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呼伦贝尔
白岩松说过:“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人们来说,草原似乎就是药,来到草原,再紧张的神经都能即刻松弛下来。”经历了三年疫情的煎熬,我认真地打理了一下公司的一些琐事,居然能够腾挪出几天的空档。于是,一场五天四夜的呼伦贝之旅便排上了日程……
穿越呼伦贝尔
文 / 陆相华
如果把祖国的版图比作啼晨报晓的雄鸡,那么呼伦贝尔就是鸡冠上的一颗闪耀的明珠,被誉为世界最好的草原之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位于祖国的东北部,以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
呼伦贝尔市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33公里的边境线。有8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呼伦贝尔市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呼伦贝尔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的草原、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呼伦贝尔全市人口270多万,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汉、满、回、朝鲜、俄罗斯等30多个民族和睦聚居。众多民族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魅力无穷的地方风味,又为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增添了许多神奇的色彩。呼伦贝尔有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九曲回肠的莫尔格勒河,边城满洲里、林城牙克石、山城扎兰屯,还有童话梦幻般的白桦林,更是让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
我对呼伦贝尔的热爱从飞机上就开始了,从天空上俯瞰,美丽清澈的白云就像一朵朵新鲜的棉絮,拉长再拉长,最后与蔚蓝的天空交织,就像一条偌大而又圣洁的哈达,迎接着远方的客人。“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飞机刚刚降落,手机的草原铃声清澈悦耳,妻妹淑文,妻妹夫孙厂,外甥女小美,一家人早已在机场外面等候了。
一晃十年了,小美长高了,也长美了。几年前的小毛头,如今已是时尚知性的美女了。听说我来,小美特意跟公司打了招呼,亲自开车来接我。为了让我更好地领略草原风光,小美他们还特意让我坐在了副驾驶。妻妹在后面快言快语:“五姐夫你看我们见没见老呢?”孙厂大名孙铁柱,原来在矿上建安公司工作,后来调到了运销,再后来就办退休了。退休后开过粮店、办过狐狸养殖厂。因为场地拆迁,加上疫情原因,他的狐狸厂不干了,闲暇时给别人砌墙、铺地,干起了老本行。前两年,呼伦贝尔跑旅游的多了,他们也买了一台雪佛兰越野,专门跑旅游。为此,孙厂还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打起了小广告:“疫情结束后,如果您有一次旅行计划,那么,请允许我为你推荐我的家乡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之旅是从草原歌曲开始的,高亢、浑厚的草原歌曲是草原的灵魂,车里唱、街上也唱,吃饭的时候唱、喝酒的时候也唱,大人唱、小孩也唱,男人唱、女人也唱,整个呼伦贝尔草原都弥漫着蒙古人的长调和豁达豪放的音符……酒过三巡,夜幕降临。孙厂早已帮我规划好了旅游路线,然后又把我送到海拉尔维也纳大酒店养精蓄锐,整装待发。
走进莫尔格勒河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莫尔格勒河如巨龙盘卧一般,虽然最宽处也不过五、六米,但其河道九曲回肠、水路辗转翻折,流向或东行、或西走、或南奔、或北进,用“九曲十八弯”也无法形容出它的弯曲程度。莫尔格勒河又称莫日格勒河、莫日根河、莫尔根河,系蒙古语音译,意为“弯弯曲曲的河”或“碰头河”。发源于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河长319公里,流域面积4987平方公里,由东北向西南,源自兴安密林,流经著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汇入海拉尔河,属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水系。1961年,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老舍先生来到陈旗时更是将莫尔格勒河称为“天下第一曲水”,并写下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壮美诗篇。
从海拉尔区出来,向额尔古纳方向,开车40公里左右,孙厂亲自开车,并担当导游,我依旧是副驾驶。孙厂说:“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格勒河是你绝对不能错过的打卡胜地。”
虽是六月中旬,呼伦贝尔已是草长莺飞了。妻妹说:“前几天那雨下的,天气又冷,自从你来了,呼伦贝尔的天气突然变得暖和了,而且这几天都是晴天。哈哈哈……”“五姐夫,你说俄罗斯和乌克兰打仗,能不能打赢啊?”妻妹可能是新闻或抖音看多了,突然向我提出了一个国际问题,我回头看了看她,顿时大笑了起来。穿过了宝日希勒,又经过了拉布达林,老远就看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格勒河景区”几个红白相间的大字。莫尔格勒河的两岸路边皆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一直扩展到了天的尽头,草原上还长满了好看的黄花,一群群,一簇簇的,甚是好看。外甥女小美说,那是野罂粟,也叫大烟花。
近了,近了,孙厂把雪佛兰停靠路边,我们一行四人纷纷下车。蓝天碧草下莫尔格勒河畔牛羊欢跃、骏马成群、炊烟袅袅。草地里隐隐约约散发着一种牛粪挥发的“清香”,这是一种久违的回归。千百年来,依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每逢夏季便会赶着五畜驻扎于河的两岸。随着岁月轮回游牧不息,也逐渐形成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草原风情。而婀娜多姿的莫尔格勒河就如母亲一般,默默地凝视着草原儿女的迁离与回归,感受着草原上的欢乐与悲伤。我忽然想起著名作家端木蕻良先生《在草原上》一文中激情满怀地写道:“我走过多少河,没有趟过这样的河,我看过多少水,没有见过这样的水。”莫尔格勒河之美,的确令每一位亲临者动心动情,而更加让人动情的是,在它那清澈的涓涓流水之中,还流淌着一个美好的传说。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莫尔格勒河流域曾经是一片缺水的草原,牧民生活非常困苦,有一年,又偏偏遇上干旱,导致大批牲畜死亡,一些牧民不得不迁徙他乡。一位名字叫莫尔格勒的蒙古族姑娘,目睹此情此景,发誓要去大兴安岭山林,寻找传说中的神泉,引水回乡,解救家乡的苦难。经过无数个昼夜的艰难跋涉,莫尔格勒终于走上了高高的兴安岭,可她寻遍了崇山峻岭,也没能找到神泉。家乡的人们等啊盼啊,还是没有等回莫尔格勒姑娘回来。原来,身心疲惫的莫尔格勒倒在了兴安岭的山坡上,也没能站起来。第二年春天,冰雪融化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莫尔格勒姑娘倒下的地方,涌出了一股清澈的山泉,向着她家乡的方向流去,沿途不断汇集雪水雨水,渐渐地形成了一条河流,弯弯曲曲,涓流不息,滋润着家乡的原野。人们坚信,是她的一片赤诚感动了苍天和大地,是天地赐予了草原这条河流,河水里流淌着莫尔格勒姑娘不朽的灵魂。河水之所以那样弯曲,是因为莫日格勒姑娘的灵魂满怀着对家乡的依恋之情,要多看几眼家乡日益丰美的草原,多看几眼家乡的父老乡亲。于是,人们便为这条河流取名为莫日格勒河。莫尔格勒姑娘为家乡留下了一份永远的纪念。
传说终归是传说,它寄托着草原上各族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之情,那么,莫日格勒河的极度弯曲是怎样形成的呢? 答案似乎是很明确的,平坦的草原造成了河水难以一泻直下,不得不前后左右迂回前进,寻找出路,于是,便有了莫日格勒河这般迷人的模样。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牧民们最理想的夏营地。绿草萌生,春暖花开之际,牧人人们便驾着勒勒车,骑着骏马,赶着一群群白云般的羊,珍珠般的牛,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莫尔格勒河两岸,扎起一座座浑圆的蒙古包,把这里装点成一幅绝妙的塞外风景图画。
时日已近中午,我们移步换景,驱车来到了莫尔格勒河的核心景区——天下草原蒙古魂游牧部落,这里是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为数不多的人文景区,在这里可以了解成吉思汗的历史故事和蒙古民族的风俗信仰。高高的城墙上部落旗帜迎风招展,高大的木质门头上赫然写着“天下草原”四个篆字,大门外都是阵势庞大的蒙古部落的战车,战马,士兵雕塑,惟妙惟肖,气势威武,整个格调都是青铜色。虽不是草原旺季,巨大的停车场内却排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豪华车辆,有的来自北京、有的来自江苏、有的来自辽宁、有的来自黑龙江……
有了底蕴深厚的游牧文化,行走天下草原,在木栈道两旁的塑像中,慢慢地了解一个游牧民族的发展史。在“天下草原”,我们看到了世界上最长的蒙古大型雕塑长廊、世界上最大的腾格里敖包、世界上最大的成吉思汗纯手工雕花金马鞭、世界上最大的勒勒车集群、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大营木栈道和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蒙古包,据说有的正在申请吉尼斯纪录。这里的城楼雄伟壮观,城楼两侧围城栈道战旗凛冽,鼓声雷鸣,一声声出征的号角此起彼伏,身着盔甲的蒙古士兵手持兵器威武的站立在城楼两侧,眼前的一切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大本营。
“我马鞭所指之处,都要成为我的牧马之地。” 木栈道的尽头是一幅巨大的成吉思汗骑马的雕塑。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曾在这里秣马厉兵,与各部争雄,最终占据了呼伦贝尔草原。成吉思汗马下的半球上展示了蒙都帝国曾经的疆域,尽显一代天骄的雄姿。当骁勇的蒙古铁骑把战争带到欧洲时,信仰基督的欧洲人以为这是上帝派来惩罚他们的鞭子。在成吉思汗雕塑的前面就横着一条传说中的“上帝之鞭”,长达9.9米,用俄罗斯红木手工磨制,极为震撼。木道两侧有草原民族的神兽雕塑和蒙元帝国的开国功臣雕塑。雕塑的下面都刻有人物的简介。比如成吉思汗的雕塑下面——“天降战神”:成吉思汗1162年5月31日降生,一出生就手握战神长矛,被称为“草原的狼王”。博尔术的雕塑下面写着:博尔术随铁木真(即成吉思汗)参加了统一蒙古诸部的战争,屡次救铁木真于危难之中,他志意沉雄、善战知兵,立下了不世之功,是蒙古帝国的十大功臣之一,封太师、广平王,谥号忠武。
雄伟的成吉思汗雕像,壮观的战车阵容两侧是一座座成吉思汗将士们的雕塑作品,在木栈道两旁的塑像中,慢慢了解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大漠孤烟,金戈铁马,辽阔的草原,让世代在此生活繁衍的蒙古人,形成了独特的游牧文化。如果你赶上开城门的仪式,城楼大门在礼炮声、战鼓声、牛角号声中、悠扬的蒙古长调乐曲中慢慢打开,身着蒙古服装美丽的少女手持哈达缓缓走来,在美好的乐曲中跳起了迎宾舞,以歌曲,美酒,哈达迎接嘉宾贵客。
“敖包”是蒙语,意为“石碓”,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载体。敖包上的树枝在蒙古族人心中代表森林神灵。祭敖包分为血祭、洒祭和火祭,血祭是宰杀牛羊供奉在敖包前,洒祭是在敖包前滴洒鲜奶、奶酒等祭物,火祭是在敖包前点燃干树枝堆或牛马羊粪,祭祀者排队绕火三圈,一边念着自家姓氏,然后把祭品全羊投入火堆,火烧的越旺越好。在天下草原,我们看到了一座直径有50多米,世界上最大的腾格里敖包。腾格里敖包建于2016年,“腾格里”在蒙语中是长生天的意思,是蒙古人心中的神,主宰着万物的生息,建立腾格里敖包表现了对长生天的敬畏,感恩长生天的保佑。听着风马旗呼啦啦地在风中歌唱,每一步行走,每一次凝眸,都饱含着我深深的虔诚和热爱,七彩的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也仿佛听懂了我那无言的心愿。
“天下草原”的另一处人文景观是金帐汗蒙古部落,这里的布局再现了成吉思汗当年征战时的行帐。公元1202年,铁木真向蒙古贵族保守势力发起了一场讨伐战役,地点就在莫尔格勒河谷中会屯山一带,所以这次战役也叫“会屯战役”,战役中,铁木真佯败诱敌深入,后用箭雨大破敌军,取得胜利。这次战役巩固了他的可汗地位,征服了蒙古高原的东部地区,为了庆祝,铁木真在美丽富饶的莫日格勒河谷中架起了金帐。
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年少时光,心里都深深埋藏着一个武侠梦,这颗种子的诞生也许就起源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郭靖在内蒙的辽阔草原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时光,大漠孤烟,金戈铁马,成就了郭大侠耿直善良的侠义性格,那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也让郭靖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对每每遇见的人生窘境都能心怀坦荡,淡然处之。摔跤、赛马、射箭作为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艺”,也是衡量一个蒙古男儿是不是真英雄的标准。在“天下草原”,我们还看到两个蒙古汉子在练习摔跤,成吉思汗铁木真之所以能带领众蒙古儿女所向披靡的征服全世界,除了他本人的雄才伟略外,跟他平时的练兵秘籍也密不可分,蒙古的男儿三艺就是大汗制胜的法宝了。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众多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摇篮,穿越历史时空,我们了解了诸多民族“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峥嵘历史,在很长的一段历史中,大草原并不是如此安宁。而如今,这里成了许多关于成吉思汗的影视作品拍摄之地,更让人感到和平的可贵。
行走“天下草原”,饱览大自然的原始草原风光,领略深厚的蒙古游牧文化底蕴。站在山头的蒙古包旁向远方眺望,美丽的草原上布满白色的五角星灯箱,远远看去犹如朵朵美丽的芍药花在争先绽放。远处的天际下,云朵在天空慢慢地游走,星星点点的白色蒙古包,静卧在辽阔苍茫的草原上,这一切,都让人觉得岁月静好。蓝天白云下,镶嵌在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上的格勒河,显得那样娇柔妩媚。在这种纯自然的优美环境中,骑上骏马,骆驼,或是坐在勒勒车上,沿着弯弯曲曲的莫尔格勒河溜上一圈,再走进蒙古包里喝上几碗用莫尔格勒河水和鲜奶煮就的奶茶,尝一尝香气四溢的手把肉,同牧民聊聊家常,听牧民讲述动人的传说和故事,那该有多么惬意啊!
