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晋祠拜子乔
盛夏一日,我响应天津散文研究会“晋泰轩杯”三晋采风团的召唤,走进了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祠。
游览晋祠的次数,我已经记不清了,往少的说,也得有
10次以上。我钟情于晋祠,除了被其中的“三绝”“三宝”“三匾”所吸引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朝拜始祖子乔。
子乔祠,是晋祠内晋溪书院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系明代重臣王琼为纪念始祖子乔所建,代表着中国王氏宗祠。祠堂大门高悬着一块木制匾额,上书“子乔祠”3个金黄色大字,右边书有“慎终追远”,左边书有“光前裕后”,再加上高高悬挂的4盏书有“王氏”黄色大字的红灯笼,让“子乔祠”惊艳了历史、惊艳了岁月。祠堂正中,有一尊端坐的子乔彩色塑像,但见他头戴皇冠,身披黄色斗篷,斗篷上的两条龙活灵活现,两耳垂肩,目视远方,双手扶膝,右持黄卷,脚蹬朝靴,神情肃穆,仪态端庄,器宇轩昂。我怀着崇高的敬意,严肃而恭敬地面对塑像,躬身施礼,饱含着对始祖子乔的敬畏与虔诚!四壁绘有《太子晋史画》24幅,生动形象地展示着有关子乔的故事。左右耳房供奉着太原王氏18个分支的始祖牌位:太原王宗敬公、太原王翦公、太原王霸公、河汾王通公、太原王劭公,均在我们族谱里有图文并茂的详尽记载。左右配殿陈列着当代王氏后裔书画家的艺术作品,海外王氏社团赠送的文献资料和礼品,壁上挂有王氏历代名人画像。子乔祠的建成,不仅使晋祠增添一景,也为王氏后人寻根问祖和研究者追踪溯源提供了很大的方便。2012年8月,我曾向海外太原王氏联谊后援会捐赠编著的《太原王氏源流探析》一书12本,后援会特颁发手写体收藏证书,以示尊重。能为太原王氏追踪溯源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我心甚慰!
子乔,姓姬名晋,字子乔,周灵王姬泄心的太子,人称太子晋,世称王子晋或王子乔,约生于前 565年,卒于前 549年。据我们河汾王氏馆陶支《太原王氏族谱》记载,子乔,为系姓始祖,其子宗敬,为立姓始祖。王,是最古老的汉字,甲骨文里就是这样的形状:三横一竖,代表着天、地、人相沟通。太原王氏自开族立姓以来,名人辈出,承前启后,一脉相承,几度播迁,遍及神州,衍派海外,名扬全球,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其后世,更是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成为一支名门望族。
久久地凝视着子乔塑像,我蓦然想到,一直以来,对太原王氏发源地和得姓始祖问题存有严重争议的问题,心情难以平静。
有一种观点认为,因子乔长子宗敬见东周王朝日渐衰微,于是离开河南洛阳,避乱隐居太原,时人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从此创立了太原王氏,成为太原王氏始祖,而尊太子晋为系姓始祖。所以,太原应是太原王氏的发源地。海外太原王氏联谊后援会研究会顾问王继祖介绍说,北魏孝文帝将太原王氏定为天下四大姓氏之一,唐太宗制定氏族制时,太原王氏又被列为天下五大姓氏之一,因而太原王氏有“天下第一王”之称。
