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夜宿马路滩(外一章)

2020-09-24叙事散文于文华

夜宿马路滩(外一章.散文)□文/于文华天作被,地为床,头枕漠风,身卧黄沙,是少时跟随父辈进沙窝拔糜子、打沙糜、铲刺蓬的真实经历。金黄柔软、无比洁净、毫无污染的沙粒,经火热光芒的考晒,成为天然温烫的床铺,夜晚铺一层被单,人睡在上面,有一种说
夜宿马路滩(外一章.散文)

□文/于文华

天作被,地为床,头枕漠风,身卧黄沙,是少时跟随父辈进沙窝拔糜子、打沙糜、铲刺蓬的真实经历。金黄柔软、无比洁净、毫无污染的沙粒,经火热光芒的考晒,成为天然温烫的床铺,夜晚铺一层被单,人睡在上面,有一种说不出的舒坦:说热不热,说凉不凉,说冷不冷,完完全全是一种贴心贴骨的随意抚摸,一种从身心到灵魂的全新感触。

这种原汁原味的生活体验,自走进城里后,再也无缘无法体验,唯再次走进颇为有缘的马路滩,有了一次间接的感知。

首次去仰慕已久的县内国家生态农业国家AAA级旅游区——马路滩,是县作协组织的一次采风活动。时在金秋,花艳景美、瓜香果甜,树木葱茏、硕果累累——理想大根如玉般晶莹剔透,美国蛇果长势喜人,无核葡萄缀满枝头,治沙长廊成果辉煌!后几次体悟马路滩的变迁,品尝过比拳头稍大些,完完全全生长在沙漠腹地的西瓜,这瓜长在沙滩上,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个虽小,比拳头大不了多少,但味极甜,感觉吃瓜比喝蜂蜜还过瘾;见识过独具魅力的沙洲城门——剽悍威武的狼图腾与霍去病跃马射箭的造型,八根石柱八副历史雕塑告诉人们沧桑历史变迁;领略过在国内外产生极大影响力与穿透力的绿色史册,巨大而硕长的绿色竹简,仿佛缓缓打开的历史画卷,以形象生动直白客观的图景,明白无误地告知人们:播种一片绿荫,就是栽种一片希望,就会铭刻一种记忆;体验过不同材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地区的治沙模式,既有传统的麦草网格状也有现代时尚的黑色现代化纤维网……

闻听县内旅游胜地马路滩修建了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度假中心,遂与几位友人相约,再次踏进日新月异的马路摊。远远看去,度假中心就像一个颇具规模、古色古香的城堡,走进大门,眼前一亮:仿古与现代元素水乳交融,历史与时尚有机融合,既有怀旧意味又不失落伍,既有归家的感觉又不脱离城市生活。曲曲折折的长廊,约三五知己,可随意谈心,可惬意听曲,可隔廊赏景,可品茶饮酒,而装修考究的雅座,窗明几净,干净整洁,洁净优雅,不亚于走进高档酒店。要知道这里曾经飞沙走石、风沙弥漫的不毛之地。能容纳400余人的多功能大厅——即可举办高规格的学术会议、学术论坛,亦可举行多人宴会。北面是正在修建的三层别墅式客房,可满足国际友人与高层次客人住宿。园内花木扶疏、花团锦簇、花香盈盈,一派恬静自然景象。

站在葱茏翠绿的风沙前沿,隔着远去的风尘,遥想那些震撼过心灵与记忆的岁月,洞察心扉与灵魂的往昔,触摸林业人矢志顽强的拼搏,就会知道林场走过了一条曲折而刚强的路,一条艰难而跨越的路,一条创新而奋进发展的路。跨过幽径通道,该场工作人员不慌不忙绍介,说先后开发出“大漠落日”、“千子百榆”、“照子神树”等十多处独具西北魅力的自然景点,建成了蒙古包、狩猎场、沙滩排球场、葡萄长廊、沙产业展厅、沙洲城门、世界治沙展示长廊、沙生植物园、沙漠移动森林等颇具观赏趣味与旅游看点的观赏点。由于他们的不懈努力与一代代林业人的汗水打拼,目前已形成了以沙漠治理、沙产业开发、节水灌溉、科技试验示范、特色种养、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生态示范区,林场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甘肃省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目前正在争取立项修建休闲度假区中心花园、生态别墅,配套休闲疗养、儿童游乐、农耕体验等相关设施,使之成为有影响力与吸引力的沙漠旅游景点。谈及林场未来前景,林场张场长目光深邃,充满信心,他们将以历史文化为背景,依托久负盛名的沙洲城,建设烽火诗林,河西农耕展示园,大漠兵营,景电工程展馆等;挖掘河西曾经驰骋沙场的匈奴民族历史,修建匈奴城堡,体味驰骋欧亚大陆匈奴人的丰功伟绩,抚摸祭天金人、匈奴王廷、匈奴大篷车等历史遗迹;利用天然无污染沙漠,创设沙漠动感地带,修建汽车越野道、沙漠竞技体育区、企业拓展训练区、沙雕艺术公园等——有这样的理想与目标,他们一定会沿着这样的路径,步入辉煌与灿烂境地!

