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
2020-09-24抒情散文大雪飞扬
蝈蝈一双天线似的触角,一对机警的复眼,带有这样两套扫描设备,一有风吹草动,蝈蝈就会从危险区域迅速地逃离;这些机敏的家伙,往往让我们的阳谋难以得逞。但好在它不会飞;不会飞,总会给只能在大地上偷偷摸摸的我们这些小家伙留有希望。虽也有翅膀,但蝈
蝈蝈
一双天线似的触角,一对机警的复眼,带有这样两套扫描设备,一有风吹草动,蝈蝈就会从危险区域迅速地逃离;这些机敏的家伙,往往让我们的阳谋难以得逞。但好在它不会飞;不会飞,总会给只能在大地上偷偷摸摸的我们这些小家伙留有希望。虽也有翅膀,但蝈蝈却不像蝗虫那样会飞。蝈蝈抖动翅膀却只能唱出歌声。翅膀对于蝈蝈来说,就像歌手背上的吉他,是它引人注目的起点。
蝈蝈,我不知道它的今生来世,村里人也不知道它的今生来世。我们不知道它的卵藏在什么地方,长什么样儿,是怎样过冬的,春天里是怎样孵化的,幼虫怎么从卵里钻出来,长出翅膀,长出复眼,长出触角。幼时对山野里的事物有过许多的谜,但从未想过蝈蝈的成长之谜。长大了,猛然想起,却无从探求。远离了山野,山野里的谜就永远是谜。
蝈蝈,仿佛就是在夏季的某一个早晨或者中午忽然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天我们走在赶往地里的路上,忽然听见了傍边的田地里蝈蝈的叫声。那么宽广的山野,那么厚实的田地,一只蝈蝈的叫声是那么尖利,像一只手忽然揪住了我们的耳朵。愣不丁才知道夏天已经来了。停下脚步,仔细向田地里看去,就会发现有一只蝈蝈趴在庄稼的穗头上,抖动着翅膀引颈高歌,像一个歌手弹着吉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麦子根部那么拥挤的地方,另外一些蝈蝈背着音乐的利器——翅膀,在匆匆地寻路。那么嫩的苦苣菜,就在身旁,随便嚼几口,就可以饱腹;那么多庄稼,随便找一个爬上去,就可以成为舞台。
提到会唱歌的昆虫,人们一般会想到蝉和蟋蟀。我们那里没有蝉,我也没有听过蝉的叫声,只知道两句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倒是有蟋蟀,但蟋蟀大都是在秋天的晚上唱歌,那是生命中让人感到凄凉的季节,蟋蟀的叫声里透着股生命的悲凉,我不喜欢,山里的农民也不喜欢。在我和许多与我一样在山里长大的人的心里只有蝈蝈才能称得上山野的歌手。
蝈蝈唱歌最盛的季节是小麦抽穗到成熟这一段时间,一天之中以中午最盛。夏季的阳光热情地覆盖着大地,一浪又一浪的麦浪从村子边缘出发,辐射状向远山涌去,胡麻开花了,紫色的花浪酝酿着授粉和结实的情事,杏子在村头的地埂上睁大了杏黄的眼睛,园子里的西葫芦开着金色的花。树木掩映的人家的房前屋后,有蝈蝈的叫声,不远的田地里有蝈蝈的叫声,这些叫声稀疏而又凌乱,仿佛蝈蝈并不情愿闯进村庄里来。宏大的演出在山野的更深处展开,先是一只蝈蝈领唱,接着有一只蝈蝈应唱,两只蝈蝈应唱,三只蝈蝈应唱……千万只蝈蝈应唱,整个山野的蝈蝈应唱,仿佛有巨大的音乐的河在宁静的午后流过,在无边的田野上流过,清澈、明亮,带着阳光的温暖,带着田野的芬芳,带着万物熟透了的气息,仿佛是对生命的尽情的咏唱。
