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院,女王殿,难比西安一块砖
2020-09-24叙事散文太阳神
放下忙碌的脚步,细看一下剑桥的景致,你会觉得看上去极不协调。在老掉牙的灰色主旋律中,簇拥着的是一丝一线的新芽嫩枝。街道是八百年前建校的时候那么宽吧,这楼房是八百年前就立在那儿的文物。置身在这灰色的主旋律中,无论是多么大的年纪,哪怕是三岁的小
放下忙碌的脚步,细看一下剑桥的景致,你会觉得看上去极不协调。在老掉牙的灰色主旋律中,簇拥着的是一丝一线的新芽嫩枝。街道是八百年前建校的时候那么宽吧,这楼房是八百年前就立在那儿的文物。置身在这灰色的主旋律中,无论是多么大的年纪,哪怕是三岁的小孩子百岁的心,也不至于感到任何压力。因为背景它不会抢你的风景。
其实,这样的极老的房子和极年轻的一春景致放在一起,便是一番独特的协调,一种超越人们惯性思维方式的协调,或者说是真理的协调。这种协调,或者叫默契,或者和谐,是一种内在的稳定。
在青青的绿树,红艳的新蕾装点下的古老的房子中间穿过,你不得不对你的“正常”“现实”的思维方式进行一番审视,从而发现我们原有的正常的思维方式有多少的悲剧。
多少情爱可以从头再来?
你翻开英国十九世纪小说,也许就更能理解这种古老的街区年轻的心态。简,奥斯丁,这位“宅女”上的是“家里蹲”大学。她自己一生未嫁,却对婚姻爱情的研究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她的小说,也许是最好的注脚,让我们解开这样一个谜:类剑桥这样的古老,何以配上后现代的裸女?
《理智与情感》中的玛丽安与卫乐比当是帅哥配美女,两个情趣相投,爱好一致,学历相当,出身相近,长相相配,年龄一样,几乎没有什么“不配”的,“不合适”的特点,无论在马丽安和家庭来看,还是她的朋友来看,上上下下都祝福他们的爱情,祝福他们的婚姻。事情发展,当然应当按照那些正常的逻辑轨道进行。
可是,因为卫乐比年轻帅气,他在其他美女眼中也是渴求的对象,最终,他选择了条件与自己不同的另一位姑娘并与之结婚,冷酷地抛弃了玛丽安,导致马丽安精神失常。
在《理智与情感》之后,简意犹未尽,又炮制了一个《爱玛》。这个聪明绝顶的小姑娘,论才气和美容,当在《傲慢与偏见》里的丽莎、《理智与情感》中的马丽安之上。这部小说代表了奥斯丁文学成就的高峰,使她获得了“小说领域莎士比亚”的美誉。
小说里,爱玛这位小姑娘,一心想给自己爸爸的朋友卫特利找个称心如意的老婆,于是,她费尽心机,制造了多少“巧遇”的机会,让自己的闺蜜与卫特利交往。在她看来,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朋友,要是能结合,那是她一生最大的财富。为此,她用尽了聪明才智。无奈,卫特利对她的闺蜜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可是,碍于爱玛的好意,卫特利和她的闺蜜终于手牵手了。看到这一情景,爱玛居然要发疯了。马上要看到闺蜜与卫利特进入那种境界的时候,爱玛却死活也不愿让卫特利娶她的闺蜜了。
只有在这个时候,她才发现,卫特利应该属于她!
在十九世纪的男人们写小说忙于关注社会问题的时候,如狄更斯,甚至当了首相的狄斯累利,都忙着写社会两极分化去了。
唯有一帮小女生,却把那双双机灵古怪的眼睛盯着人们的爱情婚姻,不厌其烦地书写这种古老的城市年轻的鲜花这样一个“极不协调”的景致。
在奥斯丁之后,夏洛特写了《简爱》,年仅二十岁的小姑娘居然爱上了与父亲年龄相当的罗彻斯特。正当二人要步入婚姻殿堂的时候,却发现罗彻斯特竟然是有妇之夫!