“因为我们今生有缘,让我有个心愿,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陪你一起看草原,去看那青青的草,去看那蓝蓝的天,看那白云轻轻地飘……”《陪你一起看草原》,蒙古包里不时地传来悠扬的歌声,天地人在此情此景中是如此的和谐与融洽,你可以在这里尽情地饮酒,尽情地歌唱,尽情地放纵……呼伦贝尔大草原,不管我们来自何方,不管我们有着怎样的心事,只要看看那澄澈的天空,悠悠的白云,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草地,什么样的烦忧都会忘记了,更何况我们这次自驾还有天涯海角的亲友相伴呢。
“要想看莫尔格勒河天下第一曲水,你得去牧云山顶。”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午饭是牛肉馅饼,外加几串正宗的羊肉烤串。从“天下草原”到“牧云山顶”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中途还路过了一个马场。因为人马都需要休息,我们只是在马场附近拍了几张照片,并没有做更多停留。这时候,草原上过往的车辆明显增多,有的去,有的回,大多都是行走在牧云山顶的途中。孙厂在他的车里放着铿锵有力的蒙古长调,我依旧是副驾驶,妻妹和小美在后面有些昏昏欲睡了。远处的天际下,云朵在天空散漫的游走,连绵起伏的青山,白蓝相间的蒙古包,几卷去年冬天的草垛子在辽阔苍茫的草原上安静的摆放,这所有的一切,都让人觉得岁月静好。
牧云山顶为景区南线的最佳观景点,可从山顶以最美视角观赏莫尔格勒河“天下第一曲水”景观。莫日格勒河是一条河道十分狭窄,又极度弯曲的河流。如果从空中俯瞰,蜿蜿流淌的河水,就像一条被劲风舞动着的蔚蓝色绸带,悠然飘落在碧绿如玉平坦无垠的大草原上,她一会儿东行,一会儿西走,一会儿南奔,一会儿北进,顺流逆流,对流倒流,往往返返,迂回曲折,顾盼留连,忘情地抚弄着草原的肌肤。在碧绿的草茵上面,莫尔格勒河宛转萦回地流着,既中国古典图案中的云子卷,又像锦袍上的彩绣花镶嵌在碧玉般的冰盘上面;她既像夏日里的一隙绿荫,又像春天里一缕晴丝,系伴着从她身畔走过的行人。莫尔格勒河之曲,纯粹是大自然的天工造化,没有一点儿斧凿之处,是真正的原生态景观。
有一些地方,未曾身处其境便不能体会它的美,莫日格勒河便是如此。莫尔格勒河的水随着地势时而舒缓,时而湍急,站在开满鲜花河散发着青草气息的河边,那涌动着的,始终是一种情绪,一种厚重,一种穿越的力量。莫尔格勒河的两岸,白色的蒙古包星星点点,绿色草地上白色的羊群,与蓝天下朵朵白云交相辉映,牛儿在草地上安闲地吃草,成群地马儿无拘无束地奔跑,一切显得那么宁静而自然,纯净而真实,雄浑而豪迈!其实,草原的天有时候又像性情耿直善变的汉子,这不,一阵风急匆匆地过来,挟着一片云,一阵急雨劈头盖脸扑下来,转瞬间又雨过天晴。
莫尔格勒河两岸就是牧民放牧的牧区,夏季牧民到这里放牧,冬季迁回定居点。沿岸两侧星星点点的蒙古包,成群的牛羊,奔驰的骏马,在这里能领略到真正的大草原风光。辽阔的草原,让世代在此生活繁衍的蒙古人,根据草原的习性,形成了独特的游牧文化,就游牧文化而言,它与农耕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农耕文化提倡改造自然,本质上是人通过和自然的斗争而生存、生活。游牧文化则崇拜、依赖、适应大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因为完美的自然环境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资源,游牧蒙古人领悟到大自然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赖以生存的摇篮,人与自然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聪明智慧的牧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还总结出了一条利用莫尔格勒河极度弯曲的特点防御狼害的经验。他们以河道为天然屏障,在非常狭窄的河湾之处,扎起一道栅栏。每到傍晚,便把畜群赶入三面环水的半岛之上,然后把栅栏门一关,畜群便处于绝对安全的保护之中了。
与大气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九曲十八弯相比,莫尔格勒河显得娇小;与磅礴的唐克黄河九曲十八弯相比,莫尔格勒河显得柔媚。波澜壮阔的河流容易令人领悟到豪情壮志,而乖巧可人的弱水容易令人体味到楚楚动人。走进莫尔格勒河,就是走进了天堂草原馈赠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慰藉。落日余晖下的河水流光溢彩,沿河两岸成群的牛马羊犹如珍珠般洒落,点点的蒙古包构成一幅秀美的草原风情画卷……我们在繁星闪烁中准备返回海拉尔维也纳大酒店,准备新一天的旅程。而此时,孙厂的雪佛兰车里又唱起了腾格尔那首熟悉的《天边》:
天边有一对双星
那是我梦中的眼睛
心中有一片晨雾
那是你昨夜的柔情
我要登上,登上山顶
去寻觅雾中的身影
我要跨上,跨上骏马
去追逐遥远的星星
……
美丽的额尔古纳
有些风景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来诠释,就像一颗心灵需要一个懂你的人来解读。额尔古纳,一个美丽而又苍凉的名字,它是一条河的名字,也是一片草原的名字,它是一个古老民族的摇篮。对额尔古纳的向往是很多年前一本旅游画册上一张标有额尔古纳的照片,照片上有落日、有河流、有草地、有白桦林,还有成群的牛羊,牛羊的后面是一个骑着骏马,身穿蓝色蒙古袍,手里还拿着一个套马杆的牧民……夕阳把草原染上绚丽的金色,光与影在这张照片上得到最好的诠释。美丽的风光、边塞的风情,从而吸引我的前往。
额尔古纳是蒙古语“捧呈、递献”之意,后又逐渐把它修饰为“奉献”之意。隋唐时期,室韦就成为呼伦贝尔部分部落驻地,唐代曾设室韦都督府进行管辖。1206年,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合撒儿的领地,黑山头古城就是他们居住的主要城池。清世宗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政府在额尔古纳河流域设置了“卡伦”,管理边务和内政一直延续到民国。民国九年(1920年)建室韦县和奇乾设治局,民国十年(1921年)设奇乾设治局为奇乾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伪满洲国改室韦县和奇乾县为额尔古纳左翼旗和额尔古纳右翼旗。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合为额尔古纳旗,人民政府设在三河镇。196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额尔古纳旗,分设左右两旗,并将1961年划给陈巴尔虎旗的三河、上库力、拉布达林划回额尔古纳右旗。1975年旗政府迁至拉布大林。1994年,国务院同意撤销额尔古纳右旗,设立额尔古纳市(县级),以原额尔古纳右旗的行政区域为额尔古纳市的行政区域。
额尔古纳市是呼伦贝尔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北端,为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市。额尔古纳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三个人,而这些人又集中在南部,占全市面积三分之二的北部地区没几个人。关于额尔古纳和呼伦贝尔,还有一个笑话,额尔古纳的市长和呼伦贝尔的副市长如果同时到外地开会,有时候竟然分不开谁大谁小。
向北,向北,再向北,向西,向西,再向西……孙厂的雪佛兰在332国道一路高歌,国道两侧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宽广平整,在绿色的草原的深处,有皎白的羊群在清闲地吃着青草,白云在天空中不时地变换着姿势,羊群在青草中起浮着白色,就像一把珍珠撒在了绿色的绒毛毯上。草原上的野花点点斑斑,装点在这片绿色的海洋里,让草原变得五彩斑斓……草原的美景不时地在眼前切换,一会儿是羊群,一会儿是牛群,一会儿又是马群, 牛、马和羊周游在草原上,风吹草动,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透过晨曦,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一匹棕色的老马在清闲地吃草,身旁一匹棕赤色小马驹静静地偎依在母亲的身边,如同在听母亲讲那悠远的故事。
额尔古纳河人是一个由多民族、多地区、多习俗、多信仰组成的多元化混合型居民。上推三百年,这里还没有多少居民,从贝加尔湖畔迁移的鄂温克、鄂伦春人打猎时常出没林中,再就是清兵卡哨。清末咸丰年间解禁令后,内地以山东、河北人居多的各省来人,逐渐向这里迁徙。尤其是额尔古纳河沿岸发现了丰富的金矿后,来人就更多了,有中国人,有俄罗斯人、也有荷兰人等。原来上百里不见一人的平静山沟突然涌入了成千上万人,从帐篷到土房,逐渐形成规模。 尤其苏维埃的一声炮响,把成万的俄罗斯人轰到了额尔古纳河的右岸,使这里又增添了不少异域特色。
从上、下护林屯再往北走,穿过大山的一片树林,翻过一道大岭,公路左侧突然出现一大片开阔地带。远方陡峭的山下灌木丛中有一条大河再静静地流淌,这就是有名地乌拉尔河,再河边有一个很精致地村落,这就是我们此行地有一个重要地景点——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
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俄语名叫葛拉弯)不仅是全国唯一俄罗斯民族乡,也是俄罗斯族人口最多的居住地,约占当地人口的95%。到目前为止,这里的居民仍保持着完整的俄罗斯特有的习惯。他们在家中普遍用俄语对话,穿着也是俄罗斯族特色服装。吃的是列巴(面包),喝的是苏巴汤和奶茶,住房不管老房新楼,全是欧式风格的木刻楞。“嘎拉弯,三件宝。兔子皮、刷芳草,金发美女满街跑。”来到这里,你会看到街上的人流,全带有欧洲人的特点,不管黑发黄发,全是白白的皮肤,高高的鼻梁、大眼睛、长睫毛,异国情调让人耳目一新,将你带到一个全新的感官世界。俄罗斯族身上有俄汉两个民族的优势,有思维敏捷的聪明的大脑,有健壮高大的体魄。男性有华人的勤奋吃苦精神,又有俄罗斯人的气力和抗寒耐性。姑娘们则有华人的温情涵养,又有俄罗斯人的白肤美丽,面如桃花,能歌善舞,举止大方,不拘小节。
俄罗斯族人特别喜爱清洁和居所美化,他们的院内种满各种果树和花卉,室内也在盆内栽植各种长青绿叶植物或鲜花。由于历史流传下来的习惯,这个民族每个家庭的自力更生能力都很强,他们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粮食、肉食、蛋、奶、蔬菜以及穿戴,全是自己种植和加工制成,保留着自给自足的农家小日子。俄罗斯族人使用俄汉两种语言,也过俄汉两族节日,但他们更偏重俄罗斯节日。俄罗斯族过节,不像汉人节日矜持呆板,他们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游戏活动。如巴斯克节的撞彩蛋,柳条节的踏青、秋千等。每当节日到来,他们都会盛装打扮,吃美食、喝圈酒,走家串户,且歌且舞,通宵达旦……
额尔古纳因额尔古纳河而闻名,额尔古纳河为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全长900多公里,总流域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最后在漠河汇入黑龙江。额尔古纳河右岸为山地草原和山岭森林,被称为“天骄故地”,是成吉思汗的故乡。额尔古纳河又被称为母亲河,她有2000多条大大小小的支流。众多支流的汇集,就如同儿女成群簇拥于母亲的膝下。而额尔古纳河就像母亲流淌的乳汁养育儿女般为万物生生不息献上了甘甜的乳汁。
沿着额尔古纳河行进,沿途风景美不胜收。弯弯曲曲的河水夹杂着郁郁葱葱的绿色,水色碧蓝、清澈见底,支流与主流汇合处的冲积平原十分宽阔,绿草如丝毯,百花似锦绣。河水欢腾的涛声,空中清脆的鸟鸣,林间幽远的兽哮与松涛阵阵,碧叶簌簌交织,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喧嚣。牧场上的牛马羊在河边饮水,河岸上灌木丛生,是鱼类良好的产卵场所。这里的鱼类品种有十几种,有鲤鱼、鲫鱼、鲇鱼、鲈鱼、狗鱼,还有罕见的大马哈鱼。听当地的牧民讲,真正名贵的鱼种并不产自大河,像细鳞、蛰罗、虫虫等这些寒水鱼,生存条件要求在十度左右,它们大多生存在激流河、得尔布河、根河等各支流的上游,只有秋冬时节,才会到大河中旅游。冷水鱼的特点除了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色白如雪以外,它们的肉质非常紧密,口感特别。得了这些鱼,要原河水清炖,佐料只能加河边采的野葱,略放点盐,才能吃出鱼的清香。这些鱼类在吃上也有讲究,那就是“蛰罗的身子,虫虫的嘴,鲤鱼的脑髓,鲇鱼的尾。”
额尔古纳是森林与草原的过渡带,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大草原在这里交汇,渐渐地由草原河流过渡到森林山岗。额尔古纳市和中国北极漠河县紧邻,由于纬度较高,与根河交界的阿拉齐山一带的夏天昼长夜短,最长时晚上十一点多空中的最后一缕晚霞才渐渐消失,而早上两点刚过,象征希望和新生的太阳又开始冉冉升起。因纬度较高,这里夏季的无霜期只有三个月左右,这里每年十月份就开始下雪。也正因为这里的夏季非常短暂,就越发显示出这里迷人景色的珍贵。这里的人们在冬季八个月的时间里,能吃到的蔬菜只有储藏时间长的圆白菜和土豆,水果是秋天自酿的山果子酱以及内地运来的冻梨、冻柿子。然而,他们的生活并不平淡,因为一到冬天,他们家家都要宰牛杀羊,几百斤的牛羊肉放在他们的仓房屋里,半年时间仍能新鲜如初。
沿201省道自拉布达林向北5公里,便是根河桥。根河桥是额尔古纳市连接北部地区唯一一座桥梁,也是战争时期的军事要塞。根河在森林里左盘右转穿越了近二百公里的路程,飞下几百米的落差,在根河桥这里的河面骤然变宽,流速也减缓了许多。每年六月份,满河套的秀李子、山丁子全部开放,如冬季里的树挂一般一团团雪白一片。山坡上的迎春花、山杏花、芍药花、百合花、金针花等花卉争相绽放,白的、粉的、紫的、红的、黄的花团锦簇铺天盖地,蝶飞蜂舞、清香醉人。瓦蓝瓦蓝的天空,雪白雪白的云朵,清澈透底的河水,五彩斑斓的自然屏风,俨然一幅人间最美的田园诗画。
