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有个望海屯||刘希文
肇源有个望海屯
刘希文
望海屯古城遗址位于黑龙江省肇源县三站镇宏大村望海屯西南。相传是金兀术给他的胞妹金兀花建的城池,规模比较大。望海屯古城遗址现为黑龙江省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望海屯古城遗址呈长方形,周边总长为2970米,总面积5.4万平方米。四面城墙中只有西墙保存完好。古城城墙为夯土版筑,城墙长850米,高3米,顶宽4米,底宽12米。在古城中段偏南处有11.5米的豁口,门宽22米,外伸28米,为西门瓮城原址。南墙呈现东西向,长550米,中部偏西有15米宽的缺口,似是原城门所在的位置。东墙南段形状与西墙相同,保存稍差,东墙已经无存。望海屯古城城池内,西部是略微起伏的平地,种植为大田作物苞米,东部和北部为农舍。
望海屯城墙内外散布有大量的陶瓷碎片。陶器多为泥质灰陶和黄褐陶,部分饰锯齿纹、长短压印纹,还有一些红胎黄釉陶片。瓷器有仿定瓷缸胎三彩瓷片和酱彩壶嘴残片。据考证,望海屯古城是在古青铜时期遗址上修建的,在这里还曾经发现早期青铜时代的陶片、鼎足、鬲等文物。
在望海屯古城南墙东段外100米远处还有一个小方城,周长720米,正对南墙豁口,在300米远处岗边有一个土丘,当地人称之为“点将台”。
作为肇源县人,从小就是在这里长大的,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望海屯我还没有去过一次,即便是离我家里只有上百里的路程。在这关外的北国乡村一隅,一座近千年的古城遗址矗立在这块已经沉睡多年的黑土地上。
一块巨大的石碑立在古城遗址西城墙边上,上面刻着五个大字“望海屯古城”。在石碑的左面,距离有十几米远的城墙遗址上生长着一棵古榆树,榆树古怪的形状和长满绿叶的枝干充满了沧桑感,一看就知道已经有许多年了,任凭风吹雨打始终立在那里,郁郁葱葱的。我感觉这棵古榆树好似这古城曾经的金兵,在日夜把守着古城的西大门。
走上西城墙,往四周观看,望海屯古城尽收眼底。城墙经过近千年风霜雪雨的侵蚀,已经很矮小了,脚下的荒草也已经呈现荒芜干枯了,城池中的苞米被乡村的农民收割完毕,只剩下站立的苞米秸秆随风摇晃着。此时,我感到心里有一种十分凄凉的感觉。
“望海屯古城为何叫‘望海’呢?这里难道有海吗?”我问走在身边的文友程加昌先生。
“那只是一个比喻的意思罢了。在古代的东北边塞不可能有海,不过这里以前是松花江的支流,据考证那时的水势特别大,望海屯南城墙外是汪洋一片,可以说是一片泽国,故此把这里称之为‘望海屯’。”
“一会到了南城墙,你就会看到那里还有很大的一个泡子,水面很宽,许多农民兄弟多年在这里繁衍生息,以打鱼摸虾为生,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
穿过古城的西城墙,大约有10几分钟就到了南城墙。由于城墙上有一个点将台,我们想看一看点将台究竟是什么样,于是就下了城墙,沿着一块苞米地向前急匆匆走去。
突然,在我脚下发现有一块陶片,哈腰拾起来一看,是这里的陶片。“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望海屯古城陶片吗?”我问旁边的张文老师。
张老师接过陶片,仔细看了一会,说:“是的,是金代的灰陶片,而且上面还有锯齿纹清晰可见。”
我也仔细端详着,灰陶片的锯齿纹脉络十分明显,这也许是望海屯古城当时士兵用过的陶罐,经过900多年的风雨历练,现在剩下仅仅是一小块陶片了吧。
往前走,我的眼睛始终盯在地上,并不时地用脚撅着地里的土,又相继找到了几块陶片。我小心翼翼地用纸把陶片包好,揣进兜里,心里寻思着等回家后清洗干净,放在书房中,以为纪念,也没有白来一趟望海屯古城遗址。
同行的几位文友看我在寻找陶片,也都学我一样在找寻着,同样也有不少的收获。他们也像我一样纸包纸裹地把陶片包好,放到背包里。
上了一处高岗,望海屯点将台就在眼前了。其实,现在的点将台就是一处土丘了,土丘下面是一处很深的沟壑,里面是老百姓种植的成片的向日葵。
站在点将台上,我在想,当年金兵在这里点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点将是一道非常严谨的程序,不可小视,将军点将声音一定犹如洪钟一般,面目也一定非常严肃。点将完成之后就开始出兵了,那浩浩荡荡的场面一定是非常有气势的。点将台乃古时王者点将出征的地方,为王者择将出征时刻不可或缺的一种神圣仪式。那么,当时的金代,选择这里做点将台一定是有特别意义的。
望海屯古城曾经是金代屯兵的兵营,不过这一带不是前线,是金兵的后防线和军事补给线,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这儿的地理有很大的优势。这里南邻松花江,进可攻、退可守,再说这里是荒原一片,水中有天然的芦苇荡做掩护,陆地上有很高的蒿草做依靠,所以金兀术选择这里做点将台是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