走进西面,据说正在建筑的是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小院落,让生活疲惫身心困倦的城里人住进马路滩,来度假消闲,卸除疲惫。将引进水源,让汩汩溪水在花草树木中流连忘返、随意流淌,尔后循环使用,流向东面的宽大温棚,种植人参果、红提葡萄、糯玉米等,让客人自由随意采摘、品尝原汁原味的农产品。

夜色不知不觉降临了。在这个曾经大漠驼铃悠扬、风吹沙跑的荒凉之地,如今四海宾朋云集、八方游客仰慕,来自五湖四海、国内外不同肤色的人,纷至沓来体验大漠风光,来感受丝绸古道的魅力,来聆听沙洲城的巨大变迁。

马路滩的夜静寂无声,沙漠之上,苍穹之下,星空高远,天地空旷,风朗气爽,灵魂宁静,生灵在休眠,唯有植物在不知疲惫、争分夺秒地默默生长、壮大!睡在客房里,奢想何时像儿时一样,无拘无束、宽天宽地、自由自在地躺在微热的沙丘上,做一个好梦。

不知不觉间,有清脆婉转的鸟鸣声声,吵醒了甜睡的我,晨露在葡萄枝头滚动着,一串一串散发甜美幽香的葡萄,笑盈盈闪入了眼帘,悄然打开了又一个芬芳甜美的日子!

蜂飞蜂舞蜂蜜香(散文)

