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广元
我不是美食家,但尤好美食,一般不追剧,对美食类记录片却情有独钟,百看不厌。平常也依葫芦画瓢,在家一日三餐露上一两手,得到家人的认可,心里油然而生满足感。自己做的,一般也是家乡地方特色菜,其余“大菜”,饭店做得更地道。家人闲坐,品家宴、话家常。家的烟火,是最能凝聚亲情的纽带。
广元,地处川北。广元美食,保持川味的麻辣,与毗邻的甘肃、陕西味道相融相通,形成独特的广元风味。
女皇蒸凉面
广元的美食,首推蒸凉面,虽然只是小吃,但唯广元独有,算得上是广元美食的“头牌”。
蒸凉面源起的历史久远,相传与唐高宗时诞生并成长于广元(古称利州)的工部尚书武士彟之女武媚娘(武则天原名)有关,由此被冠以“女皇蒸凉面”美名。
蒸凉面,所谓蒸,是从烹制方法而论;又称米凉面,是就食材本身而言的。蒸凉面选用大米为原料,淘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一天,然后磨成适度稀浆,放入有纱布的蒸笼蒸熟。蒸熟后倒在抹有香油或菜油的案板上,无需晾凉,揭下来折叠切成细丝,将其拌入自己喜爱的调料(如酱油、香醋、辣椒油等)即可食用。凉面耐嚼、爽口,吃法多样,最普通的吃法是在碗内放凉面,加入酱油、香醋、辣椒、辣油、香油、白糖、花椒面、蒜泥等调料,搅拌后有麻辣、糖醋味道,这是蒸凉面经典的味道。随着时光变迁,有加入剁碎的青椒或各类臊子的,称其为“剁椒凉面”、“臊子凉面”;有把蒸凉面在滚水中汆烫,浇上一勺子海带或牛肉汤,像米粉样,谓之“烫凉面”。蒸凉面味道种类很多,不一而足,都绝大部分都有共同的“辣”,川味十足。蒸凉面,辣得人脸红嘴发麻,但人们却吃得有滋有味。
蒸凉面的制作,一般有泡米、磨浆、蒸制、切条、调味五大步骤。泡米,是技术活,用什么品种的米、新米陈米怎样配比,决定凉面韧度软硬,每家不尽相同,往往密而不宣。调味,关键在辣椒油,这绝对是一碗蒸凉面味道的灵魂,红亮香辣的背后,各有各的“法门”。
蒸凉面,既然是“凉”面,从字面理解当然应该是凉的,这是大众化的理解与需求。但也有那么一大批老饕,喜欢吃热凉面,一热一凉,听起来很矛盾,吃起来却很和谐。所谓热凉面,就是米浆蒸制好后,起锅即切条,讲究眼明手快。大热天也有吃热凉面的,真是难为了师傅们,受高温熏蒸还得趁热操作,挥汗如雨如蒸桑拿。脖子上挂着毛巾,方便时不时擦擦汗,不让汗珠子滚落到凉面上。
一碗蒸凉面,标配一碗酸菜豆花稀饭或带丝汤,开启了地道广元人一天的生活。近年来,为满足众多“夜猫子”之需,夜凉面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顾客络绎不绝。
蒸凉面,仅广元独有,据说与其水质及土壤有关,在其它地域难以成形。
每每短暂外出,回到广元,第一件事就是吃上一大碗蒸凉面。当今,交通四通八达,极大缩短了城市之间往来的时间,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朋友捎带上一碗蒸凉面,“他乡遇故知”,胜却人间一切美味!
