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笔记
(一)
因为错峰出行,外地游人很少。没有雨,没有太阳,汽车在干净的土路上行驶,路的两旁是各种果林。我们打开车窗,望向那些累累硕果,柿树园葡萄园草莓园向日葵园,最多的是苹果园,近在咫尺的果果哟,那么诱人,真想伸手拽几个。
下了车,便到了先生同学的家乡——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曲村。它被称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还真是“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这两年特别有名的37号地坑院就在这个村子。
我们在院子上方拍照,很有眩晕的感觉。同行的女朋友指着她老公的鼻子说:“你要生活在这里,革命小酒天天醉,每晚上都得‘跳坑’,第二天让你鼻青脸肿没法见人……”我们都大笑起来。
“十碗席”自是不可少的,听说已有300余年历史。朋友说这其中有一个故事,传1901年慈禧及光绪从西安回北京过陕州,当地官员安排名厨用十碗水席进献,慈禧品尝后大悦称:“十碗水席,十全十美。”它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时候出现过,之后“陕州十碗席”就被等待已久的吃货们所熟知。陕州地坑院十碗席,穿山灶七紧、八慢、九消停,九口锅蒸煮炖焖,做出豫西地方特色十碗席,它包括扣碗肉、小酥肉、辣豆腐、炖土鸡、杂烩菜、黄花菜、海带丝、小豆芽、拌芹菜、拌粉条十样菜式。
都不是什么稀罕物,但经过文化的包装,又听了一个故事,这顿饭吃得很有诗意,津津有味。
(二)
“老罗家院”有111年的历史了。1901年开始建,弟兄俩用了十年才建成,2012年迁出。进了院子,导游让我们分辨哪里是东,七个人给出了四个答案。
后来我们才知道,地坑院建造十分讲究。建造前首先要定方位、定坐向、定“天井”的长宽尺寸(俗称“方院子”)。然后请懂得阴阳八卦的风水先生选地形、定坐向、量大小、下线定桩、择吉日破土。
在风水上,要“依山傍水”,依据山的走向及主人的身份来建。地坑院按其八卦方位来分,有“东震宅”、“南离宅”、“北坎宅”和“西兑宅”。他们的“主窑”(相当于咱们的“主屋”)并非一定“坐北朝南”。而住房的安排也是长幼有序,比如兄弟合住,弟的大门高度一定要低于兄的大门高度,而只有主窑才是三个窗子,其余都是两个窗子。
仅看此院,陕州人民的勤劳淳朴与智慧便可窥知一斑了。我们眼里的“排水”、“通风”、“粮食储存”等“问题”,在当地人看来那都不叫事儿!看来这也是长期劳作的结果,人类无论居住在哪里,都在开动脑筋解决问题,想方设法过上更美好幸福的生活,我不禁佩服起人类的聪明才智来。
“下院子、箍窑子、娶妻子、坐炕子。”是流传陕塬的民间小曲,也是无数庄稼汉的梦想。黄土塬上的人们有了地坑院就有了安定的家,男人在黄土地上耕作刨食,女人在地坑院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婚丧嫁娶、纺花织布、绣花剪纸,逐渐形成了地坑院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
导游给我们介绍完当地的民俗风情,推荐我们穿上他们的结婚服装合影留念,经不住朋友的撺掇,先生红衣上身,作为黄金搭档的不二人选,我自然嫁衣披身陪伴左右,朋友又让先生背着我在院里转一圈,为我们拍了段视频,配上西游记中猪八戒背媳妇的音乐,倒也别出心裁,挺有喜剧效果。
也是。整日忙得像个陀螺,难得出来一次,就像孩子一样偶尔颠狂一次。
(三)
大家都很累,却还是决议去三门峡黄河大坝看一看。
它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20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水利精英为了把黄河的事情办好,齐聚三门峡,修建了这座“万里黄河第一坝”。它曾经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啊!
因为北邻山西省,西邻陕西省,它还被人们称为豫西“金三角”。
从大坝俯瞰,黄河的水可真是浑浊。女友说:这要跳进去可真是洗不清啊!因为风平浪静,我们没有领略到它的蔚为壮观。
河面平静,却不代表河流的深处没有起伏。自古以来,黄河都被人们认为是一条狂暴的害河,水情复杂而又难以治理。其实在黄河的源头是清澈见底的溪流,从源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都是一条百利而无一害的好河,到了中游黄土高原地带,黄河携卷着大量的泥沙,奔腾而来,咆哮而去,形成了世界有名的“黄色河流”。而到了下游,由于流速减缓,泥沙沉淀,导致河床逐年抬高,形成“悬河”奇观,直接威胁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黄河的危害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的心腹之患。
她的源是清的,但在中游被污染了,于是携卷着大量的泥沙奔腾咆哮,这难道不是一种抗争吗?然而她还是因威胁到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被称之为一条“害河”,她的满腹委屈与谁诉说?
不必诉说。别忘了,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还是什么呢?她还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一世。
那梳妆台,布满飞溅的泥沙,多像一张张被脂粉覆盖的花容月貌。长长的水晶宫,点缀着绚丽的彩灯,却使人感觉压抑窒息。每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怀揣理想,满腔热情,就像清澈的源头,但经历时代变迁与世事沧桑,还有几人能不忘初心?