但凡来到额尔古纳旅游的人,最想看的景点必定额尔古湿地。额尔古纳湿地位于根河、额尔古纳河、得尔布干河和哈乌尔河交汇处。还包括根河、得尔布干河、哈乌尔河及两岸的河漫滩、柳灌丛、盐碱草地、水泡子及其支流。额尔古纳湿地包含有特别大范围的冲积平原,并在此形成了一个三角洲。是现今我国保护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
额尔古纳湿地是由大兴安岭西麓上历年春雪融化的桃花水及大雨过后的山洪所冲刷的滩涂。这湿地东起山峦起伏的根河市森林之中,西到草深坡缓的额尔古纳河,全长三百多公里,最宽处有十多公里,主要以根河流域为主。根河两岸有陡峭的山峰,有宽广的滩涂。由于根河属于季节河流,只要不是洪峰到来时,大部分河滩都裸露在水外,积年累月,河滩中长满了果木、柳木、灌木、水草、以及塔头墩等根系特别发达的植物。大水来时,这些植物不但可用身体阻挡住急速下泻的洪水,还能牢固地抱紧身下周围的沙土,不让它们随波逐流的同时,还可以用身体如同海绵一样吸收水分。等雪水流尽,整个气候转入干旱时,这片湿地又开始释放大量的水汽,起到一个调节环境的作用,故称“地球之肾”。
孙厂给我们买了门票,我们乘坐观光车来到了根河湿地的观景台。观景台上老远处就看见一块巨大的碑石,碑石上赫然写着:“亚洲第一湿地”。观景台上,游客们以湿地和碑石为背景,纷纷合影留念。“看,那就是马蹄岛!”孙厂突然把手伸向远方。根河水流过额尔古纳西山脚下时,多年的冲刷和不停的改变河道,使这个地方形成了一个半圆的小岛,其形状起名叫马蹄岛。这个小岛不管水多大从来没有淹没过,天再旱从来没有断过水。河流湍急也好,积沙沉淀也好,这个小岛也从没改变形状和扩大或缩小。正因为有这么神秘,小小的马蹄岛也成了额尔古纳市市标图案的原型。
关于马蹄岛的传说有多个版本。有的说是当年成吉思汗出征南下时,非常留恋这片养育过祖先和自己的土地,一步一回头、思绪万千。就在离开河道奔赴征程时,成吉思汗驾驭着神马腾空而起,又重重落下,用马蹄在这儿烙下一个深深的印迹,以寄托他对故土的缅怀。有的说是有一次成吉思汗只身在此路过此地,突遇猛虎,可巧那天不曾带有弓箭和利刃,危急时刻,是坐骑突显神威,猛将老虎踏入泥潭,从而留下了永久的标记。尽管传说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个马蹄岛与成吉思汗有关。
额尔古纳河的传奇故事,经过时间、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迸发出一条壮丽的界河。一望无际的草原,空旷安静得只剩下飞禽走兽的啼叫,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宁静。从额尔古纳湿地观景台俯瞰,整个湿地都十分美丽,一派平和自然。根河就像一条银色的玉带弯弯曲曲地在平坦的草原上流淌,由于河流曲流的裁弯取直而形成了多处牛轭湖镶嵌在碧绿的草地上,就像一串串宝石。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是北寒温带湿地的典型代表。公园内自然风光秀美,保持了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敖包与烽火台的遗址仿佛在诉说着如烟的往事。
额尔古纳湿地世界鸟类保护的重要区域,由于较稳定的水情,这里成为许多鸟类非常重要的庇护场所,是全球鸟类迁徙路线的"瓶颈",每年在这里迁徙停留、繁殖柄息的鸟类达到2000多万只,是丹顶鹤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繁殖地之一,大约有45对,占全球丹顶鹤总数的4%,也是世界濒危物种鸿雁的重要柄息地之一,大约有2000只,占全球总量的4%;另外每年从这里迁徙停留的大鸨和小天鹅的数量分别占全球总数的17%和19%。
美丽的额尔古纳,就像一块色彩缤纷的油画布,河流、湖泊、植被的颜色随四季而变,风光有巧工难绘之妙,天然景色有观赏不尽之美。春风秋雨,交叠着大地的碧绿与金黄,炙夏寒冬,映衬着大自然红白相间的万种风情。
额尔古纳的春天总是来得稍晚一些,伴随着冰雪消融,绵绵春雨,清澈见底的根河流淌在碧绿的草原上,让五彩缤纷的花朵点缀在广袤的湿地中,让归来的鸟儿熙熙攘攘地散落在山林间,让所有的生命沐浴着春天的曙光,焕发出新的活力。每当春风拂过,草原的嫩芽就匆匆探出头来,多种珍稀植物生长在这片湿地上,包括国家及自治区级保护植物:钻天柳、浮叶慈姑、芍药、桔梗、兴安升麻、兴安翠雀、大花杓兰、细叶百合……孙厂还情不自禁地给我们介绍:“这里的牛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天然矿泉水!”大批迁徙的候鸟将这里营造成一个鸟类博物馆,包括国际濒危鸟类及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如:白尾海雕、天鹅、鸿雁、苍鹭、丹顶鹤等,鸟类总数量达200多种;紫貂、原麝、貂熊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也在这里繁衍生息,各种珍禽异兽与湿地生态系统相辅相成,让春天里的湿地公园展现出磅礴的生命力,令人赞叹不已。
额尔古纳的夏天更是让人赏心悦目,晨雾缭绕时的时空将远山、河流、森林、草原都遮盖了,仿佛给它们穿上了薄纱,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犹如人间仙境一般。拨开晨雾,湛蓝的天空上飘荡着的朵朵白云,与根河水的波光荡漾交相呼应;金黄的油菜花与碧绿的田野连成一片,阳光也从茂密的枝叶间透射下来,青草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倾听着莺吟虫鸣,一种远离城市的喧嚣的室外桃园就在你的眼前。
额尔古纳的秋天是最美的,漫山遍野的山林经过秋天的渲染呈现出一片片金黄,鸟儿呼啸着冲上蓝天,清澈的河水里倒映着金色的草原,在这个色彩最为丰富的季节,额尔古纳呈现给大地一幅美不胜收的壮美画卷。随着季节的变换,花草树木的颜色也在交替更迭,深秋的落叶铺满了地面,走上去松松软软的,仿佛漫步于童话世界;湿地里的白桦林,随着秋风摇曳,树叶金灿灿、黄澄澄,在阳光下光亮耀眼,从枝头落下洋洋洒洒,如蝶飞舞,令人陶醉。此时不妨携手心爱的人来白桦林走一走,让它来见证纯洁、坚贞的爱情吧。
对于额尔古纳来说,冬季的时间最为漫长,在这个银装素裹,白雪纷飞的季节,不冻河在银色的大地上奔流,蒸腾着的雾气,枝头上的雾凇,洁白苍茫的远山,还有那冬日里金灿灿的阳光,使得原本凛冽的寒冬分外妖娆……
草原上的白桦林
旅行就是一场童话,在白桦林遇见驯鹿精灵,就是最美的童话。距离额尔古纳市市区40公里处,成千上万株纯天然生长的白桦聚集成林,其间不掺一棵杂树,这便是白桦林景区。白桦林景区位于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201省道,景区总面积7000余公顷,是大兴安岭地区面积最大、形成年代最久远、构成树种最纯的天然原始白桦林带。传说成吉思汗的千军万马途经此地时,认为这是吉祥的化身,并在这里驻足休憩,安营扎寨。白桦林景区里的参天白桦,浩瀚如海,成为来此游玩者心底挥之不去的呼伦贝尔印象。
白桦是额尔古纳的市树,是北方特有的树种。白桦树洁白如玉,皮质细柔光滑,树干挺直粗细均匀,茂密的树叶似一颗颗悬挂的爱心,长长的枝条如若伸出的手臂在呼唤着远方的情人。白桦树身材高大,树顶上一个个圆圆的大树冠罩下来,每棵树下都有一大片空旷,游人们在桦树林中可以随意穿行,林中的莺雀用我们听不懂的鸟语解释山中古老的故事,给这树林增添几分神秘的色彩。记得作家刘心武先生在他的散文《白桦林的低语》中写道: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那森林边的草地上,野牡丹和野百合开过了,现在是什么样的野花在怒放?我的思念越过蜿蜓曲折的小溪,升到高高的冈峦上,在塔亭般的瞭望楼里,我要同你一起倚窗外望。窗下是茫茫林海,随着山峦起伏,绣出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的绿浪。紧靠着瞭望楼的是一片白桦林。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白桦树是俄罗斯人最钟情的神圣之树。被誉为“纯情树”的白桦树婀娜多姿,犹如少女窈窕的身躯亭亭玉立。在俄罗斯人眼中,白桦树是春天和爱情的信使。按照俄罗斯的民俗,姑娘在出嫁前要举行辞美的仪式,以惋惜和悲切的心情告别少女时代,迎接即将来临的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的妇人生活。人们喜爱白桦林,更喜欢有关白桦林美丽而凄婉的爱情故事。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有一天战火烧到了家乡,小伙子拿起枪奔赴边疆。心上人你不要为我担心,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朴树的那首带有俄罗斯风情的歌声,不知唱碎多少人的心。《白桦林》是前苏联的一首民歌,源自乌克兰,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而创作的。其灵感是来源于苏联二战时期的一个士兵的故事。1944年二战时期夏天,苏联红军经过浴血奋战,正一步步将德军逼出边界。然而双方在激烈的交锋中,苏军的电台落入敌军的手中。为了夺回了自己的电台,苏军小分队冒险潜入敌军腹地。他们最终赢得了那场战争,然而苏军的侦察兵们却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此时的情景又以电影镜头切换的方式回到了两个年轻人相爱的的白桦林: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小伙子上了战场,一位姑娘在白桦林下,默默地注视着自己的爱人随着军队远去。桦树上刻着两个人的名字,姑娘说好会在那个白桦林里等他回来。可是军队是胜利了,他的心爱的人却再也没回来……
走进到白桦林景区大厅,清凉之感席卷全身,这种自然的凉意,吸引着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厅里的每个区域都可以闲逛打卡。产品大多是与当地主题相关,中俄蒙特产纷纷呈现在眼前,还有不少桦树皮画、桦树皮编制的小靴子等当地特产。游客中心是你森林之旅的起点,担心走路太久的游客们就可以选择搭乘观光缆车,悠闲入园。林中小路曲折弯弯向前延伸,心形的玫瑰拱门映入眼帘,到这便踏入了爱之朝圣地——白桦林“爱情世界”。若是恋人们徜徉其中,能赏美景,还能拍照打卡,所到之处古典而又浪漫,空气里似乎都要滴下甜蜜。电影里灰姑娘的南瓜马车,仿佛让你走进一个梦幻的世界。再往深处走,栈道旁有一处许愿亭,挂满了各式祈福牌,上面写满了来自各地游客的美好愿望。在桦心坊领取属于自己的祈福牌,写下心愿,挂在许愿亭上。当风拂过,祈福牌每一次飘动,都意味着一次祝福,许的愿望很快就可以实现……
在童话森林,回归本真,安放那颗寻求纯真的心境,快乐便无处不在。300米的空中栈道横跨在8米的高空中,巧妙利用白桦树的间距建设而成,是白桦林最具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景观之一,也是玩耍吸氧的不二之选!徜徉其中,便可尽情感受半空行走的美妙神奇。透明的玻璃桥和彩虹阶梯,更是吸引了无数游客在这里纷纷打卡拍照。从栈道上俯瞰林间风光,耳边风吹树叶的声音,暖阳从白桦树缝隙间洒落金光,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谱,给人一种崭新的视觉享受,一路的树林、草地,都仿佛新生一般颜色浓郁,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对于童话的美好记忆,不光属于孩子,大人们来到这里同样会流连忘返!走在这里,你会发现每个角落都有惊喜:熊出没、小红帽……仿佛穿越到了童话王国。脚下是郁郁葱葱、坚挺笔直的白桦林,抬头可感受到天即为树、树即连成天的圣境之美,都市人期盼的安静与自在,即在眼前。
大兴安岭就像一道草原的避风港,中和了西伯利亚的寒流和太平洋的暖流,滋润了这片世界上最好的森林之一,而在这片原始白桦林中也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可爱的生灵。“快看,那是驯鹿!”妻妹在前面兴奋地喊了起来。邂逅森林精灵,近距离观看驯鹿,让人仿佛置身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在大家的印象里,关于驯鹿最美的画面就是一年一度的圣诞节:洁白的雪地里,一群温顺的驯鹿拉着圣诞老人的雪橇,给人们送去期待的礼物。而如此近距离的与驯鹿接触更是让人喜出望外。驯鹿的大眼睛带着其它动物没有的神秘,胸前蓬松的白色绒毛像绅士的领结般优雅,而鹿角则是森林赠予的神性皇冠,像树冠一样蓬勃的展开,毫不遮掩。因为驯鹿独特的外形:头似马、角似鹿、身似驴、蹄似牛,世人喜欢叫它“四不像”。而作为猎人的主要运输工具,鄂温克人则更喜欢称它们为“林海之舟”。白桦林的驯鹿都很温顺,你可以与呆萌的驯鹿来一场亲密互动。如果你带着它们爱吃的苔藓,这些机灵鬼就会凑过来美餐一顿。要是吃饱了,它们有的酣睡,有的趴着倒嚼,有的则会走来走去,让寂静的白桦林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此刻的你,还可以选择一条民族风的长裙,或是用素净的森系长裙,拍出一种空灵的味道。
中国唯一的驯鹿部落就是位于呼伦贝尔根河市的敖鲁古雅使鹿部落,白桦林驯鹿苑里的驯鹿就和它们同宗同源,不需要去北欧、俄罗斯,甚至不需要去更远的根河,在额尔古纳的白桦林里就可以圆你一场不会忘却的驯鹿梦。
作家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用细腻的文字重现了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鄂温克人的沧桑故事。他们是“住在大山中的人们”,世代以狩猎和放养驯鹿为生,传承着悠久的“驯鹿文化”。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而是会用树木搭成简易“帐篷”居住,这个“帐篷”外形是个圆锥体,一般高约3米、直径约4米,被称作“撮罗子”。从前猎民们的生产工具中,也都是白桦树皮编制的桶、盒子、船等,白桦树也几乎承载了这个民族悠长的游猎生涯。在寒冷的冬日,撮罗子中央燃起的火堆可以抵御严寒,也可以烧水,烤肉……仔细观察还能看见顶部的一片镂空,那里既是排烟的通道,也是夜晚仰望星空的画布。
