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说鱼
过去,在辽南老家,因为靠近渤海和黄海,家母经常给孩子们做海鱼吃,常见的有鲅鱼、鲐鱼、带鱼、黄花鱼、辫子鱼(一种头大肉少的鱼,容易海钓上钩)等,如果配上烀玉米面大饼子,可香喽!另外,辽南一带河流、水库较多,吃淡水鱼(如鲤鱼、鲫鱼、鲢鱼等)也方便一些,只是平时吃海鱼比淡水鱼要更多一些。
辽南地区富产海产品,海鱼是其主力,此外还包括螺、贝、虾、蟹、参、海菜等,如果再配合些其它蔬菜、菌类、肉、蛋、酱等,则构成了当地菜品的大概轮廓,这与鲁菜、辽菜等有密切联系。
鱼类在七公老家除了平时吃,过年期间更是食材中的“硬头货”之一。如同古人一样,我们给鱼菜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寓意,如“鱼”谐音“余”和“裕”,象征、期待、祝福着人们的生活“连年有余”“吉庆有余”等。尤其是双鱼,还具有“夫妻恩爱”“伉俪美满”“人丁兴旺”“前途美好”等寓意。
除了“以食为天”,鱼形图案素为民间喜用,常出现在我们古人的服饰、生活用品、艺术品上,如在汉唐等朝代,可见鱼形拉手出现在屋门、柜门、箱子等处。如今过年过节,为了营造浓郁的喜庆氛围,有的人家在房梁、门楣等处挂有一对对或成串儿的金红鱼、红辣椒等工艺品。
可以说,鱼类区别于普通食物,它在我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中,具有了餐内和餐外更为多重的含义或功用。
我们古今之人在选择吃鱼时,对具体的种类赋予了更为细化的含义。例如鲤鱼,常意味着“鲤鱼跃龙门”;鳜鱼,意味“富贵有余”;鲫鱼,意味“吉鱼”“大吉大利”;鲢鱼,意味“连年有余”;多宝鱼,意味“招财进宝”;鲶鱼,意味“年余”;甲鱼,即使不算真鱼,既然有“鱼”字,那就粘上“独占鳌头”“富甲一方”吧,哈哈!
当然,对于一些可食用鱼类,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在一定历史时期或不同地域,有不能吃、不敢吃或不想吃现象发生。例如鲤鱼,在唐朝时,因涉国姓“李”而忌吃。《酉阳杂俎》载:“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鯶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只是古人没有想到今天在北美五大湖区,其“鲤鱼”却兴旺得令人头疼喽。
可食鱼类有好多种吃法,若熟吃,如有炸带鱼、红烧鲤鱼、酱焖鲫鱼、松鼠桂鱼、臭鳜鱼等等。若生吃,我们古人就称之为“鱼脍”,简称为“鲙”,以与“肉脍(生肉片)”相区别。“肉脍”在我国明清之交基本消失了,而吃“鱼脍(生鱼片)”却一直延续到今天。下面咱们重点唠一下“鱼脍”。
我们古人爱吃“鱼脍”,广义上不局限于生鱼,还包括生贝、生螺切片等,另加蘸料等下口。据有关文字资料记载,吃“鱼脍”可上溯到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至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了。
历史上出土的西周重器“兮甲盘”铭文、后期很多朝代的文字资料,对于人们吃“鱼脍”多有记载。兮甲盘铭文大意:当年周师在彭衙(今陕西白水县之内)迎击猃狁,凯旋而归。大将尹吉甫私宴张仲及其他友人,主菜就是烧甲鱼以及生吃鲤鱼片。《诗经·小雅·六月》记载:“饮御诸友,炮鳖脍鲤”,“脍鲤”就是指生吃鲤鱼片。
汉代的冬季,除了人们腌制腊鱼,还有凿冰捕鱼,然后切生鲤鱼食之。汉代还有人对山东有的地方不食生鱼感到惊讶,反倒认为这才是奇风异俗,可见当地食生鱼之盛。
当然,吃“鱼脍”需要注意安全卫生条件,否则有可能引出一些风险。例如,史载东汉广陵太守陈登,他很爱吃“鱼脍”,因为过量过频食用(也与古人习惯喝生水有关),而得了肠道细菌感染或寄生虫一类的疾病,经华佗医治,虽得以初次康复,但他不记“打”,依然我行我素,最后还是栽在“鱼脍”上。
三国时期,以曹植为典型,非常爱吃生鱼,其《名都篇》提到“脍鲤臇胎虾,炮鳖炙熊蹯”。
到了晋代和南北朝时期,江南名菜“鱼脍”一直流传到今天,其薄如蝉翼,配上蘸料,入口即化。
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人们特别喜爱吃生鱼片,上至朝廷,下至平民日常和节日菜品,可谓达到了历史高峰,其中隋炀帝就特别爱吃“鱼脍”。唐朝时,还出现了专门教做“鱼脍”的专著“秘籍”《砍脍书》。
唐代及以后,有关“鱼脍”的诗文,更是异彩纷呈!除了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王昌龄等大诗人,就连后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孟昶,也加入到吟咏“鱼脍”的队伍。
到了北宋时期,人们还把“鱼脍”称为“水晶脍”,据说宋仁宗还命人把自己钓到的鱼,制成“水晶脍”,赏赐给大臣呢。对于宋朝第一大才子,也是大“吃货”的东坡先生,在吃“鱼脍”上,也有“露脸”,他在一首诗中夸赞厨师切“生鱼片”的功夫好:“运肘风生看斫脍,随刀雪落惊飞缕”,快赶上庖丁解牛、小李飞刀了。
史料记载,金代的古人也很爱吃“鱼脍”,元代也有记载。而明清时期,记录吃生鱼片的却越来越少了。
放到今天,我们在节假日或平时,都有条件吃鱼了,有的还可以到河湖海边亲自去钓,无论熟吃、生吃,只要能保障生物保护、环保与食用安全,各种做法更是多之又多、应有尽有了。
辽南地区的鱼类饮食习惯与青丘故地、东胡文化有着天然而密切的地域历史联系,并辗转融入到中原文明之中,成为华夏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今天的我们,能够在“饱腹”之余,进行有关鱼类饮食现实与历史的回顾与回味,确实要真诚感谢先人们的付出和时代的努力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