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在书信里的时光
周日闲暇,打开电视机,不是播放神剧就是没完没了的神医神药或商品广告。关机走进书房,打开书橱里一装满旧信的抽屉,里面存放的信件,信封大小不一,纸质不一,色泽不一,多是邮政部门还没严格信封规格、普及邮政编码时印制的。这些信件,有发小的,有同学的,有老师的,有报刊及广播电台编辑部的,还有老家父母的,都是三四十年前外出上学和毕业分配工作后相互联系的信物。
那一个一个信封,一个一个不同形状的邮戳,一笔一划的字迹,句句的叮嘱,以及那个书写的年代,记载着我人生启航的不同阶段,是我永远的记忆。
当时收到信看完后就有意识地积攒起来,存放到一个纸盒里,这就积累了很多。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时翻阅这些书信,穿越时间的长廊,再次感受彼时阅信的快乐。每次拿起一字一句看时都很感动,自己的内心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回忆那些远去的日子,回望几十年前那个小小的自己,既有快乐,也有烦恼,但感恩感激是人生的主调。感谢岁月,感谢自己,感谢亲人们。
翻阅旧信件时,就会想起“过去”,这些过往的岁月里留下的信札,在当时很平常,但现在因再无法复制而显得重要起来。重要在于它是真实的记录,记录了特定的时代,记录了时代里的人和事,不同的信纸和笔迹,定格了的时间表情,留下了岁月的印记,其意义已超出信件本身,我有选择地留下一些,以回望和回味远去的光阴。
读着那些纸张已经泛黄甚至破损、折痕纵横、字迹褪色的旧信,当年亲朋好友对我的关心和帮助的情节重现,仿佛重演了我人生走过来的一幕一幕。那一封封旧信记载着自己人生的历程,有顺有逆、有喜有忧,是一部客观又真情的个人史册,每一段时光,都有不可复制的美好……是有纪念意义、值得保留、无比珍贵的个人“文物”!
如今是电子信息时代,手机、微信、电话以及电子邮件取代了曾经的信函。即便有人想写信,耐不住途中的那种古老的邮递方式,似乎适应不了今天的生活,用纸写信交流的人几乎没有了。但我仍对书信抱有情愫,素笺素面素心,写一句、是一句,郑重其事,落笔无悔,念几行、思千遍,深情款款,见字如面。它是我的内心深处,最深刻的记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各行各业捷报频传,处于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和部分高中同学通过高考进入大中专学校,成了“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发小泽顺和文先分别考入山大中文系和昌潍医学院,进业同学考入山师大英语系,建基同学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有些同学被师范学院或师专录取,有的被政法学院、石油学院、工学院及铁路学校、铁路卫校和外贸学校录取,我被临沂供销学校录取。
我从小待在农村,小学初中高中都在自己村就读,很少出远门,当时到的最远的地方是县城,还是因参加高考,住在宾馆,考场在一中。所以,第一次踏足城市,到处都是楼房,还有宽阔的马路,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那些大商店、大电影院和大公园,漂亮气派,是很震撼的。从农村走出来的我们,很有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的感觉。
到了学校报道后的首要任务就是了解学校及所在城市的主要概况,入校两个月后对情况基本了如指掌。然后就写信向高中老师、家里的父母和其他院校的同学汇报,还会在学校或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前照相(那时还不兴旅游,也就无景点一说),然后到照相馆里花钱冲洗出来寄给家里和同学。泽顺寄来了在大明湖的照片和五一爬泰山的照片,文先寄来了在潍坊某园中园的照片,建基寄来了着军装的照片,还有部分同学寄来了他们的相片,我也把在华东烈士陵园和王羲之洗砚池的相片寄给了他们。
此时是同学间相互联系最多的时候,那时没有手机,单位有事用固定电话,个人就是靠写信,尤其是我们这些穷学生,写信成了那个年代一种非常重要也是唯一的联系方式。
开学后进入正常学习,写信就不那么勤了,但每逢节日和放暑寒假前都会相互联系,以便假期在家一起玩。我亲二大爷家献忠小弟已在五莲县人民医院参加工作,他每次给我写信总会在信纸中夹上五元钱或几张八分的邮票,那时的五元钱可不是现在的五元,能解决半个月的零花钱,因此,非常感激;再就是恩师肖秀芳,每次给她写信,她都会回信,并对我千嘱咐万叮咛,希望我好好学习,不要虚度大好时光。
再一个收发信高峰期是毕业参加工作后,一是向老师及各位同学通报工作单位的地址及参加工作的体会、理想等,发的多、收的多,很快就收满了办公室写字台的抽屉。二是工作后因工作需要,时常给新闻媒体报送外宣稿件,给专业杂志社寄送工作经验(调研)材料,也时常收到他们回复的信函及采用的报刊样版;区人民广播站发的稿费直接将钱装在信封里寄送,至今还收藏一个没有开封的装有稿费的信封。
常常接到一封信后,我不会马上拆开,总会拿在手里仔细端详一番。字如其人,从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如同与老同学、亲人好友相逢,好像听到了声音,看到了笑容。在那天那个时刻,我写好了回信,一个人走在去邮局的路,信封中装着一腔的情感和祝福。信投进邮箱,圆圆的邮戳,印着投出的日期和时间,便开始了无期的等待,盼望其像鸟儿一样,飞到远方,投到亲朋的手中。
在写信成为历史的今日,翻看旧信,除了回顾那个有纸质信件滋润的日子,还有欣赏笔迹之趣,笔迹有纤细有豪放有龙飞凤舞,而信长的七八页短的仅有几行,还有的简直就是书法精品。这些旧信里,最多的是母校老师、同学和亲朋好友寄来的,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的来信,都是在倾吐心声,分享愉快,记录了当时每个人的时态,每一段过往,每一段经历,都是那么的美好。只是当时没发现,现在回过头来,确实觉得美好,那些美好的时光,都在记忆当中,一去不复返,如今看来多么珍稀!
重读旧信细细品味,过去那些时光再次重现,是那么的动人和感人。不由自主让我产生许多感慨和遐想,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都是那样情深意浓、珍贵无比。
书信这纯手工活儿,随着通讯设施的现代化,在智能手机及微信普及后,我就再也没写过。书信,对我而言,剩下的只是满满的回忆。
书信,真真切切地已经走远了,已经属于另外一个年代了,成了历史的记忆!这种记忆对于后辈人而言,是永远无法感受和体验的!它只会清晰地留在我们那一代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