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
2020-09-24抒情散文汤如浩
流年汤如浩一早晨起来,太阳已经老高了,甚至可以照到屁股上了,窗外鸟鸣声声,外面的人们也忙碌起来了,可感觉还是有点困,我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原本打算早睡早起,现在看来,还是将时间给颠倒了。现在想起来,昨天晚上睡得还是迟了,上网看文学论坛的帖子
流年
汤如浩
一
早晨起来,太阳已经老高了,甚至可以照到屁股上了,窗外鸟鸣声声,外面的人们也忙碌起来了,可感觉还是有点困,我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原本打算早睡早起,现在看来,还是将时间给颠倒了。 现在想起来,昨天晚上睡得还是迟了,上网看文学论坛的帖子,一篇一篇,回帖,交流;听到音响中传来的激烈厮杀声,觉得应该是惊骇的大片,就去看电视,评价,指点:躺在床上,顺手捞过来一本杂志,煞有介事地读书,思考,构思点什么,如是反复,这三件事情,居然没有合适的作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乱套了不是,是不是一种慵懒的表现? 记得当初放假的时候,对于这一段闲散的时光,我蛮有把握,认为再不会有什么意外的闪失,这一段时光,是完全属于我自己的了,既然如此,认为不可以虚度,我是有一些完美的计划的。读书,旅游,写点文字,约会朋友,一天一天地筹划,都是些美好的打算和情致。甚至想到,要将所有该整理的认真整理一下了,不管是思想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应该如此。当岁月一截一截地覆盖了过去的记忆,有几根白发挂在双鬓,有比回味更重要的事情吗? 是的,就是这样。我一厢情愿地认为:如果说岁月给予我更多的是平淡,那么,细细回味每一次经过后值得回首的东西,于我,是无比珍贵的,我可以不去深究有些什么失误或者遗憾,过去了,就让它过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即便是时光的流水匆匆,将人生的河床冲刷得千沟万壑,了无痕迹,可总该有一些闪亮的光斑,在我的天空中隐现过,模糊也罢,清晰也行,都是属于我的,没有人可以抢夺过去的,我的“这一个”,与别人的“这一个”,总归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何况,正如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的确是。有了这样的理论作基础,我觉得很是坚实,所做的事情也就理直气壮,无所顾忌。 按说,起初,酝酿的东西进展神速,总体还是不错的。我记得,那天终于呆在了家里,舒舒服服躺在沙发上歇息,忽然才看得清清楚楚:窗台上已经落了厚厚的一层尘土,阳台上也是,甚至地面上,也有些不干净,而且,积存的垃圾,也很是有些数量了。前一段日子,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慌慌张张,忙忙碌碌,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显然,关于室内的卫生和整洁,我们把它给淡忘了。如今,自己闲下来了,孩子也闲下来了,这是个好机会。现在的孩子,上网打游戏、到处闲游、摆弄手机等等,无师自通,可是关于家务,他们似乎是天生的外行。我想,主要是家长替代包办得太多了,养成了他们的惰性,长此以往,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得锻炼一下,这也是一种必需的生存知识和技能。扫地、洗拖把、洗抹布,这都是不能再小的小事了,可他一样也不会,或者说不愿意,总找这样那样的理由推托。我是有些烦了,让他一边去,与其扯破嗓子一遍一遍喊他,不如自己动手,还是省事些,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总结出来的,我乐得加以引用。一个旮旯一个拐角,清扫、拖洗、捡拾剩余的细小的垃圾,爬起跪倒,还是很费力气的,不知不觉,就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回过头,孩子早不见了影踪——他乘我哼哧哼哧劳作的当儿,早溜到外面清闲去了。 远方的亲戚过来探亲接待、有几个同事叫去上啤酒广场、到山间胡乱游逛玩耍……如此等等。想不到二十多天,就在这样纷纷繁繁的琐事中,一去不复返了,而先前筹划好的,其实只做了其中的一二,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就得简直不可思议,但细细想来,这些又都在情理之中,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坎贝尔说:“所有目标如果有做某些调整、更新,就会因时光的流逝而黯然失色”。莎士比亚也说:“时间的无声的脚步,是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而稍停片刻的”。从过去到现在,中间的这一段,就叫做流年。
