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
艾 叶
文/靳小倡
又是一个被雨淋湿的端午节。一大早起床,天蒙蒙亮,听着雨声,我坐在朝向阳台的书房里,点了一段艾条灸足三里。
雨声淅淅沥沥,艾条燃起一缕烟,袅袅婷婷,飘浮在我手里。艾绒烧红处瞬间便是一抹轻灰。这是存了好多年的艾条,细切沉稳的味道,不似新艾暴烈。眼前,阳台上的瓜藤在雨里一夜之间挂了几只小黄瓜,黄色的花朵在朝雨里醒过来,葱茏的绿意蔓延到视线之外。
悬挂在阳台门外的艾叶也被雨淋着,好像就在山野的小河边。几年前,陪我的一大学同学沿着漓江闲走,走到一个古镇,在古镇的青石板小巷里,走进一家草药店。一位老药工正在炮制中药。他把晒干的艾叶选出来,用铁碾子碾出艾绒,再用棉纸卷艾条。老药工不说话,专注地碾艾绒、卷制艾条,把卷好的艾条整齐地码在竹箩里。整个药店散发出艾叶的清香。古镇来往人少,桥头边这家中药店显得冷清。
药店的门扇上贴着红纸写了一副对联,严整规矩的唐楷。晒艾条的箩筐上,也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产于山阳,采以端午”云云,颇有点儿古雅情趣。
我和同学坐在门前的木椅子里看老药工手工卷制艾条,听他讲艾叶在中医里的治疗保健作用。艾叶是菊科植物,桂林的荒山野岭里随处可以寻见。河南汤阴和湖北蕲州的艾最有名,前者叫“北艾”,后者叫“南艾”。这两个地方出产的艾绒艾条是中药里的“地道药材”。
桂林的艾叶也还不错,白绒绿绒都有。每天一大早他上山采艾叶,采回艾叶后用清晨或傍晚轻柔的日光晒几天。待到干透,再把细嫩的、厚的艾叶择出来。选出的艾叶展平后多是椭圆形,叶面的上面是深黄绿色或灰绿色的,有稀疏的茸毛,叶面的下表面生着浓密的灰白茸毛。晒干以后,艾叶质地轻柔,精心择出的艾叶很容易揉碎,用手揉搓就能揉成细绒,用碾子一碾就更细了。揉过艾叶的手沾染了艾叶的芳香,有种细切的苦意。
制作艾条剩下的叶梗碎屑,也是好东西。端午节前后,傍晚靠着河沿摆上桌子,借河风的一丝清凉吃饭,很惬意,就是有一点不好,盛夏河边蚊虫多,要用蒲扇时不时拍打小腿。这个时候,左邻右舍到草药店讨一簸箕艾叶碎梗,在将熄未熄的烧水焖饭的小炭炉里撒上几把。不一会儿,艾烟冒出来。在头上脚边飞来飞去的蚊虫闻到这气味便逃之夭夭。
老药工说,艾叶性味辛、苦、温,归肝脾肾三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疗效,用艾叶熬水洗,可以祛湿止痒。看了老药工制作艾条的过程,我和同学花了几块钱买了两条。老药工告诉我们,艾条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比如陶瓷罐里,只要不受潮,能存放好多年,而且,越陈治疗保健的效果越好。同学带着老药工制作的艾条回到他的城市,开始爱上艾灸保健,听说效果还不错。
艾叶一般外用,很少有内服的。而桂林的艾叶不仅入药,在民间还入馔。那年在阳朔,我们就吃到了艾叶粑。艾叶粑是用糯米和艾草的嫩叶制作成的。艾叶粑粑可以说是桂林美食。我们在阳朔吃过艾叶粑粑,还兴致勃勃地到厨房里了解了制作过程:先把糯米用石磨碾成细粉放在一边备用——把艾叶择出细嫩的部分洗干净,要放在锅里和沉淀清的石灰水煮熟。艾叶煮熟后变成了靛蓝。再趁热把煮熟的艾叶放在清水里搓洗,把苦涩淘洗出去,用打浆机把熟艾叶绞成糊状。这时,再把芝麻花生白砂糖炒香,用石臼研磨成细粉。艾叶糊糊、土制黄糖块放进锅里熬煮,熬成一锅深绿的汤汁,再与糯米粉搅拌揉搓——揉搓得越充分,做出来的艾叶粑粑筋道越好。揉搓好了,包进芝麻花生白砂糖做的馅料,搓成圆形,放在洗干净的柚子叶上,放进蒸笼里蒸。为什么要放在柚子叶上蒸,我想,大约一半是借柚子叶的清香味道,一半是借柚子叶的绿意。这样蒸出来的艾叶粑绿莹莹,清香扑鼻,正是端午容易湿热引人食欲不振闷热时节的食疗佳品。
中医里说艾叶“有小毒”,阴虚血热的人不宜食用。民间用淀清的石灰水煮,当是为了消除艾叶的“毒”。其中的药理,事关食品安全,还得请教专业人士。家里老人听说了艾叶粑粑的制作方法,每到春末夏初,也带着孩子去河边山野采嫩艾叶,试着制作艾叶粑。做得多了,颇得桂林艾叶粑的神韵:甜糯、清香、微苦,乡野的气息,家常的温暖。吃到这个味道,耳边就似乎想起端午时节漓江上赛龙舟的隐约鼓点,新华路上端午前后一担担乡野挑来的艾叶、菖蒲,建国道集市里堆满路的鱼腥草、两面针、香茅、大风根那些散发着香味的药草。
端午节的清晨,在这细切的艾烟里,我还想起小时候在陕南老家的生活。每到端午,手巧的女孩子用碎花布缝制成各种各样的香袋,用五色棉线像裹粽子一样缠成香包,香袋和香包里放进用白芷、川芎、甘松、排草等芳香植物研磨成的香粉,好闻,戴在身上有驱邪疗疾的意味。印象最深的还是用艾叶菖蒲熬水洗澡,吃煮鸡蛋和大蒜的习俗。北方的粽子是糯米或者黏小米(糜子)加红枣裹的,习惯吃凉粽,蘸着白砂糖吃。吃这餐饭的时候,多在小院的树下,那时也燃着用艾叶编成的麻绳一样的驱蚊烟。
阳台外的雨渐渐停了,便把手里的艾条搁在瓷盘里…… (194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