从点将台往南看,前面是一片水域,里面长满了芦苇和蒲棒草,还能看见不少的渔网插在水面上,偶尔还能看见几艘小船在水上荡来荡去的,正像加昌文友说的那样,是这里的农民正在水里打鱼摸虾。
在水域的岸边上有几座农家屋,房屋还是七十年代时那样的草房子。房前屋后种植了许多蔬菜,鸡鸭鹅在院里院外叽叽嘎嘎地叫着,房顶上的烟囱冒着青烟,呈柱状静静地向天空散去。西下的夕阳暖暖地照在农家屋上,远远望去就是一幅典型的东北乡村田园式的生活写照美丽的图画。
哦,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情景了,这和书上说的“世外桃源”没有什么两样。这里有水、有地、有草屋、有青天、有夕阳,而且这里背靠望海屯古城,夜半时分也许还能听见兵马的嘶鸣声,这对于生活在乡村的老百姓来说还要什么呢?我看足矣了。
下了点将台,又走上几分钟,前面就是瓮城了。望海屯的瓮城已经没有当年那种恢宏的气势了,只能看出一个瓮城的轮廓,那种曾经的旌旗猎猎和战马嘶鸣景象也已荡然无存了。望海屯东城墙早已不复存在了,只是一条坑坑洼洼的乡村土路了,土路东侧是一条深深的沟壑,足有几米深,里面生长着高高的杨树,密密麻麻的,而且非常直溜。在所谓的东城墙里面,苞米地旁边,有一棵非常大的古榆树,用“参天大树”来形容并不为过,直径最低有一米以上,两个人手拉手恐怕都不会合拢。
走上望海屯古城的北城墙上,我突然发现有一个洞口,很粗的,往里看很幽深。难道这里有野狼?还是有狐狸?我迫不及待地问文友程加昌先生。
“其实这样的洞口前些年有的是,只是被附近的老百姓给堵死了,这几年少多了。”
“在20世纪的50年代,这里野狼经常出没,附近村屯老百姓家里的猪狗被祸害得很多。狐狸也有不少,半夜经常去老百姓家里,把小鸡咬死后,吸干血,扔下就蹽竿子了。”
“在60年代,毛主席提出过‘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等口号。那时,望海屯附近的农民在北城墙上挖了许多深洞,把粮食藏在洞里,留着万一发生战争就不愁没粮食了。可是粮食是深藏了,却给耗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那些粮食被耗子嗑得稀里哗啦的,而且还拉了许多耗子屎。后来,粮食被起出,剩下的洞穴仍然还在那里,也为野狼和狐狸提供了秘藏的地方。再后来,为了防止野狼和狐狸进村,许多洞穴就被老百姓给彻底地堵死了。”
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呀,看来望海屯的城墙还真有不少的故事呢。的确,望海屯不但城墙有故事,还有许多其他的故事一直在流传至今。相传,望海屯古城是金兀术给他的妹妹金兀花建的城池。不过,该城池究竟为何城,学术界颇有分歧。
据《肇源文博志》记载:有人认为望海屯古城是金肇州。《金史》卷二十四地理上载:“会宁府,下……曲江初名镇东,大定七年置,十三年更今名。曲江在金代实为松花江区段的名称。在屠记的《黑龙江舆地图》上,标为昂阿城,昂阿满语为关口,该城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无论是曲江,还是镇东县,从望海屯古城所在的地理位置都颇合其义。”
在现在的望海屯古城遗址周围的村屯,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肇源本地人张涵介绍说,望海屯古城建好之后,金兀术便委派他的妹妹金兀花和妹夫(驸马)陈仁寿来统领、镇守望海屯。
由于陈仁寿具备一夫当关之能力,金兀花闲来无事,就和身边的丫鬟佣人在古城里栽树种花草,一来二去,古城里树木是遮天蔽日,花草也是花团锦簇,无比鲜艳。尤其是金兀花和陈仁寿共同栽种的一棵古榆树生长得犹如参天大树,枝繁叶茂,蔚为壮观,象征了他俩的爱情坚贞不渝,也成了望海屯古城里一道美丽的风景。
金兵入关之后,驸马带兵征战黄河两岸。由于陈仁寿年老体弱,最后战死疆场。金兀花得到噩耗之后,万念俱灰,把丈夫的遗体运回望海屯,埋在那棵古榆树下,并为其守孝三年。至此,金兀花与古榆树为伴,日夜守候在树下,悲伤欲绝。
三年之后,金兀花因为伤心过度,也追随驸马而去。手下把她和驸马合葬在一起,让他们日夜相守,永不分离。后来,当地的老百姓把那棵古榆树视为爱情树,一直去朝拜。当地有结婚的男女也前来拜谒,许下心愿,愿爱情之树常青,愿美丽的爱情天长地久……
那天,我们一行从望海屯古城遗址的碑石处开始探寻,走过四面城墙,用去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等回到原来的地方已经是快日落了。
那一刻,带着探寻望海屯古城遗址得到的神秘感和满足感,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座近千年的古城。
在落日的照耀下,夕阳下的望海屯古城遗址被笼罩上一层暗红色的光环,显得是那样古朴,那么厚重。
落日余晖下,汽车行驶在乡村土路上带起的尘土逐渐地淹没了望海屯古城,使这座古城变得越来越小。
最后,望海屯古城我的目光中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