另一种观点认为,太原王氏的发源地不在今山西太原。主张太原王氏的发源地在今山西太原的人,主要是说太原王氏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儿子宗敬,当年因为“奔晋”才有了太原王氏,他们所“奔”的“晋”也就是今山西太原。事实上,太原王氏的确也尊奉太子晋为祖先,但今天所能见到的早期文献中,几乎无一例外地记载太子晋是太原王氏得姓之人,而不是太子晋的儿子或后代;得姓原因是因为太子晋是周灵王的太子,所在的家族因此被认为是“王家”,因此才姓王。故而,如果要给太原王氏的得姓确认一个发源地,这一发源地也应该与太子晋生前活动之地,或去世后的葬身之处有关,这也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感遇》诗中所说的“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即伊水、洛水流域的洛阳(太子晋时期的国都)一带,而不是在今山西太原。即使退一步说,在今天所能见到的关于太原王氏来源的最早记载《潜夫论•志氏姓》里,也只是说太子晋“其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其中的“家于平阳”,所指的平阳,在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一带,距今山西太原260多公里,也不是在今山西太原。今山西太原的晋祠并非为纪念太子晋而建。晋祠是今山西太原的一个旅游景点,名称大约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北齐人魏收所撰的《魏书•地形志》,兴建的原因被认为是附会《汉书•地理志》的有关记载,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由于此“晋”并非太子晋的“晋”,当然也与王姓无关。明代中叶时,家于当地的兵部尚书王琼在晋祠附近兴建了晋溪书院,一度被后人当作家祠,后因房屋倾圯被并入晋祠。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地人在王琼家祠的废墟上建了座仿古建筑,在其中塑了太子晋像,取名为子乔祠,又称太原王氏祖祠,对外宣称是“王氏开族立姓的发祥地”。事实上,这座仿古建筑在性质上最多是复建的王琼家祠,加以兴建时间不过400多年,而复建时间仅数十年,还无法与2500多年前的太子晋和王姓发祥地联系在一起。
《经典洛阳》如此记载:“‘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都出自洛阳。作为洛阳人,如果留意一下,在天子驾六博物馆的西面壁画墙上,可以看到一组浮雕《列仙传》,上面绘有一个人物,名叫王子晋,又名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喜欢吹笙,能作凤凰之鸣,常游玩于伊水和洛水。那时,嵩山有一个道士叫浮丘公,接他上了嵩山。后来有人在山中见到王子晋,问他回不回洛阳,他说:7月7日我将出现在缑山头。那天,人们果见他乘着白鹤,在偃师缑山顶上盘旋,然后离开此地,做神仙去了。这个王子晋,就是王姓的祖先之一。关于他的传说,洛阳人总是津津乐道。旧时洛阳人糊灯笼,总爱画他乘鹤巡天的形象,看上去足够潇洒。记者留意了一下典籍,却发现他的命运很坎坷。东周时期洛阳是京城。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谷水、洛水同时泛滥,威胁着王宫安全。灵王下令,壅塞二水,以绝水患。太子晋直谏:古来已有教训,治水不能堵塞,应该疏导,否则事与愿违。这本是一个好建议,但灵王认为儿子竟敢与父王争辩,犯上作乱,便废掉了他的太子位。太子晋由此变成平民,不久就‘驾鹤西归’了。他的儿子宗敬,带领家人离开洛阳,迁至太原定居。太原人知道来者是王子一家人,就称其为‘王氏’(太子晋是周灵王之子,本姓姬)。随后北方地区兴起‘姓氏合一’,‘王氏’便转化为‘王姓’了,这便是王姓一支的源头,出自姬姓,称为‘姬姓王氏’。”
由上可知,太原王氏最早出自洛阳,应是不争的事实。