白桦林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色彩与灵感能够在这里得到完美的结合。沿着摄影小径的前方连续的弯道拾级而上,便到了白桦林景区的制高点。登高时或许无暇他顾,自高而下却是略显刺激。时间仿佛在这里失去了意义。人们只需要当一个静默的观察者,原汁原味的野生环境才是驱使人们前来探索的最大动力,站在至高处“观景平台”还能够将白桦林后山的风貌尽收眼底。面朝着山野,丛林环绕,在这里的假日,每一秒都是与自然最接近的悠然时光。看看身边的好友,个个忘情地拍照。白桦树也极其给力,把纯白的牛奶一样的肤色完全裸露出来,陪衬着游人的笑脸。树下的小草,在这里是长大又倒下的,高度不及脚踝,树冠高高在上,人们站在树下空空的树干旁,纵情摆弄各种姿态,笑声喊声都可以无所顾忌地在白桦林里放飞一份原野般的心情。
“桦木不剥皮,三年烂成泥。桦木剥了皮,硬赛铁若锡。”将桦木加温后,材质如藤条一样柔软,需要什么形状就弯成什么形状。人们用桦木做成爬犁、雪橇、滑雪板,经久耐用,摩擦力小,还不干裂破损。尤其用桦木制成的家具,用砂纸打磨后,光滑如镜,可仿红木、紫檀,也可自创品牌,是目前国际上比较走俏的家具商品。
白桦树是落叶乔木,属细质木,白桦的树干可达25米高,50厘米粗。白桦的叶为单叶互生,叶边缘有锯齿,花为单性花,雌雄同株,雄花序柔软下垂,春天树上的叶还没长出来的时候就开花了。白桦树的果实扁平且很小,叫翅果,很容易被风刮起来传到远处。白桦的全身都是宝都是宝,桦树表面白色的皮,将其中剥开,完全可以当纸用。当年的抗联战士在山中学习,传送情报全用它。用桦树皮制成的器皿装饰品或盐、醋、酱油等最好,耐腐蚀。隔潮湿、杀菌保鲜不易损坏。鄂伦春家中的居民仍旧保留着用桦树皮器皿盛装食品的习惯。桦树皮含油量高,将其点燃后,下面会流出黑色的油质。将桦树皮油涂在户外木墙或埋在地下的木桩、电线杆上,不透雨水还防腐蚀。早年间马拉的勒勒车木轴以及老式动力锅驼机都用这种漆黑粘稠的桦树油。
白桦树的用途十分广泛,白桦树的皮可以用来制作屋顶防雨材料,还可以引火,是制作桦皮画、桦皮饰品上好原料,树干可以做建筑材料,还可以榨营养丰富的桦汁饮料。桦树皮不只适合家用,有时还能够登上大雅之堂。俄罗斯国新西伯利亚市火车站候车大厅正面大墙上,反映蒸汽机时代工业革命的巨幅壁画,所用的材料就是桦树皮。其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都堪称一绝。
白桦树还被山里人称为“救命树”,或“菩萨树”。因为白桦树多生长在潮湿且土壤含酸的地方,在白桦林中迷路,看到了白桦林就可以找到河流,就有了走出森林的希望。在白桦的身上割开一个小口,就有汁液流出,不仅可以解渴,还具有好多药用价值。白桦的汁液里有20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无机元素,具有抗衰老、抗疲劳、美容等功效,据说是21世纪最具希望的功能饮料。桦树皮的二层皮可以割下充饥,其味甘甜带涩,咀嚼像皮糖,虽然不是营养食品,但在迷路的人在大森林中绝对可以延续生命。桦树茸是整个白桦树的精华,含有大量的抗癌、降血压、降血糖、复活免疫作用的植物纤维类多糖体,其增强免疫的能力是灵芝的65倍。对糖尿病及肠胃病尤其有效。野生桦树茸只生长在原始森林深处,不能人工栽培,非常稀少,尤其珍贵。
白桦树的叶子也有用途,俄罗斯人洗桑蒸气浴时,必用桦木带叶的枝条反复抽打全身,不但活血通脉,那种清香还能提神醒脑。也只有桦枝才在干后不掉叶,根据这个特点,俄罗斯人及我国的俄罗斯族,一般都会在夏季选择一些嫩枝采下风干,备用一年。
美丽、富饶、神奇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宛如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无边无际,处处是蓝天绿草。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突然出现如此规模的白桦林,引得无数的中外游客纷纷打卡,那么,白桦林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为此,我特意查找好多资料进行了科普。草原一般干旱,形成不了树林。有林的地方,必须有稳定的水源。草原上自然存在的白桦林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类是植被水平地带,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的过渡带。气候湿润,树木才能存活。这在我国大小兴安岭西麓较多。这种植被过渡带很常见,在蒙语里面,这个现象叫做杭盖,就是杭盖乐队那个杭盖。意思是,一个有着蓝天、白云、草原、河流、山和树林的世界。第二类是垂直地带,在草原上的山区迎风坡,降水多会有一些林木,比如阴山。第三类就是孑遗植被,原有的森林植被区域变干,大部分形成草地,但是有些地区的地下水较浅,林木仍可以获得水源存活,比如在浑善达克沙地就有很多林子。
“多少次我在路上与你相逢,多少回我在春天抚摸你柔美的身影,多少个夜晚你悄悄的闯进我的梦境,多少年来你仿佛牵扯我的神经,你白白的皮肤惹得我怦然心动,看到你婀娜的腰姿笔底有灵……”我不记得在哪里读到的这首《白桦林之歌》。当我走进白桦树的时候,脑中回响着这些诗句,禁不住含着眼泪与洁白的树干深情拥抱!
我第一次接触桦木的时候,还是在1996年,那时候我还是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大雁矿区雁兴井的一名采煤工。那时候的矿井还是人工掘进的,每掘进一米,就要给一架一梁二柱的棚子,还要封帮、封顶,所用的桦木都是从大兴安岭林区那面拉过来的。井下条件好的时候,三个人一个班八小时可以给两架到三架,条件差的时候,也有给不到一米的时候。前面一人打眼放炮,后面的两人要把放炮崩下来的岩石或土方往矿车里装。矿车挂到钢丝绳下面,和地面的绞车是相同的。车装满后开始打点,两下点代表“上”,三下点代表“下”,一下点代表“停”,一年四季不分白天黑夜,周而复始。我还记得当时木匠房有个老杨和马江,他俩专门负责破(锯)板子,供井下封帮用。因为老杨不下井,有时候,不免被井长派下山干点零活。有一次韩有金井长让老杨下山去买一块玻璃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让老杨没有想到的是,他在买玻璃回来的路上,一不小心把玻璃弄打了。老杨二话没说,又自己花钱给韩井长买了一块。这件事后来在井上传开了:“老杨真好人,老杨真实在!”如今,韩有金井长早已作古,老杨也没了消息,鄂温克大雁矿区的那些弟兄也都各奔东西了……
白桦树多情,每到雷雨或是阴湿天气,白桦林的眼里就会流出滴滴担忧的泪珠,一到秋季,树叶变成了金黄的丽发,见到她的人,无不为她那特有的气质所折服,为那纯情的眺望而慨叹。我这次去呼伦贝尔,还特意看望了两位姐姐:一位叫田杰、一位叫娜仁。田杰原来住在我姨妈家的对门,我那时候流离失所,是她看在姨妈的面子,才把我介绍到矿上去的,并且一直把我当作亲弟弟对待。在她的护佑下,我从一名普通的矿工,干到了班长、队长,当时井下是经常受人欺负的,有了田姐的关照,我就有了“保护神”。后来田姐还鼓励我往报社和电视台投稿,我也因此成了矿区的名人。那时候我还有一个笔名,就叫“陆向桦”。而娜仁是我到三矿的时候认识的,那时候的矿长是刘晓东,矿上的好友有薛中强、王培武、刘树会,娜仁好像在工会或妇联,没钱的时候就向娜姐去借,有一次借了娜姐200块钱,等我买断工龄即将离开矿区的几天前才还清。
白桦树喜欢阳光,生命力强,在经历大火烧毁的森林以后,最先生长出来的就是白桦。在中国的北方的草原上,森林里,山野路旁,都很容易找到成片成片茂密的白桦林。粗的两人合抱、细的宛若竹竿;抱住大树,平静地倾听,树皮依旧在啪啪作响,那是经过冬的深藏、春的拔节,夏的奉献,白桦树正在狠命地向上生长,而可爱的大兴安岭人就生活在白桦树的缝隙里……
从室韦到黑山头
历史的车轮,从来没有停下,就像额尔古纳河两岸的人、事、物在不断地轮换更迭,但是绿草如茵,树林繁茂,河水静静流淌,却是永恒的默默坚守。这就是蒙古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离开了美丽的白桦林风景区,再向北行进,两边的树木渐渐稀少,土壤也没有路过的地方肥沃,而且下坡路远多于上坡路,砂石路面上闪烁着斑斑点点的光泽,那是与沙金一同伴生的云英在闪耀。据说,山沟里一座座突兀耸立的沙丘,也不是大自然的产物。这些都是一百多年前来这里淘金的工人一锹一锹、一簸箕一簸箕堆积而成的。就拿了无人烟的吉宝沟来说吧,有谁能相信这里在当年采金最盛时,曾聚集过上万人,有多家商铺、酒肆、赌场等。上个世纪,额尔古纳还专门成立了黄金局,下设四大矿区。后来国企改革,这些沟中才彻底消失了采金人的身影,只留下一座淘金者纪念碑,却也证明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黄金大道。如今昔日的辉煌早已淡去,远处的民宿也没了人间烟火。
踏着用黄金铺就的大道一路走来,在吉宝沟口山头拐过一个大弯,立刻发现前面有一片村镇。清一色的欧式木刻楞小洋楼,水泥街道规划整齐,宫廷式路灯两侧林立,沿着主街道下行,街道两侧到处都充满了中蒙、中俄等特色风情。这就是2005年被CCTV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的蒙兀室韦苏木。“蒙兀”就是蒙古的古译音,“苏木”就是蒙语对乡镇的称呼。“室韦”又叫吉拉林,中国古族名,是蒙古族的先民。“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音写(见《旧唐书·北狄传》)。蒙兀室韦居地在望见河(今额尔古纳河),是室韦联盟部落之一。在宋、辽、金时期,史籍上有“萌古”“朦骨”“蒙古里”等译称。“蒙古”一词,《史集》的作者解释为“质朴”(蒙古文献中多释为“永慎的中心”)。13世纪初,“蒙古”一词由民族部落,逐渐演变成了蒙古民族。
拉施特还在《史集》中记载了一个蒙古族古老的传说:蒙古氏族被其他部落战败,遭到了残酷的屠杀,只有两男两女逃到了一个周围都是山林、中间有良好草原,被称为“额尔古涅·昆”(险峻的山坡)的地方进行避难。经过400多年的休养生息,他们的人口发展到了70多个部落,各种牲畜更是数不胜数。为了获得更大的空间,他们就必须出山,靠武力征服世界。当时部落里有二位德高望重的头人,一位叫勃儿帖赤那(意为苍白色的狼),一位是他的妻子豁埃马阑勒(意为纯白色的鹿),他们共同商议后,决定在山岗里炼铁。蒙兀人集中了所有的人力,在山岗下堆放大量的木柴和煤,宰杀了70头牛剥皮做成无数的大风箱,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化铁融山之壮举。许久之后,大山被烧开一个大豁口。他们不仅开通了外界的路,也得到了很多珍贵的铁。森林里的蒙兀人,全体顺利地通过这个豁口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他们的子孙史称为尼仑蒙古(意为出身纯洁的蒙古人),他们就是成吉思汗的祖先。
近年来,人们在这里的树林中发现了千年前蒙古人的墓地,一下引起国内外研究蒙古起源史专家们的兴趣。他们络绎不绝赶到这里,依照一些史书和口传文化的有关记载,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取证。最后得出结论:史书记载的室韦部落与这儿同名不是巧合,传说里的额尔古涅,就是流经呼伦贝尔草原的额尔古纳河,传说中的两男两女部落便是“蒙兀室韦”的先民。林中古墓及历史人们生活过的遗迹,还有周边各种地貌也与传说完全吻合。
蒙兀室韦是蒙古人出山后的第一站,额尔古纳是蒙古族的发源地。蒙古族所尊崇的高祖阿兰豁阿娘娘是额尔古纳人,而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伦、妻子勃儿帖娘家所在的部落也都在额尔古纳地区。由于这里地面宽广,视野辽阔,能集中所有人马进一步训练,也可完善祖传下来支撑蒙古人发展壮大的乞颜(成吉思汗的祖先属乞颜部落)精神。原来的乞颜精神只是教育人有团结合作和敢于向前的意志。比如:“群居的喜鹊,比老虎的力量还强大。”“暴风雪折不断雄鹰的翅膀。”后来精炼为:”勇敢强悍,不屈不挠,永远向前。”“重视信誉,互相尊重,协商合作。”1206年,铁木真被拥为成吉思汗,逐步统一蒙古高原的众多部落,把蒙古铁骑汇聚成一股无坚不摧的铁流,向西灭中亚40国,一直打到欧洲多瑙河,向南灭宋,统一中国,建立了疆域庞大的大元帝国。他们的铁骑征服了近半个地球,史称他们这支蒙古人为蒙兀室韦部落人。
室韦是蒙古族的源起之地,有遥远而神秘的历史传奇。如今它是中国的俄罗斯民族乡,与俄罗斯仅一河之隔,圆木对接而成的“木刻楞”,向人们诉说着边关小城的风情故事。室韦是中国与俄罗斯重要的陆路口岸,小镇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俄罗斯风情。室韦口岸的建筑延续着这里梦幻般的童话城堡风格,五星红旗在丽日蓝天下飞扬,一切都显得平静祥和。
室韦的街道很直,街道两面开满了中俄特色超市、中蒙特色超市,还有一条俄罗斯风情商业街,以及路旁停留的旅游大巴,看起来很繁华的样子。整个室韦几乎看不到砖瓦的踪迹,到处都是“木刻楞”。作为俄罗斯族的典型民居,这种房子主要是用白桦木和手斧打造而成,有棱有角,规范整齐。建造“木刻楞”不用一颗铁钉,整座房子完全由粗大的原木架互相咬合而成,先在木头上钻个窟窿,然后把木钉钻进去,来回拧动。盖房子时先吊顶,吊顶上面拖板,板上面和泥,泥上铺马粪,屋顶有了这层马粪,冬天不透风,非常暖和,夏天太阳照不穿,可保持凉爽。每个“木刻楞”,屋中都挖有一个大小不等的地窖,可以作为一个天然的冰箱,既节能又环保。这里大部分居民都是中俄混血,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建筑风格,都和内陆有着很大不同。
我们赶到室韦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天空还下起了雨,有一种深秋的感觉,妻妹和小美换好衣服,打着雨伞去了北部的观景台。而我和孙厂赶紧去索菲亚大酒店办理住宿手续。
等我们从酒店里出来的时候,雨已变小,路边的一家烧烤店正在那里做直播,店外有许多蓝色的和红色的塑料板凳,烤全羊现宰现杀,草原歌曲在空中循环萦绕。前方不远的草地上流淌着的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是中俄的界河,河的对岸就是俄罗斯国家美丽的奥洛奇乡村小镇。站在额尔古纳河边室韦的眺望台上,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对岸各种车辆,甚至还能够听到对岸的人喊马叫狗吠鸡鸣。静静的额尔古纳河静静地流淌,室韦的上空凝滞着一条白绸丝带似的白雾,似额尔古纳河袅袅的水烟,又似炊烟。生活在额尔古纳河的动物们肯定比我们要活得轻松惬意,因为,在它们的世界里没有界河之分,它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两个国家游来游去。其实,中国的室韦人和俄罗斯的奥洛奇人在额尔古纳河畔生活,他们的血和汗水早已和额尔古纳河水融合在一起彼此不分……
