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诗画湖湘,山水寄思
2007年4月14日,我来到湖南长沙岳麓山景区,三面倚峰,景色美中夹秀;山中古木参天,苍松翠柏,浓荫浓郁。山势纵横、连峦叠峰、气势雄浑,庄严之势油然而生。
由平缓的柏油马路前行,第一站来到了《岳麓山寺碑》,碑上有篆书“麓山寺碑”四字,正文为行、楷字体。落款为唐代李邕撰文于唐开元十八年(730年)。碑侧还刻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正书阴刻题名“元丰庚申元日同广惠道人来襄阳米黻”字样。圆形碑顶上饰有龙纹浮雕。值得一提的是山巅石壁之上的禹王碑,碑文记述和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给人一种永久的怀念。
前行至宋代四大书院之冠、有着千年学府美称的岳麓书院,见主体建筑由大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建筑组成。历经千载,瀚墨流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书院后古树环抱,有泉水从石缝中溢出,清澈透明,这就是有着“麓山第一芳润”之称的白鹤泉。书院背后立六角形古亭,名曰半山亭。四周风景绝佳,正是人们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沿山道拾级而上,树木繁茂,溪涧绕流,山涧终年不断的泉水在流淌,沟壑中时闻兰芷芳馨,锦绣山水,林壑优美,如一翡翠玉屏。游道左侧坡谷涧溪中,清流终年不涸。右边稀疏乔木,其间建有曲廊、荫棚、温室、花房等,素雅幽香点缀。值得一提的是红色亭柱间那座“爱晚亭”,周围是一片绿色的海洋,韵味自然。据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经常到此组织革命活动。
继续前行,一座形似僧帽的古塔,塔基为正方形,塔高超过十米,四角和正面共有五幅浮雕,正面为佛像。塔旁还竖有一块石碑,正面刻有“隋舍利塔”,背石刻有“共建菩提”字样。至林海深处,山门悬有“古麓山寺”横额,两侧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对联一副。寺外古枫参天,浓荫笼盖,景色旖旎,风光无限,一颗虔诚的心油然而生。信步入寺,中轴线上由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五观堂、钟鼓楼、观间阁等建筑组成。观音阁内供奉有观音像。阁前附近有白鹤古井一口。五观堂两株罗汉松,其中有一株枝干拳曲的称六朝松,耐人寻味。
至云麓宫,古木参天的宫门上有“对云绝顶犹为麓,救道安人即是宫”对联一副,联内隐“云麓道宫”四字。前为关帝殿,中为玄武祖师殿,后为三清殿。宫的左右建五岳殿、天妃殿;宫后有望湘亭,供游人凭栏远眺。此外,山中有飞来钟、飞来石、五轮塔、中山纪念亭及碑林等景点。
朝山巅进发,绿野山坡上立有黄兴墓,墓由花岗石建成,底座为双层,上面矗立有四棱形整块花岗石墓碑,形状如长剑直指云天。驻足墓前,脚下,湘江流水滔滔,橘子洲绿草茫茫;前方,长沙城貌,一览无余。
黄兴墓下为蔡锷墓,墓均以花岗石铺砌,周围松柏环抱,清幽肃静。墓旁立有孙中山先生亲笔书写挽联“悼蔡将军: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足见将军功绩。此外,林荫深处的陈天华、姚宏业合墓,墓以花岗石砌成石棺,外以石砌围护。碑上有“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字样。墓前有曾继悟等人为颂扬烈士伟业而刊刻的碑文。
折回的峡谷,分布有刘道一、曹庄合墓,墓呈半圆形,坟堆皆以花岗石铺砌,有石凳、拜台、香炉、石方柱置于左右两侧,四周阴刻小楷,书刘道一生平事略。主碑刻有“烈士刘道一曹庄墓”八字,为谭延闿书。墓前四周有石柱和铁栏围护,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庄严肃穆。
过鸟语林至西边山坡,沿着一条杂草丛生的小路往下至丁文江墓,坟地有四柱牌坊和麻石阶梯,周围护栏和石凳现已残缺。在穿石坡的不远处,有黄爱庞人铨烈士墓,墓呈立体方形,基座台阶式,中筑墓座,均为花岗石砌筑。墓座下部四角以石柱支撑碑座,上部嵌汉白玉碑心,刻“黄爱庞人铨烈士之墓”九字。墓前有栏杆围护,后砌护坡石墙。山中还长眠有焦达峰、蒋翊武、陈作新、刘昆涛、董纯、林浴凡、杨树达、73军等近代英烈的忠骨。
碧嶂屏开,秀如琢珠。岳麓山,植物丰富,种类繁多,千年古树处处皆景,革命烈士墓葬群集,荟萃了湘楚文化精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营造出一种“奇、珍、静、思、深”之美感。
一城山水,人文情怀,湖湘文化圣地,山水洲城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