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过童年的鱼
捡子
女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
“子”主要有四种。一种是从河石滩上捡回来的大小差不多的小石子。一种是用厚碗底、碎瓦片锤成的。一种是用玉米粒穿的。还有一种是杏子核。
捡子的玩法有很多。由子的个数来说,主要有7个子和20个子两类。从玩的方式来看,主要是抓子。开始全是用手硬抓,后来开始一副子用一个玻璃弹珠,玻璃弹珠可以弹跳,就能在石头上玩弹跳捡子了。再后来,玻璃弹珠换成了乒乓球,连木板上、桌子上也可以玩了。
捡子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玩或更多人玩。我们一般玩七个的抓子。找一个平整干净的地方,从兜里掏出“子”来,剪刀石头布决定好朋家和顺序。先抓子。把“子”撒开,然后捡起一个,把它抛向空中,手同时往下抓子。先抓一,再抓二,后抓三。接着背子。右手握住七个子向上抛,再快速用手背去接。将落到手背上的子再向上抛,手心向上顺接、向前抓接或者握成杯状接。顺接叫称斤,抓接叫称拽,杯接叫称箍。
跳房子
这也是女孩子爱玩的游戏。
跳的“房子”有两种类型:宫格形和工字形。“宫格形”分3x3九宫格和3x4十二宫格。“工字形”主要有“一工一工”形和“一一一工工工”形两种。
跳房子最关键的是“子”的制作。
“子”主要有两种。一种用苦楝核穿成的。苦楝核穿的子,轻,不耐踢,味道又不好。所以,一般是实在找不到其它好“子”了才用它代替。
最好的“子”当然是用酸鼻子核穿的。
酸鼻子是酸鼻子树上结的一种椭圆形的野果。酸鼻子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它是一种公孙树(雌雄异株,雄的不结果),果子在秋天成熟。成熟后外皮是黄色的。皮里包着一层白色的粘稠的果肉,有点像浓浓的鼻涕,可以吃,味道酸酸的。秋天,我们把酸鼻子一股脑儿捡回家,把皮肉去掉,里面的核如人的指头大小,用清水洗干净、晒干。酸鼻子核蒂端有孔。用洋大针穿上结实的粗麻线,把酸鼻子核穿成一串,“子”就做好了。
为了让“子”更美观,我们还会想方设法找来几块大废电池头部的红色塑料圆片,把它抠下来,穿在酸鼻子核中间。
“子”穿好了,选一块干净平整的地,从灶塘前的罐里取出一块漆黑的木碳来,在地上画房子。然后开始跳。可以一个人玩,可以和姐姐玩,也可以和朋友玩。用脚或踢或夹,“子”就在脚下母亲做的千层底间跳跃奔跑。它按照我们的脚令,在泥地上、石头上左拐,右拐,斜滑,直滑……刷——刷——刷——,那悦耳动听的声音,撞击着我们的耳膜,穿越过我们的童年;跳,跳,跳,一座座房子在我们脚下快乐地变幻、延伸,一天一天,一年一年……
最后获胜一方右手抓“子”背对“房子”一甩,“子”定格的地方,就成了我们那场游戏跳赢的房子。然后,来,接着玩……
打毽子
这个游戏男女生都爱玩。
当然,毽子仍然是自己做的。那个时候,所有的玩具,几乎都是自己做的。
先锯一个竹节。找来一根细的老竹竿,在竹根部选一个竹节,在上部一寸处锯断,挨节下部也锯断。接着找来三根公鸡翅膀上的羽毛,形状、大小、长短都相近,用剪刀剪成均匀的锯齿形。然后把三根剪好的羽毛杆背对背插入竹节中,在羽毛杆中间再加入竹片或木片作楔子,让鸡毛插紧。最后找来一个和竹节大小差不多的瓶子的橡皮塞。先把里面往外翻,然后挨在竹节底部,再把橡皮塞翻过来包住竹节。一个完美的毽子就做好了。加了橡皮塞的毽子因为有了弹性,打得高,飞得远。所以玩时经常要备一根长竹竿和一架木梯。经不住谁力气大一使劲,刷——,毽子就飞到房顶的瓦槽里去了。这时,就得搭上木梯,上房用竹竿把毽子慢慢挑下来。
有了毽子还得有毽子板。这个容易。一个手柄连着一块方形或圆形的木板就成。那时候的农村,木匠多,修房制屋不说,农闲时还经常请木匠到家里打家具,小到做个衣柜碗柜,大到打女儿出嫁的嫁妆。家家户户剩余的木头边角料很多。空了,小孩子可以在刨花、木屑的废料堆里翻找。有的边角料直接可以作毽子板,实在找不到,嘴巴甜一点,表叔表爷一通喊下来,新锯的两块毽子板也到手了。如果自己家里有锯子,那就更方便了,找一块木板,得空让家长帮忙锯两块。