简爱无论如何也不想作有妇之夫的情人吧,所以她决然离开了罗彻斯特,当然,也同时失业,以致又饿又病,滨死之境。她的表哥圣约翰的家里人发现了她,唯恐死在家里担责任,宁愿把她关在门外!
幸好表哥回来,把她救活,为给她安排一份工作,约翰倾尽所能,办了一个学校;为了弄清她的身世,约翰费尽心力,找到了她是她伯父的侄女的身世证据,从而为她挣取一笔遗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一个救命恩人,作为一个亲亲表哥,作为一个帅哥,一个年龄相同,长相英俊的年轻人,一个富有事业心,责任感和救人危难,为人排忧,为人付出一切在所不惜的年轻人,理所当然是简爱的“最合适的”伴侣了。
可是,简爱却依然深爱着父辈似的罗彻斯特,断然拒绝圣约翰的爱情。回到了罗彻斯特的身边。这时罗彻斯特为救纵火的老婆而冲进火海,人弄得腿断了,眼瞎了,偌大的家产被疯老婆付之一炬,他变成了又老,又瞎,又瘸,又穷的“四大全能”残废。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时候的罗彻斯特无疑是简爱“最不合适的”对象了。
第三位大女作家乔治爱略特写了《米德尔马契》这部堪称英国小说中的《红楼梦》,也讲了一个二十岁的姑娘多多爱上父亲的朋友——卡苏朋,五十多岁嘴角黑痣上长着白毛的丑老头头。伯父的苦口相劝,妹妹的强烈反对,追求者年轻英俊才华出众的詹姆斯爵士极力阻扰,银行行长,市长夫人……几乎全社会都反对多多嫁给老头子卡苏朋。
可是,多多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毅然嫁给了卡苏朋。
如何解释古城新花的密秘?
为什么这些小女生不去鼓吹般配的年龄、外表、家财、学历、志趣,等等一切被人们视为“正常”的婚姻爱情呢?偏偏要去鼓吹这种古城新花的“不协调”,在常人眼中“不合适”的爱情?
我们反观在“正常”的思维逻辑下的“合适的婚姻”现实。这样的“正常”就是讲究的“新的门当户对”:般配的年龄、外表、家财、学历、志趣。
中国人绝大多数就是在样的模式下进行的婚姻爱情。然而, 2.7亿家庭中,有30%有家庭暴力,这还不算那些天天吵架的语言暴力。40%的家庭破裂。在另外60%没有离婚的家庭当中,夫妻均在外面猎取“情人”的,又当占绝大多数。这些人无法在“正常的”爱情婚姻中寻找到幸福,所以她们需要寻求作情人这个婚外情感来弥补。
我们可以用现成的一切伦理道德观念来攻击这些家庭,攻击这些当事人。可是,从学术的角度讲,这样的批判和攻击,不但不是道德的观念,恰恰相反,攻击这些当事人的批评本身就是不道德行为。因为它忽略了这些大多数人的诉求和情感、幸福的内在动力。
震惊中外的浙江绍兴科技精英徐建平杀妻案,当是2003年中国法治史上一件不小的事件。200多位全国专家联名写信给浙江省高院,要求刀下留人。作为科学家,徐建平与妻子丁遐对中国的印染业走向世界做出了惊人的贡献。仅徐建平个人就获得了10项专利,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而他的妻子则是全国闻名的科技精英。两人的学历相称,年龄一样,家庭相称,事业一样辉煌。这家“金昌”企业成为世界上两家具有生产数控印花织网机的企业之一。
可是,就是这两的幸福家庭,“合适的”爱情、婚姻、事业般配的“金童玉女”,结果却口角不断,最终导致杀妻肢解的惨案。
这些都已成为历史。事件过去,少有人再提起,也没有人再对它的根源进行一番深入的分析。如果我们不是动不动站在所谓的“法”的角度,或是“道德”的角度,而是从客观的人性的角度来分析,其中完全可以得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