对于历代中原王朝来说,室韦曾是远在长城之外的北方草原上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存在。如今,室韦成为中国北部边陲的旅游名镇,大兴安岭在其南侧绵延千余公里,额尔古纳河在其北方日夜奔流。夕阳下,室韦仿佛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久远而又传奇的故事。1214年,成吉思汗封王,把额尔古纳这块美丽富饶的风水宝地分封给了他的大弟拙赤·哈萨尔。古书记载,哈萨尔是一位战功赫赫、勇猛无比的天下第一弓箭手,额尔古纳的黑山头古城,正是哈萨尔建立的城都。
从室韦出发,沿额尔古纳河逆行向西,边界线的铁丝网旁经常发现一些标有“您已进入边境前沿地带,请勿越界”“严守规定,禁止航拍”等显著标识。穿越在一望无垠的草原,欣赏一路最美的风景。游荡的羊群,无论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而行驶在中俄边境线,则是最美的草原公路,到处翠色欲流的草原中间,一条干净的公路向前延伸到天际,没有车水马龙,安静平和的给人一种时间在静止的错觉。站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乌兰山顶,向西远眺,在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上,有一幅神奇的画面,那就是传说中的天然太极图,深感祖国大好河山的瑰丽奇伟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去黑山头镇的途中,有一片硕大的蒙古包组成的旅游景点,这就是史书中的弘吉喇部落大营旧址,是成吉思汗母亲及夫人勃儿帖的娘家。传说中,这里山清水秀,牛羊肥壮,尤其这里的女人在蒙古族各部落中最美、最出色。这里的姑娘聪慧能干,无论风吹日晒仍旧肤白如玉。她们个个身材修长苗条,能歌善舞。
关于黑山头地名由来,镇东北有一山,每当雷雨来临山头乌云笼罩,呈黑色,蒙古语称“哈拉乌列”,汉语译成“黑山头”。黑山头镇地域辽阔,人口稀少,是一个以华俄后裔与俄罗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居住区。黑山头口岸的地理位置优越,直接与俄罗斯旧粗鲁海图口岸隔河对应,是中俄双方通商往来的便捷通道。黑山头河道蜿蜒曲折,沙洲岛屿较多,夹岸树木葱茂、柳条丛生,是野鸭、天鹅、大雁等珍贵鸟类都在此繁衍栖息。国道的东南山坡上一排排欧式新居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片金黄、分外耀眼。新城不远处,还有一个马场,骆驼、勒勒车……
在达到黑山头新镇时,首先看到路的右边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山丘。这个山丘不与其他山脉相连,也不被河水冲刷而削减。千百年来,他一直孤傲地站在那里,仿佛是一个忠于职守的威武将军。别看这座山包不大,但它却在历史上占有着显著的地位。它曾是金朝时期北长城的起点。自此沿河遍布烽火台。如果复原当年,战时狼烟四起,直达京城。这里又是蒙兀室韦出山后的主要根据地。当年从大兴安岭走出的蒙兀人,一直打到根河与额尔古纳河的交汇处,才停下马蹄休整。在这里,蒙兀人的一代英雄扎木合当上了扎答阑部落的首领。公元1201年,扎木合就是在这座小孤山下召集了合答金等多个部落首领,举行了蒙古史上第一次民族会议。会议上,扎木合被众人推举为“古尔汗”(意为蒙古王)。当年各部首领杀马垛土入河起誓,要坚固结盟,效忠大汗。就历史而言,扎木合在团结本民族部落,集中抗衡外敌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黑山头新镇向西四十公里的路程,就是仅次于满洲里的对俄陆路海关口岸,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刚刚改革开放,当地政府通过各种途径与冰冻半个世纪的苏联联络,利用两国隔河相望的优势,开展民间以货易货的贸易。初始是两国民众带本国物品,定期坐船到对方交换所需物资,接着是整船来回运大型机械、汽车和成吨的货物,后来建起了可通汽车的简易桥成批过货,再后来成为国家一类正式口岸,手续和检验也走向了正规。经过了多年的建设,连接两国的大桥已成为坚固的大吨位水泥桥、两国口岸海关建筑也换成了漂亮宽敞的大楼,各种通关手续和检测设施完全进入了现代电脑程序。这里与俄罗斯海关旧粗鲁海图隔河相望,经过多年的交往,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已不再陌生。在这里,你可在额尔古纳河边近距离观望异国风情,夏季的俄国青年男女在河中游玩,见到中国游客,他们还会用中国话“您好”主动打招呼问候。
一座城苑就是一个社会。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过数不清的创造,而没有哪种创造与城市相比。城市作为人们生息、劳动的空间,集中了当时的一切文明成果。草原文化源远流长,额尔古纳河畔的黑山头古城用残垣断壁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一段草原历史。
在黑山头新镇向北过铁桥走近二十公里,临近河滩处有一个巨大的方形土台,土台的四周尚存一两米高的土墙,依稀可见四个大门。这就是成吉思汗大弟拙赤·哈萨尔旧时的王府——黑山头古城遗址。可以说,黑山头古城可以说是漠草原中世纪后的一大创造。整个古城建筑呈“回”字形,内有许多琉璃瓦、青砖、龙纹瓦当和绿釉覆盆残片。城池分为内外两城,外城呈正方形,周长2300多米,城垣外挖有壕堑,四面有门并附有瓮城,北、东、南三面设有马面,西侧是十几里宽的水面和沼泽,是个易守难攻的所在。城苑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是王爷及家眷们的住所,周长有五六百米。外城是将军们的住所,兵士们则驻扎城外。从形致上看,这座王城规模不大,与内地王侯的城苑无法相比,但在千里草原却十分显赫。遥想当年施工情景,仿佛还能看到车的流水,马的长龙,甚至隐约听到不绝于耳的吆喝声、号子声和叮叮当当的敲击声。
从城中的遗物中还可以窥见当年中原文化和塞外文化交融的影子。七百多年前,这座古城已经采用内地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当时建设者的审美和文化取向,可以说它是蒙汉文明的结晶。
有关黑山头古城有很多传说。一说元朝的时候有一位自小娇惯的漂亮公主,因为爱上了一位外族的将军,死活要嫁。这桩婚姻必然遭到皇家的强烈反对。经元帝的反复劝说无效,只得将公主发配到边远的额尔古纳,关在这座古城之内。本想时间一久,公主会回心转意,没想到姑娘心坚如铁,每日以泪洗面,独守终身。就是现在,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在那幽幽的古殿遗址中,时常还会听到姑娘的哭声。还有一种传说,自元朝灭亡后,这座古城便成了战死疆场上孤魂野鬼的栖身之所。一到夜间,这些妖灵便兴风作浪,或变成美女,或变成帅哥,专门勾引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吸干他们的精血,然后弃尸荒野。此外,还一种关于财宝的传说。说成吉思汗在额尔古纳向西攻打欧洲时,把大部分财宝囤积黑山头古城。元朝灭亡以后,这批巨额财宝不知去向,成了千古之谜……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宽广雄浑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静静流淌的额尔古纳河是一条永远长在蒙古人心中的河流,额尔古纳河淌着蒙古民族生生不息的传说,也流淌着蒙古民族一部悠远绵长的历史。如果说内蒙古是游牧民族的历史舞台,那么呼伦贝尔大草原就是这个历史舞台的后院,而室韦和黑山头则是这个舞台的序幕和开篇。蒙古族的发展进程,是从“室韦”开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室韦在蒙古人心中,永远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而黑山头古城的主人,成吉思汗的大弟哈萨尔,叱咤风云的一生,更是令后人深深仰慕。
从室韦到黑山头,不但让我学习了蒙古民族的历史,也让我懂得了一个游牧民族对草原和河流的守望与眷恋。正如降央卓玛的一首歌词:
天苍苍雁来往
天地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花的世界草的海洋
那是我成长的摇篮
地茫茫路长长
风吹走了昨日的忧伤
歌声悠悠琴声欢畅
斟满奶酒深情如酿
草原
我在为你歌唱
呼唤我那远方的故乡
思恋刻在我心上
永远守望你的美丽
……
中国边城满洲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东北部,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犹如从烟波浩淼的呼伦湖上起飞的天鹅,展翅翱翔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的西部。这个地方就是被誉为“东亚之窗”的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市。满洲里市是呼伦贝市行政区内的一个准地级市,是一个边境口岸城市。在满洲里这座边陲重镇,有一个庄严雄伟的国门。国门上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的大字,在银白色门体上方的正中央,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国门顶端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国门内外人潮涌动,好一个繁忙的口岸。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朋友,来到满洲里观光旅游,热情好客的满洲里人都会介绍你到国门一游。因为,国门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也是边城人们的骄傲。
夏日的满洲里,绿草如茵,碧波荡漾。巍峨耸立的国门下,中欧班列日夜穿梭。中西交融的城市风格,仿佛进入了别国的境地。满洲里的街道宽敞整洁,街道两旁樟松青翠,杨柳飘逸,草坪如毯。漫步街头,各种建筑掩映在树丛中,红、黄、蓝、紫色的屋顶如仙女下凡,手捧彩锦,脚踏祥云,翩翩起舞,喜迎国内外宾朋。位于城市西北部的套娃广场,则把人们带到一个唯美的童话世界。套娃在俄罗斯是一种民间木制玩具,而在满洲里,套娃却变成了一种建筑的形式,堪称世界最大的套娃主题建筑。在哥特式建筑外观的满洲里书城周边,汇聚了俄罗斯文学史上多位重要作家的雕塑。托尔斯泰雕塑,挺胸昂首,似在苦闷沉思;柴可夫斯基雕塑,嘴唇微张,似乎凝固了他创作瞬间的神情;莱蒙托夫的雕塑,眉毛微扬,仿佛正激情满怀地朗诵自己的诗篇……
“一眼望俄蒙,鸡鸣闻三国。”满洲里是一座繁华和沧桑集于一身的塞外小城,在不同文化交汇下,满洲里城镇化兼容并蓄,绘就了“文化交汇、城景一体”的美丽画卷。登上满洲里天桥极目远眺,只见市区四周满目碧绿,犹如绿色的海洋翻滚着的波浪,滚滚涌向边城;连绵起伏的群山和丘陵把边城紧紧拥抱在怀中;向西望去可见俄罗斯境内后贝加尔斯克的白色房屋;也可望见西北宝石山上巍然屹立的中国边防哨所瞭望塔;连接欧亚两洲的铁路把市区分成南北两个部分,而飞架的天桥又把南北连接在一起。脚下,汽笛声声,以车站候车室为界,两条笔直的铁路线向西延伸到国境的另一方。
呼伦贝尔之旅的第四天,我们来到了边城满洲里。满洲里是一座用车站命名的城市。据考证,“满洲里”原来叫“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思是“旺盛的泉水”,属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部分,在元明时代一直属于东蒙古王公的领地,是极其优良的水草牧场。1901年,因东清铁路的修建,使这里成为从俄罗斯进入中国东北的首站“满洲里亚”,意为“从此便进入中国东北地区了”。因为尾音“亚”的读音很轻,“满洲里亚”俄语转写汉语时就变成了“满洲里”,而成为这座边城的名字沿用至今。
满洲里的边城史话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从元古代早期,满洲里已是原始海洋,与周围广阔的海洋连在一起,科学上被称为“蒙古海槽”。在距今二亿二千五百年以前,满洲里地区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满洲里地区结束了漫长的海洋统治时代,上升为陆地。从距今二亿二千五百年前至七千万年前,满洲里进入了地球历史的中生代。此时的满洲里地区四季如春,到处是林木苍茫、绚丽多彩的热带森林的精致。陆生脊椎动物取代了海生脊椎动物。除了鱼类以外,恐龙等爬行动物相当兴盛。随着地壳运动运动,昔日的苏铁、银杏、松柏等高大植物被埋在地下,经过高温、高压、炭化等作用,形成了今日扎赉诺尔矿区巨厚的煤田。距今二百五十万年前至一万五千年前,满洲里气候由温暖干燥而变得干燥严寒,一些占有主导的古动物逐渐灭绝,而猛犸象等巨兽开始活跃。而距今一万年左右,满洲里地区气候变暖,猛犸象等耐寒动物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全新古生物不断衰亡和绝迹,便成了满洲里地区远古时史上最后一幕。从此,满洲里地区便由古生物史的时代进入了人类史的时代,由自然史时代进入了社会史时代。当人类史和社会史的历史拉开时,我们将会看到与远古时代迥然不同的另外一番景象。
如果说地球是一本巨著的话,那么,它的各个地层就是这部著作的篇、章、节。其中发现的矿石、化石、遗址、遗物等具体考古材料和实物,它们都是无字的文书和无声的语言。呼伦湖北面有一座光秃秃的石头山。从远处看,很像草原上的白蘑,大家都称它为蘑菇山。1980年6月,有考古专家在这里发现了当时古人类的劳动工具——大型的打制石器。经过研究论证,当时的呼伦湖一度扩展得很大,现在的矿区、铁路和灵泉矿一带都在湖水之中,一片泽国。因为那时的人们只好在山坡和高地上活动,于是他们就就地取材,以石击石,利用捡来的石块,打击出几个疤痕之后,石稍微锋利一些,就拿来使用了。他们可以用这些工具挖植物的根茎,或用这些工具打击野兽,甚至做成把一切薄一点的石片,用来切肉、割筋、剥兽皮等。
