蘸水面里有乾坤
蘸水面里有乾坤
张永春
来杨凌工作已二十多年,也吃了二十多年的面。可每次吃蘸水面,我都会想起第一次吃这种面时的情景,也会想起师傅关于蘸水面的那次“讲道”。
2000年我大学毕业,来杨凌报到后,和另一位新同事一起被分配到最远的五泉镇工作。办理完入职手续,单位给我俩指派了一位师傅。那时候新人学业务,主要靠师傅传帮带。安顿好后,师傅说带我们去吃杨凌最有特色的小吃——蘸水面。
一间很小的面馆,三四张简陋的桌子。几人落座后,正与老板闲聊,几碗飘着西红柿蛋花香味的汤汁就端了上来。我急忙拿起筷子在碗里搅动,除了蛋花、西红柿和葱段外,并没看到面条。师傅笑着说,别着急,这是蘸面的汤汁,面还得一会。我低头又搅动了一下汤汁才放下筷子,以此掩饰自己的尴尬。
过了一会,厨师端出一个盆,放到桌上后,我才发现盆里是一寸多宽的面条漂摇在清汤里,绿色的芹菜叶子如水草般生长在面条之中。除了比一般面条宽太多,并没发现其他特别之处。有了前面的教训,我并没有着急动筷子。师傅看了我一眼问道,面来了,怎么不动筷子。我站起身,像平时捞其他面条那样,用筷子在面盆里半搅半缠着往碗里一捞,这才发现,这种面条的长度超出了我的想象。那些面条的前半部分已被我拉进自己的汤汁里,盛了满满一碗,但还有一大部分搭在盆沿上,更长的甚至还有一半浸没在水里。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我已不是尴尬,应该说非常狼狈了。
师傅起身把几根面条分别挑给其他人和他自己,才为我解了围。
吃面时,师傅告诉我们,别小瞧这蘸水面,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这面条又宽又长,吃的时候以根为计量单位。我们每人面前的这碗西红柿鸡蛋蘸汁,每次放进一根面刚好合适,面条容易入味,也能始终保持汤汁的浓郁。如果多挑几根进去,不但影响面的味道,还有可能让自己陷入刚才那种难堪局面。这就像我们做事,要量力而行,不能贪心求多。师傅停下来,看了一眼正红着脸低头吃面的我说,今天怪我,你是第一次吃蘸水面,是我没提醒你。当然,我也希望你俩能从中吸取教训,以后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要切记“戒贪”。
师傅见我们点头,就换了一种轻松的语气,现在我给你们演示一下蘸水面正确的挑面方法。你们看,这盆中的面条因为太长经常会缠绕在一起,但我们只要用筷子将面拨开,找到一条面的一端夹紧了,然后一段一段慢慢向外拉,很容易就可将整根面挑入自己碗中。以后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了各种困难,不要着急,先理出头绪,再持续耐心地开展工作,问题就会慢慢得到解决的。我们按照所长讲的方法,果然很快就将一根面成功地挑入自己碗中。
你们再看这汤汁,师傅边给蘸汤里加辣椒和蒜泥,边说道,里面除了鸡蛋西红柿,还放了大蒜生姜葱段和油盐酱醋辣椒调味,这么多佐料放在一起,每种佐料都有不同的味道,讲究的就是一个协调。从今以后我们就是一个集体,要珍惜在一起共事的缘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学会和每个人正确相处是一种能力,我希望我们会组成一个和谐团结的集体。我们笑着互相望了望,算是对他的回应。师傅继续说,一个好的厨师,调汤汁时一定会掌握好各种调料的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这就提示我们,做事要掌握好分寸。
随着一盆面见底,一顿形式简单内容丰富的“欢迎宴”在师傅的以面论道中也接近尾声。他最后说道,蘸水面讲究一青二白,端上桌的面条,要菜青面白。这就像我们做人,要心胸坦荡,讲究的就是清清白白,干干净净。
说实话,当初我只是觉得师傅能言善辩,并未觉得蘸水面中会蕴含如此多的道理。但从那次吃面以后,每次只要吃蘸水面,我都会不自觉地想起师傅说的那些话,也会不自觉地用那些道理去提醒自己。
随着在杨凌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对蘸水面的了解也逐渐加深。蘸水面因形似裤带,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裤带面”,这一略显粗俗的名称,相传却来源于唐太宗李世民品尝该面后赐书的“蘸水裤带面”,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老百姓对这种面发自内心的喜欢。这种面虽流传于关中地区,却以杨凌的蘸水面最为出名。而杨凌正是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后稷教民稼穑的地方,这种历史渊源和得天独厚的优势,绝非巧合,而更像是冥冥之中农神对后世的一种恩泽。
当代杨凌人也没有辜负这种天地馈赠和历史重托。蘸水面的原材料是小麦,而杨凌的小麦育种事业长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创造了数十项全国第一或世界领先的成绩,培育了世界上小麦年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小偃6号”,以及由该品种衍生出的“陕农229”“西农979”“西农511”等50多个优良品种。这些小麦品种,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让老百姓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杨凌的小麦育种专家一直在不断努力,先后培育出多个小麦优良品种,“西农226”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筋度高,做成的面团易拉伸、有弹性、不断条,使它成为了优质蘸水面的主要原料。
杨凌蘸水面,做为普通百姓餐桌上最亲民的小吃,见证了我国小麦育种事业的发展,也受益于小麦品种的不断改良。蘸水面讲究用上好的小麦粉和面,经过醒面后,再不断地团揉,最后才可扯成面条。优质面粉和成的面才会越揉越劲道,扯出的面条才不断不散。优良的小麦品种,让杨凌蘸水面白薄筋光的优点越来越突出。
我常常在想,我们老百姓碗里那根宽宽长长的蘸水面,却凝聚了杨凌小麦育种专家几代人不懈奋斗的心血。这根白薄筋光的蘸水面,将中国农业发展史和进了面粉里,也将小麦育种专家的心血揉到了面团里,所以才能将老百姓富裕幸福的道路扯得又宽又长。
2018年4月15日,“杨凌蘸水面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越来越多的国内游客慕名而来。经营蘸水面的商家也由最开始的宁丽蘸水面、甄珍蘸水面发展到现在的蘸水面一条街。近日,第四届杨凌小麦文化节和杨凌蘸水面大赛暨品鉴活动将陆续举行,这必将让杨凌蘸水面这一地方美食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可以享用到。
随着年岁的增长,随着自己对蘸水面了解的不断加深,我越发觉得这蘸水面里大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