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闲话诸荀亮的失误

2020-09-24抒情散文潇湘渔父
战略上的冒进与战术上的保守——闲话诸葛亮的失误不少《三国演义》的研究者对诸葛亮都冠以军事家、战略家、谋略家、指挥家的美誉,认为诸葛亮是古今无与伦比的神机军师。其实,只要我们不为小说表面描写所惑,而是冷静、理智地分析诸葛亮从出山到逝世于五丈原

           战略上的冒进与战术上的保守
           ——闲话诸葛亮的失误

  不少《三国演义》的研究者对诸葛亮都冠以军事家、战略家、谋略家、指挥家的美誉,认为诸葛亮是古今无与伦比的神机军师。其实,只要我们不为小说表面描写所惑,而是冷静、理智地分析诸葛亮从出山到逝世于五丈原的整个军事生涯,就不难得出结论,他的一生虽也取得过一些胜利,但从整体而言他的确是犯了战略上冒进、战术上保守的重大失误;从某种程度上说,蜀汉的早亡也与他的这一失误有着直接关系。

  还在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将他的整个战略思想和盘托出,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从政治策略而言,是“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共同对付曹操;就军事策略而言,是先占荆州,后占益州,即“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而战略目标是“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东西合进,以取中原,那样就必然“大业可成,汉室可兴”。显然,诸葛亮的战略目标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夺取荆州,以求立足;第二步是进兵西川,夺取益州,作为立业之基;第三步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就挥兵北向,直取中原,消灭曹魏,统一全国,重振大汉声威。

  人们不妨再回头看看诸葛亮对当时形势的分析:“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这就是诸葛亮设想中的曹操占中原,孙权占江东,刘备占西南的战略构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应该说,诸葛亮的这一构想是符合实际的,也是能够实现的,后来事态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诸葛亮并不想满足于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他有一种强烈的欲望,那就是最终要消灭曹操和孙权,结束三分割据的局面,统一全国,重振汉室。在这一点上,诸葛亮远没有鲁肃冷静、务实。当鲁肃初见孙权,向孙权进呈方略时,就明确指出:“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第三十八回)而孙权其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他知己知彼,知道自己力量有限,于是完全遵循鲁肃为他确定的战略方针,脚踏实地去实现这一目标,而不好高骛远,更不蛮干。

  显然,在确定战略目标的问题上,诸葛亮远不及鲁肃务实。他既不知己,又不知彼,一方面过高地估计了蜀汉的力量,另一方面则对曹魏的实力估计不足,对形势的预判过于乐观。要知道蜀汉偏在西南一隅,土地狭小,士民有限,人力、物力都无法与中原的曹魏比肩,要想抗衡曹魏,进而消灭它,谈何容易!

  刘备在世时,正是魏、蜀、吴三方为争夺天下激烈角逐之时,局势尚未大定,而诸葛亮作为人臣尚要受制于君王,等到刘备一死,诸葛亮独揽大局,权力高度集中于他手中。于是他以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时候到了,还在南征孟获之时,他早就打定主意,要举师北伐,讨平曹魏,兴复汉室。当后主刘禅担心诸葛亮一旦率军南征,曹魏与孙吴乘机来攻时,他就明确地对后主说:“臣先去扫荡蛮方,然后北伐,以图中原,报先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第八十七回)在他平定蛮方之后,就急着上表后主,请求兴师北伐。当后主有所疑虑时,他就信心十足地说:“……今南方已平,可无内顾之忧,不就此时讨贼,恢复中原,更待何日?”即使太史谯周以天象示警,也不能动摇他的决心。(第九十一回)

  第一次兵出祁山,北伐曹魏,先胜后败,无功而返。可不到一年,他又上表后主,请求再次兴师北伐。表中说:“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讨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又说:“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诸葛亮明知蜀汉力量非曹魏可比,而蜀汉的形势也未可乐观“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早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第九十七回)从《后出师表》不难看出,诸葛亮其所以坚持北伐,主要出于以下考虑:其一蜀汉既以炎汉正统自居,那么就不能偏在西南一隅,只有地处中原,才能名正言顺;其二敌强我弱,我不伐敌,敌必伐我,与其坐而待亡,还不如以攻为守,化被动为主动,兴师北伐,以打乱曹魏步骤,赢得生存的空间与时间;其三不管是兴师北伐,还是置军守边,蜀汉与曹魏的战事都不可避免,都要耗费人力、物力,与其这样,还不如我方取攻势,让敌人疲于奔命。