二
大侄儿二十二岁,已经是很大的一个小伙子了,个头甚至比我高了好多,胡茬也有些黑硬了,可还在为升学苦苦挣扎,我感觉很是怪诞。 记得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只有二十一岁。二十一岁就走上工作单位,现在看来匪夷所思,但是那时候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甚至,还有年纪更小的,十六岁,十七岁,十八岁,都有。当然不是顶替父母或者走后门之类,那时候,这样的不正之风,其实还是很少见的。十多岁的,都是中专毕业的,实质上还是些大孩子,被分配在教育单位,孩子教育孩子,算得上是相得益彰。 说起来也真是奇怪,毕业那年,和我分配在一起的,除了有三位十多岁的,另外还有一位二十啷当的,居然是我的同班同学,而且同岁,也就相差几个月的大小。五六个年纪相差不大的大孩子,聚集在三四十人的单位里,而且,还拥有在当时看来还相当不错的文凭,肯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为此,虽然没有喜形于色,但打心底里,我们也还是有些沾沾自喜,这儿的三四十人当中,上过真正的中专大学的,还真是没有几个。 事实上,这个偏僻地方的情况,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是步入正轨的几天中,才陆续发现的。首先是小郭领取取暖用具的时候,被大块头的后勤管理员不软不硬地打击了一下子,说是领导的都没有备齐,那有一般员工的啊,要不,领导的这套给你?碰了个硬生生的钉子,干生气有什么办法?接着是我的同学,被一帮子人不打招呼就进了课堂,说是听一听大学生高才生的课,学习学习,可下来什么怪话都有,说这样子上课,我老人家还可以混二十年云云,总之是难听得很——也许这就叫下马威。我也不例外,说是要劳动,“五育并举”,劳育当然少不了。从早晨开始,带领一帮子比我小四五岁的男孩子女孩子,扛着铁锹拉着架子车,在校园里等待。过了好久,上面布置下来的任务艰巨而复杂,是清理翻修过的厕所——将旱厕底下的秽物清理出来,拉运到指定的地方去。九月份,天气还热得厉害,旱厕里发出阵阵的恶臭,没有一个人愿意到跟前去,不要说清理了。领导站在旁边的高地上冷目以观,我干着急怎么行?身先士卒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逼出来的,我义不容辞。一整天下来,我嗅着自己都难闻而不可接近,浑身都是人类排泄的秽物经过长时间发酵之后浓烈的气味,那么,路遇的人们掩鼻而绕行,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到这会儿,我才终于明白,什么叫做小字辈,这几个字是怎么写的,是几笔几画,能忘得了吗?话又说回来,古人云:“吃一堑,长一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碰上那么几鼻子灰,生上几肚子闷气,自个儿的位置也就摆正了。当然,不可避免的,有些事有些人,是无意的,只不过是自己敏感些罢了;而有些事有些人,则又另当别论,他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想起来,还真是不地道。记得那个听了我同学课的那位,他背地里说的那些话,碰巧被我无意间听到了,学说给大家,同志们都很是不平。大家商议斟酌后,还击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我们五六张口,下来之后也没有多客气,当然还得含蓄点,给人家留点面子。从此之后,类似的情况还真的少了,不夹带人生攻击的,用幽默的话语言说出来,效果是不是更好,更让人易于接受呢? 富兰克林说:“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像克服骄傲那么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在我来说,这是很牵强的。那时候的日子,如果用快乐和充实来概括,还是比较恰当的。立志当一位优秀的教师、下决心写出经久传颂的文章、培养出优于自己数倍的学生,为此,到处购买资料、夜以继日地进行练笔、五六个人创办了这个偏僻学校的第一个文学社、到处约请创作上有成就的人搞讲座……日子就在这样忙碌中悄悄流逝了,我们经历了这所学校从小到大的过程,我们历经了同事们由三四十人扩张到一百余人的规模变化,我们也目睹了五六名最高领导的升迁贬谪,有些人来了有些人走了,笑着的哭着的闹着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社会上的好多东西渐入称为一片净土的学校,我们也就淡然了。 英国的哈兹里特说:“随着岁月的增长,便会对时间的价值越来越敏感”。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时光已经从十多年前过渡到现在,关于现在,我觉得不需要多说些什么了,它本身就存在着。而十多年的光阴流转,会留下些什么呢?似乎很是单薄,但丁说:“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感觉失时的痛苦”。也许,我是不痛苦的,但我清清楚楚知道,我记忆泛滥恣肆漫过的一段段时光,就叫做流年啊。