自制的毽子和毽子板,虽然模样粗糙怪异,却丝毫挡不住我们玩乐的热情,尤其是冬天。地坝中间画一根线作界,两人站在两边对垒开战。你来我往,轮流酣战,不一会儿就全身暖和了。大人在屋檐下烤火,纳鞋底,摆龙门阵,时而瞟我们一眼。有时看我们接打几十个不掉,于是,鞋底忘纳了,龙门阵忘摆了,双双眼神不自自主地追着毽子的方向来去。当一不小心毽子被我们打上房顶,大人小孩还会同时一起发出惊叹:“哦豁——”然后搬梯子,拿竿子,帮我们一同把毽子取下来。更有时,大人看我们玩得兴起,偶尔也会亲自来甩两板子……
时间长了,毽子的鸡毛打烂了,毽子板也留下了许多坑坑洼洼的圆形印子。于是,新毽子和新毽子板又做起来了。那留下我们童年印迹的旧毽子被扔进了犄角旮旯,旧毽子板也大多被抛进了灶里,化成了一束火光……
踩高翘
踩高跷又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走高腿”等,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据说,这项技艺表演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呢。
在那个时候,齐国有一个口才出众的外交家叫晏子。但他身材矮小,每次出使邻国,邻国国人都要借此嘲笑他。于是聪明的他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使身体高大起来,就装了一双木腿上朝,弄得那国君臣啼笑皆非。踩高跷活动由此流传于民间,成了汉族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我们农村的节日里,踩高跷表演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表演者脚踏上长木跷在路上健步如飞,不但赢得了周围大人的交口称赞,更深受我们小孩子的喜爱。小孩子模仿性强,再说做个高跷也不难,于是自制高跷也玩起来了。
找来一长一短两对粗细均匀的结实木棒和两根结实的绳子。在长木棒距底四五十厘米处用绳子将短木棒绑起来,高跷就做好了。
把高跷放在地坝里,人站在屋檐下,双手紧紧反抓住长木棒,两边腋下夹紧,然后先放一只脚上高跷,再放另一只脚上去。身体保持平衡后,一边脚松力,手同时提起高跷往前一拄,成功向前走了一步。另一边,脚再松力,手又同时提起高跷往前一拄,这算又走了一步。一拄,一拄,再一拄,慢慢走得几个回合,就渐渐掌握了踩高跷的技巧,手脚配合娴熟,高跷也就玩得随心所欲了。于是,地坝就成了我们的游乐场。兄弟姐妹人手一副高跷,在地坝里你追我赶,拼打喊杀。咚锵咚锵咚咚锵,人人都成了演员,都在尽情演绎。当然,我们的剧目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好自由快乐的童年。有时人多,还来个队列队形“训练”。十几个人排成一排,一二一!一二一!长长的高跷队在地坝里拉长,绕圈,小小的身板挺得直直的,口令喊得震天响,惹得大人们阵阵哄笑。地坝里表演够了,为了秀自己的特技,高跷表演又走向了田间小路……
当然,刚开始掌握不好平衡,手脚配合不当,从高跷上摔下来也是常事。但那时候的地坝、田坎都是泥面的,也不怎么摔得疼。即使摔到水田里,最多也成为一只落汤鸡,挨大人两句骂了事。哪里摔倒从哪里爬起来,又接着玩,咚锵咚锵咚咚锵,一二一!一二一!……
滚铁环
铁环加铁钩,滚铁环的标配。在七十年代,规整的铁环是不易得的,主要来源于其它旧机器上拆下来的废弃零件。所以是五花八门,大小各异。但我们全不在乎,只要是圆的,能滚就行。更多的时候,铁环是自己用铁丝扭的。用钳子剪下一段米把长的粗铁丝,圈成一个圆,接头处用钳子扭好。还可以在里面套两个指头大小的铁圈,这样滚起来丁当作响。如果家里没有铁丝,又想玩,用竹篾条圈一个也可应应急。
铁钩制作更简单。剪一段七八十厘米长的粗铁丝,前端弯成U字形,然后在U字形对齐的地方把铁丝折过来当手柄。钩子在左,手柄在右,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
