵架才稍稍停息了。
重孙子上小学一年级,鬼机灵。有时候会偷偷塞给她几块饼干或一个熟鸡蛋,趁他的娘不在家,还会偷一袋奶粉给她。她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亲戚朋友看望她的礼物,都在儿媳妇那里,儿媳妇又舍不得给他和儿子受用,重孙是一家的香火,不能亏,更不能断。再则,再好的东西进了她的肚子也皮不长肉不生了,浪费。但有时候总觉得馋馋的,就想吃一嘴那些。
是中午了,阳光明显浓密多了,天上的云也挪过了这个村庄的上空。
院子里又传来儿媳妇重重的谩骂之后,她的重孙端来一碗米饭。她饿了,一早上的光阴压榨了她肚子里早上埋进去的一碗小米粥。一碗米饭换来了她脸上的红润,太阳也完全从云中挣脱出来,干干净净,露出慈祥的面孔。
多好的天气啊!她的嘴唇像是轻轻出了一口气,要是那老不死的也在,偎在一块儿该多好。
她肯定是这么想了。
她把手里的空碗放下,而又重新放在远处,腾出能够蹲下一个人的位子,我看见她眉头也随着舒展了一下。
多么可怜的老人,她的记忆是那样迟钝,但脸上的泪光中总能找到爱情的力量。老人一生生过三个儿女,如今存活的只有一个。一个儿子还常年躺在床上不停咳嗽,老人希望自己把那病揽过来,让儿子好好活几年。儿子半路成家,娶了一个寡妇,还带着个儿子,那儿子分明是替人家养活着。每次儿子都在她身上发火,她一声不吭。儿子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小时候自己娇生惯养,长大到了娶媳妇的年龄挑肥拣瘦,结果黄花闺女没娶上,却讨了个克死男人的寡妇,老人觉得有愧儿子。
老人的老伴在大集体时给生产队煤窑挖煤,煤窑发生瓦斯爆炸,永远埋在深山里。那年,老人才三十多岁。四十多年来,老人在红尘中默默生存着,太阳和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一盘磨,她觉得自己就是磨眼中的一粒麦子,如今剩下的只有这张褐色的麸皮了。
太阳又挪出了一大截,墙角的砖瓦投过一丝阴影。老人只能往院门靠近了一步,避过砖瓦的阴影。
或许老人的儿媳看见了她挪动的影子,院子里有了谩骂声,接着是风刮着树叶的声音,还有老人儿子的干咳声。
真的起风了。冬天的风硬,撞在老人身上,老人踉踉跄跄,要不是老人骨头硬,这风会把老人吹到哪儿。
老人捡起地上的空碗,这次她实实在在望了太阳一眼。
不知怎么地,老人觉得今年的太阳老是紫的,没有红过一天。
[ 本帖最后由 曹国魂 于 2011-1-7 20:10 编辑 ]
文·曹国魂 她总是没事的时候腋下夹一个马扎,步履蹒跚的走到南墙根下,暖烘烘的太阳光是她唯一的炉火,晴朗的冬天打发着她的日月。南墙根下有一摞从废墟里翻出来的砖头瓦片汲取着阳光,是一堵很好的遮风墙,适合她眯着眼睛,像一头老牛,幸福的时候就开始反刍,出出进进,把一天揽进胃里粗糙的草料再次咀嚼细磨。
她坐在那里不说话,目光呆滞,一头白发凌乱不堪,比堆积在墙角里的枯草更加杂乱。太阳渐渐升起来,她也随着转动坐式,即便有风吹来,她也不在意,依旧拽着衣襟,想抱紧自己,生怕自己身子里的暖被冬天抽走。她知道,自己的这把老骨头除了依稀记得往事,别的都让时光吸吮光了,包括现在塌陷的双乳,有时候肋骨下传来隐隐的疼痛,她知道,那是埋在土地下的子女用嘴在拱,一股麻酥酥的感觉使她坐立不安,浑身就如钻进了一窝发疯的蚂蚁,咬着她、吞噬着她。
我过去的时候,老人慢慢从怀里抽出头来,用眼睛睨了我一下,从目光里看出,她没认出我,很是诧异。她的一双布鞋没有一丝尘埃,黑色的条纹思路清晰,细细的光线顺着条纹的沟壑爬上去,贴着她的小腿。一双脚是年轻时候裹过的,娇小玲珑。干净的布鞋通匀,几乎看不出脚的形状。