这些家庭,都是按照“正常”的逻辑进行婚配的,“合适”是他们的前提条件,是他们唯一的标准,可是这些合适恰恰最终变成了“不合适”。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正常的“合适”条件当中,爱情的双方其实是“势均力敌”的,这种势均力敌的关系,无法形成互补的关系。一山不容二虎的社会结构惯性必然导致“势均力敌”的双方两败俱伤。双方都在对方的“合适”中寻找到了自己的挫折。因为两人长相一样,互相无法在对方眼中寻找到欣赏。因为两人年龄一样,所以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迁就对方,或者照顾对方,因为同龄人都需要照顾,自己照顾自己都顾不过来,何谈照顾妻子丈夫?因为学历一样,所以双方互相不会诚服于对方。因为事业一样,双方在对方中找到了自己日益膨胀的野心和力量。由于财力一样,合在一起,只是数字的增长,它无法形成身切的心理需要的增长。而且中国人有“财大气粗”的劣根性,越是有钱,就越有可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这样一切“合适的”、“般配的”爱情和婚姻导致了一种“正常”生活着的死亡,受情早已被埋葬,婚姻只留下赤裸裸的应付差事的“性关系”,即使夫妻做爱,再也无法寻找到“激情”,形成味如嚼腊般的“正常生活”,双方不是在这种正常中暴发,就必然在正常中灭亡。
不到浪漫没有爱
从现实的般配教训中我们似乎也理解了一些英国小女人对剑桥这样的古城新花模式的厚爱的原因了。
你只要翻开戴伟达. 潘恩斯(Davida Pines)的《婚姻悖论》,就会发现,詹姆斯的观点得到了强调:“浪漫爱情意识形态把婚姻建构成高度的个人权力,建构成个人最深厚的、最内在的自我的决定性,所以,作为个体,爱情是多种多样的。另一方面,却只有一个社会存在的模式。”这就导致了爱情悖论。对这个哲学问题,是很难用语言说得让“正常”的人们明白。
但是,如果我们把视野从书中扯出来,投注到这现实的景致当中,我们立刻就会明白,这古老的楼房,这青青的绿树透露出一种对“正常”的反叛,是一种生命力的创造。
千百年来,人们都要问,爱情是什么?在这样的表面非协调而实际和谐的景致中,我们也许能够感悟到:没有浪漫,也就没有爱情。
浪漫这个词,是从罗曼司romance这种传奇叙事文体中音译来的。它本来的意思就是“反常”。爱情的悖论就是这样一种感情,这样的感情在一切正常的性关系中,你无法找到真正的幸福和爱情,那种性关系只是一种虚伪的爱情口号掩盖下的动物本能。当你在正常的生活中看到的那些异性的接触,那只是互相欺骗的游戏。
正常的生活就是一种悲剧的生活。在正常的爱情中,人们过着悲剧生活。虽然正常生活是悲剧,可是人人都渴望过正常生活,然而现实中根本不存在那种所谓的正常生活。因为生活本身是创造性的,它必然违背现有的观念而进行。
爱情就是爱情,它要寻求的是幸福,而正常生活是悲剧,它要从悲剧中走出来,正常的一切陈规陑习和正常的观念正是爱情的枷锁。谁要是受到这种“门当户对”的观念的束缚,那注定就要为自己掘下爱情婚姻的坟墓。
帅哥美女,年龄一般,志趣相投,话语投机,学历相配,家势相当,甚至性格都相似,这是人们观念中永远不变的“正常”模式。可是,这种正常的爱情婚姻却必然存在着悲剧。这是正常生活的本质决定的。“合适”就是不合适,正常就必然产生反常的后果。
爱的创造力势无可挡
人的本能是创造性的,人的发展并不是在寻求正常的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在颠覆现有的正常生活。所以,人不可能不努力寻找到幸福。人们只能在反差极大的互补当中才能寻找到平衡,寻找真正的幸福。因此,幸福就是一种超越,一种越超了空间、时间、金钱、地位、名声等等的“合适”的平衡之后,才有可能寻找真正的幸福和爱情。所以,幸福的爱情是反常的,是打破现成的“合适”“般配”的模式的过程。