来到地坝,左手提住铁环,右手持钩挨在铁环近地面处。接着,左手把铁环顺势往前方地上一滚,右手的钩子松松地挨着铁环,推着前进、拐弯、转圈的同时,保持它的平衡。当你完全熟练了,铁环就成了你的“掌中宝”,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只要有地有路。于是,上学、放学、外出的路上不再孤单。一人,一环,一钩,在亮堂堂的小路上快活地游弋。偶遇一个土疙瘩,铁环脱离铁钩,灵活地跳跃过去,继续向前奔跑,后面的人影紧跟上,瞅准时机,钩子又挨上了铁环,稳了稳它的行迹,又接着奔跑……
闲暇时光,四五孩子在宽阔的地坝里滚铁环,偶尔也会来一场比赛。比赛的方法很多,如看谁的钩子能长时间离开铁环,或是绕S形,或是避障碍物……
玩陀螺
陀螺,我们小时候叫它“闷墩儿”,所以,这个游戏俗称“刬闷墩儿”。不要瞧不上这个普通的“闷墩儿”,它可是历久弥新,称得上我们玩具的老祖宗了。
传说陀螺起源于古代狩猎工具,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玩具。在中国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曾发掘了石制的陀螺。它说明,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后来,又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陀螺。哇,一算,距今已有约7000多年历史了。陀螺,堪称中国古代先民发明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玩具之一了。后来,陀螺风靡全世界。平凡的陀螺,也不容小觑!当然,时刻要记住,它的老家在中国。
陀螺玩具分陀螺和发射器两部分。我们那个时代的陀螺大多是木制的。寻来一块结实的木头,依陀螺的大小在面上画一个圆,然后慢慢用弯刀削成一个上圆下尖的圆锥体。发射器很简单,一根细圆木棍,下面绑一根长而结实的棉带子,一切就ok了。
玩陀螺时,先将发射器上的带子一圈一圈缠在陀螺的上部,然后左手将陀螺放在地面上,右手持棍使劲一抽,陀螺就在地上开始快速地转动起来。玩者不停地挥舞着带子抽动陀螺,它就一直不停地在地上旋转,旋转……
牛不扬鞭自奋蹄,可陀螺正相反。它必须有人抽它,它就喜欢有人抽它,你越抽它越转得欢;你不抽它,它倒停下了……
玩陀螺是男孩子的专利。有时为了刺激,好胜心强的男孩子们免不了要来场比赛。比赛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比谁的陀螺在地上转的地间长谁就赢。第二种,用发射器指挥自己的陀螺撞击别人的陀螺,谁的被撞停谁就算输。
后来,我们又发明了在栗子中插上一根竹签做的“转子”,玩得就更方便了。几个伙伴一起,不论上学放学,不论时长时短,不论桌子上、地上,从兜里掏出“转子”来,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抡,它就开始按我们的指令转动起轻盈的身姿,跳起旋转舞来。一圈脑袋,一圈眼睛,全神贯注盯着旋转的“转子”,嘴里念念有词:“转!转!转!”“撞!撞!撞!”……
“唉——”被撞停的“转子”主人垂头表气,拖出了一声哀叹。而获胜者呢,则满脸喜气,趾高气昂,仿若一位刚从战场上得胜归来的将军……
枪战
那是个崇尚革命英雄的时代。红色电影一部接一部看下来,《地雷战》《地道战》《鸡毛信》《小兵张嘎》……英雄的形象早已在我们幼小的心里生根发芽。要是自己也有一把枪就好了!这是当年多少孩子童年的梦想。
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造个木头手枪还不容易?找一块木头,锯一块横的长条形带一块竖起的手柄,不就是了?机关枪也难不到咱,就地取材。七月,收完玉米,我们从父母收割回来的玉米秆中挑一些结实均匀的,去掉节,锯成一段一段。再准备几根寸把长的两头削尖的竹签。然后取一段长的玉米秆作枪身,取四段一样长的作枪托。把竹签一头插入枪托的一端,另一头插入枪身。中部两根枪托,尾部两根枪托,叉开。喏,三两下,一顶威武的“玉米秆机关枪”就做好了。所以,枪战,成了七月流行的“节目”,在七月里的玉米秆上激烈上演。后来,有些聪明的男孩还学会了用铁丝、废链子、橡皮等物件制作出了美观耐用的“洋火枪”。那个就更“洋盘”了。腰杆上拴根皮带,皮带上别把“手枪”,如果头上的帽子再添个闪闪的五角星,雄纠纠、气昂昂走过一路,或双手叉腰,那个威风样儿,不知要羡煞多少人哟!