汤如浩
一
早晨起来,太阳已经老高了,甚至可以照到屁股上了,窗外鸟鸣声声,外面的人们也忙碌起来了,可感觉还是有点困,我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原本打算早睡早起,现在看来,还是将时间给颠倒了。 现在想起来,昨天晚上睡得还是迟了,上网看文学论坛的帖子,一篇一篇,回帖,交流;听到音响中传来的激烈厮杀声,觉得应该是惊骇的大片,就去看电视,评价,指点:躺在床上,顺手捞过来一本杂志,煞有介事地读书,思考,构思点什么,如是反复,这三件事情,居然没有合适的作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乱套了不是,是不是一种慵懒的表现? 记得当初放假的时候,对于这一段闲散的时光,我蛮有把握,认为再不会有什么意外的闪失,这一段时光,是完全属于我自己的了,既然如此,认为不可以虚度,我是有一些完美的计划的。读书,旅游,写点文字,约会朋友,一天一天地筹划,都是些美好的打算和情致。甚至想到,要将所有该整理的认真整理一下了,不管是思想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应该如此。当岁月一截一截地覆盖了过去的记忆,有几根白发挂在双鬓,有比回味更重要的事情吗? 是的,就是这样。我一厢情愿地认为:如果说岁月给予我更多的是平淡,那么,细细回味每一次经过后值得回首的东西,于我,是无比珍贵的,我可以不去深究有些什么失误或者遗憾,过去了,就让它过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即便是时光的流水匆匆,将人生的河床冲刷得千沟万壑,了无痕迹,可总该有一些闪亮的光斑,在我的天空中隐现过,模糊也罢,清晰也行,都是属于我的,没有人可以抢夺过去的,我的“这一个”,与别人的“这一个”,总归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何况,正如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的确是。有了这样的理论作基础,我觉得很是坚实,所做的事情也就理直气壮,无所顾忌。 按说,起初,酝酿的东西进展神速,总体还是不错的。我记得,那天终于呆在了家里,舒舒服服躺在沙发上歇息,忽然才看得清清楚楚:窗台上已经落了厚厚的一层尘土,阳台上也是,甚至地面上,也有些不干净,而且,积存的垃圾,也很是有些数量了。前一段日子,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慌慌张张,忙忙碌碌,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显然,关于室内的卫生和整洁,我们把它给淡忘了。如今,自己闲下来了,孩子也闲下来了,这是个好机会。现在的孩子,上网打游戏、到处闲游、摆弄手机等等,无师自通,可是关于家务,他们似乎是天生的外行。我想,主要是家长替代包办得太多了,养成了他们的惰性,长此以往,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得锻炼一下,这也是一种必需的生存知识和技能。扫地、洗拖把、洗抹布,这都是不能再小的小事了,可他一样也不会,或者说不愿意,总找这样那样的理由推托。我是有些烦了,让他一边去,与其扯破嗓子一遍一遍喊他,不如自己动手,还是省事些,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总结出来的,我乐得加以引用。一个旮旯一个拐角,清扫、拖洗、捡拾剩余的细小的垃圾,爬起跪倒,还是很费力气的,不知不觉,就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回过头,孩子早不见了影踪——他乘我哼哧哼哧劳作的当儿,早溜到外面清闲去了。 远方的亲戚过来探亲接待、有几个同事叫去上啤酒广场、到山间胡乱游逛玩耍……如此等等。想不到二十多天,就在这样纷纷繁繁的琐事中,一去不复返了,而先前筹划好的,其实只做了其中的一二,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就得简直不可思议,但细细想来,这些又都在情理之中,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坎贝尔说:“所有目标如果有做某些调整、更新,就会因时光的流逝而黯然失色”。莎士比亚也说:“时间的无声的脚步,是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而稍停片刻的”。从过去到现在,中间的这一段,就叫做流年。
二
