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导师李兴桥印象
贾旭
在天津的文学界,您只要与上些年纪的作家、作者提及天津曾经有一位文学爱好者的文学导师,大家马上就知道这说的是李兴桥老师。李老师把他人生最辉煌的年华献给了普及文学创作的事业。全国各地他的学生或受到他在文学方面帮助过的人应该数以万计,他是那个时代的文学导师。李老师性格温和,办事谨慎,不喜张扬,不愿求人。李老师曾任《新港》(后为《天津文学》)杂志编辑,《天津文学》小说组组长,天津文学院院长,专业作家。我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后来在高新区工作期间,都有幸得到了李老师的帮助,我为能成为李老师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印象一 :认识李兴桥老师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天津市和平区文化馆小小说创作小班。 当时我是一名工厂的文学青年,爱好文学到了痴迷的程度,我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钻研小小说创作上。单休日经常到各处听文学讲座,几乎每晚都要灯下笔耕小小说,每周两个晚上到和平区文化馆参加王琴老师组织的小说创作大班学习,四、五十人挤在和平文化馆的一个房间里,听天津商学院文学教研室原主任李凯源老师讲文学名篇和点评学生的作品。对文学名篇印象比较深的有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和莫泊桑的《项链》《羊脂球》等,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我们小说创作大班同学中有吴炳晶、李玉林、李治邦、尤德瀚、吕舒怀、扈其震、武歆、魏国岱、苏书堂等等,许多同学后来都成为了国内知名的作家。后来,由于我发表了一两篇小小说,有了一点儿成绩,经技校同窗又是小说创作大班同学魏国岱介绍,和他一起升入小小说创作小班也就是小小说创作高级辅导班学习。班里的学员大约十人左右,由时任《新港》(后为《天津文学》)小说编辑李兴桥老师进行辅导,一篇很不成样子的小小说,经李老师的提炼和点化,马上神采飞扬,精彩纷呈,可谓小小说之佳篇,我被李老师对小小说那深刻的剖析,精湛的点评所折服,我小小说创作的那层“窗户纸”被李老师点破了,使我终身受益。
印象二:记得那是1989年初,我参加李兴桥老师组织的天津文学院小小说创作辅导班,每年交六到八篇小小说作业,由本市高级文学编辑进行评审并对作品写出评语。优秀作品推荐到《天津日报》《天津工人报》等报刊发表,有一定水平的作品发表在天津文学院创办的文学刊物《新作家》上。我连续四年参加辅导班,陆续发表了一些小小说,我在《新作家》1989年第1期上发表的第一篇小小说是《夏的黄昏》。记得我曾无意中看到过文学院小小说创作辅导班学员花名册,厚厚的一本,全国各地的学员一年报名的就有几千人。通过老师们的指点,我小小说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作品先后在市级报刊和《新作家》上发表,并结识了我市高级文学编辑顾芳老师和苏杭等老师,她们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严谨的教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苏杭老师到广播电台讲座时还提到了我是她的学生。
印象三:上个世纪90年代末,考虑到性价比等因素,我们高新区《科技先导》报到天津文学院印刷厂制作。为了印好《科技先导》报,李兴桥老师他们又增添了一些计算机等设备,对《科技先导》报精心制作,经常加班到很晚。一次为了赶在节前出版《科技先导》报,他们加班到了午夜。那时计算机还不是很普及,稿子都是手写在纸上的。做每期报纸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将纸稿送文学院印刷厂录入。工作人员录好稿子打印出来,再由有关人员将原稿和打印出来的稿子送给我们校对。然后,我们带着校好的稿子到文学院印刷厂去拼版。由于李兴桥老师担任过文学编辑,对文字把握的很精准,所以,我们印刷任务交给李老师也很放心。李兴桥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有时对我们已签付印的报纸还提出文字上的修改建议,对我们报纸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00年前后,由于我们单位对报纸印刷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先导》报转到了《天津工人报》印刷厂印刷。回眸与文学院印刷厂合作的日子,我真是感谢李老师。后来的这些年,我和德瀚兄、国岱兄等与李老师一直保持着家人般的联系,直到李老师病逝。
“中国作家网”上显示李老师的信息:“李兴桥,辽宁锦县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河北职大。历任天津市水产局、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干部,《新港》杂志编辑,《天津文学》小说组组长,天津市作协理事,天津文学院院长,专业作家。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短篇小说集《六月》,专著《小小说艺术论》,另外发表中短篇小说数十篇。中篇小说《海豚号已经起锚》获1992年天津市鲁迅文学奖,多次获《小小说选刊》等报刊优秀编辑奖、园丁奖。”
2017年6月17日,李兴桥老师因病不幸逝世,享年78岁。已逾花甲之年的我,面对家人、老师、朋友的谢世已不足为奇,可“远行”的李老师让我一直十分挂念,是师情、友情还是亲情,抑或兼而有之,心里总是放不下,在李老师逝世四周年之际,草成小文权当对李兴桥恩师的怀念吧。
《中国现代文化报》2021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