有了枪,枪战就可以玩起来喽!约定好枪战规则,划定好枪战地点,确定好敌对双方,游戏正式开始。游击战、抓特务、两方对垒,内容常新;树林、山冈、房屋,都成了我们的“战场”。嘴巴也不闲着,学着电影,配起了音。
哒哒哒!那是机枪里子弹飘过的声音。
轰!那是手榴弹爆炸的声音。
举起手来,缴枪不杀!那是俘虏敌人的声音。
……
大家配合默契。“战况”相当“惨烈”。地上躺满敌人直挺挺的“尸体”。一轮“英雄”诞生!接着,再来一盘,又一轮“英雄”诞生……在角色的轮换着,在“激烈”的枪炮声里,尽情演够英雄的戏码,尽情过足英雄的戏瘾……童年,简直就是一部“英雄史诗”!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家家炊烟四起。Ⅹ娃儿,回家吃饭喽!大人们的声音传来,一天的“战事”终于落下帷幕。英雄梦醒。大家意犹未尽地收枪整装,约好明天再战后,便一窝蜂散去。热闹了一天的村庄在夜色里安静了下来……
放风筝
童年,谁没有糊过风筝、放过风筝呢?谁没有做过一个关于春天的风筝梦呢?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又是一年的阳春三月。
又到了一年风筝满天的时节。
现在,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人少不了要去野外放放风筝,过一把瘾。过去,也是如此,尤其是我们小孩,对风筝,对春天,总有那么一抹向往。
但那时候要放风筝,却不像现在这么容易,什么都可以用钱买。以前要放风筝,首先得自己糊。
先做风筝架。“王”字风筝较简单。先备4根干薄的竹篾条。“王”字的三横篾条,两长一短;中间的竖蔑条稍长。用笔在横篾条中间画好记号,竖蔑条放在记号上,用线绑好。绑时,左右两边一定要对等,才能保持风筝平衡;第一、二接头绑线处还要各留一截斗线。还需注意的是,三根横蔑条,上面两根之间距离短,下面一根和中间那根篾条之间距离长。然后炒半碗浆糊备用。接着将准备好的白纸按“王”字风筝架裁好尺寸,再在风筝架的竹篾条上抹好浆糊,把纸粘好。再剪两根长条形的纸粘在风筝底部作尾巴。风筝糊好了,最后拴好斗线。上斗线和下斗线斜拉直到风筝上边第一根竹篾条尽头处打一个结,这个结头就是拴风筝线的最好位置。
接着做风筝绞。一般是“工”字形。两短一长三木棍,用铁擦布擦光滑后,接头处用长铁钉钉好。
最后缠线。买五六支结实的大白线。把一支线理直绷在左右两个膝头上,找出线头拴在风筝绞上,然后右手握住风筝绞的上端右边,左手握住风筝绞的下端左边,按膝上线的方向由外向里转动风筝绞,把线缠在风筝绞上。也可以两个人配合,一个人两手绷线,另一个人缠线。一支线缠完了,把另一支线又绷在膝头上,找出线头和第一支打一个结,然后接着缠,直到把线缠完。最后把剩下的线头拴在风筝斗线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啊,东风不是来了吗?