总之,因蘑菇山和其它几处旧石器遗址的发现,使呼伦贝尔的史前文化形成系列。同时也说明,呼伦贝尔地区在旧石器晚期,距今2-3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这里生活,并与华北地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一个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以人为轴心,以气候和地理为背景,长期交流、互为影响的结果。经科学家分析、研究论证,扎赉诺尔是人类迁徙的中转站,是中国北方文化起源地之一。作为满洲里市的一个县级矿区的名称,或作为扎赉诺尔矿务局的局名,“扎赉诺尔”在国内知晓的人并不多,然而在国际上,“扎赉诺尔”的名气很大。主要是因为这里在近百年前曾出土了许多扎赉诺尔古人类头骨化石。这些化石证明,在一万年以前,满洲里地区曾是扎赉诺尔人生活和栖息的故乡,是中华民族古老人类的摇篮之一。这些化石证明,扎赉诺尔人是蘑菇山上狩猎者的后人。大约晚于前者2万年左右,因而他们也就进步多了,他们在呼伦湖畔过着渔猎的生活。他们精心地选择石料制造石器,并且用质地坚硬的玛瑙、燧石、石英等上好石料,采取打制和压制的方法,加工各种细小的工具。从出土地文物看,这些达赉诺尔人不但会制造工具,还会制造一些类似玛瑙、碧玉等精美的装饰,反映出当时扎赉诺尔人对美的追求。
满洲里市的扎赉诺尔博物馆南临301国道,是一座以展示地域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为主题的休闲娱乐中心,是呼伦贝尔蒙元文化的集中展示之地。扎赉诺尔历史文化厅面积为1017平方米,以呼伦湖流域自然环境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史为背景,以远古文明的曙光、拓跋鲜卑的历史足迹、北方草原民族的历史后院为主题。通过展示出土的猛犸象和披毛犀等古动物化石、扎赉诺尔人头骨化石、鲜卑墓群出土马形金饰、双禽交颈纹铜饰牌、青铜镞等数量众多精品文物,并辅以大量的照片、多媒体、场景、艺术品,以点带面展示了扎赉诺尔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为了弘扬扎赉诺尔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阵地。
满洲里的名胜古迹很多,在满洲里市区东北有一条形若巨蟒的古代边壕,从俄罗斯境内蜿蜒而入,这道边壕沟系土筑,经过多年风雨吹蚀,已颓为一道土壕。壕沟呈“V”字形,高1.5米左右,沟内外长满了一尺多高的牧草,这条壕沟,就是“金代边壕”。这条边壕长约700公里。古书上叫“金源边堡”,也叫“兀术长城”。据《蒙古秘史》等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分析,这条边壕为金代女真人用来防御蒙古诸部的侵袭,而不惜动用数百万计的劳力修筑的一道军事防线。然而,随着成吉思汗蒙古铁骑挥戈南下身影的消失,这道边壕也就度过了它们雄伟壮观的“青春时代”。之后,便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衰老”。只有那些兵士和商贾们的遗物,流落在荒烟蔓草之间。有的被考古学家发掘出来,更多的还在边壕这座“档案室”里珍藏……
满洲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都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19年,满洲里的铁路工人在白俄匪帮的包围中,毅然参加了中东铁路全线大罢工,有力地支援苏俄红军歼灭高尔察克匪帮的战役。满洲里就是我党与共产国际联络的红色通道,1920-1937年,共产国际和中共东北党组织在满洲里建立了地下交通站,护送往来中苏两国的同志越境。经满洲里出入境的我党早期领导人有李大钊、刘少奇、瞿秋白、周恩来、邓中夏、蔡和森、李立三、李维汉、许光达、伍修权等。1932年9月,满洲里地区的爱国军民在苏炳文将军的带领下,举行了震动世界的“九·二七”抗日行动,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满洲里在支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战争中,也作出了特殊卓越的贡献。
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主席首次访问苏联,回国途经满洲里的时候,特意为满洲里题词:“满洲里是祖国边疆的重要城市,是中苏贸易的重要陆运口岸,对新中国的建设,巩固国防均有重要作用”。如今满洲里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国门也更新到第五代,北京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和无数货车都从这里出境。
1960年7月,叶剑英元帅视察内蒙古海拉尔呼伦贝尔时,写下了10首诗,其中有两首诗是对满洲里的呼伦湖和呼伦湖附近乌兰泡的赞美:
满洲里是草原城,
国际交往有送迎。
莫道边城难跃进,
人工湖水与云平。
展翼冲宵万里行,
归来荻港换秋翎。
更装顿失凌云志,
引出虞罗打浆声。
“呼伦”是由蒙古语“哈溜”音转而来,意为水獭;“贝尔”蒙古语为雄水獭。古代这两个湖盛产水獭,生活在湖边的蒙古人便以动、植物名称命山、河、湖、泉名称的古老习惯为两湖命名。清初,游牧在湖边的蒙古人开始称呼呼伦湖为“达赉诺尔”。“达赉”蒙古语意为“海”,“诺尔”意为“湖”,“达赉诺尔”意为“海一样的湖”。呼伦湖至今已有一亿多年的沧桑变迁史。贝尔湖位是中蒙两国的界湖,是中蒙两国共有的湖泊,其中大部分在蒙古国境内。贝尔湖水为淡水,湖水较深清澈,为沙硕湖床,是天然渔场。主要有鲤鱼、鲇鱼、红鳍鱼和狗鱼。其中鲤鱼以“大、肥、香”而负盛名。
呼伦湖也称呼伦池、达赉湖,呼伦湖是中国北方数千里之内唯一的大泽。呼伦湖方圆八百里,碧波荡漾,就像一颗璀璨硕大的明珠,镶嵌在呼伦贝尔的草原上。呼伦湖同东南方距250公里的贝尔湖被称为姊妹湖,并成为呼伦贝尔草原的象征。从满洲里市区开车,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就可以看到烟波浩瀚的呼伦湖美景。夏日的呼伦湖畔,各种蒿草长得非常旺盛,各色的鲜花竞相开放,有着一种未经雕琢的质朴、粗犷的自然美。清风徐来,湖面上腾起一道道银波。呼伦湖有八个著名景区分别为水上日出、湖天蜃楼、石桩恋马、玉滩淘浪、虎啸呼伦、象山望月、芦荡栖鸟、鸥岛听琴等多个景点。游客可以穿上蒙古袍,骑着骏马奔驰,也可以乘坐原始的勒勒车漫游,还可划着小船在呼伦湖中垂钓。
如果说在泰山观日出,可观一方的异彩,揭去漫天的睡意,那么在呼伦湖看日出,定将让你残云散尽,瑞气东来。凌晨三点,夜幕悄然卷起,几颗寥落的星辰也相继隐去,湖东的天空渐渐出现了鱼肚白。不一会,湖边的草原便披上了一层粉红色的淡妆。紧接着,湖水、草原同天边的霞光融合在一起,陶醉了天地万物。顷刻间,朝霞由粉红转为鲜红,远处的天空、草原和湖水融合在一起,就像一团熊熊的大火球。大约过去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那团火球就像神舟火箭发射助推一样,“腾”的一下,蹦出了呼伦湖。而此时的呼伦湖就像一个巨大的底座,或者一架晕染的发射塔,托着太阳向天空冉冉升起。远处的天空、湖水、草原也洒满了耀眼的金光。这时候,湖面上也金光闪烁,一群水鸟高声叫嚷着冲了下来,上下飞舞,亲吻湖面,这些鸟的身上也披上了金色的霞光……
夏日的黎明,在呼伦湖还会经常出现呼伦蜃景。蜃景出现时,呼伦湖畔景色飘渺,气象万千。有时是翠峰密林、碧水白帆、高楼大厦,有时是农家屋舍、小溪流水、缕缕炊烟,有时是迁徙的车队、奔驰的马群、悠悠的风车……这些景物亦真亦幻,给呼伦湖增添了许多神秘河幽深。
“巍巍兴安岭,滚滚呼伦水,千里草原铺翡翠,天鹅飞来不想回,呼伦贝尔美……”呼伦贝尔地域辽阔,风光旖旎,这里有水草丰美的草原,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在呼伦湖河贝尔湖中间,有一个面积约70平方公里的狭长湖泊,犹如一颗明珠,紧紧地系在呼伦湖河贝尔湖的乌尔逊河这条银带上。这就是被人们颇具神秘色彩的乌兰泡,蒙古语称“乌兰诺尔”,意为红色的湖。这里的湖水清澈,水草繁盛,芦苇蓊郁,一望无际,犹如一条绿色的缎带,平铺在呼伦、贝尔两湖中间。这里有绿色的水,绿色的岸、绿色的草、绿色的芦苇,就连风也是绿色的。这个绿色的世界就像一块绿色的磁石,吸引着众多鸟类在这里安家落户,生儿育女。
夏日的乌兰泡是鸟的王国,有端庄洁白的仙鹅、亭亭玉立的丹顶鹤;有楚楚动人的凤头鸭,荧光闪烁的绿颈鸭,而庞大的鸥类家族更显得格外忙碌。这些鸟类聚集在这里有开不完的会议,唱不完的歌,诉不尽的咏叹,所有的语言和声音形成了震耳欲聋的“鸟鸣曲”,有的叫声婉转动听,有的叫声悠扬欢快,有的窃窃私语……这些鸟大多藏在芦苇丛中,绿色的芦苇是它们天然的帷幕,充满了神秘和隐私。如有稍微风吹草动,他们也会千百只聚为一群,“轰”的一声,群起群落,让人瞬间想起李清照的那首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乌兰泡的鸟群,春天的时候从我国的南方或东南亚东地区飞临这个绝妙的世外桃园,秋天来临,芦荻花开,水面如泛起红色的波浪。而此时,这些鸟群又脱罢羽毛,携儿带女飞,离开这个美丽的边城,回南方越冬去了……
北国风味,各有千秋。地处呼伦贝尔草原西部和呼伦湖畔的满洲里,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风味:鲁菜、草原蒙古风味食品、鱼菜三种混合菜系。由于历史上满洲里山东省来的人比较多,所以鲁菜占了主导地位。为此,以酸、辣、鲜、咸、脆、嫩、实惠为特色的鲁系菜肴成了各饭店的主要经营项目。因为临近牧区,以牛羊肉为主要原料的草原蒙古风味食品,也成了餐桌上的一绝。又因呼伦湖盛产鱼虾,各种鱼菜又上了各饭店的菜谱。各饭店除了经营鲁菜及各种小吃外,独具特色的涮羊肉、手把肉、烤羊腿、烤羊肉串、溜白蘑等草原特色菜更是广受各地游客的喜欢。满洲里的涮羊肉可以说无与伦比,因呼伦贝尔草原无污染,草原上均为多年生草本优质牧草,采食这种牧草的绵羊肉味道鲜美,没有膻味,回味无穷。涮羊肉过后,可在涮汤内煮上龙须面、方便面、挂面或是水饺,可谓汤鲜面柔饺子香,别具风味。
满洲里历史悠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今年,满洲里市正依毗邻俄蒙的地域特色及文化属性,打造了一个彰显地域特色的文旅项目——套娃冰舞秀,融冰雪魅力与俄罗斯演艺文化于一体的冰上视觉盛宴。中国边城满洲里正敞开胸怀,与世界宾朋共赴一场“盛夏之约”……
巴尔虎部落风情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相约去寻找共同的根……”离开了边城满洲里,一路向东,便驶向了巴尔虎蒙古部落。巴尔虎蒙古部落景区地处国道301和满洲里至额尔古纳公路交界处,距边城满洲里36公里。整个巴尔虎景区分为中心区、民族竞技表演区、民族娱乐活动区、民族歌舞表演区、牧民生活体验区。中心区整体布局是以《成吉思汗》登基大典的汗城为蓝本进行修建,部落城楼上带有蒙古族标志的10面黄色旗帜猎猎飘扬,气势宏伟的巨型勒勒车、蒙古战车分列两侧,豪华多功能蒙古包正敞开豁达的胸怀,迎接着八方的来客。民俗展包里巴尔虎牧民生活场景,流露出牧民的纯真与质朴;成吉思汗祭祀展包更是让你感受到蒙古族对先祖最高规格的缅怀。
“巴尔虎”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一支。早在蒙古各部统一之前,巴尔虎的各种古称就已屡见经传了。巴尔虎的古称“拔野古”,最早见于著名的突厥阙特勒碑上。《隋书》称之为“拔野固”,《新唐书》和《旧唐书等称之为“拔野古”“拔也古”等。《元史》称之为“八儿浑”,《蒙古秘史》称之为“八儿忽”《史集》等称之为“巴儿古惕”,明代的各种史料称之为“把儿护”“巴尔古”“巴尔勿”“巴尔户”等。清代的各种史料称之为“巴尔虎”并相沿至今。
记得有一位诗人曾经写过:“所谓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巴尔虎”是一个以游牧地区名称而得名的部族名称。到达巴尔虎以后,你会听到当地牧民一会说“巴尔虎”,一会又说“陈巴尔虎”,一会说“新巴尔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此,我还查了一些资料。1732年,清政府将包括索伦(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族和巴尔虎蒙古族士兵及家属3796人迁驻呼伦贝尔牧区,其中275名巴尔虎蒙古人便驻牧在今陈巴尔虎旗境内。1734年,清政府又将在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志愿加入八旗的2400多名巴尔虎蒙古人迁驻克鲁伦河下游和呼伦湖周边,即今新巴尔虎左、右两旗境内。1732年“先来的巴尔虎蒙古人”的地区为“陈巴尔虎”,1734年“新来的巴尔虎蒙古人”的地区为“新巴尔虎”。如今的巴尔虎则主要指巴尔虎三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陈巴尔虎旗。
巴尔虎定居呼伦贝尔后,才彻底地结束了长期颠沛流离、居无常处的生活。从此,巴尔虎和呼伦贝尔草原的其他兄弟民族一起,以呼伦贝尔新主人的身份开始了长达了290年的崭新生活。
所谓部落就是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或群体)。恩格斯说过:“部落的名称,在大多数场合之下,似乎是偶然发生的,而不是自觉地选择的。”十分有意思的是,巴尔虎成为部落名称,却极有可能是随着部落的逐渐形成而自我选择的。关于巴尔虎名称的由来,主要有“以居地得名说”和“以人名得名说”两种说法。“以居地得名说”,主要来源于《多桑蒙古史》和《史集》,认为“巴尔虎”得名于贝加尔湖附近的“巴儿忽真脱古木”地区。而陈巴尔虎的史学爱好者吉·宝音德力格尔,在他主编的《可爱的陈巴尔虎》(蒙文)一书中称:“巴尔虎布里亚特的真正来源是以我们的祖先巴尔虎代巴特尔之名命名的后代子孙,其后才有了在历史上记载的巴尔虎。”
神话是民族的灵魂,传说是文化的根基。每个民族都有关于自己祖先和民族形成的神话传说,巴尔虎人也不例外。
