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伪满皇宫遐想
左志国
在长春,游览伪满皇宫博物院,最大的感受是压抑,压抑的让人几乎透不过气来。
压抑,不是来自对日本帝国主义暴行的恨,不是来自对国破家亡的痛,也不是来自对同胞惨痛命运的悲,而是来自对汉奸无耻嘴脸的怒。
小时候,在电影、小说里看到过很多汉奸形象。老舍先生《四室同堂》里的蓝东阳、大赤包、冠招弟、胖菊子、冠晓荷、祁瑞峰,基本代表了汉奸们的形象和嘴脸,他们有的好逸恶劳、自私自利、贪生怕死,有的贪图享受、狐假虎威、发国难财,他们有的死心塌地效忠日本人,每时每刻都在喊“天皇万岁”。不光在电影、小说里,现实中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我曾经听父辈讲,村里谁谁谁当过汉奸,那个那个汉奸被除奸,晚上被人叫出来撺到村南井里,还从井口砸下去两块大石头。父辈还给我讲过抗战胜利后剐汉奸的情景。
游览伪皇宫,你会发现,《四室同堂》的大赤包们和家乡的那些汉奸,与伪皇宫的汉奸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溥仪,大清的末代皇帝,好歹是一国之君,国破家亡之际,年龄尚幼,没有效仿崇祯“殉国”可以理解,但到日本侵华,却帮着日本分裂祖国,当上了傀儡皇帝。在勤民楼二楼的勤民殿,是溥仪举行第三次登极大典的地方,在登极典礼上,木偶一样被日本人玩得团团转,穿什么衣服都是日本人说了算,他费尽心机找来的龙袍只能在祭祀列祖列宗时偷偷穿一下。还是在这个大殿里,他亲自见证了国务总理郑孝胥与日本的武藤信义签订出卖东北的《日满议定书》。他在《我的前半生》里自供是最大的汉奸。可不是嘛,一国的皇帝都听命于日本人,卖国求荣,卑躬屈膝,为虎作伥,组织了几十万伪军,镇压抗日,口口声声要和“友邦”一起实现大东亚共荣。
在伪皇宫的内务府里,陈列着曾出任伪满州国国务总理及各部大臣共三十九人的生平及照片。看这些照片,不仅感慨汉奸之多,还感慨汉奸之大,更感慨汉奸之“牛”。第一张照片是郑孝胥,第一任伪满国务总理,这个前清的举人,曾任清政府高官。工诗,倡导同光体,为当时诗坛领袖。工书,其书法开一代书风,今天我们看到的“交通银行”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就出自他手。九.一八事变后,他配合日本人一手策划成立满州国,扶植溥仪当上“儿皇帝”,签订出卖东北的《日满议定书》。第二张是张景惠,伪满国务总理,郑孝胥的继任者。 “九.一八”后即投靠日本,在日本人的操纵下,率先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南京国民政府。出任伪满国务总理后,宣称日本主子“要啥给啥”,成为侵略者最驯服的走狗。接下来的照片,有臧式毅、熙洽、于冲汉、赵欣伯、罗振玉、林棨、李槃、谢介石、邢士廉、李绍庚、张燕卿、冯涵清、阮振铎、张焕相、于静远、丁鉴修、蔡运生、韩云阶。等等。看这些汉奸的履历,个个都算得上当时的精英人物。但是,在这个伪满皇宫里,上至溥仪下至各级官员必须处处事事唯侵略者马首是瞻,所有政令都是由侵略者审查决断,成为地地道道的侵略者奴役欺压中国人民的走卒、帮凶和打手。因此,伪满皇宫是当时汉奸“精英”最集中的地方。
这里还陈列着几幅汪精卫1943年到"满洲国"拜见"康德皇帝"溥仪的照片。汪精卫与溥仪有杀父未遂之仇,三十多年前,抱着必死决心的奇男子汪精卫,慷慨赴燕京,刺杀溥仪之父摄政王载沣,因银锭桥头的一根电线头,汪精卫锒铛下狱。在狱中,汪精卫写下了天下闻名的绝句: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的英豪狂傲不仅博得众人赞誉,连负责审讯他的肃亲王,对其才具也赞叹不已,佩服有加,大力为他开脱,免去了极刑。历史如此捉弄人,当年名满天下的“荆轲”,曾经的国民政府二号人物,在日军与国军激战正酣时,却秘密出走首都重庆,在日本人的卵翼下,到已经沦陷的南京成立了另一个“中华民国中央政府”,那个“慷慨歌燕市”的奇侠,心甘情愿地“从容做倭囚”了。上海《大美晚报》主编副刊朱惺公,曾将汪精卫的“成名”作改为:“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讥讽汪精卫的无耻行径。
溥仪、汪精卫这两个不共戴天的仇人,在投靠日本出卖祖国方面,找到了“最大公约数”,戏剧性地走到了一起,联袂演出了一出现实版的“木偶奇遇记”。汪精卫以“中华民国中央政府”首脑之身份,到长春为"满洲国"成立十周年祝贺"满洲国皇帝陛下福体康宁,满洲帝国国运兴隆"。这是两个国家首脑相见吗?这是两个联邦的会盟吗?不,这不过是日本人导演的一出"大东亚共荣"的片段,他们分别担任两个傀儡、可怜虫的角色。而为了自己的角色,两个丑角竟然为自己可笑的尊严争论不休。双方为会见的礼仪发生很大矛盾,汪精卫坚持要以两国元首礼见,溥仪坚持以朝拜礼见。双方反复争论,最后由日本人斡旋,决定采用西礼,汪精卫入宫和溥仪握手致意。但是当汪精卫走进伪满洲国皇宫,只见溥仪站在上方,侍卫官突然高呼"一鞠躬",汪猝不及防,勉强行礼,三鞠躬礼毕,溥仪始与握手。溥仪借机算报了一箭之仇。会见结束汪精卫回到下榻处,在房间痛哭不已。当年"引刀成一快"的"少年头",如今低得那样卑微,英雄气短?走狗落魄?
溥仪和汪精卫的恩怨放在一边,但一个是“皇帝”,一个曾经是国民政府的二号人物,分别率领着一班精英和几十万军队,帮着日本人打中国人。
强敌入侵,“领袖”和“精英”都当汉奸了,民族还有什么希望?
老家有句俗话:天塌下来有大汉子顶着呢!鲁迅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抗战十四年,汉奸虽多,汉奸虽大,汉奸虽“牛”,但更多的是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仁人志士,3500多万同胞用鲜血捍卫了华夏儿女的尊严。
史料记载,当年汪精卫当汉奸后,蒋介石曾就其影响问及众人,当问到军令部长徐永昌时,徐的回答是:于国家有小损,于汪先生个人有大损,于抗战无损”。此言甚是精当。汉奸可恨,但螳臂安能当车,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再大再多的汉奸也不足畏,他们终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