  由于诸葛亮把战略目标定得过高,大大超出了蜀汉的实力,而随着政治、军事进程的发展,事实也越来越证明这个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然而由于诸葛亮的执着几乎到了不识时务的地步,于是他不仅不愿意修订自己当初定下的战略目标,还以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执拗精神坚持北伐,坚持主动进攻,结果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在与司马懿的较量中虽稍占上风,但从胜负的基本面来说,却是打了个平手,既未能攻下曹魏一城,也未占得曹魏一地,虽让曹魏在陕西方向疲于奔命,但于曹魏的军事大局却无根本性的动摇,而蜀汉方面却师老兵疲,赋役繁重,使国家的财力、物力不堪其重负,大大削弱了蜀汉的国力,埋下了蜀汉早亡的祸根;而诸葛亮自己则殚精竭虑,过多地耗费了自己的体力、精力,最后带着不尽的遗憾逝世于五丈原。

  又由于诸葛亮选定的军事接班人是姜维,而姜维其人虽然人品不错,对蜀汉也忠贞不二,但诚如陈寿在本传中所批评的“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在某种程度上他比诸葛亮更加急功近利,急躁冒进,在他主持蜀汉军事时,在北伐曹魏的问题上几乎到了不计成败得失的地步。从延熙十年他升任卫将军开始到蜀汉灭亡,在短短的十五年中,他竟然九伐中原!而每次用兵他几乎打的都是继承“丞相遗志”的旗号。就因为他的“玩众黩旅,明断不周”,以致弄得蜀汉府库空虚,民穷财尽,将无战心,兵无斗志,最终在邓艾、钟会两路伐蜀的兵锋之下土崩瓦解,蜀汉也就成了三国中最早灭亡的一方。

  其实,对于诸葛亮与姜维的北伐曹魏、复兴汉室之举,在蜀汉的文臣武将之中,许多有识之士早有异议,一些人甚至表示激烈反对,如谯周、张嶷、廖化等,就连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是反对的,他就曾以辞职闲居来表示对姜维的不满。至于诸葛亮之后的执政大臣蒋琬、费祎,他们在北伐的问题上就比诸葛亮谨慎得多。在他们执政的十六年里,虽未公开地改弦更张,但实际上却有意识地改变了诸葛亮以攻为守之策,采取的是蓄积力量,因时而动的稳固防守之策,费祎还对好战的姜维有意加以约束、限制。

  当然,以攻为守之策并非不能用。有时实力弱的一方的确可以通过用攻势来化解危机,以扭转战略上的被动,争取战场上的主动,如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与曹操之间的赤壁之战。但这种策略仅限于某次战役,而不能用作弱国的基本策略。一个弱国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国,如果在战略上采取攻势的话,那无异于是自掘坟墓!从古今中外的战争史看,似乎还找不到一个弱国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而最终取得胜利的。所以面对强大的曹魏,诸葛亮选择主动进攻,从战略本身说就是错误的。

  退一万步说,就算面对强大的敌人采取主动进攻的战略可行,那么这种打法显然是一种险中求胜的策略。既是险中求胜,那就不能采取常规的运动战和阵地战,而应出奇制胜:或是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乘敌不备,发动袭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或是在某个战役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以泰山压顶的方式,向敌人发动急风暴雨式的进攻。如果象诸葛亮、姜维那样,每次出兵伐魏都是循大路而进,总是先在祁山扎住大寨,然后按部就班地分兵进击,这样用兵,你是准备好了,可也给对手以充分的调动军队、分兵把守的时间,结果双方打的都是有准备、有把握之仗。在这种情况下,主动进攻的时机就失去了,险中求胜的可能性也没有了。那么,这种以攻为守的战略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姜维的九伐中原,基本上就是这么一种打法。差不多都是先在祁山扎好大寨,待一切部署完毕后,再伺机向魏军发动进攻。结果就在蜀军精心部署期间,魏军也闻风而动,迅疾调动兵马,前进到渭水、汉水扎住大营,然后分兵把守,作好各种防御。这么一来,双方打的实际上是一种阵地战、攻坚战、消耗战,蜀军也就失去了主动进攻的突然性,就算小有胜利,也不足以从整体上打败敌人;一旦军粮不济,就只有退兵休战。

