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月饼大又圆
2020-09-24抒情散文李雷
河西月饼大又圆文/李雷河西走廊,千里沃野,可谓大。这个大,就那么直接地、那么深切地渗入到这里每个子民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有了吃饭用大碗,划拳要大声,老年人穿衣是大襟,就连找媳妇都以大个儿、大屁股为佳……所有的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几乎无不体现以
河西月饼大又圆
文/李雷
河西走廊,千里沃野,可谓大。这个大,就那么直接地、那么深切地渗入到这里每个子民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有了吃饭用大碗,划拳要大声,老年人穿衣是大襟,就连找媳妇都以大个儿、大屁股为佳……所有的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几乎无不体现以大为美的特征。中秋月饼更是如此。
“天爷、天爷!大大下,蒸上个馍馍车轱辘大,吃不上了滚了洼!……”这首童谣扎根河西走廊,历久弥新,传唱不衰;雨润时刻,更清脆于乡间村落的角角落落。车轱辘大的自然是月饼,传唱的却是农人对丰收的祈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他们豁朗乐观的生活心态。
河西乡亲月饼之大之圆,以乡下司空见惯的架子车车轮比拟,有过之而无不及。它通常以五到七八层方好,层与层之间抹清油,撒纯正的、具有天然香味的碾成粉末的颜料。如深绿色的香豆子,褐红色的玫瑰花,大红的红曲,紫褐色的胡麻,草芽黄的姜黄……外罩一张薄面皮,并将菊花形啦、规则的点啦,这样的图案印在面皮上。宛然着妆的大唐女子,细腻中见朴拙,雅致中见厚实。
河西月饼味之纯正,色之鲜亮,品者、观者,交口称赞。它是农家人慎密的心思通过勤劳的双手和发酵而成上等的精白面粉融炼而就,就连酵母都是农家人自己调制的。那月饼自然就是浓浓的甜丝丝直入心脾的味,肯定是流光溢彩、明艳夺目了。
当丹桂香被嫦娥仙子的长袖缓缓送至人间的那一刻,勤劳女主人便敏感地捕捉于心。很快地橱柜里浅下去的盛有上色香料的瓶瓶罐罐里充盈了,就连那盛有清油的瓷坛也被搬进了厨房。男主人看在眼里,心里自然活络起来。蒸月饼密封用的草圈需要再扎些沙冰草,灶膛需要清理修补,最重要的是准备烧柴。他在好几个月前就从水渠边、田埂旁挖来锯去树干的树根,这是蒸月饼的绝佳柴禾,这样的柴禾烧起来有劲,能把月饼蒸个透。
十二、十三,主妇便开始发面。最初是几碗面和着酵母揉压成团。等面团发到开了几个口子的时候,再加面再揉,盛面盆自然是由小变大。主妇发面宛如养蚕般,越到后面越是辛苦,夜里连个囫囵觉都睡不上。因为这是影响自己声誉的大事,设若面发过了头,则有酸味,客人一尝,便知懒婆娘是谁了。
八月十四,丹桂浓香催主妇。等不得日出,女主人已将上色用的颜料、清油、擀杖在宽大的案板上一字排开。女主人心中的桂花含苞欲放,就待她那么轻轻一点,即可盛开在人间。她麻利地从大面团中切下一团,揉搓成胳膊粗的条,再均匀的切成小团。而后用擀仗擀成厚约半公分的圆形面张,在面张上涂抹一层浓浓的清油,清油的上面要撒抹颜料的。撒什么颜料呢!嫩绿的香豆草虽然拔了,娇艳的玫瑰花虽然开败了,可它们鲜活的面孔依然留存在心间。对!就让它们开在月饼里吧!先撒一层香豆子吧!而后再擀开另一团面,薄厚、大小如前者,仍旧在上面涂抹上一层清油,放上心仪的颜料,仍旧用手指均匀地抹开。然后两手放在面饼的下面轻轻托起,放到已做好的那一块面饼上。擀、抹、撒、托,如此反复,很快面饼已经六七层了,考虑到每个笼蒸的高度,怕月饼太厚顶到另一层的上面,只好停手。我常想,世界上如果有几十米高的笼蒸,那么从那里面定会蒸出和它一样高的月饼,而且这样的月饼一定诞生于淳朴而多心思的河西农人之手。
丹桂香滋润着男人的心,也让他们变得格外听话、温顺。女主人手里忙着,心里想着,嘴里说着。让他洗净笼蒸,凉在一边;让他洗净大灶上的锅,在锅里添上一两桶水;让他把草圈放到大锅上,盖上锅盖;让他把劈好的柴禾抱到炉灶边,生起火。男主人看着慢慢变旺变大的火焰,出神了。自己的生活与火苗何其相似啊!早些年,刚分家那会儿,家中只有可怜的几只简单的灶具,几小袋口粮;如今盖了新房,开了农机,骑了摩托。生活的火焰烧得正旺呢!眼尖的女主人问自家男人发什么呆!男人只说你做月饼的样子真好看!女主人颜如明月心生花:没正经,烧你的火!
