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年少也更事

2020-09-24抒情散文潘霞
年少也更事文/潘霞两个月前,我把儿子写的一篇还算像样的习作投给了《百家作文指导》,收到杂志社寄来的两本样刊时,我兴奋地对他说:“你带一本到学校吧,可以给老师和同学看看。”他正在桌前吃饭,抬头扫我一眼,不屑地说:“你是让我去炫耀吗?你觉得这很
年少也更事
文/潘霞

两个月前,我把儿子写的一篇还算像样的习作投给了《百家作文指导》,收到杂志社寄来的两本样刊时,我兴奋地对他说:“你带一本到学校吧,可以给老师和同学看看。”

他正在桌前吃饭,抬头扫我一眼,不屑地说:“你是让我去炫耀吗?你觉得这很了不起吗?”

我收了书,脸有些发烫,为自己的虚荣。潜意识里的那些实用、功利、正当、合理被他的纯真、自然击得粉碎。

星期天,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儿子摊开本就下笔,我阻止他:“不行,必须先打份草稿!”

“那为什么暑假的日记就可以直接写?”他想反抗一下。

我随口说:“那不一样,现在正式开课了,每一篇都必须写得像样。”

“那么,假期的就可以不像样吗?”他不罢休,接着反问。

我无言以对,有些羞愧。正像他说的,“如果你不能解释,那就没有理由指责我哦”。该反省的是我自己:难道我是在教给他,能应付的就应付,有很多事,是可以为做而做的吗?我讲给他的“认真”二字,岂不成了自欺欺人?

另一天中午,接他放学,看他带队走出来,跟老师喊过再见后,却被同班一个叫涛的男生拉过去讲悄悄话。对涛,我是熟知的,两个孩子从幼儿园始就是同班,算来已是五年同窗了。说完了话,儿子冲我走过来,虽然他低了头,但我注意到他的眼里蓄了泪。我追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却反问我:“妈妈,你恨过一个人吗?”我想都没想就回答:“当然有过!”“是为了什么?”

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被误解、被伤害都可以成为我们恨一个人的理由,这样对他说么?似乎不妥,只应付他:“有时候,恨一个人并不需要理由。”

奇怪他怎么会问到这些,一定是受了什么委屈。拉他站定,低下身子问他:“到底怎么了?”

“没事。”他抬手擦擦眼睛,那眼泪将落未落。

我没再问,牵了他的手往家走。

毕竟是孩子,吃饭时,他主动和我说了上午发生的事情:学校最近流行玩“拍洋片”(一种圆形的、上面印有卡通人物的小卡片),孩子们兜里总会揣几张,下课后互相拍着玩。因为有孩子上课不专心,偷拿了出来欣赏,老师发现后下了禁令:不许再带来学校!仍有孩子偷着带,儿子也心怀侥幸,背着我装了去。课后玩的时候,被涛看到,遂向老师告了密,结果是悉数没收。

校门口悄悄话的内容是:涛挑逗性地问儿子:“你恨不恨我?“不恨。”“我给你告了老师,你为什么不恨我?”面对儿子的回答,涛依旧不依不饶。“因为我们曾经是朋友。”八岁的儿子这样说。

讲给我的时候,他的眼里又一次噙了泪,让人看着有些心疼。

事实上,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来推断,生了恨意的其实是涛自己。之前发生的几件事让我有理由相信,这绝不是一次偶然,涛是有心为之,只是机会凑巧了而已。

儿子说的没错,“曾经是朋友”。五年来,俩个孩子相处一直不错。因为涛爱看科普类的书,儿子很是崇拜,常把涛所说视为真理。他们俩把班里的男生分作两队,以队长自居,玩玩游戏、弄弄比赛,倒也相安无事,不亦乐乎。

小矛盾来自老师的比较。作为老师口中“家境最好”的学生,涛有着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在成绩下滑之后,老师劝说的同时常拿了儿子来作比较,次数多了,涛心生妒意,开始阻止同队的孩子和儿子这边的孩子玩,并扬言谁要敢接近儿子,就把他“清理”出队伍。最近的一次作文课上,儿子的一篇写磁力棒的习作被当作范文来读,为了更直观、生动,按老师要求提前带去了一盒磁力棒。下课后,有同学围过来玩,涛从鼻子里“哼”出了一声,说:谁家没个磁力棒?一帮穷鬼!

桩桩件件联系起来,儿子被“穿小鞋”也就是意料之中了。知道他是受了委屈的,但我还是归咎于他自己:如果你不把洋片带到学校,还会发生这种事吗?你当然没有理由恨人家!

其实我知道,即使作为大人,要说出“不恨”、真正做到“不恨”也是不容易的。虽然我们常说“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人是非”、“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但那也仅限于自己的生活风平浪静之时,或是规劝别人之时,否则便不会有那么多忧虑、烦燥、苦闷、恼恨纷至沓来了;世间的恩怨、四季的寒暑、人情的冷暖、爱情的聚散都可以成为我们爱恨的理由,经历愈是多,愈是敏感于“咫尺之间不能料”的人心,愈是让那些忽高忽低的心情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和人生,愈是让自己的生命之绳布满疙疙瘩瘩却不能自解,看不到天高海蓝、无视于云白花红,只能任爱意消、恨意长,任孤独来袭、苦闷侵犯。

八岁的儿子,他还不懂修养肚量之类的人生哲学,只是以一种人之初的美好天性、一颗未受污染的璞玉之心善待一个人、一件事。我突然顿悟,开始平静地翻检一些往事。感谢孩子,从他们身上,我们还能看到天真和善。
[ 本帖最后由 潘霞 于 2010-9-25 14:56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