  还在诸葛亮第一次出兵伐魏时,魏延就曾向诸葛亮献上奇计。他对诸葛亮说:“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面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这本是一条好计,奇兵、正兵并用,肯定可以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可孔明却不采用,反而笑着说:“此非万全之策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难怪毛氏的评点说:“武侯只是小心,不肯放胆。”魏延见诸葛亮不采纳自己的计策,于是对他循大路进兵的策略提出异议,说:“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但诸葛亮早就抱定平稳用兵的思想,仍旧坚持说:“吾从陇西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最终还是否定了魏延的奇计(第九十二回)。诸葛亮没有想到他的失策就在于“依法进兵”,不敢用奇兵。古人早就说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味地死守兵法,是难以打胜仗的。司马懿正是看出了诸葛亮用兵的保守与谨慎,才敢出奇制胜。他曾对先锋张郃说:“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可见司马懿的想法与魏延不谋而合。   其实,诸葛亮何尝不知道自己用兵的弱点,然而他的谨慎性格决定了他的不敢用险。就在他一出祁山,误用马谡,弄得全盘被动,为了脱险,他不得不在西城小县唱了一出空城计。事后他对手下解释说:“此人料吾平生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第九十五回)文艺学中有句名言,叫“性格决定命运”,正是诸葛亮谨慎小心的性格决定了他在战术上总是求稳,而不敢行险。这样就使他的战术思想与战略上的冒进思想形成了鲜明反差。面对强大的曹魏,诸葛亮在战略上要行险冒进,以攻为守,打进攻战,可在战术上却谨慎保守,一味求稳,不敢用奇兵、出奇招,这又怎能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怎能从战略上战胜敌人?

  诸葛亮最后一次兵出祁山时,本在上方谷火烧司马懿父子,差点将其烧死,吓得司马懿胆颤心惊,只得死守不出。可此时的诸葛亮却未能把握战机,主动进逼魏军,而是往西退守五丈原。司马懿一看,就知道诸葛亮失去了积极进取的锐气。他对郭淮说:“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无事也。”司马懿派人打探蜀军屯兵扎营的情况,果不其然,蜀军屯兵于五丈原。司马懿见到这种情况,不禁大喜过望,知道孔明已无进取之心。(第一百零三回)

  人们不妨探寻一下诸葛亮何以把战略目标定得那样高,并在关羽荆州之亡、刘备彝陵之败后,蜀汉实力大为削弱的情况下,仍旧不改初志,坚持主动出击,非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呢?关于这一点,人们不妨看看陈寿在本传评语中所说的一段话。陈寿说:“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陈寿在这里给人们提供了心理学上的解释:其一,诸葛亮本有“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的“素志”。所谓“素志”,指的是诸葛亮从年青时起就立下了统一中国,威加海内的雄心与抱负,而且他象屈原一样,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虽九死其尤未悔”;其二,当他六出祁山时,他知道自己已经来日无多,因而他要通过自己的奋斗以实现“蹈涉中原,抗衡上国”的大志,以免留下遗憾;其三,他本是山东琅琊人,因逢战乱而避居南阳隆中,此后再未回过山东,作为中原人士,自然不愿久客他乡,如能辅佐刘禅兵进中原,统一中国,成就帝王大业,不仅能实现素志,而且还能衣锦还乡,这该是多么荣耀的事啊。有此三条,自然使诸葛亮对北伐大业情有独钟,誓志生死以之。

  然而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的,诸葛亮虽属智谋明达之士,但据陈寿的评价,他并非通才,而是“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即是说他的治军才能强于他的军事谋略,他的政治才能强于他的军事才能。换句话说,即诸葛亮的才能是有所长也有所短。加上客观上他的对手太强,司马懿不愧为一代人杰,曹魏的实力又过于强大,而自己一方又缺少汉初韩信、春秋时王子城父那样杰出的军事人才,何况蜀汉又地处西南,偏在一隅,土地、人口都有限,战争潜力受到制约。这诸多原因就使诸葛亮难以实现自己的素志,无法凭借自己超人的智慧去抗争外力,最终不仅未能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愿,反而壮年早逝,“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留下无穷的遗憾。所以陈寿说:“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所谓“天命有归”,用今天的话说叫历史的发展自有其规律,不是个人能改变的,就象曹魏代汉一样,以它的强大最终还将灭蜀,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所以不管诸葛亮如何“连年动众”,最终还是“未能有克”改变不了蜀弱魏强、蜀汉早亡的命运。   客观地说,诸葛亮战略上的轻躁冒进,战术上的谨慎保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蜀汉的早亡。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潇湘渔父 于 2010-7-31 12:55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