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货下乡
红五月是农村的忙月,却是供销社的淡季。
一天下午,供销社苏主任来到采购门市部对唐有福说:“明天,你带李燕、张青、赵华,往钟岭山送一趟货”。
唐有福说:“好的,我们明天一早就去”。
钟岭山是我们公社离场镇最远的一个大队,有五十多里,隔四道山,三条河。尽是坡坡坎坎的羊肠小道,下乡的干部都不愿意去。
那是五十年前的一九七二年,我被供销社聘为农副产品临时采购员,跟唐有福收购农副产品。
唐有福中等身材,身强力壮,浓眉大眼,说话风趣,十分讨人喜欢。他在供销社工作了十五年,有十年在采购门市部收购农副产品,深受农民的喜欢。
当时,除了粮油、生猪以外的农副产品都归供销社收购。包括生产队的棉花、海椒、红麻......有农户的中草药、木耳、棕片......不仅品类繁多,而且计价复杂,一般产品分上、中、下三个等级,有的更多,如棉花要分七个等级,一个等级一个价格。当时,全凭人的手、眼、心比对样品分等评级,计算价格。
唐有福凭着对农副产品分等评级的熟练,凭着对县上收购部门、公社供销社、农民负责;凭着自己的良心、诚信,赢得了上级收购部门满意,供销社满意,农民满意。
我拜唐有福为师,学习收购农副产品。他告诫我说:“在分等评级,计算价格时,要讲诚信,讲良心,千万不要亏了农民”。
苏主任走后,唐有福对我说:“小赵,你去借一个背兜,明天送货下乡”。我到邻居家借了一个小背兜。
第二天早上,我们到门市部领了下乡送的货物,有盐巴、煤油、肥皂、火柴、白糖等生活日常用品。
货物装好,我们背起背兜上路了,一路上迎着:“快割,快黄”的美妙鸟音,闻着一阵一阵栀子花的芳香,心情十分愉快。
我们翻过一道山,跨过一条河,爬到半山坡上,汗流浃背,实在有些累了,就坐在路边歇息。路边有一群社员在栽秧,看到我们是供销社送货下乡的,就围过来,有的买火柴,有的买香烟,有的买肥皂,其中有个社员说:“唐同志,请你帮我们拉一排‘线子’”。唐有福卷起裤脚,脱去鞋子,来到一块大田里,解开一把秧苗就栽起来。很快,在镜子一样的水面之上,又像在蓝天白云之上,浮起了四条墨线一般笔直的“线子”,非常漂亮。社员们夸说:“你比我们的秧先生拉的‘线子’还好”。临走时,社员们留我们吃午饭,我们说还早着呢!
张燕和李青是女孩子,从来没有走过这样的路,这时有些走不动了。唐有福把她们背的货物分了一部分在他的背兜里,他背起来像背了一座山峰似的,脸上流着汗水,却乐呵呵的说着笑话。
又过了三道山,两条河,到了钟岭山。我们沿着一条石坎路,来到一套四合院的大门口,把门推开,里面空荡荡的。
我们进入院子里,不一会儿,从侧房走出一个老太婆,看到我们是供销社送货的,眼角上笑出了两朵菊花,说:“你们来的太是时候了,我们昨天夜里就在打瞎猫儿了”。她回屋里拿出一个瓶子,来打了一瓶煤油。她又喊道:“三大爷,你要买啥子不?供销社送货来了”,听到她的喊声,从上房走出一个老头子,笑瞇瞇地说:“我们吃了三天淡饭”,回屋里拿来盐罐子,称了三斤盐巴。他又叫:“陈大姐”......
这时,田地里干活的男女老少都回来了,听说供销社送货来了,左邻右舍的社员们都赶过来,有的买烟,有的打酒,有的称糖......不一会儿,我们背兜里的货物都卖空了。那些买到了双抢季节紧需急用商品的社员们,为解除了后顾之忧,而感到无比开心快乐。
院里住了七八家人,都在煮饭做菜,不一会儿功夫,有的端来一盘菜,有的端来一碗饭,有的端来一盆汤......还有的拿出酒来,很快摆满了一桌子。
院里的人端着饭碗,都围到桌边来了,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说有笑,十分热闹,像过年一样欢乐。
三大爷亲切地对唐有福说:“唐同志啊!叫我们咋个感谢你?你收购中草药、木耳、棕片时,从来不亏人,我们心里亮堂。今天,还爬坡上坎,远天远地地把油盐酱醋送到家里来,你为我们想的太周到了”。
唐有福笑着说:“这些,都是我们供销社应该做的事情”。
我听了唐有福与三大爷的交谈,心想唐老师真是农民的心上人啊!
我们吃完午饭,都把钱和粮票拿出来......李桃花来到唐有福面前说:“老唐,你这个人太不像话了!硬是把我们当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