等水烧开,女主人的四五块月饼已经做好,装进抹上清油的笼蒸中放到锅上后,吩咐男人将火烧旺。自己找来黄表纸跪在灶前烧:灶王爷啊!灶王爷!你的娃娃在笼蒸里。月儿圆啊!桂花香!月饼蒸熟您先尝!——真是这样,每年蒸熟的月饼,第一个尝的确是灶王爷!主妇掐一块月饼扔进灶洞里,心愿方了。
笼蒸里月饼端坐,男主人灶前添火,主妇手拿小水碟调制颜色。两个小水碟,一个里面是红色,一个里面是蓝色或者是绿色,还找出匠人刻的,要么是规则的或九个或十二个点的、要么是一朵菊花的层次分明的小木印。
时间是月饼的牵手人。两个多小时后,月饼里的玫瑰味、香豆子味、红曲味、酵母味……就那么清晰地被时间拉着,款款而来,还钻进农人的心田——月饼熟了!当净、香、亮的月饼摄取人间烟火精华离开灶台来至人间的那一刻。女主人心花怒放。乡下人过日子讲究实在,从不矫揉做作,如果内心是快乐的,自然脸上常开花。月饼的瓤是多彩的,面子自然也是多彩的。她一手端起盛着颜料的一个小水碟和一手拿小木印,装扮起月饼来了。轻轻的、印上一个菊花,提起。然后再印第二个……而后端起盛有另一种颜色的小水碟印起来。顿时,月饼开了花!这哪是一种食品啊,分明是一朵成长在农人心里,盛开在笼蒸里,盛开在农家小院里,点缀着河西走廊千里沃野的生命之花啊!这花用世间的词来形容有些亵渎它,这花是世间最美的花,因为它是农人心血浇铸而成的。
又大又圆的河西月饼,无疑是这里子民生活的写真。它的大,不仅是地大物博,更是这里子民性格爽朗、诚恳待人、乐观生活的真实写照;它的圆,诠释着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更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心愿的体现;它的彩,是农人的巧手与心智的融合,不正是农人用自己的汗水和勤劳的双手铸就的多姿多彩生活的折射吗!(全文2250字)
[ 本帖最后由 李雷 于 2010-9-16 09:05 编辑 ]
文/李雷
河西走廊,千里沃野,可谓大。这个大,就那么直接地、那么深切地渗入到这里每个子民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有了吃饭用大碗,划拳要大声,老年人穿衣是大襟,就连找媳妇都以大个儿、大屁股为佳……所有的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几乎无不体现以大为美的特征。中秋月饼更是如此。
“天爷、天爷!大大下,蒸上个馍馍车轱辘大,吃不上了滚了洼!……”这首童谣扎根河西走廊,历久弥新,传唱不衰;雨润时刻,更清脆于乡间村落的角角落落。车轱辘大的自然是月饼,传唱的却是农人对丰收的祈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他们豁朗乐观的生活心态。
河西乡亲月饼之大之圆,以乡下司空见惯的架子车车轮比拟,有过之而无不及。它通常以五到七八层方好,层与层之间抹清油,撒纯正的、具有天然香味的碾成粉末的颜料。如深绿色的香豆子,褐红色的玫瑰花,大红的红曲,紫褐色的胡麻,草芽黄的姜黄……外罩一张薄面皮,并将菊花形啦、规则的点啦,这样的图案印在面皮上。宛然着妆的大唐女子,细腻中见朴拙,雅致中见厚实。
河西月饼味之纯正,色之鲜亮,品者、观者,交口称赞。它是农家人慎密的心思通过勤劳的双手和发酵而成上等的精白面粉融炼而就,就连酵母都是农家人自己调制的。那月饼自然就是浓浓的甜丝丝直入心脾的味,肯定是流光溢彩、明艳夺目了。
当丹桂香被嫦娥仙子的长袖缓缓送至人间的那一刻,勤劳女主人便敏感地捕捉于心。很快地橱柜里浅下去的盛有上色香料的瓶瓶罐罐里充盈了,就连那盛有清油的瓷坛也被搬进了厨房。男主人看在眼里,心里自然活络起来。蒸月饼密封用的草圈需要再扎些沙冰草,灶膛需要清理修补,最重要的是准备烧柴。他在好几个月前就从水渠边、田埂旁挖来锯去树干的树根,这是蒸月饼的绝佳柴禾,这样的柴禾烧起来有劲,能把月饼蒸个透。
