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为他人作嫁衣裳
我一生不才,但却喜欢舞文弄墨。就是凭着这点雕虫小技,也为他人做了嫁衣!成就了别人,而苦了自己。
天地悠悠,往事已矣,然而每当我回想起这些往事的时候,我的心不是甜的,而是苦的,一时真是五味杂陈,不知从哪里说起。
我高中毕业时正值文革后期,那时村里创办初中,缺乏教师,因此,我应聘而成了一位民办教师。开始虽教了一个学期的体育,但近二十多年所教的却是语文课,正是这个学科让我一生养成了爱动笔写文章的好习惯,并且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正是有了这个习惯,才有了经常为人代笔写文章的一些事儿。我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
为人甲。记得第一次为人写文章是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那是为一位女民办教师为评选县级模范教师而写的一篇申报材料。当校长交代任务的那刻起我就知道写好这篇文章的重要性,它不仅关乎到那位女民办教师当年的荣誉,更在于她一生的锦绣前程。因为对她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在我听取她介绍个人事迹材料时就特别认真,尤其在走访家长与到学生中了解一下真实情况时更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就是这样,在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的情况下,我奋笔疾书,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这篇关乎到她个人命运的申报材料如期交到了校长手里。当校长看过之后非常满意地说:“非常棒!她做的好,你写的好!申报一定会顺利通过的!”一语成真,那年,那位女民办教师被评选为县级模范教师。
为人乙。这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我已从本村中学调到外村一所联中。一个星期天,一位姓刘的同事突然造访我家,相互寒暄一番话后,这位刘老师就开门见山地对我说:“陈老师,今天找您有一事请您相帮,今有我的一位毕业的学生因申报本年度省级青年长征突击手称号需要递交一份个人材料,他要我为他整理材料,我一时不知从何写起,请您帮我整理撰写一篇申报材料好吗?”听了他的话,我一时无语,心想你也是语文教师,又是直接的师生关系,还是本村一家人,可以说,他对他的学生的了解是再清楚不过了,况且,我又没有教过他,对他的了解可以说是一个空白,这怎么能写好有关他的材料呢?那位刘老师见我一时无语,就十分畅快地说:“陈老师,这样好吗?我简要的向您介绍一下他的情况,你再根据这些碎片系统地整理一下好吗?”看他一时难为情的样子,我还能再说什么呢?只好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份差事。
原来刘老师的这位学生是一位患过小儿麻痹症的残疾青年,中学毕业后,没有升入高级中学就读,而是从师学医,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在针灸推拿理疗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有了长足的的发展,也取得了了一定的成绩,由于服务态度诚恳,口碑甚好。正是鉴于此,在各级医疗部门的层层推荐选拔中他脱颖而出!名列其中。人生难得的机遇,岂能让他错失良机。我经过再三考虑后欣然接受了这一委托,经过两个昼夜的整理与构思,代笔为这位自强不息的残废青年写就了一篇长达几千字的申报材料,一举成功。当这位青年获得“山东省青年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和证书时,这位青年逢人就说多亏了他的刘老师的帮助!然而对我所写这篇文章的事置若罔闻,从未对我提起过。
为人丙。这是一个小段,也算是一个插曲。是说某一年夏天的一个下雨天,一位姓张的老师正为赶作一篇评选肥城市模范教师的文章而煞费心机,不知是什么缘故,写到关键段落时无论如何也写不下去了,当时,在教导处的几位老师也不知如何去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文章不能如期完成就无法按时向上级申报,怎么办?这时一位姓张的老师突然想到了我,他冒着大雨,淌着院中没膝的深水从后边教导处来到前院我的办公室,一进门就说:“陈老师,有件事情需要你帮忙,请你过去看看好吗?”我一时懵了,什么事情会需要我帮忙呢?张老师一看我愣在了那里,赶忙说明了原因。就这样,在张老师的搀扶下,我淌着积水从前院来到了教导处。待坐下展开稿件一看才知,文章正写到关键之处,面对自己的进修学习和父亲将近病危的关键时刻是选择进修学习呢还是在家等待处理父亲的后事?很明显,二者必居其一。当然,他选择了进修学习。但当他七天进修学习结束回来后父亲的丧事已过,他这做儿子的那份责任那份歉疚令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适合的字眼词句写下去了!但这也正是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斗争的核心方面,忠孝不能两全。如何阐发?才能不顾此而失彼?经过我的一番深思熟虑和安排,这个难关顺利闯过。至于文章的剩余部分与结尾,在我的挥洒下,水到渠成,戛然而止。
文章如期上报,他的那张盖着肥城县人民政府印章的县级模范教师奖状如期发到了他的手上,这为他后来的晋级和人生更是锦上添花。
为人丁。这里所写的一位学生不是中学部的而是小学的一名患有瘫痪症的女学生,当她的班主任周老师找到我说明来意时,我还是犹豫了再三,一是小学中有那么多教师,由他们来写不是更合适吗?二是我一个不知其根底的他校老师如果写不好,一旦错过了评选“泰安市自强不息的好少年”的时间,这对这位本来命运就不公平的天真烂漫的少女不是更不公平了吗?既然周老师如此相信我,我就应该义不容辞,有责任有义务把她的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她的内心呐喊和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呼唤追求和向往!
