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依旧故山青
5月上旬,忙完了儿子的婚礼,回老家去了一趟,顺路到久违的高桥水库转了一圈儿。
外婆家就在高桥水库边,在这片沧桑的土地上,曾留下了我童年的印迹,更有我逝去的亲人,外婆离世近30年了。
午后的乡野,阳光清澈。冯家庙村的老同学开车把我和妻子送到离水库边不远的一处院子,据说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三教寺摩崖群就在附近,可以去观摩一下。
三教寺的对面,就是高桥水库。我们顺着僻静的小路,望着不远处的水面,信马由缰漫步而行。路边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果树,金黄的枇杷,碧玉般的李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光,晶莹剔透。院坝边的竹篱上,挂满丝瓜花,金黄的花蕊停驻着一只透明的红蜻蜓。
恍惚之间,记忆中的红蜻蜓,还停留在童年寂静透明的午后时光里,一切那么慢,那么安详。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走在这片幽静的乡野间,惬意,知足,安心。仿佛啜饮了陈年的佳酿,由不得你不沉醉、由不得你不沉迷,心儿飘乎乎的,浑然进入忘我之境。一路上,几乎没见到人,偶尔惹出几声犬吠鸡鸣,也宛若乡音般亲切,有一丝悲哀却涌上心头:乡下的人口越来越少。(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延伸,大量的农业人口流向城市,人口老龄化和空心化、乡土文化式微成为许多乡村面临的共性问题。)
穿过两个院子,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天边云幕映衬着青青的远山,近处的山陵和原野一片葱绿,所有的物种都在季节里醒来,一切都在野蛮生长。眼前的山坡上布满层层叠叠绿绒般的秧田,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彩画。
“青山元不动,白云自去来”,乡野的流云镶嵌在寂寥旷远的远山,柔和,清朗,把初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分水域,都勾画得那么自然、那么生动。
嘤嘤飞舞的蜜蜂和轻灵腾挪的紫斑蝶在菜园子自在盘旋,远近的鸟儿也轻声和唱。迎面吹来一丝清风,空气中弥漫着野草和微凉的湖水的腥味,宛如水中的涟漪,一圈一圈扩散开来,唤醒我尘封的童年记忆,顺着树叶罅隙间斑斑点点的阳光,穿越而来。
小时候走外婆家,冯家庙是必经之路。许多年后,再度踏上这条小路,走过那些似曾相识的老院子,竟然涌起一种温暖的感动,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期待,也许是希望遇见那个扎着马尾辫一碰面就脸红红的同桌女生?亦或是老屋的树荫下,摇着蒲扇不时眯着眼睛望着门前大路发呆的阿婆?
不知不觉,走到水库边,对岸的堤坝远远可见。我感觉,外婆就埋在对面不远处的一片竹林里。
眼前的水面深不可知,风起时,泛起粼粼波光,油绿水草在波光中摇曳。我在水边的一块大石头上驻足停留,凝望对岸青山。此时此刻,没有工作的烦恼,没有生存带来的诸多压力,没有行走在路上的艰辛,只有无限的寂静拥抱着我。
四野空旷,很久没有享受过这样的轻松与安静了。那些无拘无束的童年时光,忧伤与迷茫的少年情怀,悄然浮出记忆的水面。
蓝天,白云,绿草,粉蝶。清脆的鸟鸣,静默的麦田,还有那一去不复返的人间过往,恍惚间,缭绕成对岸青山上的云烟,仿佛都隐匿在深不可测的岁月中,若隐若现。
在水一方驻足一刻,决意去探访一下大名鼎鼎的“三教寺”。穿过几条田间小路,迎面遇见一位老者,攀谈起来,竟然是一位同学的叔丈人。我们打听去三教寺的路,老人家热心地为我们指了路,自顾往水库边钓鱼去了。
按着老者指引的路径,再穿过两个院子,循着一条小路找到三教寺。抬眼望去,“三教寺普陀摩崖造像群”掩映在一排排高大的香樟树与枞树之中,沿着寺前新修的阶梯拾级而上,一尊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摩崖造像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
“三教寺”当地人亦称为”三家寺”。据传,崖前20米处原有一古刹,名“三家寺”,建于清康熙四年冬,也就是公元1665年,距今358年了。如今寺庙虽不复存在,但可想见当时之盛名。摩崖造像群之所以选刻于此,据说为了弘扬佛教文化,当年“三家寺”香火鼎盛,远近善男信女多来膜拜,祈求神灵保佑宁安,又兼这里环境幽雅,崖石质优,位居要道,过往人多,便于观摩,故集能工巧匠,在此造像。
整个摩崖群凿于高8.5米、宽13米、距地面2米的岩壁上,崖上造像共有四龛,造像460余尊,多为菩萨、佛像,最大者高约135厘米,小者仅2厘米高。现存佛像260余尊。
三教寺摩崖群分为两层,背靠山体依照石势而建,青藤绿树间,四处相对独立的摩崖神龛依次摆开。四龛造像呈品字形排列,造型美观,雕工精湛,布局严谨,大小均称,错落有致,神态安祥,形体仪表,发肤颜色,高矮肥瘦,悉仿生人,无不毕肖。
第一龛有佛像5尊,龛右侧刻有“北斗七星”四字。第二龛由6个小佛龛组成,刻有“燃灯佛”、“药师佛”等佛名。第三龛有佛像47尊,主佛为观世音菩萨,端庄秀美,线条柔丰,仪态典雅。第四龛有佛像107尊,龛内刻有“佛说妙沙经”、“聪明智慧佛”等字体。
面朝高桥水库的神龛上,是一整块巨石雕刻而成的道家祖师太上老君像,手执拂尘,面容慈祥。
太上老君右侧,就着石势,雕刻着儒教创始人孔圣人的塑像,只见他正襟危坐,双手合袖,仿佛正在孜孜不倦地为莘莘学子讲学。
佛教、儒教、道教,三教在这里交相辉映。据说这就是“三教寺”的来源。
这些摩崖石刻,仿佛一部农耕时代村庄的史典,质朴的光芒,历久不衰。
乡村,是农耕文明的根脉所在,是中国人的情感故乡和心灵家园。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依附于土地和自然,顺天时、就地利,辛勤耕耘,生生不息,在此过程中催生了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灿烂文明。而今,老家村庄在现代科技文明的吹拂下,早已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唯有代代乡人生生不息的信仰,仍然安放在岁月深处,慰藉着失去灵魂的乡村。
当下浮躁的社会,人们对于物欲的追求永无止休。想来,还有什么能够比回得去的故乡,更为珍贵的呢?人生苦短,何不停下匆忙的脚步,放下俗务,放下羁绊,放下名利的缠绕,远离欲望的诱惑,回到曾经生你养你的乡野,扯一缕山野清风,裁一溪洁白流云,捧一掬清洌甘泉,摘一枚枝头明月,滤尽尘埃,安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