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情
每个人在每个阶段的生活都有会留下一些深刻印象,可我对中学生活却记忆不多,从初中到高中,教过我的老师有十几位,因为年代久远,有的还记得模样,有的只记得名字,要说脑海中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那位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微微驼背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杜明洲,而他讲过的课文内容大都忘记了,如今能回忆起来的只有一篇教科书外的范文——《金黄的大斗笠》。
我清楚的记得,在讲那堂课时,杜老师厚厚的玻璃镜片后面那圆瞪着的,带着血丝的眼睛老是盯着我看,起初我还有些困惑,后来我终于弄明白了,因为我是班上的学习委员,杜老师大概以为只有学习委员听进去了,写出的作文才能出彩,然后将出彩的作文作为范文,讲评时念给全班同学听,带动大家写好作文,杜老师经常通过这种点拨启发方式,提高全班的作文整体写作水平,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确实也管用。
说过了杜老师,回头再说那篇范文,《金黄的大斗笠》主要讲述了风雨到来时,姐姐给弟弟送斗笠的情形,姐弟二人在大斗笠下躲避风雨、开心谈笑的对话。 当然,文章留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那两个小孩的纯真情谊外,就是那顶让我无缘见到却又产生无限遐想的金黄色斗笠, 而文中由那顶斗笠构成的,如诗如画的特写场景,历经几十年的岁月磨蚀和风雨冲刷,至今仍然沉淀在我的脑海里。
那篇课文之所以给我留下抹不掉的记忆,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文中的那顶想见未见过的金黄大斗笠,作者通过姐弟送斗笠这样一件平平常常的小事情,把一只白色的小山羊,两个可爱的小孩童,三度由缓而骤渐变的风夹雨像动画片一样呈现在人们眼前,既真实又虚幻,其情其景如诗如画,让人过目不忘;二是作者的人格魅力,同为男儿身,我不得不敬佩作者高风(原名高梅村),身为一位地下党的保定市委书记,在那艰难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那白色恐怖的残酷斗争岁月里,在那极端危险的特定历史环境中,把“送斗笠”这样一段百姓生活细节写得惟妙惟肖,我实在不敢想象,作者那幅铁骨柔肠是怎样练就的。
受那篇文章影响,我后来除了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外,更对似曾相识却又倍感神秘的斗笠格外留意,想象着有一天亲自把它拿在手里欣赏,戴在头上感受,那该是怎样的神气啊。
应该说,引起我对斗笠产生兴趣的,不仅仅是那篇文章,还来自于儿时看过的一部电影《洪湖赤卫队》,那是一部歌剧片,威武的赤卫队员肩挎钢枪,双手摇橹,将一顶造型酷似草帽的斗笠戴在头上,在浩瀚的洪湖上追波逐浪,神出鬼没打击敌人。
后来又看过《闪闪的红星》等南方革命斗争题材的电影,脑海里对斗笠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正面人物形象符号,红军战士将其背在行李上,“工农子弟兵”形象格外突出,那些打赤脚、挽裤腿的渔家妹子或其他劳苦大众将其戴在头上,淳朴善良之秉性一览无余,与那些头戴“瓜皮帽”、身着长袍马褂、手里拄着“文明棍”的地主老财以及留“叉分头”、穿黑绸褂的流氓打手等“坏人”形象有着天然区别,简言之,在我儿时幼稚的思维中,斗笠是淳朴厚道人的专利,是“好人”才戴的。
随着影视剧、画刊和网络等可视传媒的流行,蘑菇伞、尖尖顶、簸箩状等各种不同造型的大小斗笠在人们眼前异彩纷呈,清纯迷人的惠安渔家女、婀娜多姿的台湾客家女、歌声甜美的湖北采莲女、勤劳质朴的西湖采茶女等等,无不以头戴不同形状的斗笠来展现出各个民族浓郁的地域风情。
有媒体称,在越南,斗笠与浪漫的爱情密切相关,出自这个国家少女之手的斗笠都要编够16圈,情窦初开的女青年一旦有了意中人后,就会亲手编制斗笠作为定情物送给情郎。而她们编制斗笠时很执着,农历初一开始动手,每天只编一圈,等编到正月十六时大功告成,表明“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以此祈盼与心上人团团圆圆,一生不再分离。