那天,送走周老师后,我坐在桌子前,对周老师向我介绍的那位女学生的有关情况一一进行了梳理比对。面对这位少年一生来所遭遇的种种不幸与磨难,我一面整理材料,一面为她落泪。开始由母亲背着入学到后来自己艰难的拄着拐杖上学,且风雨无阻,四季依旧,这需要多大的毅力与坚强啊!我无时无刻不被她感动着!提纲出来了,框架结构明朗了,当然标题也就应运而生了。于是,一篇题为《自强不息的好少年李春燕》就出现在我的稿纸上。
万事俱备只欠动笔。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我开始了这篇长达两千多字的文章的撰写。也许是有神所助,也许是灵感来临,从我坐下的那刻起,一连就是几个小时,水没喝一口,表没看一眼。由于大脑高度集中,一切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写作上。一字字,一句句,一张张,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当我进入文章即将结束时,一个新时代的自强不息的天真烂漫的少女的完美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不负约定,当小学周老师来拿稿时,我按时把稿件交给了她说:“周老师,没耽误用稿吧!”没有没有,多谢陈老师了。”不客气!应该的!”
据说,那位周老师取走稿件后于第二天就上交到了镇教育办公室一位负责同志那里,当那位负责同志看完稿件后还略有赞许地说了一句话“写的还不错!”几个小时的心血只换来这么淡淡的“五个字”!不过,令人感到欣慰的一点是,那位自强不息的女同学最终获得了“泰安市自强不息的好少年”荣誉称号。当她拿到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证书时她还不知道是谁为她撰写了这篇申报文章。
为人戊。这里所写的虽不是什么大江大河中的浪涛,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个湖面的一个小小的涟漪,虽属微波,但也可以折射出一点太阳的光辉。这件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位接近退休年龄的教师不知从哪里提前知道了当年教师退休的新政策,这个新政策规定,只要你愿意提前退休,就可以在原来职称上晋升一级,且不加其他任何条件。尽管教师在退休政策制度上有明文规定,不满三十年教龄的教师退休不能拿原工资,但由中级晋升为高级教师职称的诱惑力还是巨大的!对于这事,一位离退休时间不到一个月的教师却看透了这一政策里所蕴藏的巨大潜在力,他也明白按照正常的晋升制度的条条框框是那么的多,竞争力又是那么大。因此,他决定宁肯退休后不拿全工资,也要申请到晋升正高级职称的这个名额,尽管申请条件也是那么严格苛刻。于是,在写申请书这件事上他让他的孩子找到了我。一番细说后,我参看有关退休的政策规定后为他写就了一篇退休申请,让他顺利得到批准,从此成了孙伯镇退休教师中为数不多的一位中学高级教师,其中在退休工资方面的巨大差异充分显现出来,他的当初选择得到了巨大的回报,而我这个为他起草申请的局外人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得到。
为人己。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后期,这件事与这件有关的人是我一生最为后悔莫及的一件大事。它虽然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但它却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的心头,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一年,我因身体不好,被留在了小学。尽管不在一线教学,但也没有就此退休。而被学校安排到了教导处做抄写刻印工作。工作之余我仍然没有放下多年养成的爱好写作的好习惯,除了给有关报刊写写文章投投稿外就是根据多年教学的经验与体会写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论文。说来也巧,那年县教研室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号召各学校积极组织各科教师撰写优秀论文,自然我也包括其中。写什么好呢?当然还是写我的老本行_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论文。经过一番思考,我为自己拟定了一个题目:《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尝试》,并围绕这个题目。