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邮政绿
别了,邮政绿
文/刘元兵
昨天,我穿上久违的邮政绿装,与康先生一道来了一趟与邮政告别的最后投递体念。以此作别工作四十一年的邮政生涯。
年初时,当我在退休核实单上签上自己在邮政生涯最后一个名字的时候,感觉人生好像结束了一个阶段,即将走向夕阳漫天的时光。随着退休时间的越来越近,我这个邮政心却跳动得更加激烈了,那份邮政情感,愈来愈浓烈。曾经为邮电邮政事业奉献青春的场景一幕幕地浮现在脑海里。思考很久,我要用最特别的方式与这段人生告别。不需要鲜花,不需要掌声,也不需要座谈会,也不搞退休感言。于是,我向公司何总提出申请,希望做一次最后的录取通知书投递工作。何总是新一代邮政人,也是邮政专业院校的高材生,收到我的请求后,她很惊讶,这位老先生有这样的奇思妙想。但是,她对我深深的邮政情所打动。于是,特别安排了与我同期入局,明年也要退休的康先生与我一道投递。
8月3日,昨夜兴奋了一晚的我,一早就来到邮局,在投递班长手上接过邮政绿装。我用纸巾将“中国邮政”四个字擦了擦,灰尘拭去,散着荧光的大字呈现出邮政本来的颜色。笨手笨脚地穿上久违的邮政绿装,我这颗甲子之心,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邮电局当年发放的第一套邮政猎装。一身的金黄的纽扣,肩章上扛着邮电徽记,那高高的大盖帽,高翘的红底黄字帽徽让我这个矮小的个子一下子就高大了。穿上这套帅气的服装,骑着邮政“二八”自行车,走街串巷,走村串户,送电报,送报纸,送信件,收到的是羡慕的目光,就连街上的姑娘都会投来那热情似火的光芒。
我检查完投递的录取通知书,准备好签收的笔,与“金榜题名”通知书上的学生取得了联系。听得出,电话那端学子激动的呼吸声,让我感觉这次投递的意义。我围着长安车走了一圈,看看车子的状况,检查完后,我发动车子,向着三十公里外的官仓乡村驶去。天空下着雨,灰蒙蒙的。我的心中却是阳光灿烂。从事管理岗位很多年,离开一线后就没有驾驶过的长安车,让我感到陌生。刚开始,手动挡车的离合刹车、油门的配合很不协调,在康先生的指导下,不久就顺畅了。我这个最老邮递员的心被这次的使命激扬起来。感觉就像当年投递一样的亲切,一旁的路人好像都在关注着这辆邮政车,仿佛村口行人都是在等待的家长与学子。
由于路线不熟悉,我们很快就穿场而过。这时,我的手机响了,一接听,原来是学生打来的电话说,已经看到我的邮车驶过了。原来她接到我的投递电话后,为了不耽误时间,搭上摩的,来到了官仓场口,希望早点拿到录取通知书。曾经以为邮政被快递行业冲击,没有人关注邮车了,可是在今天,我才发现,穿梭在乡村道路上的邮车是那样的醒目耀眼。
车子回转过来,见到在一家汽车修理铺路边,一个姑娘在向我们挥手,我估计这就是那位学生。停下车来,我用手机再次拨打学生的电话,确认的确是本人。“祝贺舒同学,金榜题名。请拿出你的身份证我核实后签收。”一旁的学生母亲满脸笑容,幸福洋溢在脸上。手里拿着两瓶矿泉水,要递给我们,我们婉言谢绝。我想起当年在清明乡送录取通知书时,村民杀鸡送橘子的场景。
我们开始核实证件,签收,交接。时间很短。但是周边已经围满了村民。“哎呀,舒家的女儿真能干,考取大学了,我们这里又多了一个大学生。”一位妇女笑着说。
“老舒家要请客啊,家里出了大学生,这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来喝酒啊。”一位满脸胡茬的王大爷说道。
舒同学的母亲谦逊地说:“哎呀,现在的大学生,都不大值钱了,有啥子炫耀的。不过我女儿还是能干,考起了总比没有考起好,多读点书,比我们这一代强。我等她老汉打工回来,商量一下,满请啊!我屋里有的是酒,把你王大爷灌醉。”笑声淹没了半条街。签完字,舒同学从我手里接过金榜题名录取通知书专用信封,轻轻地吻了一下。此情此景,深深地刻入我的脑海。这是成就之吻,这是对邮政的一种谢意,作为一个邮递员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在村民和学生的“谢谢”“辛苦了”声中,我们完成了本次投递工作。回程时,阳光已经普照大地,雨后的天空分外蓝,两旁的行道树显得特别翠绿,我的心也更加灿烂。
还有一个月就要离开邮政岗位了,就要进入晚年生活,有点不舍,有点牵挂。1979年秋天,邮政代办员刘汉明送给我的一封让我度日如年,盼望已久的录取通知书,改变了我的命运。从此我的人生与邮电邮政结缘。在一线工作了十二年后,我走上管理岗位。我深知录取通知书对一个人生的影响,所以我特别重视录取通知书的投递工作。曾经复活过很多地址不详的信件,让学子们走向新的人生。
别了,邮政。我曾经在国家邮政局举办的全国邮政电视电话会上,第一个代表县级邮政局发言,表达了“热爱邮政。奉献邮政”的心声。驱散了邮电分营时,邮政职工对前途命运的忧虑;别了,邮政,我这个曾经的全国邮政劳动模范,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今生无悔;别了,邮政绿。这套让我引以为自豪的服装,将永远穿在我的身上,融入心里;别了,邮政行业,你这个排名世界500强第87位的不老行业,将发展得更快,更好。
鸿雁传书,信达天下。我退了,邮政永远存在,勇立潮头,永远与百姓心连心。
二〇二三年八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