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
位于古蔺县境中部,距县城28公里的龙山镇,据说得名源于明末清初,因场两端先后建东皇庙和万寿宫,与居民房连接,远眺形似一条巨龙,故曰“龙山”。
应邀踏上这方热土,心情略复杂,通往龙山的部分路段,是我曾经工作地的往返必经之途。那时的路未硬化,坑坑洼洼全是泥石,不下雨的时候坐车,漫天灰尘扑头扑脑地迎面而来,张嘴说话牙齿缝里都是沙“嚓嚓”响。一到雨天车轮就打滑,歪歪扭扭一路行一路挣扎,有时卡在水坑里板(方言:意“挣”)不动了,乘客只好下车就近找石块垫好,驾驶员在车上发动,大伙儿在车尾弓身用双手抵住车身,双足蹬向地面,随着节奏:“一、二、三——!一、二、三——!”齐齐卯足劲儿奋力往前一推,“呼——!呜——!”轮胎飞速转动、咆哮着终于上坎了。“哈哈哈!”推车人松口气走几步刚准备上车,相互一看顿时乐了,几乎每个人都被溅了满头满身的泥水。而今奔跑在平坦的水泥路上,两旁茁壮的包谷和其他庄稼呈现出即将丰收的喜悦,列队欢迎我们,恍然生出些许隔世之感。
驻足闻名的古金高速水落河大桥施工现场,听当地人介绍:该桥系国家重点项目工程,横跨四川和贵州两省,两年前开始修建,预计今年底全面完工。主桥跨径335米,为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悬臂浇筑拱桥,居同类桥梁世界第一。桥底仰望一根根深扎荒野山沟、擎天托住桥梁的柱基,看着酷署气候仍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的工人,和大桥即将合拢,铁骨飞虹凌空渡的壮观,这是山村人世世代代想都不敢想的梦景和愿望。项目建成后,对于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及川滇黔渝旅游环线,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巩固沿线城镇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幸见证,心潮澎湃。
龙山境内有山名“尖山子”,相传有“尖山子上小下大”的上联迄今无人对出,高山之巅有甘露寺,取名源于寺内有两口井从不干枯,在十年九旱,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当地,老百姓对高山上取之不尽的泉水异常珍惜、顶礼膜拜,谓曰:神水,仿佛不时喝上一两口甘露就能涤荡尘埃,消除百病,身心愉悦。饮水问题在历届政府的持续努力下早已解决,但老百姓对大自然的馈赠仍心存敬畏,满怀感激,故“神水”代代相传至今。
烈日下,一行人沿着崎岖的羊肠小道前往,展眼望去,对面山峰的寺庙近在咫尺,走过去却要先下陡坡至谷底再往上一直爬,等终于踏上一眼望不到头的七十度左右坡度石梯,才算真正接近目的地。漫山静悄悄的,除了攀登者听见自己的心跳、偶尔轻轻摇曳的树梢和草,连知了都停止了鸣叫,白的、红的、紫的……不知名的野花倔强地盛开在山坡上,阳光下一波一波连绵起伏的绿透出令人心旷神怡的青香,抚慰着钢筋水泥城市生活中身心疲累的异乡人。我们一鼓作气终于看见眼前的寺庙牌匾,甘露寺倚悬崖峭壁而立,规模不大,目测平面占地不过数十平方米,连接副殿和斜坡上主殿的是崖边仅一人宽的狭窄石板路。殿内只有一位老人驻守,与忽然冒出来的来访者交流时侧耳费力地听着,很大声地答非所问。我们比划着喝水的样子问传说中的井在哪儿,他指了指屋子右边的小门,入内即见靠石壁的两汪泉水,入口甘甜沁人心脾。告别这位坚守人迹罕至的山巅,陪伴一尊又一尊庄严佛像的老人,我们往罗家大院。
甫下车,一栋雕梁画栋的木石结构房屋映入眼帘,据介绍该房屋占地约两百亩,是几弟兄利用旧宅基地原拆原建而成,男主人在外打工挣钱,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女儿和孙女在家热情地欢迎我们进入,转过荷花图案的石刻屏风和盛开在大水缸里的荷花,是三合院式的结构,中间正厅和左右两侧辅厅皆为木质雕花窗户和门,透过窗户可见卧室里的架子床上,镂空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花卉图案,古色古香。和善慈祥的老人,热情周到的女儿和孙女给我们一行二十多人张罗着丰盛的午餐,院内一黑一白、一大一小两条狗狗欢腾着四处奔跑,壮硕而皮毛乌黑发亮的叫“小黑”,白色的小可爱叫“蛋白”。我牵着小黑,这家伙兴奋地拉着我就往院外冲,一狗一人一路奔跑一路笑,分不清谁在遛谁,动作稍慢就差点儿被它绊个四仰八叉。茶足饭饱,送别时全家集体出动,小黑伸出长长的舌头舔了我一身口水,蛋白胆小些,跟在后面看热闹。幸福是什么呢?就是有阳光,有庭院,有瓜果,有花草,有亲友,有孩童或动物,有纯粹的笑容,而这一切,这儿都在。
在龙山镇杨坪村广场,有一尊两米多高的邓均吾雕像,这位古蔺革命思想的掌灯人、文学大师、现代诗人、翻译家、教育家、文学家、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另一种方式默默守望着为之奋斗、奉献辉煌一生的红色热土,见证着龙山一步一个脚印,从无路到有路,毛坯路到水泥路、高速路,成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古蔺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点。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龙山犹如一颗璀璨的星星,和千千万万个西南边陲的小镇一样,以独有的昂扬姿态,不屈不挠地用行动描绘着老百姓蒸蒸日上、幸福美丽生活的画卷,告慰着无数像邓均吾一样的革命英灵。
龙山,不愧为巨龙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