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七夕节
儿时的七夕节记忆犹新,牛郎织女的故事百听不厌。
迈进农历六月的门槛,大人们就陆陆续续地说道牛郎织女的故事。不过,版本不同,村东和村西不一样,家前家后也不尽相同,这为孩子们的争辩埋下了伏笔。但故事梗概大都相似,只是细节未稍有些许差异罢了。
夜幕降临,闷热的村庄更加安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难得放松身心,享受清闲。此时最欢快的除了聒噪的知了,就是我们这些孩童。
我们抱着草苫子,或来到家前的长街,或登梯爬到房顶,遥望满天的星星,或猜谜语,或讲故事。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这,是幸福的时光。大家相互出谜语,猜不中谜底的,要么被罚讲故事,要么唱首歌。
有两个谜语印象最深:
"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钉银钉。"
“满天星,哗啦船,一个谜语猜半年。"
对于当时的孩子们来说,两个谜语都不算难,仰望夜空,繁星闪烁,便捕捉到谜底;生产队的牛棚,是孩子们常常光顾的地方,给牲口筛草的竹筛子非常熟悉,第二个谜语的谜底也很容易猜对。
我想,若是对当下的孩子们猜这样的谜语,就相当难了。作业负担沉重,辅导班众多,他们没有时间仰望星空,即使仰望,也看不到繁星。没有农村的生活环境,断定也猜不出竹筛子的谜底。
从农历六月初,一勾弯月挂上天边开始,长街或房顶上牛郎织女的故事便替代了谜语。我们边听故事,边认真地寻找王母娘娘用银簪子划出的银河,然后再找哪颗星星是牛郎,哪颗星星是织女,哪两颗星星是他们的孩子,哪些星星是喜鹊搭起的彩虹桥。有的还声称找到了牛郎的扁担、披的牛皮和担孩子的箩筐。但有的孩子并不认可,说牛郎不是披着牛皮上的天庭,而是用牛皮做的鞋子腾空驾云飞上天的。还有的说牛郎腾空时一支胳膊挟一个孩子,根本没用箩筐……
孩子们天真地争论着,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大人们为不伤孩子们的自尊,也含糊其辞地和稀泥。
望着弯弯的月亮,我真想把它做为小船,摇桨划向银河,去岸边找牛郎问个究竟,免得大家争论不休。
争执是天真的,也是快乐的。就这样日复一日,转眼到了七月七。
在我的记忆里,七月七日大都阴天,或有零星小雨落下。于是,有了牛郎织女相见时喜极而泣、飘洒眼泪的说法。谁说的,源头来自哪里,孩子们当然不知道。但我一直记在心里,觉得很是浪漫。直到上了初中还在猜思。我的答案是村里那帮老师,他们是有学问的,也是我所崇拜的群体,只有他们才有如此凄美的想象。
我所在的这个鲁西小村,历史悠久,村里那块高大宽厚的"孔子迴辕处"石碑,足以证实孔圣人曾经来过这里。我想,这也许是小小村庄教书匠众多的缘故吧。不可否认,村庄的文化底蕴,历史传承,与他们是分不开的。
戴眼镜的胖大爷,在我们村的老师中算是老资格的。脾气慢悠悠的,有时还给我开个玩笑。七夕这天,也是下着小雨,我要他证实这雨是不是牛郎织女的眼泪,他说,你要认为是雨,就是个想象力普通的孩子;你要认为是牛郎织女的眼泪,你就是个文学的孩子,联想就不一般了。我听得似懂非懂。
我还问胖大爷我们小孩子最想知道的事情,晚上是否能在葡萄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切切私语。他对我说,你可以展开想象,牛郎和织女一年才能相见一次,他们是怎样的心情,会说一些什么。至于在葡萄架下、丝瓜架下,大枣树下并不重要。不过,你都可以尝试一下。
于是,我和小伙伴们果真找了许多家,都没有葡萄架。在我的记忆里,全村也没有一家种葡萄。
儿时的农村,夜不闭户。最终我们找到一个丝瓜架,侧耳倾听,什么也听不到。
我们并不甘心,又来到我家东院子里的老枣树下,也是大失所望。
跑了大半个村子,浑身汗水粘糊糊的,除了身上蚊虫叮咬的一些疙瘩外,一无所获。
现在回忆儿时的天真,确实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