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古诗中去乘凉
徐剑
近几天,高温来袭,骄阳似火,我到室外走几步,便大汗淋漓,热得让人受不了,便赶快回到家中,倒上一杯清茶,阅渎了几首古人的乘凉诗,似有丝丝凉意随之而生,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一、寻景乘凉
高温来袭,天气炎热,与其呆在家里享受天然桑拿,不如出去找一个风景优美地方乘凉,倒很惬意。古人喜欢到避暑胜地讷凉,如唐朝诗人刘禹锡水亭避暑:“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琼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宋代诗人秦观的柳荫追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还有梅尧臣的禅房避暑:“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需何朔饮,煮茗自忘归。”;杨万里的荷池纳凉:“细草摇头匆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以上描写的都是美轮美奂的避暑胜地,刘禹锡水阁美景,岸上青竹,池中红莲,举目环望,心旷神怡;秦观的画桥南畔,绿柳成行,莲花盛开,笛音婉转,景色怡人;梅尧臣的禅房,花木葱茏,长廊曲径,微风绕屋,凉意拂人;杨万里的荷池,小草摇动,荷叶翠绿,入荷避暑,躲于碧伞,人见此景,烦热顿消。
二、依林乘凉
林丛树下,也是古人纳凉之上佳地。唐代诗人王维在《竹里馆》里记下竹林消暑:“独坐幽莫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翠竹青青,古琴横陈,林深月明,且歌且吟,这样浪漫画面,让人心旷神怡。南宋诗人杨万里在《桑茶坑道中》中写道:“睛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塔水满溪,童子柳荫眠正着,一牛吃过柳荫西。”夏日雨后,一个牧童柳荫下酣睡避暑,一觉睡到日斜,这样的画面挺有情趣。杨万里又在《夏夜追凉》里写出的酷夜寻凉场面,更富有生活气息:“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夜热难当,开门追凉,皎洁的月光,浓密的树荫,婆娑的竹林,悦耳的虫吟,一阵微风扑面,使人凉意顿生,真是一幅清新淡雅的依林乘凉图。
三、靠风乘凉
《晋书·陶渊明传》有一个“北窗”的典故,说:“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我国古代民居一般是“坐北朝南”,炎热的夏日,南热北凉,为了避暑,许多人家都会在房间的北面背阴处另开一面窗户,引进风吹,如果再在窗外种上一丛翠竹,此处就成了乘凉的绝佳位置。在北窗下,放置一张床,人卧其上,接受“北窗风”,享受“北窗凉”,睡个“北窗眠”,真是惬心快意,确如“羲皇上人”,所以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句:“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李商隐诗云:“谁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陈子昂也说:“默语谁能识,琴樽寄北窗”;连明代诗人张煌言也讲:“新秋萧颯北窗凉,一枕羲皇梦亦长。”说得最有趣味的是唐代另一大诗人白居易,将自己家中北窗的凉风当作给客人的最佳馈赠,“暑月贫家何所有,客来唯赠北窗风。”我们今天更能享受“北窗之凉”,城区商品房,前后都开窗;农村住宅,南北都有门,既使不用空调或风扇,也比古代人更凉爽。
四、定心乘凉
清朝雍正皇帝追录康熙皇帝的训话而编辑成《庭训格言》,其中有一则题为《心静自然凉》的训文,指出“亦由心静,故身不热”,即做到内心平静,身上才不热。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越要“心静”,内心平静,身上才不热。据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一个天气酷热的夏日中午,去拜访禅师恒寂,见禅师在闷热的房间里安静地坐着,白居易不解地问:“禅师,这里这么热,为啥不换个地方打坐?”然而恒寂禅师却说:“我觉得不热,甚至还很凉快呢”!白居易深受触动,便作诗:“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自凉”。后来白居易总结一种消暑的方法,即“端坐院中”,并作《消暑》诗:“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不一定要“端坐一院中”,在其它地方也能体验到“心静自然凉”,如在大热天,我们跑到大树下,或建筑物背面的阴凉的地方,专注地读着一些报纸或者诗书,必有怡然自得,身处酷暑不觉炎热的感觉,真是“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