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晚饭叫“喝汤”
“喝汤了么?”当落日的余辉渐渐褪去,在袅袅的炊烟里,在村庄宁静的小路上,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晚饭前后相互打着招呼。“喝了,恁喝了么?”曾经的一个熟悉得再也不能熟悉的场景,一句简单而又久违的乡音,常常把我又拉回到了小时候的老家!
老家在鲁西南的东平湖边,这里地处济南、泰安、聊城、济宁四市以及河南省的交界处,方言地域特色明显,“喝汤”就是吃晚饭的意思。其实就是一句邻里之间见面的相互招呼和问候,但却因为附着了浓浓的乡情,而让人倍感亲切和温馨!
我工作的小城离老家只有一百多里地,有时候大家会好奇地开个玩笑,“你们老家是不是只吃两顿饭啊?”“你们那里是不是穷得晚饭只喝汤啊?”常常地,我会笑着回一句:“放屁,你家晚饭只吃馒头啊!”
其实,老家的一日三餐都是有汤的,为什么偏偏把晚饭叫“喝汤”,并且延续这么多年,我没有找到这种说法的来源。这里地处偏僻的湖区,长期以来,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梁、地瓜等粮食作物,旧时由于夏秋雨季泰山周边降水汇聚,顺着大清河向西直奔东平湖,往往造成洪水泛滥,秋季收成很不稳定,因为土地常常被洪水浸泡,非常贫瘠,粮食产量极低,农民生活条件极其恶劣。有一种说法是说古时候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保存体力,但又要减少粮食消耗,晚饭就以喝汤为主,不求吃好,就求个“喝饱”,慢慢地这“喝汤”就成了一种习俗。
人们每天早早地就下地劳作,早饭一般要到八九点,中午饭要到下午三四点,而晚上从地里回来时已是六七点,所以正常情况下晚饭要推到晚上八点钟左右才能吃上,也只能是简单一点儿了!在童年的记忆里,老人们所说的困顿的生活已经有所改善,但“汤”的种类不多,主要有麦子面的白面汤,也叫“白汤”,就是在锅中滚开的水里,直接洒下几把麦子面,再烧开两滚就可直接舀起,做法简单又快,只是能稀得能照出人影,清汤寡水的也喝不出什么味道,其实“白汤”也不能太稠,稠了就纯是一锅浆糊了;能好喝一点的就是玉米汤了,不但可以稠一点,而且能像小米一样熬出香味,那时候放学回家,冲进胡同里远远地就能闻到……
那个年代,一年到头离不开的也就是这两种“汤”,喝着汤,就着疙瘩咸菜,吃着馒头或煎饼,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最期盼的,汤里加些黄豆、地瓜干、高粱仁或菜叶之类的,熬得香喷喷稠糊糊的,捧上一大碗,直喝得津津有味,直喝得满头大汗!特别到了冬天,再炖上一锅的白菜,大家围着桌子“呼噜呼噜”地喝着汤,那感觉简直无以言表。其实,人就是这么容易满足,虽然有时候生活不尽人意,但时常保持着知足常乐的淡然心态,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乡“汤”的种类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主要有炝锅菜汤、鸡蛋汤、疙瘩汤、糊鱼汤……,各种调味品的加入,也让汤的口味丰富多样。“喝汤”,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为了填饱肚子,更是成了一种美食,成了一种养生,成了一种独具特色地方饮食文化!
虽然事易时移,越来越多的家乡人走向各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称呼晚饭叫“喝汤”,但不管走到哪里,每每听到电话那一头“喝汤了么”的招呼,总免不了那猛然间的悸动,“喝汤”越来越成为一种逐渐消失的记忆,一种牵动着一个个游子的浓浓的乡愁!
“恁喝汤了么?”
( 2020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