我们对妻子出轨,男人养二奶这些很反感,也会给他们加上一大堆道德评判。可是道德评判在现实中是那么可笑,那么愚蠢。谁要是按照成规的道德观念来评判,那就是愚昧,就是无知。这些貌似低俗的话,却道出了某种真理:这就是:幸福是在打破正常的情况下获得的。正常生活是一种悲剧,合适就是一种坟墓。
俗话说:骏马常驮痴汉走,美妇常伴拙夫眠。表面上看来极不相称,极不般配的夫妻,却能相安无事,恩爱备至。这是因为,幸福来自差异,而不是相似或相同。
先从长相看。一位长相不及男人的妻子,必然对男人忠诚不二。以前流行一句话:“背后看了想犯罪,侧面看了想倒退,正面看了想自卫,娶回家里才安睡。”一只帅哥娶了这样的“姐姐”,自然万事放心。我以前常常看到一个长相很丑的男人却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相反,一个长得很帅的男人,往往娶了个很丑的老婆。要想幸福,只有在差别中才能寻找。
再看时间。《理智与情感》给马丽安安排了一个布来登上校,退休的上校,是什么概念,首先,在部队里做到上校这个位子,没有时间是不行的吧。所以,年龄也就不去问了。《爱玛》给自己安排了一个与自己父亲是朋友的叔叔。《简爱》也给自己寻找到了一个又老又丑又瞎的爱人。在英国的十九世纪,这样的安排虽然也同样会挑战世俗的“合适”与“般配的”的观念,难以容于世,可是,作为女性主义的先驱,她们却在努力寻找到打破正常俗套的机会。
无论是新闻事实,还是小说事实,我们读书往往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到它的书外的意趣,从而发现新的意义,这便是读书的真正意义所在。
正常是用来作为反面的靶子,它作为超越的基础,所以,正常本身是一个悲剧。正常的生活中没有幸福,没有爱情。幸福是在打破正常的过程中产生。
爱情是需要被对方欣赏,被对方赞美。而赞美和欣赏则是一种创造,它需要创造性的眼光的智慧。漂亮的媳妇是拙夫的宝,而帅哥则是丑姐的宝,因为一方无条件地欣赏,以致于膜拜,才可以形成互补和稳定,才可以获得足够的重视。只有在这种重视中才有可能忠诚。
漂亮是优势,丑是劣势;年轻是优势,年长是劣势;豪门是优势,寒门是劣势。处于优势地位的一方,只要给一米阳光,对方就永远灿烂。而处于劣势的一方,永远对对方怀有一种欣赏和膜拜的心态。在这样的双方当中,不可能形成敌对状态,也不可能形成争斗。只有宽容、理解、欣赏。有了这些,才有可能寻找到幸福。
正常的生活是悲剧,正常的生活中没有爱情。堪破了爱情幸福的这个真相,这似乎让人哭笑不得,也近乎残忍。可真相就是真相。你不接受也不行。
再回到这街景吧。其实,论古城吧,剑桥只是八百年历史。可剑桥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如果要比的话,她怎么也比不上西安。剑桥的街道少有西安那样的端正,都是弯弯扭扭的小胡同。这砖其实并非真的是八百年前的砖,而是仿古色调。
西安则不同了,方方正正,端东端西。拥有世界上最多王朝定都的历史。十四代王朝定都西安,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都城了。所以我常说:剑桥院,女王殿,难比西安一块砖;白宫街,巴黎路,不如咱家一棵树…… [ 本帖最后由 太阳神 于 2010-9-7 15:27 编辑 ] 太阳神
女王学院.jpg (888.18 KB, 下载次数: 87)
2010-9-6 19:47 上传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