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鸡鸣寺,多少故事烟雨中
每当窗外下着毛毛细雨时,我总会迎着沥沥淅淅的雨雾行走在村路……不一会儿,雨淋湿了自己的双眼,眼前的视线变得模糊起来,但透过浸润的眼睛可以看到村前若隐若现的青黛,那是心与心交流对话的距离美。而这种距离美是我在游历南京鸡鸣寺找到的。
2005年初冬,我由江苏南京进香河路往鸡笼山东麓山阜方向前行,循着香火店铺散发出的缕缕幽香入寺,见黄墙洞门正中有“古鸡鸣寺”四个金字,熠熠生辉。相传很久以前,此地山顶的北极阁盘踞着一条蜈蚣精,专门袭击行人和牲畜。老百姓深受其害,可又对这蜈蚣精毫无办法。后来,这件事传到了天宫中,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于是,玉皇大帝派了在天宫中报晓的金鸡下到凡间来。金鸡站到了北极阁,冲着蜈蚣精一声啼叫,顿时,毒焰散了开来。但蜈蚣精不甘心,不断向金鸡喷出毒焰,将金鸡团团围住,眼看金鸡难以招架。也就在这时,金鸡突然冲出了重重毒焰,一口咬住蜈蚣精,又是一番搏斗,蜈蚣精终于被金鸡咬死了,但金鸡也因中毒太深倒下了。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金鸡,便把北极阁改建成为鸡鸣寺。
寻味浓郁的故事入得山门,门左为施食台,前为弥勒殿,其上为大雄宝殿和观音楼。大雄宝殿之东为凭虚阁遗址,西为塔院。其间行走,随风传来的是钟声和袅袅诵经声,几种声音交杂在一起,如梦中神仙托福,铿锵有力。
拾级至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两尊释迦牟尼和观音镏金铜坐像。坐像旁边塑有观音应身像32尊,金碧辉煌。佛像前为虔诚的香客,有人在低声细语,有人在点燃香火,有人在举香朝拜,祈求平安。
殿堂依山势而建,连接殿堂的则是盘曲而上的台阶,有点像人生要走过的路一样,曲曲折折,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走过的路变得富有内涵一些。值得一提的是寺东那口古井,相传即为古胭脂井。隋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发兵灭陈,隋军攻入台城之时,陈后主与其妃张丽华、孔贵嫔藏入胭脂井,后被隋兵发现而成为俘虏,故又名辱井。
出寺门前行,寺后群峰叠嶂,层峦耸拔,山冈上杉松交翠,郁郁葱葱,翠秀异常。信步入观音殿,见殿门的楹联写道:“问大士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内供奉的观音像面北而坐,寓意“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因此,鸡鸣寺又称为观音阁、观音楼。
来到寺院高处的香台,台前有支红色巨蜡,火光很旺,外侧台上是一排燃着的莲花油灯,可供香客燃香;内侧平台上摆放的则是一炷炷燃着的香,烟雾缭绕。从四面八方云集而到此朝拜的人,有的朝西,有的朝东,有的朝北,还有人朝南。在此香台旁边为豁蒙楼,即百味斋。通过介绍了解到:清末,两江总督张之洞在鸡鸣寺倡建此楼,并以杜甫诗句“忧来豁蒙蔽”命名,作为纪念。张之洞题:“胜地何常经浩劫,斯楼不朽奈名传”。梁启超题:“江山重叠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漫步寺院,吸引人的自然是药师佛塔,塔高七层,斗拱重檐,铜刹筒瓦。塔南门上额题“药师佛塔”四个大字,为赵朴初手书。北门门额上镌刻有“国泰民安”匾额为原南京市市长所题。塔内供奉有药师佛铜佛像,以保百姓消灾延寿,国泰民安之意。塔院全部采用青石铺设地面,外加磨光雕花工艺,在阳光照耀之下,塔刹金光,溢射四方。
心随景至,由塔边缘的窄梯往上登,塔为八面,每隔一面供了一尊佛,给人感觉到塔在向下倾斜,好在这只是一种感觉。待登至塔的最高点,视线开阔,空气新鲜,时有春风吹过,一种飘逸的美感油然而生。
站在塔上,换了角度凭栏眺望,脚下,香火缭绕,香客不绝;近望,玄武湖,烟波浩渺;远眺,钟山巍峨;纵观,矗立城墙;新看,南京火车站,人来人往;远看,红山、幕府山若隐若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美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