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的小忍与大谋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是战国晚期韩国的贵公子。韩被秦灭亡后,张良被迫逃亡,矢志复仇,“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史记.留侯世家》)
因报仇雪恨未果而亡命天涯,年前气盛的张良独自流泪,痛定思痛开启了自己对现实世界与人生的思考。在思想的炼狱中挣扎了几个时辰,终于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尝试以思想者的睿智,重新审视和调整着在群雄逐鹿的硝烟中渺小如蝼蚁般的自己,实现了个人思想与谋略的升华与脱胎换骨般的自我塑造,也实现了从“爱国愤青”到帝王之师的巨大飞跃。
圯桥进履偶遇黄石公,面对老人一再的无理要求,被智慧的砺石磨平性格棱角的张良,已经没有博浪飞椎前那样狂躁发怒,而是选择了隐忍。他三次替故意脱掉鞋子的老人穿鞋,最终受到老人的赞赏。隐忍淡定,对张良而言最直接的“收获”是被确定为“孺子可教” ,继而终得黄石传书,为日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成就汉室伟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自圯桥进履始,足智多谋的张良韬光养晦、忍辱负重、以图将来的个性特征已初现倪端。自此,他呈现给世人的就是一个谦恭谨慎、低调淡定的智者和谋者形象。韬光养晦,隐忍超脱,将仇恨的情绪深藏于心,以谋大局。忍常人之不能忍,成常人难成之大器,铸就了帝王之师战无不胜的钢铁盾牌。
张良在辅佐刘邦“亡暴秦,灭西楚”的十余年间,多次劝说刘邦把对韩信的不满,对项羽的仇恨隐藏于心,着眼长远,以谋大局。张良的隐忍术不仅在危急之时挽救了刘邦,最终也成就了刘邦的大汉帝业。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一个名叫熊心的孙子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结果刘邦先进了咸阳,当时,刘邦听信小人之言,头脑发热,盲目自信,以为自己先进了咸阳,就真能在关中称王,于是率兵受秦子婴降,堂而皇之地步入了秦皇宫。
项羽听说了此事之后,勃然大怒,当即传令:“旦日飨士卒,为破沛公军。”,遂率四十万大军直扑咸阳,要和刘邦拼他个你死我活。刘邦听说项羽大军到来,这才如梦初醒。自己手上仅仅有十万兵力,而且兵不血刃进了咸阳,就没怎么打过大仗。而项羽的四十万大军经历了巨鹿之战的洗礼,绝对是真正的虎狼之师,士气正盛,势如破竹。因此,刘邦要硬来是肯定不行的。
危急时刻,刘邦急忙找张良问计。此时张良为刘邦出的计策是:绝对不能和项羽正面抗衡。他建议刘邦“屈尊”赶赴鸿门,低三下四地去给项羽“解释”,希望得到项王“谅解”。他还利用自己的个人关系请来了项伯,恳求他替刘邦“解围”,于是“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刘邦终于在鸿门宴上,死里逃生。
项羽因对刘邦心怀不满,所以在主持分封十八王时,有意打压刘邦,封他汉王,辖巴蜀。巴蜀山高人稀,原本是秦朝流放犯人的地方。刘邦被封汉王巴蜀,气得欲与项羽拼个鱼死网破。张良冷静地劝刘邦说;“知不敌,硬拼,不智。”为促使刘邦接受汉王巴蜀的分封,张良又通过项伯说动项羽,把汉中也一并封给了汉王。在刘邦率军去巴蜀路上,张良又劝说刘邦火烧栈道,向世人表明汉王安心巴蜀,绝无东顾之意。尽管当时刘邦及其部下对火烧栈道极不情愿,甚至怨声一片,而火烧栈道的确给项羽造成了一种假象,使项羽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在刘邦军处于弱势情况下,张良适时力劝刘邦藏其锋芒,以待时机。不仅使刘邦军队能够得以休养生息,同时也为刘邦军有效保存实力,日后杀回关中,楚汉逐鹿中原奠定了基础。
当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峙,正打着最折磨人的消耗战、僵持战,鹿死谁手,犹未可知。韩信原本是项羽的部下,后来投奔了刘邦。彼时韩信奉刘邦之命率大军已经击败并占领了支持项羽的齐国。按情理上来说,韩信此时应该挥师南下,助亟待增援的刘邦一臂之力。而几乎于此同时,韩信却出派使者向刘邦禀报:“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矢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
危急时刻,刘邦听到韩信要求封王时,十分恼火,怒吼道:“吾困于此,旦暮望若佑我,乃欲自立为王?”这都火烧眉毛的时候了,韩信这小子却跑来要官做,他这不是乘人之危吗?刘邦本就是个粗人,这一着急,立马就拍了桌子,嘴里立刻骂骂咧咧起来。在这关键时日刻,坐在一旁的张良在桌子底下用脚踢了踢刘邦,直朝刘邦使眼色。韩信的使者就在眼前张良当然不能跟刘邦明说什么,但这暗示的意思刘邦马上也就明白了。事情是明摆着的:刘邦原本信任韩信,大量军队都由韩信指挥,此时韩信又攻下了富庶的齐国,既有兵力,又有财力,实力不容小觑。依当时情况,韩信助刘邦则刘邦胜,助项羽则项羽赢,如果两不相助,自立为王,那必然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所以此时的韩信,是万万得罪不得的。只有委屈一时,忽悠韩信增援刘邦,先打败头号敌人项羽再说。桌下“传情”,让刘邦立刻醒悟过来,骂人的脏话刚一出口,立马又自己给圆了回来:“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即命张良为使,前去城阳为韩信授印封王。韩信被封齐王,坚定了他跟随刘邦矢志灭楚的信心,对刘邦最终打败项羽至关重要。
公元前203年,项羽为了赶在韩信南下之前与刘邦决战,一天天刚亮,项羽命令在城楼高台上支起大锅,把水烧开,然后把太公、吕后都捆绑在高台的木桩上,便开始向汉营喊话:“刘季,今不急下,吾烹你爹!”刘邦知道项羽这个杀人如麻的屠夫,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想到如此年迈的父亲将被烹杀,他心如刀绞,情急之下他猛然大吼道:“全军将士冲杀过去,一定要把太公救出来!”