十二、十三,主妇便开始发面。最初是几碗面和着酵母揉压成团。等面团发到开了几个口子的时候,再加面再揉,盛面盆自然是由小变大。主妇发面宛如养蚕般,越到后面越是辛苦,夜里连个囫囵觉都睡不上。因为这是影响自己声誉的大事,设若面发过了头,则有酸味,客人一尝,便知懒婆娘是谁了。
八月十四,丹桂浓香催主妇。等不得日出,女主人已将上色用的颜料、清油、擀杖在宽大的案板上一字排开。女主人心中的桂花含苞欲放,就待她那么轻轻一点,即可盛开在人间。她麻利地从大面团中切下一团,揉搓成胳膊粗的条,再均匀的切成小团。而后用擀仗擀成厚约半公分的圆形面张,在面张上涂抹一层浓浓的清油,清油的上面要撒抹颜料的。撒什么颜料呢!嫩绿的香豆草虽然拔了,娇艳的玫瑰花虽然开败了,可它们鲜活的面孔依然留存在心间。对!就让它们开在月饼里吧!先撒一层香豆子吧!而后再擀开另一团面,薄厚、大小如前者,仍旧在上面涂抹上一层清油,放上心仪的颜料,仍旧用手指均匀地抹开。然后两手放在面饼的下面轻轻托起,放到已做好的那一块面饼上。擀、抹、撒、托,如此反复,很快面饼已经六七层了,考虑到每个笼蒸的高度,怕月饼太厚顶到另一层的上面,只好停手。我常想,世界上如果有几十米高的笼蒸,那么从那里面定会蒸出和它一样高的月饼,而且这样的月饼一定诞生于淳朴而多心思的河西农人之手。
丹桂香滋润着男人的心,也让他们变得格外听话、温顺。女主人手里忙着,心里想着,嘴里说着。让他洗净笼蒸,凉在一边;让他洗净大灶上的锅,在锅里添上一两桶水;让他把草圈放到大锅上,盖上锅盖;让他把劈好的柴禾抱到炉灶边,生起火。男主人看着慢慢变旺变大的火焰,出神了。自己的生活与火苗何其相似啊!早些年,刚分家那会儿,家中只有可怜的几只简单的灶具,几小袋口粮;如今盖了新房,开了农机,骑了摩托。生活的火焰烧得正旺呢!眼尖的女主人问自家男人发什么呆!男人只说你做月饼的样子真好看!女主人颜如明月心生花:没正经,烧你的火!
等水烧开,女主人的四五块月饼已经做好,装进抹上清油的笼蒸中放到锅上后,吩咐男人将火烧旺。自己找来黄表纸跪在灶前烧:灶王爷啊!灶王爷!你的娃娃在笼蒸里。月儿圆啊!桂花香!月饼蒸熟您先尝!——真是这样,每年蒸熟的月饼,第一个尝的确是灶王爷!主妇掐一块月饼扔进灶洞里,心愿方了。
笼蒸里月饼端坐,男主人灶前添火,主妇手拿小水碟调制颜色。两个小水碟,一个里面是红色,一个里面是蓝色或者是绿色,还找出匠人刻的,要么是规则的或九个或十二个点的、要么是一朵菊花的层次分明的小木印。
时间是月饼的牵手人。两个多小时后,月饼里的玫瑰味、香豆子味、红曲味、酵母味……就那么清晰地被时间拉着,款款而来,还钻进农人的心田——月饼熟了!当净、香、亮的月饼摄取人间烟火精华离开灶台来至人间的那一刻。女主人心花怒放。乡下人过日子讲究实在,从不矫揉做作,如果内心是快乐的,自然脸上常开花。月饼的瓤是多彩的,面子自然也是多彩的。她一手端起盛着颜料的一个小水碟和一手拿小木印,装扮起月饼来了。轻轻的、印上一个菊花,提起。然后再印第二个……而后端起盛有另一种颜色的小水碟印起来。顿时,月饼开了花!这哪是一种食品啊,分明是一朵成长在农人心里,盛开在笼蒸里,盛开在农家小院里,点缀着河西走廊千里沃野的生命之花啊!这花用世间的词来形容有些亵渎它,这花是世间最美的花,因为它是农人心血浇铸而成的。
又大又圆的河西月饼,无疑是这里子民生活的写真。它的大,不仅是地大物博,更是这里子民性格爽朗、诚恳待人、乐观生活的真实写照;它的圆,诠释着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更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心愿的体现;它的彩,是农人的巧手与心智的融合,不正是农人用自己的汗水和勤劳的双手铸就的多姿多彩生活的折射吗!(全文2250字)
[ 本帖最后由 李雷 于 2010-9-16 09:05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