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仕·遇合·乐得其志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农人竭力种地还不一定能赶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为官长袖善舞还不如能遇上赏识提携自己的贵人。司马迁一语道出,偶遇下的投合必有机缘,若缘分不浅,且能抓住,必有一番大作为。
自古以来,国人崇尚韬光养晦,讲究坐等时机,平生被动矜持,内敛自守,孤傲清高,本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心理,以为金子都会发光,殊不知美酒再香时间长了也会跑味,明珠再亮随时也可能蒙尘惹埃,若不能为世所用,就可能明珠暗投,赍志而殁。近年西风东渐,人们受其影响,也大胆尝试,想方设法地创造机会,推销自己,彰显自我。
有人不以为然,口口声声会问,姜太公钓鱼,不是愿者上钩么?时移世易,变法宜矣。以现代眼光重新审视,人们就会发现千百年来好多地方都被误导了。姜太公渭水岸边直钩钓鱼,也不知钓了多少年,直到八十高龄才钓到周文王,也多亏身板硬朗,精神矍铄,若是凡夫俗子,命薄运舛,纵有一身才学,难派用场了。最怕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生老病死不由人。你想谋个一官半职,可一官半职未必能看上你;你一心情愿想上人家的钩,可人家未必中意你,你看那鱼钩在晃,可你经不起人家将鱼竿朝远处一甩,甩你到一边去。太公之意不在鱼,而在文王与天下。太公在合适的时机遇合文王,那是太公的幸运,可这种幸运不是人世间谁都能碰上。当然,诸葛孔明躬耕隆中,经刘皇叔三顾茅庐出了山,一样缺少主观能动性,不遑多论。
今非昔比,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君不闻时下跑官买官的风气渐炽,恐为古圣先贤所不齿。古之学者不是不想为官,只是不屑这种作为罢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官也可借鉴。孔子曾言,邦有道则现,邦无道则隐,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未必会遵照执行。他还高调宣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赏识重用便奔走效命,漠视不用就才不外现。若将两者结合起来看,便是不管邦有道还是无道,只要良禽得佳木而栖,就会使出浑身解数倾其所有为人效命。他胸怀美玉,待价而沽,是等识货的人甄别选取,绝不希望来者舍本逐末买椟还珠,极想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以旷世绝学还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孔子积极用世,周游列国,用心良苦,正道直行,绝不空谈误国,曲线求名,或坐等什么时机。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勇于担当,教化人去做不愿做的事,最终还乐意做,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有号召力,谁就是圣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官员能以礼相待提携下属,属下才会竭心尽智为己所用。这是以心换心投桃报李的用人艺术。如果官员高高在上唯我独尊颐指气使,对属下呼来唤去傲慢无礼,属下也就很难对他一心追随一意听从。官员体恤下属,急人之急,下属自然会感恩戴德,以死效力。人心都是肉长的,哪来铁石心肠?
当然,还有一些乡愿之徒爱耍小聪明,俨然好好先生,一味讨好人,看似忠诚严谨,实则欺世盗名。孟子笔下,弟子万章发问,全乡人都称某某是老好人,谁也不得罪,时时处处表现都不错,可祖师爷还斥其残害道德,这是为何。孟老先生拈须而笑,谆谆教导,这种人你要说他有什么不对又找不出实质性的差错,你要指责他似乎又没有什么正当理由,他所做的一切都符合人之常情,看起来忠信廉洁,也讨周围人欢喜,只是他的作为不合尧舜之道,说他残害道德也是在情理之中。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些乡愿之徒只会随时随地讨好人,无论在什么事情上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从不得罪人,表面上与世无争清静无为,实际上斤斤计较汲汲名利,拿原则来交易,酒杯一端政策放宽;拿工作当儿戏,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遇上司笑逐颜开,见属下哼哼哈哈……如此圆滑世故八面玲珑,能不处处吃香升官发财么?这样的乡愿,只会玷污情操,淆乱原则,带坏风气,败坏道德。
反观拥有大智慧的人,既不显山露水,也不高调从事,看其蠢笨,实则聪明。莫非大智若愚说的就是这类人,面带猪相,心头燎亮。其实,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那不是装出来的,那是心性使然,敛藏锋芒,保护自己。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凭谦卑自守可立不败之地。以谦卑的姿态守在低处,就不易受伤而永居安泰。谦卑就是对万事万物,不管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怀一颗敬畏之心。对未知的敬畏,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一个人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善于自嘲的人才不会被人嘲笑,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想想这是为何?
君子都乐得其志,小人却乐得其事。大人物钓的是天下,小人物钓的只是鱼。殊不知大人物也会心为形役,著书只为稻粮谋,身在其位就得谋其政, 宵衣旰食,焉能不累?当一天和尚还得撞一天钟。小人物因事而乐,乐而知返,其心融融,其情悠悠,其思扬扬,活着的乐趣具体而微。要不庄子面临双重诱惑时,哪会弃楚国相位而恋濮水之鱼?水田里的乌龟都不会以死换取“留骨而贵”的哀荣,即使饰以丝巾,藏之宗庙,为人供奉,何况天纵之才的庄子,幻化无穷,天钟神秀,怎肯以身试官自套枷锁?生命的真谛,贵在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岂能贪蝇头小利而毁一世英名?视富贵如浮云,拒权势于门外,傲然耸立天地间,灼古耀今,彪炳史册,千载之下,后人能不敬而生畏、恋而生爱、思而眷念?