划分了几个部分,分别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若干方面进行了阐述与论证。因为都是自己在多年教学活动中的沉淀与积累,一经提笔 ,当然是胸有成竹,水到渠成了。经过我两天不懈的撰写,一篇长达5600多字的《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尝试》应运而生。当我看着眼前这个长篇论文时不禁一阵欢喜涌上心头。总算可以交差了,但当我得知此时其他教师都还没有写成时,我不免产生了一丝怜悯感,那就是写好一篇有水平的论文谈何容易!想想那时论文在教师职称评定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与分量,一个教师对一篇成功论文的渴望是多么大啊!因此,我在想,与其署名自己一个人,不如再多添加上一个人。可谁会知道就是我的这个不经意的决定为我徒增了一些烦恼与悔恨,从而也让我看清了某些人的嘴脸,从中认识到了人性的丑恶。
这虽是后话,但我不能不在这里早提。就在我考虑决定在论文署名上添加上一位在后院语文教研组教语文的一位教师的名字送交给校长后,一个不可告人的小阴谋就酝酿形成了。这个阴谋直到评选论文活动结束颁发奖项时我才糊里糊涂的略知一二。原来,论文稿件在交到某位领导手中后,那位被我添加到论文作者的语文教师就产生了把我一人所写的《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尝试》的这篇论文窃为己有的非分之想,也不知道那位领导是如何配合他铸成这一大错的具体情况与过程,但从他人后来告知我的情况和那位领导后来所做的一切行动都足以证明他们早已串通一气,沆瀣一气了。请各位读者一看:自那篇文章署上他的名字后,他就在后院的老师们中散布各种言论以混淆视听。他曾无耻地吹嘘说那篇论文是他撰写的,与我无关,并以已交上20元的评选费招摇过市,一时弄得乌烟瘴气,真假难辨。在这里,我不禁要问那位语文教师:你敢不敢说那篇教学论文中哪个字、哪句话是你写的?甚至哪个标点符号是你加的?同时我也要问那位领导,同志,你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又是学校领导,你的党性哪里去了?正义性与原则性又到哪里去了?当评选证书下发到学校后,那位领导为了掩人耳目,又怕引起我的怀疑不得不把获奖证书送到我的手里,可是谁会料得到呢!正当我要把获奖证书收藏起来时,又见那位领导急匆匆地来到我的身边对我说:“陈老师,请你把那张证书给我吧!人家那位老师还等着要呢?”当我问他为什么时,他却蛮有理由的说什么你没有交评选费,人家交了,证书理当就是人家的!说着就把获奖证书强行要走了,我一时被气得几乎昏厥过去了,当时我就愤愤不已的说道评选论文需交评选费你也没告诉我啊!再说你为什么如此包庇那位窃据我论文的宵小之徒呢?正当我气愤不已,欲找那位是非不分的领导和那位窃取我论文的那个人论个长短时,我的妻子在一旁劝阻道,我看此事就算了吧!不就是一张论文证书嘛,有它怎样?没有它又怎样?你写的发表的教学论文还少吗?又有哪一篇为你的评定职称起作用了呢?人家既然合起伙来算计你,一定是早有预谋的,不然为什么会如此而为呢?听了妻子的话我一时无语。但心中总是在愤愤不平的说,天理何在?公道又在哪里?也许是上天在故意捉弄那位语文教师,不然,为什么在证书上写的却不是他的名字?(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不是 “玉” 而是 “云” )二十多年后的我严正地告诉你,当你打开那张证书看到那个非你的名字的时候又会作何感想呢?而我当年虽没有得到那张论文证书,但我的那篇《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尝试》却在《教育艺术》杂志征文中荣获一等奖,论文也被编入《教育文论》一书中,得以永久流传。
为人庚。这是我将要离开校园的最后两年,也就是一九九八年至一九九九年。在这两年中,我先后为学校的两位领导各自写了一篇论文,至于论文是否获奖我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我在2000年下半年就因病办理了内退手续而离开了学校。
当然还不止这些,限于篇幅,就不一一赘述了
一生没少为他人写了文章,但细想起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这时不禁让我想起了唐朝诗人秦韬玉所写的《贫女》一诗,细细品味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符题也好,离题也罢,但个中之滋味还是有必要品味一番的`!
202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