秋末的油菜花全然不同于夏天,虽失去葱茏庄稼与鲜活生命的衬托,却更显灿烂金黄与妩媚靓丽,成群成群的蜜蜂,在瓜果飘香时节更显忙碌,飞舞,跃动,成为一道惹眼的风景。 在一个谷香喜人、玉米成熟的季节,一个闲适随意、闲云野鹤的日子,也是一个我无所事事、散淡自在的时刻,与素未平生、萍水相逢的他——一位来自浙江的养蜂人偶然相逢的。人的一生里,有些人注定了只能有一面之缘,从此天各一方,再也无法无缘见面,就像两股道上跑的车,各走各的,各有各的轨迹。他在鱼米之乡的浙江,我在塞外高原甘肃;他是走南闯北养蜂的,我是孜孜以求教书的;他属于年过半百的老人,我则是上有父母扶养下有儿女栽培的中年,要不是我看见飞来飞去、忙忙碌碌的蜜蜂,在路口等车百无聊赖之际,走过去与他和他的几十箱蜜蜂进行了一番深层次接触,一定会擦肩而过,匆匆走过。 一顶破旧的帐篷就是他的临时搭建的新家。一辆除了铃子不响啥都响动的自行车是他的出外工具。一只小黑狗趴窝在帐篷旁,几把出门时携带的来自江南的竹椅、折叠式小饭桌、液化气炉子与简单的铺盖卷,几套换洗的衣服,一台收音机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帐篷外,他年虽老但干活极为利索的妻子,忙着搭晒衣服,收拾蜜蜂吐出的黄黄的花粉,说是一种很好的食品添加剂。我摸摸,有些湿。嗅嗅,有股纯粹、直接的花香扑面而来。问50多岁,但寡言少语、精神矍铄的他,你们经济发达,家境富裕,为何这般年纪不蹲在家里颐养天年,过安逸舒适的生活,还要出门在外,风餐露宿放蜂。他苦笑一生,叹息说没有办法,虽说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家里没有一块地可种,日子凑凑和和能过得去,但人不是闲闲生活的,那样会懒出病来不可。养蜂吗,一来自己喜欢,大半辈子就依靠蜜蜂为生,习以为常了。再说上了岁数了,打工人家挑挑拣拣,惹人讨厌……看我对结晶的金黄色花粉感兴趣,他不言不语,取来一个小木板,上面密密麻麻排满了小洞,每个小洞口,都有一个小小的钢圈。他指着给我说:蜜蜂采蜂回来,进洞时被钢圈所卡,就会把花粉滚跌入下边的小木槽里。这样,日积月累,天长日久,勤快的蜜蜂飞来飞去,就会积攒下好多。果然,我细心地看了一下,每个蜂箱有6—8层隔板,宽度刚好能让蜜蜂钻出钻进。蜜蜂采集的花粉则被钢圈卡、刮、蹭、撞在外面长长的木槽里。每个蜂箱外面的木盒里,小蚕豆般的颗粒状花粉堆积了不少。一块床单上,虽已收拾完,但隐约可见小巧玲珑的剩余花粉。想想:这些花粉,需要这些蜜蜂飞行、采集多少次,才会带来这些精致的花粉。期间付出的辛劳与甘苦,可想而知。 人们只清楚蜜蜂是采蜜的,只知道蜂蜜的甜香。哪里知道蜜蜂的诸多辛苦,晓得蜜蜂除了加工蜂蜜,还采集花粉,以及少量的蜂王浆。我像个记者样和他拉家常、问情况、谈蜜蜂、说效益:一年四季居无定所,食无新鲜,辛苦不辛苦,寂寞不寂寞。他递给我满是老茧的大手:你看看我的手,就知道我们辛苦不辛苦了。你现在看到我好像闲的没事可干,但遇到搬家转场就要将全部家当搬运。住在有人的地方还好办,最起码吃水、吃菜有保证,要是搬到荒无人烟的深山,只能找溪水喝,嚼方便面。至于寂寞,他早已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了。幸好有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老伴终日厮守着、陪伴着,也不至于太孤独。白天,看着蜜蜂忙碌,采蜜、酿蜜,照料蜜蜂,自感充实;晚上,和老伴儿说说话,听听新闻和娱乐节目,也不是那么孤独。没有过多的追求与欲望,没有超过自身能力的需求与向往,他们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充实而随意。欲望越少,生活越容易满足,幸福指数越高。而利欲熏心,贪婪有余,奢侈唯恐不足的人,虽则看起来锦衣玉食,人五人六,但生活极为苦累,鲜见幸福——因他们不大容易满足。 谈到蜜蜂的生活习性和规律,年老的养蜂人好像一下子打开了话题,仿佛谈论自己的儿女般喜行于色,眉飞色舞:蜜蜂除了采蜜,也“吃饭、休息”。但吃的极少,一天只进餐一次,喂养白砂糖。蜜蜂睡觉一般很短。蜜蜂组织严密,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分为三种: 蜂王、工蜂和雄蜂。每个蜂群里有一只蜂王,足不出户,德高望重,主要任务是管理和繁育后代,若气候温和,温度适宜,一天即可产卵4000—5000只(交配成功的蜂王寿命为3~5年,最长的可达8~9年,通常2年以上的蜂王其产卵能力将逐渐下降,)工蜂顾名思义是专门工作的蜜蜂,每天往返家与采花点数次,每次飞翔少则几百米,多则3—4公里,花粉与花蜜采集的差不多了,就循着记忆和家的味道,按时回家。(个体最小,但数量占绝大多数的成员,蜂的寿命,夏季为4~6周,冬季3~6个月,其寿命的长短,与工作强度、蜂群群势有很大关系。雄蜂没有蜇针、毒囊、花粉篮和泌蜡器官,有从巢内贮蜜房中摄食的短舌,无工作本领,专职和处女王交配。大多数雄蜂在7~10日龄内开始飞行,8~14日龄左右性成熟,12~20日龄是交配适龄期。雄蜂飞行和交配,一般在晴天下午1~5时进行,与蜂王交配后,因生殖器官留在雌蜂腹内不久即死亡)。我打断了谈性正浓的他:蜜蜂要是不回家,你咋办?他很有信心地回答:一般不会。蜜蜂是很恋家的,能按时按节回家吃饭,除非出现意外或受伤。 我看到帐篷外有根天线,有一个明晃晃的铝合金的器具。他说现在养蜂人的条件比过去改善多了。做饭有液化气,不像往日用蜂窝炉、煤油炉做饭,极不方便。照明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只要天气晴朗,晚上就会有光亮。国家对养蜂人也有不少优惠条件,比如过往各地的收费站卡时,免除一切费用,也不再征收行业税收。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养蜂人还拿国家特殊行业补贴。蜜蜂授粉后会大幅度提高植物产量。据百度知道科学家证明用蜜蜂传粉的油菜可增产30%,棉花可增产20%,荞麦可增产40%,向日葵可增产30-40%,果树可增产40-50%……人类所利用的1330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授粉。他说在东北有一种树木,开的花朵酿造的蜂蜜最醇最佳,而西北杨槐开的一种极像稻花一样,很浓郁、很香甜的花朵,花闻起来就有股清醇甜香的感觉,蜂蜜最好最香。 他的生活有苦有甜,但苦多甜少;有酸有辣,但辣比酸多。哪里有花朵的盛开,哪里就有他们跋山涉水的身影;哪里有生命的踪影,哪里就有他们忙忙碌碌的足迹。白山黑水的生活,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历练了人生。别人是越发达、越热闹的地方越要靠前,他们是躲避着繁华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靠近再靠近生命葱茏的地方。荒郊野外,人迹罕至的地方,只要有花朵的亮丽,就有蜜蜂的追逐与飞舞。 至今我不知道他姓啥名谁,极有可能再也无法无缘见面,也不清楚他的性格脾气、家庭状况……只知道他来自江南富裕之乡的浙江,领略并触摸到他的内心世界的一角,体察并认识了蜜蜂的生活习性与特征。他是一位把对儿女的爱藏在心底,尽可能给予儿女生活照料的父亲,一位富有爱心、体贴妻子、有责任感的丈夫,一位不怕吃苦、不言乏累、不向生活弯腰低头且懂得生活的男人。他的要求极低,像极了和他相依为命的那些挚爱的蜜蜂,只为着他人生活的甜美,只想着一心一意为了别人的幸福! 他们不用国家投资,不靠雨水与土地生存,靠的仅仅是自己的辛劳——在生命与生命之间,在岁月与季节深处,心甘情愿终年生活在野外,四处漂泊,追逐着花期,追逐着春夏,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为普天之下的人们酿造甜蜜醇香的生活!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0-9-23 09:33 编辑 ] 观感, 见闻, 马路, 蜜蜂生活, 游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