村里人喜欢听蝈蝈的歌声,捉几只来放在院子里的苹果树和梨树上唱,不小心掉到地上,就会成为鸡们的美食。村里人就用麦秸秆编了精巧的笼子,做成蝈蝈的家,挂在屋檐下,仿佛把音乐家请进了家里。城里人也喜欢听蝈蝈的歌声,喧闹的市声让他们感觉不到生命的乐趣,买几只挂在房檐下或阳台上,就能听见山野的声音了。来过山里又离开的人也喜欢听蝈蝈的声音。我们村里曾经来过一群知青,生活了好多年,离开村庄好长时间还惦记着蝈蝈的叫声。村里人像走亲戚去看回了城的知青,有时礼物就是几笼蝈蝈。
小时候,我和村子里的二蛋子为蝈蝈是在用嘴唱歌还是用翅膀唱歌争吵个不休。二蛋认为是用翅膀唱歌,他说,你没看见蝈蝈唱起歌来翅膀不住的抖动,那声音就是从翅膀的抖动里发出来的。我不信,但凡天下万物都是用嘴发声,哪儿有用翅膀唱歌的道理。二蛋捉一只蝈蝈在手里,翻开翅膀让我看,蝈蝈的翅膀下面有一种鲜红色的小虫子似的东西。二蛋子说一到大热天,那些小虫子受不了热,就使劲地咬蝈蝈的肌肉,蝈蝈受不了,就抖动起翅膀,那抖动的声音就是蝈蝈的歌声。我似信非信,也不好说什么。
擅长唱歌成就了蝈蝈“田野歌手”的美名,但不幸的遭遇却由此埋顶在命运里。小时候,我和山里的许多小伙伴提了成串成串的蝈蝈到城里去卖。城里人喜欢蝈蝈,一抢而光,我们羡慕这些蝈蝈来到了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城里,从此成了光怪陆离的城市的一员。却不知道远离了山野,成了小囚徒的蝈蝈心里装着多少的悲苦。
蝈蝈有两种,一种就是会唱歌的,尾部光秃秃的;还有一种不会唱歌,形体似乎更为肥大一些,尾部拖了一根长长地尾巴。我们在山野里捉蝈蝈的时候,经常看见一只蝈蝈趴在麦穗头上歌唱,另一只有尾巴的蝈蝈在地里寻寻觅觅向那只唱歌的蝈蝈靠近。我们捉了唱歌的蝈蝈,掬在手里,看见不会唱歌的蝈蝈惊慌失措地逃窜,来气了会一脚踩死,觉得不会唱歌的东西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说,那会唱歌的是女蝈蝈,不会唱歌的是男蝈蝈,我们才不信呢,人分男女,难道连虫子也分男女?就算分男女蝈蝈,人家唱歌你去打扰什么?这和经常盯着女人的那些二流子又什么区别?
我是在长大以后,看了一本讲昆虫知识的书以后,才知道自己小时候是多么的幼稚和残忍。那本书在讲到昆虫的生殖和繁育的知识时讲到,昆虫们到了性成熟的季节,为了引起异性的注意,有些昆虫就开始鸣叫了。我才恍悟到,原来蝈蝈们不是由于虫子的瘙痒而唱歌,而是在唱着自己的爱情之歌,她不是给我唱歌,也不是为村子里的哪一个人唱歌,她是为寻寻觅觅赶来的那个拖着尾巴的同类唱歌。忽然又觉得蝈蝈们的浪漫,原本是一场关于爱与繁殖的私密的情事,却让它们组织成宏大的音乐的盛会。同时我痛心疾首地发现,小时候,我们犯了多少不能饶恕的错误。
去年夏天,儿子回老家,从山里带来了两只蝈蝈,挂在阳台上唱歌。做了小囚徒的小蝈蝈仍然唱个不停。我劝儿子把蝈蝈放回大自然去,不懂事的儿子固执地不同意,我给他讲一些小昆虫的知识,他又不懂。但我还是在儿子不在的时候,偷偷地把蝈蝈们放了。楼后有一摊荒草,刚开始的几天我还听见蝈蝈在草丛里叫呢,但后来就再也听不见了。我想蝈蝈们为什么要唱呢,离开了山野,离开了山野里听歌的那个“爱人”,唱歌对它还有什么意义呢?也许刚开始还有点盼头,后来一日日都不见情郎来,早就绝望了。“若生命直到这里,从此没有我,我会找个天使替我去爱你——”远离了爱的天地,天使也许永远都不会飞来,留在蝈蝈心头的就只有沉默或者死亡。