她的大儿子躺在里屋发出干咳声,半天才拉上气来。她习惯了儿子的干咳,她也不做声,尽管屋子里儿媳指桑骂槐的声音不绝于耳,比透过墙角的风更为凛冽,她大不了再往远处挪挪马扎,竭力避过儿媳嘴里的寒风。
天上的云越来越重,厚厚的,村庄里传来孩子熙熙攘攘的嬉闹声。她抬起头来,往院子里望了一眼,知道中午了,重孙子一定放学回来了。冬天的太阳多好,她舍不得起来,她不愿意一个人蹲在潮湿冰冷的土炕上,这样美好的阳光简直就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她偶尔动动身子,许是脚压麻了,但她还是不愿进屋。院子原本是老式的四合院。院门向东,她住在上方。北偏房大儿子住着,大门两侧的屋子是库房和伙房。前些年儿子和孙子分家,四间房子归他们使用。南面的房子住着孙子孙媳。儿媳和孙媳妇动不动就吵架,分开过了矛盾愈加激烈,不是儿媳怀疑孙媳偷了她的香油,就是孙媳大骂儿媳不是人,炉子里烧的明明是她的新疆煤。这不,去年儿子和孙子两从中起了一堵墙,吵架才稍稍停息了。
重孙子上小学一年级,鬼机灵。有时候会偷偷塞给她几块饼干或一个熟鸡蛋,趁他的娘不在家,还会偷一袋奶粉给她。她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亲戚朋友看望她的礼物,都在儿媳妇那里,儿媳妇又舍不得给他和儿子受用,重孙是一家的香火,不能亏,更不能断。再则,再好的东西进了她的肚子也皮不长肉不生了,浪费。但有时候总觉得馋馋的,就想吃一嘴那些。
是中午了,阳光明显浓密多了,天上的云也挪过了这个村庄的上空。
院子里又传来儿媳妇重重的谩骂之后,她的重孙端来一碗米饭。她饿了,一早上的光阴压榨了她肚子里早上埋进去的一碗小米粥。一碗米饭换来了她脸上的红润,太阳也完全从云中挣脱出来,干干净净,露出慈祥的面孔。
多好的天气啊!她的嘴唇像是轻轻出了一口气,要是那老不死的也在,偎在一块儿该多好。
她肯定是这么想了。
她把手里的空碗放下,而又重新放在远处,腾出能够蹲下一个人的位子,我看见她眉头也随着舒展了一下。
多么可怜的老人,她的记忆是那样迟钝,但脸上的泪光中总能找到爱情的力量。老人一生生过三个儿女,如今存活的只有一个。一个儿子还常年躺在床上不停咳嗽,老人希望自己把那病揽过来,让儿子好好活几年。儿子半路成家,娶了一个寡妇,还带着个儿子,那儿子分明是替人家养活着。每次儿子都在她身上发火,她一声不吭。儿子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小时候自己娇生惯养,长大到了娶媳妇的年龄挑肥拣瘦,结果黄花闺女没娶上,却讨了个克死男人的寡妇,老人觉得有愧儿子。
老人的老伴在大集体时给生产队煤窑挖煤,煤窑发生瓦斯爆炸,永远埋在深山里。那年,老人才三十多岁。四十多年来,老人在红尘中默默生存着,太阳和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一盘磨,她觉得自己就是磨眼中的一粒麦子,如今剩下的只有这张褐色的麸皮了。
太阳又挪出了一大截,墙角的砖瓦投过一丝阴影。老人只能往院门靠近了一步,避过砖瓦的阴影。
或许老人的儿媳看见了她挪动的影子,院子里有了谩骂声,接着是风刮着树叶的声音,还有老人儿子的干咳声。
真的起风了。冬天的风硬,撞在老人身上,老人踉踉跄跄,要不是老人骨头硬,这风会把老人吹到哪儿。
老人捡起地上的空碗,这次她实实在在望了太阳一眼。
不知怎么地,老人觉得今年的太阳老是紫的,没有红过一天。
[ 本帖最后由 曹国魂 于 2011-1-7 20:10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