笔者亲手揭开斗笠神秘的“面纱”,是不久前受邀参加湖南文友宋耀文的儿子婚礼时,重返湘西的一次偶遇。
那日宴席过后,几位文友相约驱车到文坛巨匠沈从文的故乡湘西凤凰古城兜风,文友先前的安排是走马观花看景点,适当的机会找各色人或过路人交谈,意图从中发现新的风趣故事,但事与愿违,由于正赶上人山人海的“五一节”,置身拥挤的人流当中,大家才知道什么叫身不由己,什么叫闹闹哄哄。抬头望,漫天乌云与古城之外的天空没有两样,低头看,密密麻麻的后脑勺来回攒动,令人感到窒息憋闷,更有小商小贩与游客讨价还价,他们之间似乎只有提高八倍嗓门方能互相听清,这样的环境让人很难提起继续游玩的雅兴。
凤凰古城我在十多年前随同新闻界的朋友曾经前往,此次故地重游,发现除了那座横跨沱江的木结构廊桥底部换成了混凝土结构外,远处的山峦亭台和近处沱江沿岸的吊脚楼风光依旧,万名搭、北门城楼、虹桥风雨楼、石板老街等新老建筑基本上还保持着原来的模样,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吸引我在人流当中凑热闹,于是由我提出建议,改变行动方向,躲开闹哄哄的人流,到僻静的苗家山寨透透气,领略一番《边城》外边的世界,此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许,并确定第一站选在宋耀文的乡下老家,据说那里离宋祖英家乡不远。
驱车几十里,到达一个约有十多户人家的山寨时,混凝土道路走到了尽头,下车没走多远,汗水很快浸透了脊背。由于前几日下过暴雨,天气转晴后,久违的太阳驱散了萦绕在山峦间的雾霾,强烈的阳光裹挟着紫外线无情地烘烤着山涧大地,恨不得把来不及钻进地表下的每一滴水珠都蒸发出来带回空气当中,湘西虽是初夏,但山坳里不见一丝凉风。
正在大家感到闷热难当时,穿越竹林中的小道上传出了银铃般的笑声:“咯咯,看你们城里人不经晒,我拿斗笠给你们遮阳”,接到电话等候在村口的宋耀文侄女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现在前面,来人约摸二十多岁,中等个儿,马尾黑发束在脑后,一张圆脸粉里透红,一身黑衣黑裤勾勒出湘西少女特有的曲线,言谈举止透露出泼辣和干练。约摸两、三分钟后,一摞斗笠很快分发到了众人手上。
接过斗笠,立刻被文友的热情和细心所感动,骄阳带来的烘烤和闷热瞬间一扫而光。仔细端详这顶锥体斗笠,发现它不仅能遮阳挡雨,更是一件湘西特有的民间工艺品,主材取自当地随处可见的南竹,因为竹簚的选取部位及加工方法不同,搭配出的颜色深浅也不同。湘西的斗笠属于“尖尖顶” 锥体造型,分帽顶和帽箍两部分组成,帽顶上端由金黄色的线条拼成五个黑色等腰三角型图案,中间一圈以浅黄色打底,鲜艳的红花绿叶勾画点缀,看上去格外醒目,最边一圈则由暗黄色竹簚编织而成。斗笠上部使用简洁的圆锥体造型,外沿直径足有六、七十公分,锥体下面是用细竹条编成各种花纹的透风“帽箍”,一般根据主人头型大小量身编织,下端两根布带子做“人笠合一”之用。
仔细打量同伴头上的斗笠,尽管色彩搭配不尽相同,编织花纹有简有繁,但大致造型几乎没有区别,仰视形似一座亭,俯看象个大蘑菇,自我感觉就象头顶上撑了把遮阳伞,既轻巧又凉爽,“任凭骄阳红似火,吾感微风轻吹过”,那份惬意、那份舒心是草帽、凉帽或者太阳帽都无法比拟的。
一位熟悉当地历史文化的同行文友告诉我,湘西自古以来就有“出门必带三件宝,斗笠、蓑衣、草鞋不可少”之说,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草鞋,蓑衣逐步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而斗笠作为当地古老传统而又实用的必需品被沿用至今。尤其在乡村,不论苗族、土家族还是汉族,也不论男女老少,斗笠是每个家庭的必备品,田间劳作或者出门赶集时戴着它非常适用方便,晴天防晒,阴天挡雨,春夏秋冬,四季不离。
在这个骄阳似火的闷热天,我第一次戴上湘西斗笠,不仅体味到了躲在那“蘑菇顶”下的丝丝凉意,更将整个身心溶入到了古老苗疆民族的文化当中……。
(此文原载于《人民铁道》报2018年6月16日第八版汽笛副刊,有压缩)