远古时期,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巴尔虎代巴特尔像往常一样沿着贝加尔湖畔的岸边去打猎,忽见湖中有七位绝色的少女在湖中嬉戏。巴尔虎代巴特尔发现她们的衣裳都放在湖岸的一块石头上,就悄悄地拿起一身藏了起来。随着哗啦哗啦的击水声,一只只美丽的仙鹅,裳扇动着翅膀飞进了贝加尔湖上空的蓝天。而那位丢了衣裳的那位少女却变不了天鹅,留在贝加尔湖岸边哭泣。巴尔虎代巴特尔就走出来安慰她,并把她带回了他的湖畔之家。后来,那位天鹅变成的少女就做了他的妻子。转眼几十年过去了,这个家庭有了11个男孩,这11个人的后代,繁衍成巴尔虎最初的11个姓氏。这个优美的传说,无疑带着鲜明的图腾色彩。然而,通过这个传说,也可印证巴特尔与巴尔虎部落的形成,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将巴尔虎代巴特尔认定为巴尔虎的祖先是比较可信的。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如今,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而其中的巴尔虎草原又是呼伦贝尔大草原中最好的天然牧场,巴尔虎蒙古部落是呼伦贝尔草原唯一家以原生态巴尔虎民族、民风、民俗为特点,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蒙古民族风情的旅游景点。
“草原为根、马者为魂,人马合一、马为舞者。《马之舞》是以蒙古马术表演为主,包含套马、赛马、搏克、蒙古族歌舞以及惊险刺激的马术等多种项目。专业的蒙古马术团队携百骑马匹出演:马蹬藏人、马上拾物、马上倒立、马上平衡、人马共舞等十几项内容。巴尔虎有300多匹蒙古良种马,是呼伦贝尔马匹最多的。套马开始时烈马疾奔,众骑手纵马飞驰追赶,至游客面前时迅速套马,形成群马奔腾蔚为壮观。马之舞中优秀的演员众多:套马表演十几个骑手同时挥杆,一起套马情景只在巴尔虎才能一睹为快。其中有耳熟能详的草原经典民歌,也有摇曳多姿的精彩舞蹈。马的嘶鸣声,马蹄的得得声,演员的喊叫声,喇叭里的音乐音乐声,主持人急促的播报声,游客的尖叫声……马之舞的表演非常成功,马之舞中的精灵们在为我们表演精彩绝伦的歌舞,让我们零距离感受到了人马共舞的震撼。人欢马叫、精彩刺激的马之舞,让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的心墙也很长时间没有恢复平静。
摔跤,蒙古语称为“搏克”,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摔跤手为搏克·巴依勒德呼。巴尔虎景区的搏克手身穿铜钉牛皮坎肩“昭达格”,头缠红、黄、蓝三色头巾,脚蹬蒙古花皮靴,腰扎花皮带,下身穿套裤,脖子上挂着五彩飘带。蒙古式摔跤分为踢、绊、缠、歪、推、拉等许多种技术动作。赛时,双方均有歌手高唱“乌日雄”挑战歌,以助声势,唱过两三遍以后,踏着矫健的舞步,摔跤手跳跃而出,并礼貌地向观众致意。顷刻间,争夺斗扑,盘旋相持,比赛迅即达到高潮。蒙古式摔跤,是立式摔法,膝盖以下任何部位着地均为先败。得胜者把对手摔倒后再把他扶起来,跳着“鹰舞”来到主席台前记名,并顺手抓一把糖果、糕点等,撒向天空和人群。
每个民族都有区别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巴尔虎作为蒙古族中历史悠久的一个部落,其风俗和习惯的产生和发展,除和各地蒙古族有许多相似,还明显地带有自己的特殊性。
巴尔虎人的服饰,包括新巴尔虎和陈巴尔虎服饰。这两个巴尔虎的服饰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巴尔虎人的服饰从整个款式上看,较多保留着古代蒙古族的服饰特点和部落服饰的传统风格。蒙古袍(德日)是巴尔虎人最喜欢的民族服饰。巴尔虎人男女均穿宽下摆的长袍,男子靠下腰系腰带,以向上提袍为美;妇女则以靠上腰系腰带,使袍子上部贴身为美;陈巴尔虎人穿开衩长袍,新巴尔虎人则穿无开衩长袍。陈巴尔虎人所穿的长袍特尔利克(棉袍)均要镶宽沿边儿,袖口为大马褂,妇女长袍的袖子则以齐腰长为美。在色彩的构成上男子长袍多以靛青、宝蓝、深绿,镶边多用深蓝、青绿、绯红;而女子多以蔚蓝、青绿、黄绿、粉红、紫红、浅褐色,镶边多用火红、金黄、黄绿、深蓝等。面料除传统的团花缎、锦缎之外,现较普遍使用毛料、丝绒等面料。
巴尔虎男子的坎肩和马褂也有特色。他们的坎肩主要以团花缎为面料,镶有青色沿边。在喜庆节日,巴尔虎男子还要穿后边有开衩的马褂,他们的腰上还挎有火镰、蒙古刀、鼻烟壶、褡裢等。陈巴尔虎女子出嫁时,要把独辫分成左右两个,用发套装饰后,戴上貂皮圆顶帽。因此,巴尔虎的民歌中这样唱道:“红脸丰满的妹妹,戴上帽子就成了别人家的人……”
巴尔虎人世代游牧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时至今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仍在沿袭着这种古老的生活习惯。巴尔虎人住在蒙古包里,搬迁时则将蒙古包拆开放在勒勒车上,形成了“包”和“车”谁也离不开谁的有机结合。蒙古包,蒙古语格尔。蒙古包用柳条编制,用皮钉钉成可折叠的蒙古包的结构(哈那)。包顶是直接一米的天窗(陶那),连接“哈那”和“陶那”的是两米多长柳条制成的椽子(乌尼),各结合处都以皮条紧缚,成为伞架形,外覆毛毡,用牛毛绳缚紧,门向南开。炉筒从天窗伸出。蒙古包的造型、轮廓、比例成为一种规范的形式,具有游牧文化的特征和土木建筑房屋不能比拟的特点。蒙古包呈圆锥体,防风、防雨,防寒,防雪。巴尔虎人过去在蒙古包里是不设床的,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绣花地毯、钟表、收音机、彩电、牛奶分离机等也逐渐走进了蒙古包,但传承了几百年的物品摆放格局没有太大变化。
“马是人足,车是家脚。”巴尔虎与大多数从事游牧的蒙古人一样,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两样代步工具,一是马、二是车。据考证:早在蒙古各部统一之前,巴尔虎人就掌握了勒勒车的制造技术,到元代时,巴尔虎人的制造技术已趋成熟。为了减少轮轴与车轮的摩擦,增进转动的滑力,工匠们用铁铸成毂圈镶在车轴两端。近代《黑龙江志稿》,对蒙古人用的勒勒车有着较为详尽和生动的描述:“轮不甚圆,辕不甚直,轴毂均以桦木为之。亦能载重致远,泥草之中,亦可通过,无颠覆之虞,因其质轻故耳。惟山路崎岖,则易损折,以斧随之,随时修整。驾之以牛,亦曰牛车,一童子常驭三五辆。在没有现代化的汽车、摩托车等运输工具之前,勒勒车是巴尔虎人唯一的运载工具。
如今,在草原上已经很少看见十几辆牛拉的勒勒车行进在茫茫草原上的景象了。勒勒车载着巴尔虎人,从远古的贝加尔湖畔,走到今天的呼伦贝尔草原,期间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风雨雨。
巴尔虎人的礼仪、风俗、服饰、住行等,都是在长期游牧生活中产生的,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其自身的经济基础、历史根源和文化底蕴。长久以来,巴尔虎人以热情好客,讲究礼貌,注意礼仪,诚实守信而著称。巴尔虎人特别注重礼节,见面不论认识与否,必致问候,平辈熟人一般问“赛因白努(你好)”,如遇长辈或是初次见面则下马问候“塔赛因白努(您好)”。分别时互道“巴雅尔台(再见)”。巴尔虎人来别人家做客,接近蒙古包的时候一定要勒马慢行。现在开汽车、骑摩托车去别人家,也要遵守这个规矩。随着狗叫声,孩子们首先跑出来,看到有人来,然后向大人汇报,除了家中最长者外,其他人赶紧出来迎接。如果同来的客人较多,年轻人要让老年人或首长走在前面。客人来到主人家,一般应从容就座,吃饱喝足再辞行。
巴尔虎人对待来客不管认识与否,语言是否相通,一律热情款待。敬茶属于传统礼节,先敬一碗奶茶,以示敬重,随机拿出糖块、点心、果子、奶干、奶皮子等,请来客食用。巴尔虎人见面还十分讲究敬烟,尤以陈巴尔虎人为盛。过去巴尔虎人都随身带有烟袋和烟荷包,主人对客人敬烟时,取客人的烟袋装上自己的烟请客人吸,蒙古语叫“达么嘎喔(吸烟、抽烟)”。客人往往也取过主人的烟袋装上自己的烟进行回敬。巴尔虎人喜爱将鼻烟放在鼻烟壶内,蒙古语叫“乎壶日”。鼻烟壶一般用翡翠、珊瑚、琥珀、玛瑙等制成,饰以飞龙、奔马及各种山水花鸟之图,还有用金、银、铜等制作的。是蒙古族明清至今爱不释手的物件。客人或朋友表示敬重和亲切的第一个见面礼。
由于牧区地域辽阔,居家相距甚远,巴尔虎牧民十分理解行路人的艰辛,对专门造访的客人,往往宰羊相待,以酒接风。敬酒是巴尔虎人的重要习俗。牧民饮酒时,一般以中指轻触杯中酒对空弹三下,表示对天地和山水的敬意,也有人对空弹一下对地弹一下,第三下在自己的额头上轻轻一抹,或抹在晚辈敬酒者的额头上,以示祝福。来了尊贵的客人,还要献哈达。哈达以白色为主,代表着纯洁、美好、吉祥。主人向客人敬酒时要满杯,客人敬酒时,都要说几句吉祥的话,后来发展到唱歌敬酒:
动听的歌声为你唱起,
欢迎你我亲爱的朋友。
吉祥的哈达为你举起,
请喝这杯真情的美酒。
天上的星星为你点亮,
欢迎你我亲爱的朋友。
草原的河水为你而流,
请喝这杯醇香的美酒。
……
当蒙古民族从额尔古纳河畔的丛林中走向开阔的草原,开始了崭新的游牧生活,长调民歌便在草原的母体中孕育而生,就像碧蓝的天空因为白云和彩霞而美丽一样,这个民族的历史从此更加丰富而生动。蒙古长调和世界上所有伟大的艺术一样,可以在顷刻间使聆听者热血沸腾泪如泉涌。
在茫茫的草原上,一个七岁的蒙古族小姑娘,牵着双目失明的父亲从天边走来。夕阳的余晖尚未落尽,饥饿的狼群突然掀开身上的青灰,将父女团团围住,女儿惊恐万分地依偎着父亲,父亲却大树般地站稳,摘下肩上的马头琴演奏起来,让女儿唱起长调《辽阔的草原》。唱着唱着,小姑娘渐渐忘记了身边危险,那委婉忧伤的旋律通过她纯银般的声音在月光皎洁的草原上荡漾弥漫,动物的某种天性被这种美丽的温情击中,群狼渐渐放慢了脚步,趴下来聆听,然后在歌声中慢慢离去。后来这个小姑娘长大了,在1995年的国际青年联欢节上唱着《辽阔的草原》,夺得了金质奖章。她就是从新巴尔虎左旗走出去的著名长调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
世界上很少有一种民歌,可以像蒙古长调这样,像种子一般植根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生命中,以基因密码般的形式不可磨灭地保留着蒙古族世世代代的记忆。巴尔虎人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草原音乐文化巴尔虎长调,宝音德力格尔是当代蒙古族长调艺术的奠基人之一。从宝音德力格尔这一代人开始,长调才被搬上舞台,并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呼伦贝尔草原是巴尔虎蒙古人的故乡,也是巴尔虎长调民歌的故乡。草原就是巴尔虎长调民歌的舞台,它可以没有伴奏,没有掌声,站在蓝天下,就能唱上白云天地之间:
我的心爱在天边
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
草原茫茫天地间
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
我的心爱在高山
高山深处是金色的大兴安
林海茫茫云雾间
矫健的雄鹰俯瞰着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
白云朵朵飘在我心间
呼伦贝尔大草原
我的心爱我的思恋
……
魂牵梦绕海拉尔
在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她可以让匆忙的人慢下脚步,可以让人在这里平静地品味物质以外地真谛。这里是梦想中的仙境,是最后一片净土。但这些都不能表达她的内涵,这就是草原之都海拉尔。五天四夜的呼伦贝尔之旅,已经到了第五天。我在海拉尔维也纳开始收拾返程的行囊了。突然接到妻妹的一个电话:“五姐夫,今天我和铁柱(孙厂),还有小美带你在海拉尔转一转。”
海拉尔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西麓的伊敏河畔,被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怀抱,东接黑龙江省,西临俄罗斯、蒙古国,素有“草原明珠”之称。海拉尔是呼伦贝尔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已被自治区确定为内蒙古东部旅游中心城市。公元1732年清朝政府镇守在黑龙江齐齐哈尔一带的一位将军向大清皇帝呈上了一道奏折,两年后,即公元1734年,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海拉尔河南岸伊敏河下游一带诞生了一座城市。这位将军就是大清齐齐哈尔协领、副都领、黑龙江将军珠尔海,这位皇帝就是大清雍正皇帝,而这座城市就是今天的海拉尔。
“海拉尔”得名海拉尔河,系蒙古语,意为“流下来的水。”海拉尔这座独具特色的草原城市,深得大兴安岭流淌下来的乳汁滋养,饱经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哺育,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环抱中诞生、成长、壮大,历经战争洗礼,饱经沧桑,她与呼伦贝尔大草原不可分割。
从1734年海拉尔建城至今已有近290年的历史,但海拉尔人类文明的历史绝不只290年。早在8000年前,海拉尔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从事渔猎、畜牧等生产活动。1928年在海拉尔西山的山洞内发现细石器遗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今天的海拉尔区哈克乡团结村发现新石器遗址。这些都有力地证明海拉尔很早就荡起了人类文明地波光。它将人类在呼伦贝尔的活动时间推进到石器时代,成为呼伦贝尔人地灵魂和根系。
“哈克”,蒙古语,意为“低洼草原地塔头墩”,在海拉尔区境内,距城区26公里,这里是海拉尔著名地牧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脚下这片草原竟然蕴藏着我们祖先生活的足迹。哈克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北方地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进入二十一世纪,中过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中国细石器研究“课题组,又对遗址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出土各类文化遗址2000多件,其中有新石器、骨角、玉器、骨刀、骨刀梗和野猪獠牙劈开成刃等。哈克遗址包括了新石器时代先民、汉前后东胡或鲜卑、隋唐石器室韦人以及辽契丹人的文化堆积。遗址地层保护完好,分布面积大、文化层深厚,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有连续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存。
