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爆玉米花的记忆

2020-09-24叙事散文刘彦林
“砰……”一声沉闷的轰响,一股热浪顿时冲天而起。热浪尚未消散,飞落在背篓中的,即是像花朵一样怒放的玉米花。那玉米花,温热、甜美,又脆生生,从孩提时的脑海中一次次绽放着……童年爆玉米花的印象,已经越来越模糊了。然而,每次穿过菜市场附近的街道,




“砰……”一声沉闷的轰响,一股热浪顿时冲天而起。热浪尚未消散,飞落在背篓中的,即是像花朵一样怒放的玉米花。那玉米花,温热、甜美,又脆生生,从孩提时的脑海中一次次绽放着……

童年爆玉米花的印象,已经越来越模糊了。然而,每次穿过菜市场附近的街道,在路旁的小摊上偶尔跳入眼帘的爆玉米花,让童年爆玉米花的往事如昨日似的历历在目。掐指算来,已是二十多年的时光如烟消散。从能记事起,每年冬闲时节就有挑着爆玉米花机的人走村串巷,一路喊着“爆玉米花了,爆玉米花哎……”此时,反应最迅速的要数在碾麦场上闹腾的孩子。他们听到喊声,像箭一样地飞弹出碾麦场,冲向喊声此起彼伏的地方,围在爆米花人的身边叽叽喳喳,当弄清了每爆一锅的价钱后,又像倾巢而出的麻雀似的哄吵着奔跑回家,把这个特大的喜讯告诉母亲。或许,母亲正在锅灶上忙着做饭,但经不住小孩子的央求,便把手上的活计撂下,从木柜里挖出金灿灿的玉米盛在洋瓷盆里。小孩子已经找好了劈的木柴,背着盛放玉米花的大背篓,跟随母亲来到村头,耐心地排队等着爆玉米花。

那里,早已围了一大群孩子。其实,爆玉米花的工序并不复杂,工具也极其简陋。在爆玉米花人的面前,左面是一个简易火炉,支架上放着能转动的爆米花机,右面是一个木风匣,风匣与火炉之间用铁皮卷成的圆柱形管连接,随着风匣吧嗒吧嗒地拉动,火炉里的木柴就腾起一股股金色的火焰。爆玉米花的人,右手有节奏地拉着风匣,左手自如地转动爆米花机,目光不时瞅瞅气压表,完全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那年月,爆玉米花一锅两三角钱,后来曾涨到五角、一块钱,而现在几乎消失了踪影。干这种营生的,大都是外乡的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他把爆米花机挑在扁担上,一个村子一个村子走下去,也把生活一日一日地推下去。因而,无一例外的脸上涂满风霜,衣着陈旧,但很随和,喜欢和孩子、妇女开玩笑。如果肚子饿了,就和人家商量给顿饭吃,爆米花时就不收钱。有时,一个村子的爆米花还没结束夜幕就降临了,他也和人家谈妥住一宿免费爆两三锅玉米花。尽管大人本不想给他饭,或者不勤愿留陌生人在家里住宿,可是小孩子嘴馋,又喜欢吃玉米花,就央求父母答应。好在,村人也理解出门人的难肠,大都会应允,那家的还孩子,也就能把玉米花吃个够了。

爆玉米花,一锅耗时大约五分钟。如果是第一锅,温度上升的慢,就要稍微多用些时间。也不能超时的,否则爆出的就是烧焦了的玉米粒。每一锅,可以装一搪瓷缸子干玉米,多了爆出的花太小。轮到谁家,那家的孩子就守在爆米花机前,殷勤地给炉内添加柴薪,还装模作样的瞅瞅气压表,只等着爆米花的人说声“好罗!”围在爆米花机周围的孩子慌忙让出一条通道,让抬着爆米花机的人及时冲向大背篓,把一只脚踩在爆米花机上,腾出一只手来掰爆米花机的开关,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围观的人紧跟着“呀”的一声惊呼,一股腾起的热浪尚未散尽,就有大人孩子乘机去抓一把玉米花,匆忙送机嘴里,却被滚烫的玉米花烫了舌头,又皱着眉头吐了出来;有些人烫得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但舍不得丢回背篓里去。爆玉米花时,冲出的气流很大,引爆时需要把背篓踩稳,以免玉米花四下飞散。孩子、妇女们胆子都小,只得让小伙子承担这个“重任”。小伙也和孩子开玩笑,踩一下要一掬玉米花,小孩子没办法只得同意,但他们踩完背篓并不真正抓玉米花的。

除了爆玉米花外,还可以爆大米、黄豆、红薯片。八十年代,村里的干爹回安徽老家,回来时买回了一个爆米花机。那时,土地已经实行承包责任制,各家的家境逐渐好转,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逢年过节爆玉米花已不是稀罕事。爆玉米花,也满足不了孩子的馋欲。于是,衍生出了爆大米、黄豆。在玉米、大米、黄豆等入锅前,随意撒上几粒冰糖,爆出的玉米花、米花、黄豆花除了脆生生,还能尝到甜丝丝的味道。孩子吃完一把,还回味似的咂咂嘴,放佛舌尖上的甜味儿经久不散。尔后,爆红薯片的味道越发让人难忘和铭记。红薯片,也是干爹从安徽老家捎来的,纽扣般大小,只需半搪瓷缸子,就能爆出半背篓像太阳花那样大而好看的薯花。拿在手里轻轻的,牙齿嚼起来脆脆的,噙在口中遇到唾液能融化。当然,薯花无需放糖,天然的糖量就甜味浓郁,让人吃了还想吃,一直能甜到心田里。我们小孩子,自然把它当作了最为可口的童年“食品” 了。

现在,爆玉米花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不论进入哪家超市,专柜上所陈列的儿童食品,品种之多,包装之美,实在令人咂舌。可是,在优越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们,对它们却不屑一顾,挑挑拣拣也都在包装的不同上。他们的心中,何曾知晓上一代人对童年爆玉米花的深厚感情,也何曾懂得那个年代的孩子对“爆玉米花”的深切渴望。的确,时代不同了,生活不同了,地域不同了。但是,难道要让爆玉米花的记忆随风而去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