[ 本帖最后由 大雪飞扬 于 2011-2-11 23:42 编辑 ]
一双天线似的触角,一对机警的复眼,带有这样两套扫描设备,一有风吹草动,蝈蝈就会从危险区域迅速地逃离;这些机敏的家伙,往往让我们的阳谋难以得逞。但好在它不会飞;不会飞,总会给只能在大地上偷偷摸摸的我们这些小家伙留有希望。虽也有翅膀,但蝈蝈却不像蝗虫那样会飞。蝈蝈抖动翅膀却只能唱出歌声。翅膀对于蝈蝈来说,就像歌手背上的吉他,是它引人注目的起点。
蝈蝈,我不知道它的今生来世,村里人也不知道它的今生来世。我们不知道它的卵藏在什么地方,长什么样儿,是怎样过冬的,春天里是怎样孵化的,幼虫怎么从卵里钻出来,长出翅膀,长出复眼,长出触角。幼时对山野里的事物有过许多的谜,但从未想过蝈蝈的成长之谜。长大了,猛然想起,却无从探求。远离了山野,山野里的谜就永远是谜。
蝈蝈,仿佛就是在夏季的某一个早晨或者中午忽然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天我们走在赶往地里的路上,忽然听见了傍边的田地里蝈蝈的叫声。那么宽广的山野,那么厚实的田地,一只蝈蝈的叫声是那么尖利,像一只手忽然揪住了我们的耳朵。愣不丁才知道夏天已经来了。停下脚步,仔细向田地里看去,就会发现有一只蝈蝈趴在庄稼的穗头上,抖动着翅膀引颈高歌,像一个歌手弹着吉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麦子根部那么拥挤的地方,另外一些蝈蝈背着音乐的利器——翅膀,在匆匆地寻路。那么嫩的苦苣菜,就在身旁,随便嚼几口,就可以饱腹;那么多庄稼,随便找一个爬上去,就可以成为舞台。
提到会唱歌的昆虫,人们一般会想到蝉和蟋蟀。我们那里没有蝉,我也没有听过蝉的叫声,只知道两句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倒是有蟋蟀,但蟋蟀大都是在秋天的晚上唱歌,那是生命中让人感到凄凉的季节,蟋蟀的叫声里透着股生命的悲凉,我不喜欢,山里的农民也不喜欢。在我和许多与我一样在山里长大的人的心里只有蝈蝈才能称得上山野的歌手。
蝈蝈唱歌最盛的季节是小麦抽穗到成熟这一段时间,一天之中以中午最盛。夏季的阳光热情地覆盖着大地,一浪又一浪的麦浪从村子边缘出发,辐射状向远山涌去,胡麻开花了,紫色的花浪酝酿着授粉和结实的情事,杏子在村头的地埂上睁大了杏黄的眼睛,园子里的西葫芦开着金色的花。树木掩映的人家的房前屋后,有蝈蝈的叫声,不远的田地里有蝈蝈的叫声,这些叫声稀疏而又凌乱,仿佛蝈蝈并不情愿闯进村庄里来。宏大的演出在山野的更深处展开,先是一只蝈蝈领唱,接着有一只蝈蝈应唱,两只蝈蝈应唱,三只蝈蝈应唱……千万只蝈蝈应唱,整个山野的蝈蝈应唱,仿佛有巨大的音乐的河在宁静的午后流过,在无边的田野上流过,清澈、明亮,带着阳光的温暖,带着田野的芬芳,带着万物熟透了的气息,仿佛是对生命的尽情的咏唱。
村里人喜欢听蝈蝈的歌声,捉几只来放在院子里的苹果树和梨树上唱,不小心掉到地上,就会成为鸡们的美食。村里人就用麦秸秆编了精巧的笼子,做成蝈蝈的家,挂在屋檐下,仿佛把音乐家请进了家里。城里人也喜欢听蝈蝈的歌声,喧闹的市声让他们感觉不到生命的乐趣,买几只挂在房檐下或阳台上,就能听见山野的声音了。来过山里又离开的人也喜欢听蝈蝈的声音。我们村里曾经来过一群知青,生活了好多年,离开村庄好长时间还惦记着蝈蝈的叫声。村里人像走亲戚去看回了城的知青,有时礼物就是几笼蝈蝈。