曾家腊肉
川北广元,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做腊肉,喜欢吃腊肉的,大有人在。
我对腊肉的认知,始于自小生长在农村。每年冬至过后,家家户户杀年猪,除了留下少许新鲜肉以备除夕年夜饭之需而外,其余大部分猪肉摊在簸箕里面,用食盐、花椒涂、白酒涂抹均匀,在土缸里腌制七至十日左右(有些地方甚至半月至一个月,应该与气温有关),取出来挂在火坑上方的木质横梁或墙壁上,一家人每日围坐火坑烤火取暖,悬挂的猪肉得以接受烟熏,日复一日,新鲜猪肉变成了看起来黑乎乎的东西,谓之腊肉。制好的腊肉,耐于长久保存,要吃上来年一年的,这也是农村制作腊肉最初始的原因,之后演变为人间美味。当时,因为农村条件所限,吃肉是一种奢侈,对于年幼的我,偶尔“打牙祭”就是吃腊肉,但吃久了有点厌烦,总觉得还是新鲜肉好吃。
在川北农村,制作腊肉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是烟熏,这一制作腊肉的至关重要的步骤。久居城镇稍微上了一点年纪的人们,也喜欢自己制作腊肉,但因受烟熏环境条件的限制,制作出的腊肉还不能称为地道的腊肉,仅仅算作“腌腊”制品而已。不过,现在超市、专门的门店都卖腊肉,城里人直接购买比较方便,因体验不了亲手制作的过程,总觉得缺少了生活的情趣。
广元的腊肉,以曾家山腊肉最为有名。曾家山腊肉的制作方法步骤,与广元其它地方大同小异。宰一头猪,五花肉、排骨分解成大小一致的条块,猪腿用刀划开小口,边拍打猪肉,边抹上盐粒、白酒、五香粉、辣椒、花椒等进行腌制,使其充分入味。选取刚从树上折取的柏树枝作为第一次熏烤的材料,柏树枝燃着浓浓白烟,直到猪肉散发出好闻的烟熏味,这道工序极为重要,大多数人家就像我小时候家里制作腊肉一样,嫌麻烦图方便,一股脑儿挂在火坑上方熏烤了事。接下来,把接受过柏树枝熏烤的猪肉挂在专门的房间(商户专建)或烤火的火坑上方,日复一日烟火的熏烤,将猪肉与调料的味道完美的锁住,把美味留给时间、托付烟火。
曾家山腊肉,煮熟切成片后,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诱人的琥珀色令人垂涎欲滴,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还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功效。曾家山的腊肉形态与风味俱佳,除了制作方法的独特与精细,还与曾家山的地理气候条件有关。曾家山位于秦巴南麓、川陕结合部,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74%,年均气温12℃,夏季平均气温23℃,冬季平均气温零下6℃。良好的植被和植物的多样性,保证了猪肉的品质和口感;昼夜温差大,腌制后的腊肉在反复涨缩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口感与风味。
曾家山腊肉,烹制方法多样。五花肉,煮熟后切片直接吃;也可以与曾家山蒜苔生炒,名为蒜苔腊肉。腊排骨、腊猪脚切块,与干野菌、萝卜干或干豇豆炖煮,排骨、猪脚捞起装盘,腊香绵延、味道醇厚,干野菌、萝卜干、干豇豆饱吸腊香的汤汁,尽情舒展,腊香浓郁、滋味饱满。
久居城里,天天吃新鲜肉,感觉肉食之无味,开始回味家乡的腊肉。妻子喜欢亲手制作腊肉,约上几家朋友,联系一家农户,买上一头“粮食猪”,就地熏制。隔三岔五吃上一次亲手制作的腊肉,妻子无暇顾及女人的矜持,情不自禁大呼“过瘾”,仿佛几日不吃腊肉口中感觉无味似的。
腊肉飘香,满满的人间烟火。
昭化肥肠
进入被誉为广元市东部新城的昭化区城区,卡尔广场商业街冠以“昭化肥肠”的三娃子肥肠、新温馨肥肠店格外引人注目,这种视觉冲击首先来自中午、晚上饭点时店外公路边排成的长龙的轿车,周末更甚,煞是壮观。这其中,有第一次慕名远道而来的,但又不乏大批的回头客,真可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当今时代,老饕们“为就一口美食,往往不计路途之远”,美食已经成为众多人追随的一种文化,难怪美食家中,不乏文化学者名人。
肥肠作为食材,充分利用猪大肠本身富有的弹性,吃起来有嚼劲;同时,肠衣又带有脂肪,烹饪加工得法,滋生了软糯的口感,极易入味、温润饱满,富有层次感,令人唇齿留香。
在四川,吃肥肠的地方不少,许多地方的肥肠都很出名,各具特色。昭化肥肠,最有特色的是酸菜豆花肥肠、蕃茄肥肠、干煸肥肠、凉拌肥肠。酸菜豆花肥肠、蕃茄肥肠,选取优质番茄或自制酸菜与山海椒一起炒制,加入高汤、肥肠、豆花、香芋粉,文火慢慢炖煮,以特有的酸去除了肥肠的油腻和腥气,又很好保留了肥肠独特的鲜香韧劲,吃一块肥肠,夹一筷子香芋粉,喝上一口汤,酸辣舒爽,再与一碗米饭组合,简直就是绝配。干煸肥肠,经过油炸,配以干辣椒、芹菜段、花椒等翻炒,肥肠薄如蝉翼、爽脆可口。凉拌肥肠,事前用秘制香料将肥肠煮熟滤干,加入特有的辣椒油、花生碎等拌匀,肥肠的嚼劲、麻辣鲜香的刺激,让人直呼过瘾。