与善仕遇合相对的,便是捧杀,以赞美的方式淆乱人的意志情致。有则典故久传不衰,是说长吏马肥,观者一再称快,乘者闻之则喜,驰驱不已,终至暴毙。五四运动中,蔡元培先生在辞职信里也曾引用:“吾倦矣,‘杀君马者道旁儿’。”这是说杀你马的人就是在道旁给你鼓掌的那些人,盛夸之下,害死骏马。捧杀是一种极为隐蔽而有效的损人之法。对于无法用棒杀的,尽可把他捧上天,然后撒手,看他自由落体,在重力作用下,速度愈来愈快,最后摔得很惨,这叫捧得越高跌得越重。人人身上都有优点,你存心作弄他,尽可以将他的优点无限放大,让他得意忘形,暴露更多缺点,以致于终日得意洋洋自我感觉超好,日渐褪去护身铠甲,露出软肋,一戳即毁。奉承虽是傻瓜笨伯的食粮,然而智者偶尔也会降尊纡贵吃上几口。爱吹牛的人自会妍媸毕露,聪明反被聪明误,就像爱拍马屁的人常会害了别人,使人蒙心蔽目,并在不知不觉中跌落。看来“捧”是方式,“杀”是目的,“捧杀”便成了现代新式麻醉武器,让人防不胜防。溜须拍马的人凑在一起,连恶魔也唯恐躲避不及。正如姜太公所言:“必须慎重做好计划,同时不能吝惜金钱。要想打倒强大的敌人,就要先使敌人的力量更大,势力更扩张。力量越大越容易被自己的力量所击倒。势力越扩张,也就容易出现漏洞。因此,想要攻打强敌时,就必须助长其强大;若要破坏对方的紧密关系,就要想办法使其更加紧密;想要破坏民众的团结和谐,就越要使其更加团结和谐。”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命由己造,福靠己求。人这一辈子过得好与不好,全看造化和所作所为了。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一切都靠自己去争取,世上哪有天上掉馅饼的事,种下什么因,就获什么果。种下恶因,必结恶果,这叫自作自受。行有不得,那就反求诸己吧。一家人本来和和美美,可有人不安分,非要红杏出头,或在外趟浑水,导致夫妻同床异梦、子女有苦难言、家庭分崩离析。工作圈本来是个团队,戮力同心,特别团结,可有人小心眼,不顾大局,喜欢窝里斗,斗来斗去,不拼个鱼死网破还不会束手,最终团队四分五裂,不解体就没法存活。兢慎自律,是安身立命的不二法则,适当放纵劳逸结合未尝不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求强为,要顺天应命顺势而为。低调行事,不易撞车,不惹人嫌。杨修恃才放旷,因言 “鸡肋”而丢命;李白恃才傲物,因笑傲权贵而被赶出朝廷;苏轼聪明过人,却不被新旧两党赏识,终被一贬再贬。调门高了,上天都不乐意了,久而久之,自会派人将你收走。低调了,收敛了,命和运才能协调起来,保你一生安稳。
我非常欣赏杨绛先生这句话,没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真实的你,也没必要不停地告诉别人你是什么样的人,懂你的人自然会懂,信你的人自然会信,如果每个人都理解你,你得普通成什么样子。很多时候怕被误解,我们不得不收起本心,不敢卓尔独立,不敢我行我素,不敢毅然决然地去做某件事,便打掉棱角减少摩擦圆滑世故起来,一团和气,融入人群,随波逐流,久而久之,迷失了自我。曾经的头角峥嵘,一朝一夕间沦为庸碌浑噩之人,物是人非的场景就会重现。
瞎子无视却能看破天机,戏子无情却会缘定一生,哑巴无语却生死不弃,看似天真无邪却能机关算尽。好人成佛要经九九八十一难,千锤百炼,坏人成佛只要放下屠刀,就能华丽转身。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那是回头浪子啊,好人没有这福分,随时会误入白虎节堂,有理也说不清。做个凡人俗子还行,做个达人好人真难。人的一生,说白了就是与外界交集的总和,本是雪鸿泥爪,却无意间连成一线,生死是它的端点。聚散离合,都少不了心灵上的牵绊。向死而生,无非是追求自我,放过自我,寻得一身轻,求仁得仁罢了。
善仕不如遇合,遇合不如乐得其志。意得志满,此生无憾。赋诗抒怀,感慨系之:“无常不论命,兢慎须守正。冬去冰渐融,春来草自生。不畏夏暑热,何惧秋风劲。天道好轮回,日暮望晚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