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麓的茶马古驿
三江龙腾,老君山,享誉滇云西北,骏翼奔驰蹄节韵,鸿鹄长空比翼,唤起吾乡,旅游发展。辗转挥民旗,搜奇囊珍,构筑古驿雄风。
茶马互市当年,马帮铃响,风餐露宿苦,改革潮来天地宽,今日财临君麓,风水新替,排排兔耳耀,阵阵荧现,带来旅游发展。
—调寄《念奴娇·咏老君山》
这是一阙吟咏玉龙县九河乡老君山麓的茶马古驿的诗词,描绘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情景,作为生长在这块充满文化气息土壤的土著后裔,对家乡的旅游发展有着太多的关注与期盼,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癖好,斗胆作一些简略的介绍。
在奇树繁花的老君山东麓,深藏着一座历经风雨沧桑的“阿叱古驿”,整个古驿俨然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翻版,不仅有纵横交错的水系,更有闻名遐迩的“四方古街”,古庙、古街、古井、古树、古冢、古宅、古店等星罗棋布点缀其间,进入古驿,一种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恍若进入了丽江古城的感觉。这里历史上是著名 “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的交通枢纽要冲,是古时滇藏茶马互市交易的聚集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一度成为文化交往的发源地及封建战争的诱发地,更是成为百货流转的藏区货物贸易的驿站中枢。
这里曾是唐与南诏、宋与大理、元、明时期都是民族战争的咽喉要道,兵家必争的战略地域,是历代民族战争最为频繁的主要地区,古人称为“古战场”“乱战沟”,唐朝末年的“天宝战争”,把这座“阿叱古驿”推到了中国历史的前沿,在这个泯灭千年风尘的山野村寨,雄踞西南的鼎盛封建王朝大理国大将高禾,就长眠在这并不起眼的荒村野寨驿站,作为滇藏友好、仇杀、碰撞、互融、冲突源发地的历史见证,使云南重大的历史事件“元跨革囊”、“唐标铁柱”、“宋挥玉斧”等封建势力“费尽移山心力”的千古功勋,永远定格在这块神秘的沃土。
在这块神秘莫测的红土高原上,白族支系“阿叱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既是饱受战争蹂躏和磨难的受害者,也是各种文明冲突和交融的受益者,来源不一的异域文化在冲突和碰撞中沉积在这里,形成了多元文化汇聚、多种宗教信仰并存、多种民族文化共融的历史格局,构成了老君山下一道最为瞩目的风景。
在这座已逾千年的古城中,保存着当今世界上最神秘的原始氏族宗教“阿叱力”南传密宗,这个一度成为大理国鼎盛标志的宗教,在洱海地区已销声匿迹,难以找到蛛丝马迹,然而却意外的艰难生长存活在“阿叱古驿”的民间宗教中,并且成为整个古城的文化之脉、宗教之源、民族之基,就这样,老君山“阿叱古驿”承载着民族宗教的传播、生存、发展的土壤,出现了极为醇厚的文化积层,多种异域文化的汇融冲突,回旋发酵成古驿特有的文化魅力。
“阿叱力僧,一杖一钵一犬随身”托钵教化众生,苦心传教,使长期饱受战争蹂躏的土著乡民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和灵魂的解脱,形成了“无论贫富,皆设佛堂,昼夜捻珠不绝……”的宗教鼎盛局面,目前,老君山麓已有数万名斋公斋婆带发修行,构成了“阿叱古驿”独特的密宗文化景观。
白族支系“阿叱人”妇女的头饰,就是一件仑美美奂的宗教艺术精品,承载着远古部落朴素大气的原始审美观念,象征着农耕文明最纯粹的艺术色彩。
“阿叱人”妇女头饰为倒圆锥形,由十二层七彩的头巾折叠而成,十二层象征十二个月,七彩象征四季的色彩变化,这与古谚“白民族善忌月”完全吻合,然而宗教寓意却为“十二浮屠”,即为候选级别递进的标志,最外层有浓厚直观的宗教色彩与原始人文气息,分别饰有山、林、水、土、日、月的象形文字图案刺绣及宗教图腾标志符、咒、卦、巫等图案,有学者干脆说是濒临灭绝的白文及原始宗教图腾,把宗教图腾与部落文字戴在头上招摇过市的民族,恐怕极为罕见。这种原始的浪漫装饰,冲淡了宗教古板肃穆的神秘气氛,增加了这个土著民族超人的智慧与变通的诙谐,而且整个头饰白语称“舍晋”,亦是汉语“圣祭”的音译,意为戴此头饰者,方才获准参加宗教部落祭祀的资格标志,从人格意义上来说,戴此头饰,寓意已经成家,有资格参加与氏族祭祀活动,这对远古的代对妇女存在严重性别歧视的封建环境里,出现这种男女平等的思想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折射出原始宗教“天人合一”的和谐共处进步理念和朴素的宗教民主精神。
特殊的地形地貌与历次民族战争的沉积,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根基与秀丽的自然资源,深厚沉雄的历史堆积,古怪繁琐的宗教祭祀,锈迹斑斑的火葬遗迹,荒诞不经的傩戏表演,风味独特的土特资源,源远流长的白族情歌,共同构成了“阿叱古驿”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是一块急待开发潜力巨大的风水宝地。
然而,就是这么一座充满旅游发展巨大潜力的白族古城,在丽江沸沸扬扬的旅游大潮中,却一直在老君山麓倍受冷落,随着丽江古城的人满为患,分流疏散迫在眉睫,加上大香高速路的开通,县乡高速路的规划建设,作为旅游结构产品的主要后继品牌,完全可以再造一个“束河模式”来打造“阿叱古驿”的民俗旅游,关键是期待热心旅游项目投资的有识之士,慧眼识财源,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参与老君山麓的旅游建设,待那是,一座充满朝气蓬勃的“阿叱古驿”将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