生活的真相是什么?永远不要去问。不要询问女人的年龄,也不要强求女人卸妆。霜叶红于二月花,被裹挟着的成长也是一种美。水至清则无鱼。黄河,是一条智慧河,她用泥沙掩盖清澈。
张公岛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个姓张的艄公,目睹三门峡水道险恶,浪激波涌,经常发生船翻人溺的惨祸,就在该岛上结庐为庵,义务为来往船只导航。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老人,就将该岛起名叫张公岛。
而炼丹炉更是一种臆想——岛上有一个形状像香炉的岩石,岩石上有一个凹下去的圆坑,很像是盛放铁锅的灶口,这就是流传很久的仙人炼丹时用的“炼丹炉”。据说炼丹的仙人是老子,相传春秋战国时,三门峡附近两岸的田庄、农舍都被大水淹没了,百姓只得离乡逃生。一天老子骑着青牛踏水而来,看到百姓的苦情,决定在此修一座桥,使大家过河逃生。造桥必须用仙法,炼好仙丹才能行法。于是,他便在沿岸寻找炼仙丹的地方,最后选定这块坚硬的岩石。我想问的是:老子是否把丹炼出来了?
令我震撼的是中流砥柱——古时的三门峡谷,石岛、暗礁犬牙错落;悬崖绝壁,森然耸立。过往的船工们要想将船顺利撑过三门峡谷,必须要在船过三门时朝砥柱石直驶过去,在船与石几乎将要相撞的一刹那间,石前的回水就会将船轻轻拨划,从而使船工们获得九死一生的成功。
中流砥柱石作为黄河上的一大奇观,千百年来,无论是遭遇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经受惊涛骇浪的冲刷,砥柱石都巍然屹立在这里,水涨它也涨,永远淹不没冲不垮。
自古以来它被世人传颂被誉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中流砥柱石。
多励志的柱石!可惜人们常常喜欢狗尾续貂——相传这块石头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为了增加它的神奇吗?自作聪明有时反而暴露愚蠢。
比如大禹治水,历史有记载,可偏偏又为他增加剑劈三门的丰功伟绩,从此有了“人门”、“鬼门”与“神门”。
离开万里黄河第一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曾经几度、甚至至今仍然引起争议,我似乎看到在当时那种复杂情况下,众志成城表象下激烈的意见分歧。我佩服那些只懂技术的水利精英们,是他们,心无旁骛,远离权力之争、政治分歧,不计名利,看起来单纯幼稚甚至呆傻,却创造了很多中国奇迹。
(四)
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先生的同学作为一个地道的陕州人,讲起家乡的历史文化可真是一套一套的,有史有诗。
他告诉我们陕州是“一史一地两原点,一城一路两天险。一关一寺两圣人,一白一红两灵神”。
这八个“一”,究竟指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进函谷关。
看得出来大家都是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先生更是提前告诫我不可大声喧哗,不可与圣人合影。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七人行俩半老师。大家一路愉快地小声交流,很快弄明白“一史一地两原点”指的是周公旦、召公奭分陕而治,树立我国首座界碑;国人暴动,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摄政行事,号“共和元年”,从此我国有了明确纪年。
“一城一路两天险”,指地势险要的陕州古城和崤函古道。
“一关一寺两圣人”指的就是老子在函谷关著《道德经》,达摩在空相寺参禅悟道。
“一白一红两灵神”,指圣洁的白天鹅和“凤凰的化身”——红腹锦鸡。
老子的《道德经》博大精深,“道法自然”是其精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道以自己为法则。
我想起电视剧《天道》,其中男女主人公老是重复一句话——“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百思不得其解了好多年,后来才明白那是将基督、道家、佛家的三家思想统一来说,何为道?道即是规律、法则,不以人的客观存在而变化,也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道法自然就是遵循自然规律、顺应法则的发展,万事万物都逃不脱这个规则。道不仅存在于地球,还存在于太空,各星体的运行和发展,也遵循道的规则,不偏不离。《天道》讲的是人性,里面却包含着“道”。
中国出很多思想家,我们感慨古人先辈们思想的深邃。又提及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一致认为二者有相通之处——“知行合一”里也包含着“道”,是在认识事物的道理的基础上,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知是指了解,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是告诉我们应该了解规律、依据规律而行,根据道来处事行为。
无知者无畏。很多时候,阅历提供经验,如果没有深度思考,再丰富的阅历也不会令他真正成熟。
冯友兰的人生四个境界至今令我记忆犹新。虽然来源于春秋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及历代先贤的哲理明言,但更加清晰明了,它其实也是作为一个人,最完美人生的四个阶段。
一、自然境界,就是你的思考、行为方式像动物、植物一样,并不知道自己是作为人而活着。
二、功利境界,就是你知道利益了,并去追求利益,这是一条不归路。
三、道德境界,你的行为从为自己谋利提升至为社会谋利,从私利变为公义,可以说到达了以高尚慷慨的行为准则为出发点的思维、行动模式。
四、天地境界,你已经把自己放在宇宙中来看待地球的一切规律,你有了为这地球、整个人类生存、发展贡献力量的想法,你感悟到人与地球同在,与宇宙同在。
圣人的容貌,往往令我们为之动容,在圣人面前,我们感觉到自己太渺小。他无法张口,却并不能妨碍与我们隔空对话。他们的思想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擦拭我们蒙尘的心。
当你感觉已被同化到面目全非、变得俗不可耐,不妨出去走一走,放空自己,透一口气,去一个民风朴实的地方,与心灵对话: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你活得真实吗?
——你还有时间改变,聆听内心真实的声音,做最喜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