张良急忙制止道;“汉王息怒!”刘邦头都没回,大声嚷道:“子房,平日我都听你的,这回你拦不住我,难道你能让我眼睁睁看着太公被烹,作个不孝之子,这我还有何颜面去管三军?”
“汉王知道项羽为何这样做吗?”
“不就是逼我出战吗!”
“说的对!韩信被汉王封为齐王后,南下伐楚只是迟早的事了。所以现在项羽急于在韩信南下之前和汉王决战。如此时汉军倾巢出动,就正中项羽奸计。到时候,不仅救不了太公,连自己也保不住。”张良一番话,立刻让刘邦冷静了许多。
于是 ,刘邦很无奈地对项羽也大声喊道:“吾与羽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吾一杯羹!”项伯也劝项羽说:“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羽这才没敢放肆。
公元前203年末,楚军粮尽,难以支撑,有撤军迹象。刘邦想在项羽东撤以前派兵救出太公吕后。张良以为不妥。在陆贾与项羽和谈无果情况下,张良建议改变谈判方式,二次派侯成前去和谈。项羽终于接受了“以鸿沟为界,西归汉,东归楚,彼此相安,互不侵犯,共享太平和放还太公、吕后”的议和条件。
当项羽撤军东归时,张良纵观全局,清醒地看到战略反攻的时机已经到了,适时建议刘邦联络韩信、彭越趁楚军粮草殆尽,人困马乏之际消灭项羽。刘邦接受张良建议,当率军追到固陵(今河南淮阳西北)时,发现韩信、彭越并未如约赶来。汉军反被气愤之极的项羽杀了个回马枪。刘邦懊悔,苦恼极了。问计张良;“诸侯不至,如之奈何?”张良很直率地告诉刘邦说:当下之急,是速派使者前去告诉韩信、彭越,如果能齐心协力打败项羽,那么事成之后,从陈以东直到东海归与齐王韩信;把睢阳以北至谷城都给彭越,并晋封其为魏王。如此,则楚易破也。于是,刘邦以张良之意即刻为韩信、彭越各修书一封,连夜快马告之。韩信、彭越得封地后,果然率大军前来合击项羽。项羽兵败,乌江自刎,时年才31岁。
汉朝建立之后了,天下大局已定,刘邦踌躇满志,诸臣也都忙着夸耀自己的功劳,憧憬着即将到手的功名贵。然而,群臣心中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刘邦和他们这帮老伙计们,都是粗人出身,当初一起打天下的时候,难免相互之间有些磕磕碰碰,不少人都得罪过刘邦。而刘邦这人在鸡毛蒜皮的小事方面,还颇有些小心眼,已经感觉到有点睚眦必报的意味了。此时,群臣心里难免忐忑:当初大伙都是老哥们儿,平起平坐,你虽然是个带头的,地位也没比我们高到哪里去。现在你做了皇帝,那可不一样了,万一你心中记恨,随便找个借口“咔嚓”了我们,天知道该怎么办?
而次时沉浸在胜利梦幻之中的刘邦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完全没有考虑群臣的感受,一直拖延着时日不肯分封功臣,搞得大家更是心里没底儿。张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矛盾,于是他想找机会劝诫刘邦。正好,有一天刘邦和张良在宫里,远远看到群臣聚在一起,嘀嘀咕咕地不知说些什么,看刘邦过来了,又都散了。张良抓住机会问刘邦:“陛下你知道他们在商量什么事吗?”
刘邦说:“那谁知道啊!”
张良说:“他们要密谋造反!”
刘邦大吃一惊:“天下已经平定,他们为什么要造反啊?”于是,张良就把群臣的疑虑都跟刘邦作了分析,最后说:“他们怕你报复旧仇,杀他们的头,没办法只好造反。”
刘邦赶紧问这该怎么办。张良于是献计:“陛下群臣之中哪个和你关系最不好?你最讨厌他?”
刘邦说:“雍齿之前得罪我最多,还瞧不起我,我早就想整他,可是因为他功劳多,没忍心下手……”
张良说:“那您就赶紧先把雍齿封侯,让大家看到连跟您关系最差的雍齿都封了侯,其他人就自然都安心了。”
刘邦微微颔首,觉得很有道理,第二天上朝就给雍齿封了侯。群臣一看,果然大为放心,都说连雍齿都封了侯,那我们肯定就都没事了。就这样,汉朝建立之初的这场政治危机就被化于无形了。
在谋圣张良的人生履历中,留下了太多隐忍的故事。他深谙“将飞者羽伏,将奋者足跼,将噬者爪缩,将文者且朴”的道理。其实,张良的隐忍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是目标导向之下、审时度势之后的淡定与策略;是着眼于长远,图谋于大局的隐忍与豁达,是饱含着卓越才能与谋略的聪明与智慧。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留侯论》中所说:“项籍之所以败,唯项籍不能忍,轻用其锋;高祖之所以胜,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