大侄儿二十二岁,已经是很大的一个小伙子了,个头甚至比我高了好多,胡茬也有些黑硬了,可还在为升学苦苦挣扎,我感觉很是怪诞。 记得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只有二十一岁。二十一岁就走上工作单位,现在看来匪夷所思,但是那时候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甚至,还有年纪更小的,十六岁,十七岁,十八岁,都有。当然不是顶替父母或者走后门之类,那时候,这样的不正之风,其实还是很少见的。十多岁的,都是中专毕业的,实质上还是些大孩子,被分配在教育单位,孩子教育孩子,算得上是相得益彰。 说起来也真是奇怪,毕业那年,和我分配在一起的,除了有三位十多岁的,另外还有一位二十啷当的,居然是我的同班同学,而且同岁,也就相差几个月的大小。五六个年纪相差不大的大孩子,聚集在三四十人的单位里,而且,还拥有在当时看来还相当不错的文凭,肯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为此,虽然没有喜形于色,但打心底里,我们也还是有些沾沾自喜,这儿的三四十人当中,上过真正的中专大学的,还真是没有几个。 事实上,这个偏僻地方的情况,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是步入正轨的几天中,才陆续发现的。首先是小郭领取取暖用具的时候,被大块头的后勤管理员不软不硬地打击了一下子,说是领导的都没有备齐,那有一般员工的啊,要不,领导的这套给你?碰了个硬生生的钉子,干生气有什么办法?接着是我的同学,被一帮子人不打招呼就进了课堂,说是听一听大学生高才生的课,学习学习,可下来什么怪话都有,说这样子上课,我老人家还可以混二十年云云,总之是难听得很——也许这就叫下马威。我也不例外,说是要劳动,“五育并举”,劳育当然少不了。从早晨开始,带领一帮子比我小四五岁的男孩子女孩子,扛着铁锹拉着架子车,在校园里等待。过了好久,上面布置下来的任务艰巨而复杂,是清理翻修过的厕所——将旱厕底下的秽物清理出来,拉运到指定的地方去。九月份,天气还热得厉害,旱厕里发出阵阵的恶臭,没有一个人愿意到跟前去,不要说清理了。领导站在旁边的高地上冷目以观,我干着急怎么行?身先士卒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逼出来的,我义不容辞。一整天下来,我嗅着自己都难闻而不可接近,浑身都是人类排泄的秽物经过长时间发酵之后浓烈的气味,那么,路遇的人们掩鼻而绕行,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到这会儿,我才终于明白,什么叫做小字辈,这几个字是怎么写的,是几笔几画,能忘得了吗?话又说回来,古人云:“吃一堑,长一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碰上那么几鼻子灰,生上几肚子闷气,自个儿的位置也就摆正了。当然,不可避免的,有些事有些人,是无意的,只不过是自己敏感些罢了;而有些事有些人,则又另当别论,他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想起来,还真是不地道。记得那个听了我同学课的那位,他背地里说的那些话,碰巧被我无意间听到了,学说给大家,同志们都很是不平。大家商议斟酌后,还击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我们五六张口,下来之后也没有多客气,当然还得含蓄点,给人家留点面子。从此之后,类似的情况还真的少了,不夹带人生攻击的,用幽默的话语言说出来,效果是不是更好,更让人易于接受呢? 富兰克林说:“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像克服骄傲那么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在我来说,这是很牵强的。那时候的日子,如果用快乐和充实来概括,还是比较恰当的。立志当一位优秀的教师、下决心写出经久传颂的文章、培养出优于自己数倍的学生,为此,到处购买资料、夜以继日地进行练笔、五六个人创办了这个偏僻学校的第一个文学社、到处约请创作上有成就的人搞讲座……日子就在这样忙碌中悄悄流逝了,我们经历了这所学校从小到大的过程,我们历经了同事们由三四十人扩张到一百余人的规模变化,我们也目睹了五六名最高领导的升迁贬谪,有些人来了有些人走了,笑着的哭着的闹着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社会上的好多东西渐入称为一片净土的学校,我们也就淡然了。 英国的哈兹里特说:“随着岁月的增长,便会对时间的价值越来越敏感”。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时光已经从十多年前过渡到现在,关于现在,我觉得不需要多说些什么了,它本身就存在着。而十多年的光阴流转,会留下些什么呢?似乎很是单薄,但丁说:“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感觉失时的痛苦”。也许,我是不痛苦的,但我清清楚楚知道,我记忆泛滥恣肆漫过的一段段时光,就叫做流年啊。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