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宴在村民食堂
稻田绿浪翻涌,迸发着勃勃生机,一方方荷塘里,开得正艳的荷叶,翡翠般心窝中珍藏着一颗颗晶莹剔透水珠,而有的或含苞待放,或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不由心生欢喜。
司山,一个山青水碧画不如的小山村。应居住在这里的表哥之邀,到达司山村民食堂,背景音乐《今天是个好日子》在欢快流淌。身着洁白婚纱的表侄媳手持献花笑意盈盈,穿着笔挺西服的表侄见人就散发喜糖,“同喜!同喜!”声不断。“人逢喜事精神爽”,我那表哥更是乐不可支,一会儿进一会儿出,忙得脚板难着地。
男的女的,老的幼的,非亲即友,非友即亲,能来的都来了,一边喝茶,一边拉呱,他们都是前来道贺的,为的是与我的表侄、表侄媳共享幸福时刻。
表哥家婚宴,我以前参加过一次,算上这次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参加表侄女的婚礼。那还是2010年正月初五,在乡下过年的我自然是要参加的。开宴时,嗬嗬!流水席摆了36桌,每桌20大盘,仅火锅就有4个,什么羊肉火锅,鱼头火锅,三鲜火锅,鸡汤火锅,颜色五彩斑斓,亲友间划拳行令,整个酒宴持续了三个钟头。曲终人散,当我问起花销,满脸红润的表哥挠挠脑袋,伸出两个手指头:每桌加上烟酒一起得花费2000元。
尽管残羹剩炙一桌桌,表哥说,过去穷怕了,哪里有钱讲排场?再说了,平时亲朋好友各忙各的,难得聚在一起,近新房呀,拜年呀,子女结婚呀,大家才有机会聚一聚,人家办婚宴,都是这样操办的,我可丢不起这面子!听表哥这么一说,我偷偷将随礼从六百加到一千,似乎这样主客才都有面子。
与上次表侄女在家办婚礼不同,这次表侄的婚礼设在村民食堂里。看来,得是另一番光景。
果不其然。一派宽敞明亮的村民食堂里,统一的圆桌分列排开,两个墙角摆放着两台柜式空调,除了大餐厅,还包含一间厨房、一间操作间、一个碗筷间。走进厨房,里面成套的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双开门大冰箱和消毒柜干干净净。
“虽然是村民食堂,但我们还是按正规餐厅的操作流程设计建造,简单大方,卫生实用。整个食堂一次可接纳180人就餐,办酒席完全够用,一桌酒席办下来也不过三四百元。 ”村书记娓娓道来。
见我对村民食堂饶有兴趣,村书记打开了话匣子:“这些年,村民们经济条件好了,有的人开始讲阔绰,搞排场,谁也不愿丢面子。村里考虑到这一情况,挑头出面来办单个村民办不起来的事”,“有了食堂,村民要办酒席,只需要开一个菜单就不用操心了,以前办宴席忙这备那,饭菜吃不了就得倒掉,怪可惜的。在村民食堂办酒席,把菜交给厨师就行了”。
像农村许多地方一样,大洼社区司山村民组风气也一度变了味。为了壮门面,有的人信奉“石头辘轳抵不住门,筷子才抵得住门”“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把房子盖得多多的,院子圈得大大的,桌子椅子、锅碗瓢盆配得足足的,这样操办宴席时就“万事不求人”了,但这些东西平时都闲置了起来。还有的人跟风,为了所谓“吃好喝好”刮浪费之风。
为了移风易俗、减轻村民负担,2011年7月,大洼社区党支部决定在司山村民组试点创办村民食堂,由村民理事会具体负责。经过村里多方筹资,2012年8月建成村民食堂,这也是怀宁县第一家村民食堂。
村支书还告诉我,办好村民食堂,光靠理事会的热心热情远远不够,还得有点“章法”。为此,村民食堂出台了一系列规定,诸如村民家庭遇上红白事后,村民食堂要主动上门,协助制定活动标准,确定请客范围以及组织帮忙人员;村民食堂里的厨具炊具、桌椅板凳免费供村民使用,厨师、服务人员均由村民义务担任;村民在食堂举办宴席前,派专人全程监管肉、菜、烟、酒等的采购,坚决不许超出标准;腊月、正月喜宴集中举办期要提前预约,做到统筹安排;每年清明和冬至,邀请村民组60岁以上老人到食堂免费就餐并做点评。
事后,我问表哥感受如何,“在这里办婚宴,吃喜宴,不光热闹,还省心省钱”,脸上微红的表哥伸出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