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之歌
提起鹰,大概无人不晓,因为无论在城镇郊区还是乡村山野,都可见到它们的踪影。
在山村长大的我,小时候总喜欢坐在村边的田埂上,仰望那一片与远山相接明澈如画的天空,我的心便鲜活起来,那是因为不时闪入眼帘的鹰。我在想:何时我也羽翼全丰,在蓝天白云间翱翔,飞向美好而未知的未来啊!
那是一只多么桀骜不驯、且让人敬重的鹰啊!我一直把鹰视为充满宿命意味的神秘生灵,在记忆里它总是勇与智的化身。我的童年,充满了幻想和憧憬,总是期待着自己羽翼全丰,像鹰一样在蓝天白云间翱翔,寻找那种自由与快乐!
鹰的飞翔总是那么潇洒与优雅。借着回旋的气流,平伸宽大的双翅,如一朵悠闲的云,时而振翅直飞,时而高空盘旋,平稳地在空中划着弧线。当滑翔一段后,蓄积了力量,排开双翅,向更高的苍穹冲去,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流畅、完美而有韵味。鹰是天空的王者,无不表现出它傲视一切的王者风范。正是那鹰的飞翔,让天空变得绚烂美丽,壮阔轩昂;让天空焕发了灵性,增添了异彩,有了鲜活的境界。
早就听说过,当一只雏鹰出生不久,便会接受一次生与死的考验。雏鹰父母会在心爱的宝贝生长到适当时期把它从悬崖的巢穴上扔下去,让它学会飞翔。在雏鹰被扔出去的那一瞬间,它挣扎着,用力拍打着翅膀,因为它知道,如果在这时候畏惧、放弃的话,自己便会被摔下悬崖而死。雏鹰做出了最后的努力,克服了困难。终于,它浮在了空中,学会了飞翔!
最为神奇的是,鹰能在4000米的高空能看到地面的猎物。记得有一次进山,我亲眼目睹了鹰捕猎的情景。那只鹰在空中发现地面草丛里藏着一只兔子,短短的一瞬间,像箭出弦一样俯冲下来,一双利爪死死地把兔子按在地上。很快,那鹰抓住猎物后便扇动双翅,疾若闪电般飞向天空。正如刘禹锡诗中说:“轻抛一点入云去,喝杀三声掠地来。”鹰的捕猎,总是让人充满了敬畏与恐惧。那个时候,连空气都会战栗摇晃。
当然,鹰也有休闲的时候。那时候,它们就栖在山顶无人的巨崖之巅,活像雕塑一样矗立在山崖岩石上。山风之中,羽毛略略有些凌乱,凝神,敛翅,仍显出一种精神,凛然不可侵犯。又像远古遗留下来的一个黑色的神秘字符,它的一笔一画,都可以在风中舞动,在时光中绽放。在任何时候,鹰都是那样的庄严、雄壮。
据说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年龄可达70岁。鹰到40岁时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抓捕猎物;喙变得又长又弯,严重阻碍它的进食。这时候它必须做出艰难却异常重要的决定,把自己变得迟钝的的尖嘴和爪子在岩石上不断地撞击,直到骨质部分脱落,长出新的尖嘴和利爪,这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相当于完成生命长河里的一次涅槃重生。
更令人震撼的是,鹰可以预知自己的死亡。没有人见过一只鹰的死亡。它们总是在死亡之前飞进深山老林,独自等待那个悲壮的时刻到来,并且还叫唤与自己并肩翱翔过的同伴,将自己的尸骨抛入人迹罕至的悬崖之中。山里人都知道,死亡的鹰总是钩爪折断,羽毛零落,双翅残破。雄姿消失,辉煌不再。我想,鹰也一定有此种感叹。它不愿展现自己的狼狈,所以死亡之前提前飞遁,让自己的死亡不为世所知。高尔基在小说中对鹰的描述:“它的胸口已经受伤,羽毛带着鲜血,不能再飞上天空,于是它就走到悬崖边上,展开翅膀,滚下大海去。”
鹰,是属于天空的。鹰,是属于自由的。鹰,是浪漫的,也是壮烈的。鹰,搏击长空,一生豪迈。我曾见过拿破仑《在圣海伦娜岛》那幅油画。画面是拿破仑双手叉腰,站在海岛边的悬崖上,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与一只孤傲的鹰对视。这幅油画令我热血沸腾,意识到那画中的鹰便是人,那人便是鹰。由此,对我有着强大的震撼力。它的形象体现着人们燃烧炽热的追求,流淌沸腾的热血,焕发青春的朝气,树立必胜的信念。
我歌颂鹰,歌颂它翱翔蓝天、叱咤风云的风格,时时展现着伟岸;我敬佩鹰,敬佩它英勇无畏、震慑大地的特性,刻刻焕发着神韵;我赞美鹰,赞美它悬崖驻足、威武雄姿的神韵,处处体现着傲然。孤独而倔强的鹰象征着人的品格,是人的精神图腾。在人生长河中,鹰翱翔在我的心中。用青春的激情冲破世俗的樊篱,用不息的奋斗跳跃艰辛的历程,用博大的胸怀容纳世事的变幻,在岁月的风霜雪雨中轻松安然的实现完美、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