我们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手中紧紧拽着风筝绞和线,奔跑在春天百草初生的田间小路上。背后,风筝鼓风而上,越飞越高。多么快乐呀!
站定,执着风筝绞,缓缓放线。风筝继续往上飞,往上飞,越来越小,变成了一个盘子,变成了一个小黑点。多么自豪呀!
风筝在天上和白云自由地嬉戏。自己握着风筝绞,躺在草丛中,微闭着双眼小憩。草地绿绒绒的,春阳暖洋洋的,春风轻柔柔的。多么惬意呀!
夕阳西下,收线回筝。一行人手拿风筝和线绞意气风发地走在田间小路上,一路响起动人的春歌:“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当然,不是所有的风筝都能飞上天,糊风筝绝对是个技术活。别看人家的风筝飞得老高,轮到自己了,尤其是女孩子糊的风筝,好多就飞不上去,老是栽跟头不说,还总是在自己的屁股后面打转转。大人看见了,笑里带着一丝戏谑:“xxx,风筝找得好哟,一直跟到屁股跑!”一群男孩子就开始在旁一边扮鬼脸一边学嘴学舌,不停地大声嚷嚷:“风筝找得好,跟到屁股跑!”脸皮薄的女孩子常被羞得脸红到脖子根……
小时候放风筝,我最羡慕和佩服堂哥。他糊的风筝特别大不说,还飞得老高。而我呢,也糊过几个小风筝,但它总是跟着我的屁股跑,从来没有在天空翱翔过。有一次,堂哥看我可怜,就把我做的小风筝拴在他的风筝线上,才飞了那么几丈高。可就是那么一次,就是那个又丑又小的风筝,却深深地印刻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但放风筝也有难过的时候。
一是风筝挂到了树上,俗称吃“风筝肉”。吃了“风筝肉”,只有忍痛扯断风筝线,然后噔噔噔像猴儿般爬上树取风筝。但拿到手一看,唉,风筝早被树枝戳出了几个大窟窿,毕竟是纸糊的嘛……
二是放着放着,线突然断了。于是一群人开始了“追风筝”之旅。古有夸父追日,今有儿童追筝。大家喊着,叫着,撵着,追过一弯弯,追过一山山,有时追过了几个村,那一路大呼小叫、热热闹闹的场景,至今仍然记忆犹新。但风筝怎么追得上?眼瞅着风筝越飞越远,越来越小,最近变成了一个小黑点,隐入了天际,遗憾,失落,求而不得,各种滋味堵在喉间,涌在心头,真是五味杂陈……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儿时的风筝,早已随着岁月之风不知飞向了何方,只有那一抹抹记忆还流淌在童年的溪河里……
长大后,我们就成了风筝,父母就成了放风筝的人。无论风筝飞得多高,飞得多远,永远有一根隐隐的线拽着。放线,风筝在天空游弋;收线,风筝落地回家。
游过童年的鱼
瞧,那一根简简单单的毛线,在两个人窄窄的指缝间穿梭,幻化出无数的花样——“方田”“风桶”“江河”,美好的童年在我们手中翻飞……——呀,我可爱的“米筛花”!
一个树叉,一截橡皮,一把小石子、土疙瘩或棕树果子。走在田间小路上,斜眼瞅准目标,左手握紧树叉,右手拉开橡皮,啪——,快乐的童年从我们的手上发射出去……——哦,我的亲亲弹弓!
一块大竹片,一根旧皮带,一根棕树叶子的杆子,在我们手中就变成了一张弓。斜挎在身上,傲娇地走过大人的面前,然后挽弓搭箭,像猎人一样对准了远处的草垛。哈,中了!我不是神箭手么?
跳步、打城、撞鸡……
捉鱼、照黄鳝、逮油蚱蜢……
扒地瓜、捡桐麻片儿、摘梨枣子……
童年是一条清清浅浅的溪河,流过四季,流过岁月。一条条鱼儿在溪河中游过,吐几个泡泡,泛几圈晕纹,漾几朵水花,拾几许快乐……
苏东坡曾云,大自然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童年之趣乐,又何尝不是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