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层底
出生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人都对那时的生活记忆犹新,那时生活相对艰苦,吃的简单,衣着服饰也单调,人们大多穿兰布衣服,兰布裤子,手工布鞋,好一点的穿绿军装,解放鞋。如果能在过年时穿上一双解放鞋,心里别提有多美了。在那个时候,没有几家能给孩子买上新鞋的,尤其是解放鞋。家乡人称手工纳制的布鞋为千层底,家乡的家庭妇女基本上都会做。那时农村的妇女,都要亲手纳鞋底,给家人做鞋,母亲每年也要抽出时间给全家人做鞋。
母亲每天在生产队干农活,晚上做完家务后,才在昏暗的灯光下为一家人做鞋缝补衣服。记得那时一到伏天或是过完春节,妈妈都会做鞋,因为我们家中七口人,每人一双棉鞋又一双单鞋,做起来很费时间。记得小时候许多次从梦里醒来母亲都还在昏暗的煤油灯旁穿针引线为全家人赶做布鞋,母亲做的千层底布鞋和纳鞋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我一直记忆犹新。
做布鞋之前首先得准备麻线和打布壳,母亲每年都会在农历七月末到自家地里剥麻皮,首先用竹竿打掉苎麻叶,再开始剥麻皮,剥麻皮时需从苎麻根部往上剥,这样才不影响苎麻下一茬发芽。剥下来的苎麻皮还需要及时去青皮,一旦苎麻皮干了就不好去青皮,会降低苎麻麻线品质。粗麻晾干后,就可以将去掉外皮的苎麻搓成麻线。搓麻线的第二道工序是煮麻,麻线搓好后,要将麻线辫成搭子,放在锅里用加了柴灰的水煮,一直要将麻线煮软,然后捞起来,拿到河边或井边的石头上捶打,一直到麻线的颜色变白为止,晾干后就成为纳鞋底、上鞋面的麻线。
母亲做布壳要过了古历六月六后才开始做,因为过了六月六做的布壳才不会被虫咬,做的鞋才经穿。打布壳大多用废布块或旧衣服剪裁下来的布块,很少用新布,用于做布壳的布或布块最好是棉质的,那样才透气,因为化纤布不透气,还容易臭脚。然后将布块涂上用包谷面或麦面和好的浆子,贴在墙壁上或木板上,第一层涂好浆糊后接着贴第二层布,然后三层,一般只贴三层布,直到它自然晾干为止,布壳才算制作完成。在粘贴碎布时布块要交替贴,布壳才不会断裂。布壳的硬度取决于浆糊的粘稠度,在太阳底下很快就能晾干,晾干后起下备用。
准备工作做好后母亲就会开始纳鞋底,纳鞋底是做布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布鞋做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鞋底做得好不好,做鞋底前先用一张纸和一张笋壳贴在一起,用剪刀剪鞋底的样子,再用四张笋壳(每一张对折,每一半边都是两张笋壳对折形成四层,与鞋样共有五层笋壳),大小相对交叉叠放与鞋样(笋壳制作,去掉纸)贴在一起,再用针绗(针脚跨度很大)在一起,再用剪刀修剪成鞋样,在剪好的鞋样上下放上布壳,然后用大针穿上麻线将鞋底钉牢,针眼要密密地缝,鞋底才耐穿,如果在订鞋底时出现懒涩(麻线不容易穿过)就要用蜂蜡润滑麻线,让麻线容易穿过鞋底。鞋底一般有二十层左右,又要经过千针万线才能完成,所以将布鞋叫作千层底。纳鞋底是力气活,由于鞋底很厚,锥子很难扎透,妈妈总是咬着牙,两手使劲地把带钩的锥子锥透鞋底,再把麻绳带过锥眼,就这样一针一针的纳成波纹线图案,直到把整个鞋底纳完。每纳完一只鞋底,妈妈的手掌就留下许多道勒痕。妈妈把纳完的鞋底用铁锤槌平。这样,千层底便完工了。
鞋底做好后母亲就要开始做鞋面:鞋面都是用两层布制作,外面的布大多是灯草尼或窝绒布,称为面子,里面的布一般是白布也有用花布或其它布,称为里子。如果是做冬天穿的棉鞋,还要在面子或里子之间攘上棉花,并用线绗好,防止棉花滑动,滚在一起,才能确保鞋能够保暖。鞋面要根据穿鞋人脚的大小肥瘦来裁剪,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保持穿着宽松舒适。鞋口要用青布绞边,并缝上松紧布用于固定鞋不致脱落。
鞋面和鞋底做好后就要将鞋面用麻线订在鞋底上,上鞋面时针脚要小,要密密地缝,不能出现跳针或漏针,否则就要重来,鞋面上好后就要拿给穿的人试穿,如果不合脚,就要拆了重新上。合脚后就要将鞋底的须须切掉,保证布鞋穿着美观。妈妈纳的千层底穿着柔软舒适、轻便防滑,棉鞋冬季保暖,单鞋夏季透气吸汗。
我们对千层底都很顾惜,一双千层底棉鞋能穿一两个冬天。妈妈少做一双鞋,也就少辛苦一些。可是有一回,我放学回家走在路上不小心把灯芯绒鞋面挂了一个洞,棉花往外翻着。我心想这下完了,明天我穿啥鞋上学呀!回到家,妈妈看到后二话没说,让我把鞋脱下来,她找了两块青颜色相同的布料,用她那高超的手艺把两只鞋的鞋面全部换成了新的,一点也看不出是重新缝上去的,没有一点痕迹。上小学后,家里就有钱买解放鞋了,妈妈也不用再每一年都费时费力辛辛苦苦的按时给我们做鞋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穿的鞋无论款式,种类都很多,很少有人再费时费力地用手工做鞋给家人穿了。每当穿着其它鞋,心里总是想起妈妈纳的千层底,它带着妈妈的汗水,甚至鲜血(有时妈妈纳鞋底不小心会锥到手),更带着妈妈的体温。
母亲年老了,也打不动鞋底了,打的针脚也是七歪八扭,母亲在70岁那一年,用了半年的时间为一家人每人做了一双千层底,这双千层底我一只都舍不得穿,留着永久的记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