小时候,我和村子里的二蛋子为蝈蝈是在用嘴唱歌还是用翅膀唱歌争吵个不休。二蛋认为是用翅膀唱歌,他说,你没看见蝈蝈唱起歌来翅膀不住的抖动,那声音就是从翅膀的抖动里发出来的。我不信,但凡天下万物都是用嘴发声,哪儿有用翅膀唱歌的道理。二蛋捉一只蝈蝈在手里,翻开翅膀让我看,蝈蝈的翅膀下面有一种鲜红色的小虫子似的东西。二蛋子说一到大热天,那些小虫子受不了热,就使劲地咬蝈蝈的肌肉,蝈蝈受不了,就抖动起翅膀,那抖动的声音就是蝈蝈的歌声。我似信非信,也不好说什么。
擅长唱歌成就了蝈蝈“田野歌手”的美名,但不幸的遭遇却由此埋顶在命运里。小时候,我和山里的许多小伙伴提了成串成串的蝈蝈到城里去卖。城里人喜欢蝈蝈,一抢而光,我们羡慕这些蝈蝈来到了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城里,从此成了光怪陆离的城市的一员。却不知道远离了山野,成了小囚徒的蝈蝈心里装着多少的悲苦。
蝈蝈有两种,一种就是会唱歌的,尾部光秃秃的;还有一种不会唱歌,形体似乎更为肥大一些,尾部拖了一根长长地尾巴。我们在山野里捉蝈蝈的时候,经常看见一只蝈蝈趴在麦穗头上歌唱,另一只有尾巴的蝈蝈在地里寻寻觅觅向那只唱歌的蝈蝈靠近。我们捉了唱歌的蝈蝈,掬在手里,看见不会唱歌的蝈蝈惊慌失措地逃窜,来气了会一脚踩死,觉得不会唱歌的东西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说,那会唱歌的是女蝈蝈,不会唱歌的是男蝈蝈,我们才不信呢,人分男女,难道连虫子也分男女?就算分男女蝈蝈,人家唱歌你去打扰什么?这和经常盯着女人的那些二流子又什么区别?
我是在长大以后,看了一本讲昆虫知识的书以后,才知道自己小时候是多么的幼稚和残忍。那本书在讲到昆虫的生殖和繁育的知识时讲到,昆虫们到了性成熟的季节,为了引起异性的注意,有些昆虫就开始鸣叫了。我才恍悟到,原来蝈蝈们不是由于虫子的瘙痒而唱歌,而是在唱着自己的爱情之歌,她不是给我唱歌,也不是为村子里的哪一个人唱歌,她是为寻寻觅觅赶来的那个拖着尾巴的同类唱歌。忽然又觉得蝈蝈们的浪漫,原本是一场关于爱与繁殖的私密的情事,却让它们组织成宏大的音乐的盛会。同时我痛心疾首地发现,小时候,我们犯了多少不能饶恕的错误。
去年夏天,儿子回老家,从山里带来了两只蝈蝈,挂在阳台上唱歌。做了小囚徒的小蝈蝈仍然唱个不停。我劝儿子把蝈蝈放回大自然去,不懂事的儿子固执地不同意,我给他讲一些小昆虫的知识,他又不懂。但我还是在儿子不在的时候,偷偷地把蝈蝈们放了。楼后有一摊荒草,刚开始的几天我还听见蝈蝈在草丛里叫呢,但后来就再也听不见了。我想蝈蝈们为什么要唱呢,离开了山野,离开了山野里听歌的那个“爱人”,唱歌对它还有什么意义呢?也许刚开始还有点盼头,后来一日日都不见情郎来,早就绝望了。“若生命直到这里,从此没有我,我会找个天使替我去爱你——”远离了爱的天地,天使也许永远都不会飞来,留在蝈蝈心头的就只有沉默或者死亡。
[ 本帖最后由 大雪飞扬 于 2011-2-11 23:42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