这为“哈克文化”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性依据。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这次考古发掘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海拉尔河流域的哈克文化和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同样重要,它们共同创造了中华大地的早期人类文明。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海拉尔被卷入日本侵华的漩涡,使海拉尔这座城市留下了最为深刻的战争烙印。1933年被称为“战争幽灵”的日本军国主义东京参谋部作战课长铃木率道从珲春出发,沿着中苏边境带着侵略的目光一路考察数千里。当他来到海拉尔时,对海拉尔地理条件倍加赞赏,认为这是一处难得的内陆防御的军事咽喉要地。在他运作下,日本军国主义的589阴谋计划“海拉尔军事要塞”在海拉尔实施。走进阴暗得千米隧洞里,犹如跌入历史得死角,冰凉的洞窟,使人触摸到了战争、阴谋和死亡的同时,也闻到了血腥和狼子呼吸的气息。洞内的每一个房间门口上方,都写着规整的汉字,其实是日语。写着“栖”字的是士兵宿舍;写着“诊”字的是“医务所”;写着“患”字的是病房;写着“信”字的是通讯站;“炊”字下面是“食堂”……海拉尔要塞和所有日军秘密工事,都是在枪口威逼下,中国老百姓用生命去筑就的。工程结束时,为了保密,他们竟将活着的劳工集中起来杀害。
在海拉尔河北岸,敖包山之间,是一片西北高、东南低、呈锅底形的巨大洼地。在这里人们发现了“万人坑”,这里数具尸体被粗铁丝穿在一起,还有尸骨,口形大张,这明明时活埋前,我们的同胞在挣扎,在怒吼……日本侵华时期修筑的海拉尔地下工事所发生的暴行,完全可以与”南京大屠杀”“大同万人坑”这些震惊中外的惨案相提并论。
“一个没有危机感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令人欣慰的是在遗址上建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这是以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为主题,讴歌中、俄、蒙共同抗击日本军国主义、捍卫世界和平正义事业的国内唯一多国参与的纪念园。
每一座城市,都有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每座城市,都有城市的精神追求与价值体现。而今,有着290年历史的草原之都,绝大部分的老城已经重建,而有着数百年的正阳老街,却熠熠发光。为了确保正阳老街的原始风貌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海拉尔政府着手恢复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呼伦贝尔古城建筑群,打造出了一座古城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的璀璨新城,还原了海拉尔正阳街的底片,再现了城市记忆。如今的海拉尔正阳街古城占地10万平方米,古城内有北城门、中门、八大商号、副都统衙门等建筑,附建镂空小品、人物雕像,再现了清代时的历史面貌。置身其中,可谓有古街可走,古景可观,古风可怀,更有古趣可乐,是集休闲、观光、娱乐、购物、餐饮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新的正阳街与伊敏河风光共同构成了海拉尔纯美的风俗画卷。
海拉尔还充分利用海拉尔河与伊敏河交汇的天然条件打造出一些列富含民族风情特质的标志性景观。敖包山上的白塔,是海拉尔的具有特征性的标志。敖包山是海拉尔一带最高的山,当你站在伊敏河畔向北遥望白塔时,似乎伊敏河流到了白塔的脚下;当你站在海拉尔河畔眺望白塔时,似乎海拉尔河也径直流向了白塔,白塔宛在河的中央;当你驱车大草原上沿着公路向海拉尔驶来时,似乎是朝着白塔飞奔。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无论你从哪条路向海拉尔驶来,都似乎是直奔白塔而来,,奇特的白塔就像矗立在四通八达交叉路口的焦点,成为人们指航的路标河灯塔,这也成了敖包最原始的寓意。除了白塔以外,海拉尔还新修了达尔吉林寺、万佛寺和哈萨尔行宫等。
海拉尔城区不大,广场却有不少。三角的广场、西山广场、铁路车站广场、苏炳文广场等,其中成吉思汗广场最为壮观。成吉思汗广场是呼伦贝尔市境内最大的广场,也是海拉尔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里有成吉思汗诞生地肯特山运来的圣石堆建城的巴彦而额尔敦敖包;有成吉思汗的战将群雕、成吉思汗箴言碑林、成吉思汗迎亲铜雕、成吉思汗与呼伦贝尔浮雕等景观。最引人瞩目的是22米高的镶银箔镂空的图腾图案的雕塑圆柱,顶部是成吉思汗跃马雕像。成吉思汗”蒙古语里有“大”或“大海”的意思。成吉思汗广场占地25.5公顷,广场南侧是19.5万平方米的天骄生态植物园,古老的呼伦贝尔与现代的园林美景交相辉映,彰显了一座城市和谐与共的时代篇章。
成吉思汗广场最有灵气的就是一条自南向北的626小河,它是自然形成的,6.26公里的小河恰是海拉尔城区的长度。十几米宽的小河不仅提升了广场的灵气,更可贵的是对多雨的海拉尔起到洪涝泻余的作用。
海拉尔的桥多,最能体现海拉尔历史发展变化的就是伊敏河上的桥。伊敏河上留下的最早的桥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伪时期的三座桥,即伊敏桥、中央桥和呼伦桥。伊敏桥就是今日人们看到的“断桥”,它实在1945年8月侵华日军负隅顽抗,为阻止苏联红军的进攻而炸断的,剩下的只有故址,只有残骸……残缺破败的老桥曾目睹了日本侵华然的历史。如今的人们在老桥的西岸建起了和平公园希望永远和平。中央桥原名兴安桥,因为它在三处桥的中间又称中央桥,现在的中央大桥就是在原中央桥的基础上加宽修建的。呼伦桥因在北面又叫北大桥,而今已经闲置不用多年了。
哈撒尔斜拉桥是海拉尔这座城市灵魂,堪称海拉尔桥梁建设的典范。哈撒尔大桥是以成吉思汗的胞弟元朝杰出的军事统帅拙赤·哈撒尔命名的。大桥全长944米,宽28.6米,横跨伊敏河,海拉尔地标性桥梁,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座大跨度双索面独塔斜拉桥,远望哈撒尔桥70米高的马头琴造型,犹如擎天立柱,与通往东西的哈撒尔大街形成高高隆起的曲线,如虹凌波、魅力四射,60根银色斜拉索又似银弦奏乐,与马头琴造型的路灯,就像一支马头琴乐队在演绎天籁之音,诠释着这座最具民族风情的城市。
正如泰晤士河流经伦敦、塞纳河穿过巴黎、黄浦江横通上海,使伦敦、巴黎、上海成为世界著名城市一样,伊敏河也造就了海拉尔不同寻常的景色。海拉尔这座城市虽然得名于海拉尔河,然而海拉尔河却不流经海拉尔市区,而是从海拉尔城区山后北部自东向西流淌。海拉尔河是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上最大的一条河流,是额尔古纳河的组合要源头之一。在呼伦贝尔,人们习惯把额尔古纳河称之为母亲河,其实准确地说,海拉尔河才是。因为在海拉尔发现的几乎所有的人类文明遗址,都在她的中轴线上,海拉尔河是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海拉尔河与根河等河流都是从大兴安岭西坡斜刺杀出来的几条河流,它们的河道几乎与海拉尔河河道平行,并都是向西流入额尔古纳河的。根河流经额尔古纳所形成的“著名的亚洲第一湿地”向南平移了120公里的海拉尔河流经北山坝后所形成的湿地如出一辙,相似之处惊人。由哈克到北山坝后这段湿地比额尔古纳的湿地还要壮观。在这里,海拉尔河水网交错,天然的密密麻麻的红柳芦苇飘摇浮摆,壮美绝伦的河套上蔓延丛生,一丛丛浓密的塔头墩子伫于碧水,汇成一片旖旎的湿地风光,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与海拉尔河不同的是,伊敏河自南向北从海拉尔城区的中央穿城而过,她是海拉尔这座城市波动的脉搏,她塑造了海拉尔这座城市的个性。海拉尔选择了伊敏河是海拉尔的幸运,因为千百年来伊敏河冲刷了海拉尔盆地,为海拉尔的开垦造就了肥沃的土地,为城市的景色扮靓了迷人的风采。海拉尔城市的雏形就是围绕着伊敏河而塑造的,伊敏河是城市的中心线,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布局,海拉尔街道方位也是深受伊敏河道走向的影响,海拉尔的街道走向都有偏角,所谓“正阳街不正,北斜街不斜”就是这个缘故。
在伊敏河西畔距离河道不足一公里,就是海拉尔著名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尹敏河畔的樟子松,又叫海拉尔松,她广布草因像一条青龙从大兴安岭伸向草原腹地,以海拉尔西山为龙头向南,经辉河、红花尔基至伊尔施,呈断断续续带状分布,堪称“草原龙脉”。
海拉尔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1万亩,有天然樟子松5000多株。海拉尔樟子松天生帅气,树形健美,个个风姿伟岸,有着无法比拟的神韵和高贵典雅的气质,因此人称美人松。海拉尔的樟子松挺拔苍劲,庄重挺拔,彬彬有礼,有着刚柔相济的优雅,因此又称“迎客松”。海拉尔的樟子松天生喜欢与黄沙为伴,在草原的沙带上蔓延繁衍,每棵树跟都盘根错节裸露在黄沙之上,像章鱼的爪,造型奇丽完美,沙硕中的樟子松,即使树根半露出来,仍然顽强地往下扎,汲取可贵地水源生长,因此人称“沙松”。这里的樟子松树龄最长达500多年,堪称“树王”或者“神树”。一棵棵挺拔的樟子松总是那样高贵,而富有美韵。北风吹过,流响不止,仿佛弹拨一曲曲不知名的草原乐章。 若是冬天光临此处,白雪皑皑,满山苍翠,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鲁迅先生在《野草·雪》中有着这样的描述:“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它们绝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海拉尔的雪到了到了冬天几乎无处不在,雪野之大似乎把人类的印迹以及美丑都掩盖了。1996年正月初六,我一个人,背着一个包,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靠着逃票的方式,来到了海拉尔大雁矿区。大雁矿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北坡,界于海拉尔、牙克石和陈巴尔虎旗交界的三角地带,滨洲铁路和301国道穿镇而过。大雁有鄂温克、达斡尔、蒙古、满、汉等多个民族。矿区在丰富的地上资源和地下矿藏资源,有林地面积6万亩,草原面积22万亩;境内的五泉山是自治区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大雁行政区域面积443平方公里,已探明煤炭地质储量35.3亿吨,工业储量18.6亿吨,可采储量8.1亿吨,被誉为草原上的“黑色珍珠”。
大雁的建矿时间是1970年,建矿以前这里曾是南来的大雁汇聚与栖息的地方。于是,人们给她“大雁”。更有意思的是大雁开始建矿的那年,我刚刚出生。正如《前世今生》的那句歌词:“莫非前世那一眼,只为今生见一面。”
时令虽是春节,大雁矿区依旧是冰天雪地,雪岭纵横,在我的眼里看到的只是漫长的等待,等待着春天的来临。刚来的时候,我只知道春绿秋黄,甚至从矿井下拖着疲惫的身躯升井的时候,才知道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方。因为井下很少按照东南西北来辨别方向的。多少次北风啸啸,多少次昼夜轮回,多少次矿车隆隆,多少次风雨兼程,又有多少次雄鸡冲破那旷野的啼声……“响炮啦!”随着采煤汉子的一声粗犷的叫喊,窑壁上的煤向潮水一样涌向窑内。从此,我便懂得了一个夸父逐日的神话;我还知道在漫长的冬日里上零点班升井的时候,冬日里的太阳像姑娘的脸蛋一样温柔可爱……
著名作家李存荐说:“没有冰雕玉砌的大洁白,仍不是呼伦贝尔。严冬时节,那一场场大雪,是呼伦贝尔向世界发出的圣洁的敦请和邀约。”
我的呼伦贝尔大雁之旅,也是一种寻根之旅。我曾在这里工作四年的大雁矿区,先是改为“鲁能大雁”,后又被“神华大雁”所取代,二矿北面的煤矸石山空心砖厂已变成了一个观景台。从上面俯瞰大雁,一览无余,三十二栋、三中、七单元、热电厂依然坚守,原来在一起挖煤的弟兄却各奔东西了。我家的上下一家楼的门面租给了一家名叫“初心”的美容美发店。从煤矸石山下来,我们还驱车去了原来挖煤的地方寻找。昔日的煤炭处雁兴井,早已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绿油油的原野;我还去了我曾工作的第三煤矿,原来高高的井架、旋转的天轮都不复存在,塌陷区和采空区用铁栅栏围着,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远处一群野鸭、大雁,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水鸟,已经在这里安营扎寨了。栅栏的边上有一个木牌上写着“禁止入内”四个字,更是让人咀嚼不尽……
前面道路极其曲折,几辆拉煤的车辆从对面摇摇晃晃地从湖边驶过,我们才知道前面有一个煤矿就是当年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的雁南矿。门口的保安师傅老远就把我们截住了,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说我们是原来这个煤矿里的下岗职工,多年没回来了,在门口拍几张照片。保安师傅看我们的车停在门外,表示理解的同时,也露出几声苦笑,毕竟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了。
是啊,如果没有后人的挖掘,谁能知道这块广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下面,我们的先人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延绵着那么多意想不到的辉煌呢?如果没有后人的发掘,谁知道这片呼伦贝大草原上曾经的伤痛呢?如果没有五天四夜的深度穿越,就没有我今天的寻根之旅,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印痕,让人魂牵梦绕,海拉尔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
(完)
2023年8月5日
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