因我是子乔第89世孙,故许多年来,对子乔的出生地和葬丧地,一直怀有崇敬与向往。记得,2019年秋,我趁到洛阳走亲访友之机,怀着仰慕与崇敬的心情,前往位于洛阳所辖的偃师市东南20公里的府店镇府南村的缑山,虔诚地拜谒了《升仙太子碑》。缑山,又名缑岭、缑氏山。相传西王母姓缑,曾在此修练,故得名缑氏山,后简称缑山。此山海拔308米,山体呈东高西低,南陡北缓之势,东西绵延1.5公里,南北宽0.65公里。其山平地一峰崛起,并不高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晋在缑山驾鹤升仙之后,被千百年来传为佳话,缑山便成为道仙家崇尚之地,而被一次次地罩上了炫而多彩的光环,引无数古圣明贤、文人墨客到此游历。尤其是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一时触升仙太子碑景而生情,亲自撰写碑文,并亲为书丹。碑文为34行,她为太子晋写下洋洋洒洒2129字(包括碑额6字)的赞铭,并令勒于贞石,树为碑纪,号曰《升仙太子之碑》。碑文表面记述的是周灵王太子晋升仙故事,实则歌颂的是武周盛世。从此,缑山不仅留下了武周女皇的脚步,更留下了她亲笔书丹的《升仙太子碑》。此碑尽管历经1300余年的日月轮回,风雨沧桑,至今仍矗立在缑山之颠。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集初唐三位书坛名家书法于一身的题刻,真是不可多得的石刻珍品。此处原有升仙观一座,今已不复存在,仅留此碑,高6.70米,宽1.55米,厚0.55米,盘龙首龟座高1.3米。我手扶龟头,拍照留念。
如今,武则天御书的《升仙太子碑》,被一圈围墙围拢着,南面有一拱门,两扇全部生锈的大铁门被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锁着,无法进入,拱门正上方刻有“唐碑”二字。我只好透过铁门狭窄的缝隙,向里瞭望,武则天御书的《升仙太子碑》尽收眼底。我总想走近《升仙太子碑》,与其合影留念,便询问身旁的一位老者,谁有这个门锁的钥匙。老者告诉我说,拿钥匙的人回家去了,别人打不开。我不想留下遗憾,便登上墙西侧的一个小土堆,踮起脚尖,向内观瞻,里面到处是丛生的杂草,堆积的砖头,有几棵小草在《升仙太子碑》旁随风摇曳。蓦然,我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凄清的悲古之感。在《升仙太子碑》旁,建有一座不算太大的庙宇,庙宇正殿有一巨型神龛,神龛内供奉的是子乔坐像。说真的,这一回,我算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拥抱了一次子乔,零距离地透视了子乔的灵魂,触摸了子乔的肌肤,发现了子乔的个性,体验了子乔的情感,也读出了那些似乎隐藏于历史之中或深藏于山峦之内的神秘与朦胧。
思绪至此,我再一次走近那扇铁门,再一次透过狭窄的缝隙,凝望《升仙太子碑》。我用双手轻轻地摩挲着那两扇铁门,仿佛是在触摸岁月的苍凉;贪婪地呼吸着祖地的新鲜空气,仿佛是在吸纳始祖温馨的气息。转而,我又感觉到不是仿佛,是真实地触摸岁月的痕迹,指尖流淌着岁月的余温;是真实地吸纳温馨的气息,心间充满着浓郁与强烈。或许,时光就是一件腐朽器,总把岁月雕刻成千疮百态的沧桑,许多年华走了,许多事物也就改变了模样。那两扇生锈的铁门和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虽然能够锁住一个小小的院落,却锁不住我的思绪。我的思绪,就在心里延伸着那些未曾遗忘的过往。厚重的历史,留痕的岁月,让我有一种作为太原王姓人的自豪与骄傲!
离开缑山,我很是不舍,总是怀着拥抱始祖子乔与拜谒《升仙太子碑》的感动与痴情,不失时机地在网上翻阅着绚丽多姿的有关子乔的故事,记忆着内涵深厚的子乔的伟大精神。我也始终不渝地怀着一颗诚挚的心,期望着再一次拥抱缑山,拥抱子乔,拜谒《升仙太子碑》,以求获得更多深邃的感受与思想、更多独特的情感与魂灵!