昭化城区,玲珑精致而富有韵致。小小一座小城,昭化肥肠店顺手一拧就有二十来家。
走进昭化,邂逅昭化肥肠“盛宴”。吃了一次,往往会让你惦记着下一次,真是让人割舍不下的美食。
古城鱼庄
昭化,古称葭萌,享有“巴蜀第一县”的美誉。嘉陵江、白龙江奔流至此,与古城环抱,交汇处就是蜀道线上著名的“桔柏古渡”。回溯过往,昭化古城水陆优势得天独厚,商贾云集、熙熙攘攘,“白天万人拱手,夜晚是千盏明灯”,自古繁华之地,孕育了灿若星辰的三国蜀道文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优质的水资源,滋养着优质的各类淡水鱼,成就昭化“川北鱼舱”之美名。
四川,是火锅的天堂,遍布所有大街小巷;火锅,以其莫大之包容,遍煮天下可煮之物。在昭化古城,两江汇聚,鱼自有江便有之,而火锅的盛行则在近几十年,火锅和鱼的相遇,赴千年之约、成天作之合,鱼在火锅江湖中以独有的魅力焕发出勃勃生机。自古就有“到了昭化不想爹妈”,流传至今:时至今日,“到了昭化不能不品火锅鱼”,声名日渐鹊起。
古城不大,火锅鱼店铺就有二十余家。决定火锅鱼品味的主要是火锅底料和秘制蘸料,火锅底料需自己炒制,秘制蘸料需各自调制,都要经过千百次尝试方能形成,各有各的绝招。火锅鱼,是来自嘉陵江白龙江的生态鱼,因修建电站形成了“两湖”,公司承包投放鱼苗,专业捕捞出售,谓之“生态鱼”。因天然水质优良,饲养的“生态鱼”品质上乘,供不应求。鱼需现杀的鲜鱼,经过短时间秘制腌料腌制装盘,放入油亮翻滚的辣汤中,等待着食客们的品尝。昭化古城的火锅鱼中加入了广元特制的酸菜,中和油腻、增加层次感,风味独特。火锅鱼的至味,还需配有花生碎和腐乳、小葱等制作成的秘制蘸料最后提升,夹上一块肥嫩爽滑不失嚼劲的鱼肉,在料盘中轻轻滚涮,入口鲜上加香,令人回味无穷。
古城的火锅鱼店铺,店名一般都贴近古城文化历史。葭萌鱼府、李老三鱼庄、太守鱼府……最亮眼的,莫过于“江湖鱼庄”。仅就“江湖”这个词而言,印刻在千年古城古建筑门楣上,与古城融合得是多么的贴切,令人心生感触。鱼在红彤彤的锅中沸腾翻滚 ,恰似人潮人海涌动的江湖。
小小鱼庄,包容大江大河,演绎水煮江湖;悠悠古城,齐聚东南西北,相约于江湖、相老于江湖、相忘于江湖。
古城吃鱼,配上小酒,恣意挥洒豪情,品味百味人生。
剑门豆腐
剑门雄关,名满天下。剑门豆腐,声名远播。
关于剑门豆腐的渊源,传说很多,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有两种:一则为三国时期,姜维兵败退守剑阁,兵困马乏危在旦夕,幸得剑门一地方官向其推荐,号今百姓家家磨豆浆,以豆腐犒赏士兵,以豆腐渣喂战马,兵马在短时机内体力得以恢复,将士倾力杀出,遂解剑门之围,剑门豆腐自此历代相传;另一则为唐玄宗李隆基因避安史之乱奔蜀,路经剑门关时,因思念贵妃杨玉环得下重病,久药无效,获剑门一地方绅士给献上豆腐,玄宗连食数日病体即愈,便赐名制作豆腐的豆子为“皇豆”,剑门豆腐至此声名远扬。两种传说的背后,都显现出植物蛋白对恢复身体机能的重要作用,因为都与历史大事件和名满天下君王将帅相联系,注定其声名远扬,历代相传。
剑门豆腐历代相传,与其独特的品质息息相关,这种品质来源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点制方法。剑门的大豆种在剑门山区的石沙地里,土质干燥,透风良好,产出的大豆蛋白、脂肪含量高。制作剑门豆腐的水,取自剑门七十二峰的泉水,有丰富的矿泉质成份,制作出的豆腐颜值品质俱佳,颜色雪白、质地细嫩。制作方法精细考究,技艺独特,确保了豆腐韧性极强,无论切块、拉条、开片、切丝都得心应手,随意成形,不碎不烂。“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也有将卤水与自制酸菜酸水按比例加入的,各有各的独门技法,想要深入探究点制豆腐的方法,因系家传的“不二法门”,剑门百姓总会秘而不宣。
剑门豆腐经久不衰,与剑门勤劳淳朴的百姓千百年来不懈实践创造有关,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剑门豆腐经过当地百姓千万次反复尝试,创造了炒、炸、焰、烧、蒸、煎、炖和凉拌等制作、烹调方法,加之深度融入三国文化,创新推出灯笼豆腐、怀胎豆腐、草船偷箭、水淹七军、八阵图等近百个菜品,形成了名副其实、形神皆被、色香味俱佳的剑门关“豆腐宴”,让人心身愉悦、大快朵颐。当然,豆腐质优味鲜、物美价廉,老百姓能够普遍接受,这也是剑门豆腐能绵延不绝的重要因素。
壮游剑门雄关,乐享剑门豆腐。剑门雄险,豆腐柔美,在畅游中回想金戈铁马,在饕餮中感受侠骨柔肠,三国文化元素扑面而来,涌动在山间、萦绕在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