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水之上的乡野记忆
结绳记事、刀耕火种并不代表落后,因为它们是文明的起点。正是这些原始的东西,让我们感受最深刻,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觉最实用。
石拱桥,这个古老的建筑物,就是一个鲜明的代表。桥的历史与人类历史几乎同时起步。《竹书纪年》将大禹列为桥梁创始的先驱。舜命大禹疏川济海,大禹则驱逐一群群鼋鼍以为津梁。大概意思就是“聚石水中,以备步涉”,无数的溪石在浅滩溪涧中排下一个接一个的石蹬,远看便似鞭龟成阵了。所谓“借得他山石,还将石做梁,直从堤上去,横跨水中央。白鹭下秋色,苍龙浮夕阳”。似乎就是这一类桥的写照。
如果说,家乡的那条无名小溪秀美如村姑,那么横卧在它躯体上的那座坚固的石拱桥,便是一位傲视风霜、伟岸如松的大丈夫。
它是我记忆中的第一座桥。那时,村里人踩着它的背,把一车车金黄的麦子运回村里;放牧人赶着一群群羊,哼着无名曲儿走过它,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一群孩子像几只麻雀,从它身上快速地跑过,叽叽喳喳地奔向学校。它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寻找梦想的年轻人,让他们通过它去实现理想抱负;它一次又一次毫无怨言地迎接着归来的游子,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让寒冷的心得到温暖;它日复一日地将三三两两的鸡鸣犬吠揉合进粉墙竹影的缥缈绰约中……
今天,当我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石拱桥依然矗立在村口。它的左侧是一垄垄肥沃的土地。春日里生长着一片片绿得让人炫目的麦子,在微风中跳着欢快的舞蹈,向人们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好年头。右侧是一座小山坳,山坳里堆满了金黄色的麦草,身边围坐着满脸皱纹的村人,谈论着一年的好收成。再往桥头走去,就是农家小舍,烟砖青瓦,古朴端庄,两扇木门整日里发出“吱呀吱呀”的欢唱声,关不住满屋的甜蜜和幸福。这些虽说透着陈旧的气息,却也散发着浓浓泥土般质朴的芳香。
紫阳县绕溪镇廖坝村的石拱桥很久了,连村里年龄最长的人也不知道它是何时、何人修建的。
其实,在陕南,有许多这样的石拱桥。虽然修桥的人已经离我们远去,可石拱桥却永远驻守在村庄。它与村民朝夕相伴,勾画了一幅乡民们休养生息、自强不息的美丽画卷;它见证了家乡从闭塞到通达、从贫穷到富裕的变迁。
罗伯特·金凯是一名美国的摄影师,他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专程驾车到偏远的地方去拍摄那里仅存的一座廊桥。但是,陕南地区这些古朴珍贵的石拱桥又有谁去关注呢?
再看这样一则消息:1965年,西南铁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在制订成昆线铺轨进度计划时发现,倘若集中采用预制的梁部结构,仅架桥时间就需一年多,于是决定把一些梁桥改为石拱桥,以缩短架梁的工期和减少水泥的长途运输。
可见,过时的不一定就是落后的。
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三大基本型式之一。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我国山河大地,它们是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陕南地区的一些偏远地方,迄今还保存着大量的石拱桥,它们是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艺的见证,显示出了先民的智慧和力量。古朴、沧桑的它,从各个角度体现着古今中外桥梁以及任何建筑物所一致追求的目标: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提及石拱桥,这些也是它的一大特点。建筑不论大小,工艺必须精益求精,如同一幅画图,不许有一处败笔。石匠,都有一套过硬本领,都具有一定的美工水平。赵州桥的栏板,卢沟桥的石狮,都以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这也是中国石拱桥在艺术方面一个可贵的传统。行走在陕南,如果你留心观察石拱桥,就会发现这一点。它们虽然青苔斑驳,依然有一些细微处有精心的雕琢装饰,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特色。
随着历史的发展,钢铁和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出现,让石拱桥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也许,有一天它就会完全从我们生活中消失。
石拱桥是石匠们的艺术结晶,也是他们一生中最美丽的人生符号。
就拿紫阳县的石拱桥来说吧。
在陕南,很多老人都是有名的石匠,他们曾经以石头为生,将一块块坚硬如铁的石头,像变魔术一样让它们各具其形,使它们具有了无穷的生命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用手中的铁锤和凿子,经过精雕细琢后,在坚硬的石头上留下了永恒的图案,让这些石头成为了叹为观止的杰作。然而,今天村子里几乎找不出一个石匠了。因为,石匠的活儿实在太苦了,年轻人不愿意再像父辈一样,用一双满是老茧的大手,面对笨重的石头一下一下地凿。所以,村子里的石匠越来越少了。
在缺少钢筋水泥、吊车、汽车等现代工具的古代,石拱桥成为了居住在大河两岸居民交流的载体,它让天堑变成了通途。多少人踏着它去放牧,多少人踏着它去远方寻梦。矗立在廖坝村的石拱桥就是见证,也是这里石刻匠人艺术的结晶。严丝合缝是它的筋骨,美观实用是它的皮肤。不知道,这样一座看似普通的石拱桥,耗费了多少匠人的心血,流干了多少工人的汗水。在那些日子,一块块石头运送到这里,无数位工匠把它们变得有棱有角。石拱桥建成了,石匠们引以自豪,桥是他们生命中最能激起回忆的载体。
石拱桥毕竟老了。河流改道,或时代的新选择,使得石拱桥失去了昔日横河卧波的雄风,也失去了曾经行人纷至沓来的鲜活。石拱桥被衰草掩埋,被藤蔓覆盖,被夕阳落照渲染得破败不堪。石拱桥在渐渐消失,石匠在慢慢老去,石刻文化也在悄悄消亡,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为,文化精神之根,是民族之魂,它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210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