返回临汾,我认真查阅了许多有关子乔的资料。《琅琊王氏传承世系源流考》云:“据《国语》、《逸周书》、《风俗通》等文化典籍记载:王子晋幼有盛德,十五岁参政,德才兼备,遂名扬天下,成为楷模。后因京都洛阳的谷、洛二水相斗,将毁王宫,在疏与导问题上,父子两个做为君臣关系,发生争执。争执的最终结果,子晋公被废为庶人,由他弟弟姬贵登上王位,是为周景王也;而子晋公遂成为平民,落籍洛阳缑氏山一带。其子宗敬,东周官司徒,后避难于平阳,因系王家之子,时人号曰王家,便以此为姓。”
《王氏开族始祖—太子晋及其后人迁徙分布》云:“宗敬,少有大志,周景王继位时,曾在周王室担任过‘司徒’官职。但此时的东周天下,已是诸侯争霸,战乱频仍,王政失坠,周室就衰。宗敬毅然引退,避乱隐居‘平阳’(注:《帝王世纪》记载:‘帝尧,陶唐氏、祁姓也……都平阳。’《通鉴外纪》也记载:‘帝尧,帝喾之子,姓伊祁,号陶唐,都平阳。’春秋时的平阳,是现今的临汾市),因宗敬是周王室的嫡传后裔,时人都称宗敬一家子为‘王家’,意为他们是王子王孙,王室之家。这样,宗敬一支就‘以王为氏’了。葬于平水之源平山之阳,秦末战乱墓被盗挖,又移葬于沁水河畔九龙山,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他的墓叫王墓。”这里的“平水之源平山之阳”,指的就是古平阳(今临汾)。
《元和郡县志》载:“临汾县:治今金殿镇,‘平山……在县西八里,平水出焉。……姑射神祠在县北十三里。龙子祠在姑射山东、平水之源。”《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三记载:“临汾县。旧十三乡,今十乡。本汉平阳县,属河东郡,在平水之阳,故曰平阳县。”《水经注》云:“平水出平阳,平阳因在平水之阳而得名”。《汉书•地理志》注:“平阳县,春秋鲁昭公二十八年置,当今临汾县治,取义平河之阳。”今屹立于临汾市西的姑射山有一座山峰叫平山,历史上平山角下,泉水峰涌,形如蜂房,汇集成河,缓缓流去,因为这股水出自平山,故称平水。
《琅琊王氏源流考》云:“迁居太原晋阳的是王元的胞弟王威的九世孙王霸,而子晋公之子宗敬公迁居的是平阳而非晋阳。”
《琅琊临沂王氏概述》云:“晋公遂成为平民,落籍洛阳缑氏山一带。其子宗敬,东周官司徒,后避难于平阳,时人号曰王家,便以此为姓。至此,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上祖籍贯变迁,便由河南洛阳避周难于山西平阳(东汉人王符《潜夫论•志氏姓》所载),又由山西平阳迁居陕西频阳东乡。”
综上所述,便清楚地得知,王氏的发源地是洛阳,得姓始祖是太子晋,古平阳(今临汾)是太子晋其子宗敬迁移的故土。
夜静更深,我又捧读了2009年11月,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王氏宗谱》一书。第二章《王氏世系》明确记载:“《潜夫论•志氏姓》:其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
我还在网上查阅了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的《唐故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赠左散骑常侍王公神道碑》,发现其中有这样的记载:“常侍讳质,字华卿。始得姓自周灵王太子晋,宾天而仙,时人曰王子,因去姬为王氏。”联想到李白的诗句和拜谒《升仙太子碑》的感受,我切实感觉到:太原王氏最早出自洛阳,得姓始祖为周灵王太子晋,古平阳(今临汾)是王姓先祖的故土之一,毋庸置疑。
“老王家的人来照相了!”天津王晔老师一声呼喊,打断了我的回忆。站在子乔祠前的台阶上,我和王晔、王浩亭、王小燕、王海珍照了一张大合影,又分别照了一张小合影。我和小燕妹意犹未尽,又各自留下了自己的影像。
我再次走到子乔塑像前,躬身施礼,瞬间,一首《朝拜子乔》的小诗涌进心间:“只因直谏横祸生,三年而薨凤凰鸣。文鉴致仕家平阳,中华王氏开先宗。代出英贤成大业,簪缨相继铸奇功。朝拜子乔忆佳话,千古同悲怀英灵。”
沉浸在朝拜子乔,追宗怀远的氛围里,我和小燕妹竟然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当回过神来才发现,导游和旅伴们早已不知去向,我们迈开轻盈的脚步,快速向队伍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